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地生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850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地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地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地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地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地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地生活.docx

《安全地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地生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地生活.docx

安全地生活

1预防火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防火知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如何防火和自救。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天津港爆炸事件新闻”让学生讨论。

1. 课件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欣赏后讨论:

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有什么感受?

(1)着火了怎么办?

(2)怎么报火警?

(3)电器着火怎么灭火?

(4)怎么逃生?

小结:

是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2.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俗话说:

水火无情。

如果对火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如何灭火。

对此,同学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二)讲授新课

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1.开门之时,先用手背碰一下门把。

如果门把烫手,或门隙有烟冒进来,切勿开门。

用手背先碰是因金属门把传热比门框快,手背一感到热就会马上缩开。

2.若门把不烫手,则可打开一道缝以观察可否出去。

用脚抵住门下方,防止热气流把门冲开。

如门外起火,开门会鼓起阵风,助长火势,打开门窗则形同用扇扇火,应尽可能把全部门窗关上。

3.弯腰前行,浓烟从上往下扩散,在近地面0.9米左右,浓烟稀薄,呼吸较容易,视野也较清晰。

4.如果出口堵塞了,则要试着打开窗或走到阳台上,走出阳台时随手关好阳台门。

5.如果居住在楼上,而该楼层离地不太高,落点又不是硬地,可抓住窗沿悬身窗外伸直双臂以缩短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这样做虽然可能造成肢体的扭伤和骨折,但这毕竟是主动求生。

在跳下前,先松开一只手,用这只手及双脚撑一撑离开墙面跳下。

在确实无其他办法时,才可从高处下跳。

6.如果要破窗逃生,可用顺手抓到的东西(较硬之物)砸碎玻璃,把窗口碎玻璃片弄干净,然后顺窗口逃生。

如无计可施则关上房门,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如果在阳台求救,应先关好后面的门

7.如没有阳台,则一面等候援救,一面设法阻止火势蔓延。

用湿布堵住门窗缝隙,以阻止浓烟和火焰进入房间,以免被活活烧死。

8.向木质家具及门窗泼水防止火势蔓延。

邻室起火,不要开门,应从窗户、阳台转移出去。

如冒然开门,热气浓烟可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睡眠中突然发现起火,不要惊慌,应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因靠近地面处会有残留的新鲜空气,不要大口喘气,呼吸要细小。

9.失火时,如携婴儿撤离,可用湿布蒙住婴儿的脸,用手挟着,快跑或爬行而出。

火灾三救三不

“三救”

1、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2、结绳下滑“自救”

3、向外界求“救”

“三不”

1、“不”乘普通电梯

2、“不”轻易跳楼

3、“不”贪恋财物

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同学们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l.不玩火。

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

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

吸烟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容易诱发火灾,因此作为学生要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3.爱护消防设施。

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灾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同学们要注意:

  l.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3.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等助燃物品,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5.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

  6.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7.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火灾。

  9.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10.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在学校里也有防火安全问题,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l.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

  4.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5.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池,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外出活动如何注意防火?

  外出活动时,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在防火方面要做到:

  1.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2.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火,用火完毕,应及时熄灭火种。

  3.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4.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5.自觉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监督、劝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6.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游戏:

编一编防火的拍手歌。

如: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三)练习

1.课件出示判断题,指名学生回答。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     )

(2)一天,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到山林中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      )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位。

(       )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

 

2《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引入最近我市报道的煤气中毒事件)

(二)讲述新课:

1.课题:

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

(1)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

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小组探究学习:

一、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

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

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

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煤气中毒:

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板书】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

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

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板书】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

集体讨论:

问题:

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

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

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五、作业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500字以上的预防煤气中毒的心得体会。

 

3预防食物、农药中毒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教学重点: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胃肠道症状:

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

同学们,记得有个伟人说过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它,才能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师:

看完以上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指名让个别学生回答。

小结:

由此看来,掌握食物中毒方面的知识,学会预防食物中毒,这是非常重要的!

师: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食物中毒吗?

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吗?

怎样分类?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

(课件出示四个问题)请你联系生活和你收集的案例资料,选择一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

先让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边讲解边补充。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2.食物中毒的分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

(多媒体出示)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包括:

①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②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等。

举例:

豆角中毒。

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

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在感官上无异常,但确含有某种或几种“化学性毒物”的食物,随食物进入体内的“化学性毒物”对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异常作用,破坏了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的急性中毒,称为化学性食物中毒。

a、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

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四)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总结: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