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982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44.docx

地理大一轮精讲课件+精讲义+优习题44

第36讲 中国地理

考点一 三大自然区

1.三大自然区主要划分依据:

气候、地貌的地域差异。

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自然地理分界):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C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B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约以3_000米等高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3.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项目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

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西至国界

主要地

形区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三大平原和丘陵地区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地势

特征

海拔较低,属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属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海拔很高,属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日温差、年温差大,多大风天气

高寒气候,气温低,太阳辐射强,风力大

植被

土壤

多为森林,土壤淋溶作用强

以草原、荒漠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多为荒漠,土壤贫瘠

水文

特征

多为外流河(湖),地表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多为内流河(湖),径流为季节性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多为冰川、湖泊和大江、大河的上游及源头

1.三大自然区特点分析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2.分析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方法

(1)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

(2)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①分析各区域发展的条件。

a.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资源等。

b.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等。

②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

包括区域发展条件、优势、限制条件等。

③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的原因。

(2017·北京文综)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发达,并且由图可知Ⅱ类型土地利用所占比例最高,可推知土地利用类型Ⅱ为牧草地;贵州Ⅰ类型土地利用占比较高,而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不适宜大规模开辟交通运输用地,故Ⅰ类型土地应为耕地;甲地区牧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比重大是新疆。

故A正确。

第2题,内蒙古地区主体位于干旱与半干旱区,水资源匮乏,水域面积小,A错;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不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C错;内蒙古未利用土地比贵州多,D错;内蒙古主要沿东西方向延伸,东部距海近,降水量大于西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部,故B正确。

(2018·宁波九校联考)读“某区域略图”,回答下题。

1.甲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

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答案 B

2.自然区域的典型标志是(  )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

答案 A

3.既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

答案 A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

回答4~5题。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和地势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高原、山地

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水文特征

外流河

内流河

多冰川

植被和土壤

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

草原发育下的土壤

冻土

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海拔

4.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地形、热量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5.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③④

答案 4.B 5.D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拉萨和杭州两地气候资料图”。

杭州夏季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推测影响拉萨气候特征与杭州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温多雨 地形

考点二 四大地区

1.四大地区

(1)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

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港、澳、台13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晋、豫、皖、鄂、湘、赣6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内蒙古、陕、甘、宁、青、新、渝、川、云、贵、藏、桂12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黑、吉、辽3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部

产业结构

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

以重化工业为主导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较大比重,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西部以重工业为主

工业化差异

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明显高,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工业化进程快

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

城市化差异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高

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东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落后于东部

对外开

放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

对外开放程度低,吸纳外资能力弱

 

3.西部大开发

(1)目的:

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

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区位分析

①优势资源:

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

②制约因素:

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意义

①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②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③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教材金句

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都比较高。

东北地区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部地区改进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采取得力措施加速崛起。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些年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我国四大地区的比较

地区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

地区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便利,海运发达,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灾害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中部

地区

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农林产品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长江沿岸水患灾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商品粮、农林渔基地,完善东西交通建设

西部

地区

国境线漫长,利于沿边贸易发展,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

东北

地区

主要农林基地,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黑土流失,土地退化,沼泽破坏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农林基地、原材料基地,调整产业结构

2.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条件和重点措施

有利条件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条件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④西部地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一些加快发展的经验;⑤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大;⑥西部地区的人民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不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②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③科技教育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生产力水平低

重点措施

①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②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依据;③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④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开发的动力

                   

1.(2018·11月浙江选考)体现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是(  )

A.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B.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最大

C.中部地区城市分布密度最大

D.东北地区工业化水平最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第三产业比重最高,故A正确;西部地区农业产值比重在四大地区中最高,但因其地区GDP总量小,故总产值较小,故B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分布密度最大,工业化水平最高,故C、D错误。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2015年软件业收入前十位省(市)统计图”。

完成2~3题。

2.2015年下列省份软件业收入增长额最大的是(  )

A.陕西B.浙江C.辽宁D.广东

3.图中可以反映出(  )

A.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部

B.软件产业在长三角地区集聚明显

C.东北地区软件产业增速快于西部

D.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于东部

答案 2.D 3.B

解析 第2题,收入增长额可以根据收入和增速进行估算。

根据各省的收入和增速,可以计算出广东在2015年软件业收入增长额最大,江苏次之。

第3题,图示十个省(市)中,位于东部地区的有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福建和广东,位于东北地区的有辽宁,位于西部地区的有四川和陕西,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有江苏、上海和浙江。

软件业产值并不能完全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西部软件产业水平并不高于中部地区,故A错。

从图中看,长三角地区省市(浙江、上海、江苏)的软件产业产值和增速均普遍很高,故B正确。

东北地区的辽宁增速在十个省(市)中最低,故C错。

中部地区软件产业较东部落后,其对外开放程度较东部低,故D错误。

(2018·全国文综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4.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

答案 B

解析 乙、丁路段位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沿线平均坡度较大,因此平均限速较低。

B正确。

西南地区经济水平较低,车流量相对较小。

A错误。

沿线地区气候湿润,工业薄弱,空气中粉尘等颗粒物较少,不易形成霾。

C错误。

西南地区村庄比较分散,而且高速公路两侧有隔离设施。

D错误。

(2017·全国文综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5.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B.河北省

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 D

解析 一般来讲,该地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时,而此时北京时间是16时左右,说明该地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左右,相对于120°E偏西30°左右,当地经度大约为90°E,加上寒冷、种植葡萄并结合选项只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答案选D。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下表为“我国四省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

据此完成1~3题。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

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1.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2.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

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

3.甲、乙、丙、丁四省(区)分别对应表中的序号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

答案 1.D 2.B 3.B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据此回答4~5题。

4.划分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发展速度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结构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5.下列省区中与所属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地区

B.湖南、陕西、西藏——西部地区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地区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地区

答案 4.B 5.D

被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钱江隧道(长4.45千米)于2016年12月摘取了国际工程咨询领域的“诺贝尔奖”——菲迪克(FIDIC)工程项目杰出奖。

下图示意钱江隧道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钱江隧道被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典范,是由于该工程建设(  )

A.有效保护钱塘江沿岸的湿地

B.对钱塘江大潮几乎没有影响

C.较好维护钱塘江的防潮大堤

D.稳固了长江三角洲的地质构造

2.钱江隧道建设遇到的工程难题是(  )

A.强潮汐、高水压,地质构造复杂

B.里程长、跨度大,河水湍急

C.设计精度高,技术要求高

D.流沙暗滩多,风急浪高

3.钱江隧道的通车对杭州湾地区的重要意义是(  )

A.加强长三角都市圈内部联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缩短钱塘江沿岸城市之间距离,方便居民出行

C.优化旅游景点的布局,促进旅游业发展

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变城市空间形态

答案 1.B 2.A 3.A

解析 第1题,“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很好的说明了钱江隧道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钱江隧道所在的杭州湾有世界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景观,而钱江隧道的修建对钱塘江大潮奇观几乎没有影响。

第2题,钱江隧道位于杭州湾的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又由于杭州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钱江隧道的修建受到强潮汐和高水压的影响;B、D两项都不是隧道建设中的难题;而C项中的“设计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所有隧道工程都面临的问题。

第3题,钱江隧道的修建能够缩短钱塘江两岸的距离,加强与长三角都市圈的内部联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B项相比,A项意义更大。

(2018·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联盟联考)下图表示2013年我国各省汽车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

产业与市场的耦合度是指产业系统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若产业与市场发展同步,则耦合度较高;反之,则耦合度较低。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各地区耦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沿岸地区耦合度都低

B.西南地区耦合度普遍较低

C.东北三省耦合度普遍较高

D.东部沿海耦合度普遍较高

5.浙江省耦合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限牌”政策的推行,消费市场萎缩

B.公共交通发达,居民私家车的拥有量不高

C.汽车消费市场广大,但汽车产业相对较弱

D.全省环境保护要求高,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例符号的耦合度高低,观察图中可知,西南地区(贵州除外)、华北地区(北京除外)、长三角地区(上海除外)等耦合度均较低。

第5题,浙江省经济发达,汽车消费能力强,但浙江省的汽车制造业不发达,缺少品牌汽车工业,汽车制造与汽车消费不协同,耦合度较低。

6.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2)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考点三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1.划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2.区域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范围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河流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

有色金属、水能、森林

农业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盛产春小麦、玉米、甜菜,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盛产冬小麦、棉花、花生;黄土高原以出产谷子为主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油菜;四川盆地盛产水稻和油菜籽;淡水渔业发达

工业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居民

生活

以面食为主,房屋防寒保暖;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

以大米为主;房顶坡度大;游泳,龙舟竞赛

生态

问题

华北平原的旱涝、风沙和土地盐碱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红壤土质差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南北方分界线。

(2)一月份0℃等温线。

(3)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4)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

(8)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

(9)多水带与过渡带分界线。

(10)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2.分析区域间差异的思路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①位置差异:

经纬度、海陆位置的差异是区域差异形成的基础。

②气候差异的形成

③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④水文差异的形成

⑤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水平、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

教材金句

北方地区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当前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

南方地区限制性因素包括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

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1.(2017·4月浙江选考)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A是__________________,该主体工程西起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

(2)宁夏彭阳县曾经植被稀少,如今通过造林工程,该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2%。

这使大气降水后,地表水下渗量________,导致________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减弱,生态环境改善。

(3)图中B________(名称)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渭河谷地的地质构造属________,冬季风力较弱时,加之居民________(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增多,易发生雾霾天气。

答案 

(1)西气东输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增加 地表

(3)秦岭 地堑 燃煤取暖

解析 第

(1)题,观察图中的A资源调配工程走向和路线,可判断是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始于我国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此题强调“三大自然区”名称,不要错填为“西北地区”“西部地区”。

(2)题,此题考查森林植被的生态功能。

森林植被可以减弱地表径流的侵蚀,增加地表水的下渗,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根据题目描述的情景回答即可。

第(3)题,秦岭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是黄河流域(渭河)和长江流域(汉江)的分水岭。

渭河谷地是由于岩层断裂、错动,下陷形成的地堑构造。

渭河谷地,冬季寒冷,居民燃煤取暖,排放粉尘颗粒物增多,如果风力弱,则雾霾更加严重。

2.(2016·4月浙江选考)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___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类工业在这两省布局,主要考虑接近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长江经济带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保护长江水环境的角度考虑,图中C、D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

答案 

(1)东 地形

(2)有色金属矿(原料产地) 廉价丰富的水电资源(能源地)

(3)退耕还林(森林植被) 退耕还湖(湖泊湿地)

(4)缓解能源紧张,促进能源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