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10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docx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说课讲解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2、学习心理学

3、自然实验法

4、四段教学法

5、归纳演绎

6、质性研究

二、判断题:

1、实验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

()

2、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景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

()

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

4、世界上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877年,俄罗斯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

5、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

()

6、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各个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

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定量研究。

()

8、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

9、个案研究法把个案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

10、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

三、选择题

1、调查法的优点是:

()

A、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

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

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

2、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

A、忠于职守B、团结协作精神C、人际交往能力D、良好的道德修养

3、教学过程四阶段论,是由哪个教育学家提出的?

()

A、佩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杜威D、桑代克

4、“实验教学运动”的倡导者是:

()

A、冯特B、莫依曼C、詹姆斯D、桑代克

5、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不属于其中的是:

()

A、学生与老师B、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6、创立了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奠定了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使教育心理学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中分生出来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B、赫尔C、斯金纳D、格恩里

7、认为学习不是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于依靠主观的组织作用形成“完形”,主体在学习中也是主动的学派是:

()

A、联结派B、行为主义学派C、认知派D、联结-认知派

8、下列表述说明教育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因材施教的是:

()

A、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9、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系并不是直接的、机械的,存在“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的中介环节的学派是:

()

A、行为学派B、人本学派C、联结-认知学派D、认知学派

10、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是:

()

A.潘菽B.陈选善

C.廖世承D.艾伟

四、简答

1、教育心理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2、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4、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5、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还存在那些问题?

五、研究设计

某研究机构研制出一种能提高5岁幼儿阅读能力的游戏产品,该产品能在使用三个月之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种游戏产品的作用。

第二章学习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学习

2、智力技能

3、最近发展区

4、意义学习

5、内隐学习

6、成熟

7、关键期

二、判断题

1、任何行为变化都意味着学习。

()

2、“谈梅生津”属于一种学习。

()

3、列昂节夫认为学习活动从机能系统上看,是由定向环节、执行环节、检验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

4、扁虫对弱光形成身体收缩的条件反射是一种学习现象。

()

5、在生物课堂上掌握影响谷稻生长的原因知识,属于言语信息的学习。

()

6、有关事实或事件的学习属于陈述性知识。

()

7、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

8、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

9、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介绍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介绍材料便是奥苏泊尔所说的“组织者”。

()

1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

()

三、选择题

1、下列陈述中,最接近学习本义的是:

()

A、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B、获得种族经验的过程

C、个体行为变化的过程D、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2、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梅会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3、学会s=πr2,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此结果属于:

()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D、态度

4、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在阅读时采用PQ4R方法,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此结果属于:

()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D、态度

5、明明在听妈妈讲述坏人的时候看到妈妈愤怒的表情,在以后听到有关坏人的时候表现出了同样的愤怒情绪,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D、态度

6、加涅把学习定义为“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

其中的“倾向”是指:

()

A、言语信息B、态度

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

7、奥苏伯尔提出以下学习类别除了:

()

A、有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D、结构性知识

8、芳芳在生物课上知道鸬鹚是黑色的,此环节为:

()

A、执行环节B、定向环节

C、发现环节D、检验环节

9、按照大脑单侧化的观点,下面哪个活动不属于右脑范畴:

()

A、幻想B、雕塑

C、逻辑运算D、音乐欣赏

10、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成熟和平衡B、学习和环境

C、成熟和学习D、动机和心向

四、简答题

1、请举例说明你对学习定义的理解

2、简述加涅按学习的水平对学习进行分类的思想

3、简要说明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

4、简要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

5、简述学习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6、说明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的区别。

7、学习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8、简述学习的生理机制。

9、谈谈学习、成熟、发展3个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设计/研究设计

根据影响学习的变量,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揭示学习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差异。

要求说明具体的实验设计、实施、数据统计方法等过程。

 

第三章学习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负强化

2、惩罚

3、同化(assimilation)

4、认知学徒制

5、支架式教学

二、判断题

1、惩罚和负强化都会引起行为的消退。

()

2、听到开狗罐头的声音,狗开始分泌唾液,其中开狗罐头的声音是无条件刺激。

()

3、学完矩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下位学习。

()

4、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他看喜欢的动画片属于惩罚。

()

5、接受学习不是有意义学习。

()

6、套用公式解题属于发现学习。

()

7、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

8、观察学习是与条件反应完全无关的学习形式。

()

9、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而顿悟式解决问题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

10、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实质上没有区别。

()

三、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是()

A联结-试误说B经典性条件反射说

C刺激-反应理论D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2、桑代克有关动物学习的经典实验中的实验对象是()

A小鸡B狗C猴D猫

3、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

4、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

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C中性刺激D非刺激

5、从实质上说,桑代克经典性实验中的动物学习属于()

A操作性条件反应B顿误C经典性条件反应D条件反应

6、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依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

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

7、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先将灯光与事物反复配对,形成对灯光的唾液分泌,然后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将铃声与灯光反复匹配,结果发现铃声也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唾液分泌,这个过程叫做()

A经典性条件作用B操作性条件作用

C恐惧性条件作用D高级条件作用

8、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是()

A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B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C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D格式塔的完形顿悟说

9、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10、在建构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起过极大推动作用的是()

A皮亚杰的思想B维果斯基的思想C华生的思想D布鲁纳的思想

11、一位数学老师讲解菱形这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前,先帮学生回顾一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这里,平行四边形的引入起到了()的作用。

A脚手架B先行组织者C认知地图D同化

12、运用偏爱的刺激来强化不偏爱的刺激,这被称为强化中的:

______。

A普雷马克原理B行为塑造C适时表扬D正面练习

13、有些学生平时测验考分很高,而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用行为主义的观点看,称为______。

A泛化B消退C辨别D负强化

14、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15、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惩罚?

2、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

3、观察学习经历了什么过程?

请举例说明。

4、简要说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

5、简要说说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观。

6、加涅将态度作为5类学习结果之一,请阐述:

(1)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基本学习机制?

(2)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内外条件有哪些?

7、奥苏伯尔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史上被誉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开创者,其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含义。

(2)并说明这一理论对于学校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五、教学设计

1、请结合行为矫正技术为恐怖症患者制定一个具体的矫正方案。

 

2、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

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法,其中的强化是当众表扬。

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

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必要吗?

第四章学习的动机

一、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