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756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

《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课题申报表2.docx

安全课题申报表2

编号:

济教安0030

济南市教育局安全工作研究课题

《加强学生心理监护 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

实验研究子课题

(二OO九年――二O一三年)

申 报 审 批 书

子 课 题 名 称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维护校园和谐安全稳定的研究

 

申请人姓名(课题项目负责人):

吕丽丽

申请人单位名称:

济南市锦缠街小学

填表时间:

2009-7-2

济南市教育局

 

填 表 说 明

为了保证全市子课题的实验研究能科学、规范、有序的进行,在组织管理上,实行项目总课题组负责人统一指导下的“分级管理,分层研究制”,即市课题组下设县(市)区学校课题组,实行重大课题研究活动由市课题组统一布置,研究任务、研究个案分散安排,有各子课题组自主研究。

各县(市)区子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原则上要求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安全科科长担任,直属学校课题组负责人由分管副校长担任。

各子课题组要设子课题负责人一名;课题研究教师多名。

并指定一名研究教师担任联络员,具体负责子课题组的各项研究活动和管理,与市课题组进行工作联系。

子课题组的主要任务:

一、按照市课题组的要求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承担一至两项课题研究任务。

二、对所承担的课题实验研究任务应加强领导和管理,在时间、人力、物力、经费等条件上给与支持和保证。

三、严格按照市课题组的开题报告和工作计划进行研究,每年进行总结,并将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报市课题组。

市课题组要对各课题组研究工作进度进行年度检查。

四、积极参加市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五、研究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及时报告市课题组。

六、研究任务完成后。

课题负责人应向市课题组提出结题验收申请报告,由市课题组组织专家对其课题研究成果验收认可。

填表说明:

1、子课题的选题、名称的填写,按照市课题组的研究任务,可以参考市课题组的研究题目填写。

各县(市)区、学校课题组也可自定研究课题,但不得脱离市课题组制订的总课题内容。

2、市课题组可对各子课题组的课题研究项目提出修改意见。

子课题单位和学校承担课题的背景资料

子课题名称: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维护校园和谐安全稳定的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姓名

吕丽丽

性别

年龄

民族

40

职务职称

支部书记兼校长

住宅电话

66988188

工作单位

济南市锦缠街小学

办公电话

86922021

通讯地址

天桥区锦缠街20号

手机电话

66988188

邮编

250012

Email

jcj86922021@

单位网址

123.233.121.227

参加子课题研究教师基本情况

姓名

年龄

职务职称

研究分工

龚延华

43

副校长

制定计划,监督实验实施

闫晓霞

43

副校长

做好后勤保障

张玮娜

26

大队辅导员

进行研究

苏洪波

38

教科室组长

资料整理,报告撰写

崔新玲

47

教师

进行研究

梁进

38

班主任

进行研究

李玉芬

39

班主任

进行研究

徐永红

41

科学教师

进行研究

子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对于拥有生命的人来说,最宝贵的是安全和心理健康。

一个家庭中最宝贵的是孩子的安全和心理健康,可以说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是一个家庭幸福和谐的源泉。

而家庭的和谐幸福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因此,作为教育者,研究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是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校园中交往最多的是教师和同学,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经过调查发现,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

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

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矛盾尖锐。

师生关系的紧张,直接造成学生心理监护不到位,而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对学生一生的伤害,是多少金钱无法挽回的。

这不能不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我们提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维护校园和谐安全稳定的研究”课题。

以科研引领学校安全工作更科学更有效。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它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

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关系。

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它应该体现在:

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生生关系是学生在学习交往共同体中,与学习伙伴之间的关系,他们既有学习上的合作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

它的核心是同学之间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同学之间互助的、合作的,真诚的情感关系。

它应该体现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有序竞争、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上。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

学校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

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工作、生活,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就感、安全感、归属感,形成健康向上、和谐发展、安定有序、心情舒畅的环境。

确立学校教育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以人为本,追求人和”的校园环境。

二、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该课题研究探索师生、生生交往的特点,促进和营造校园平安和谐。

2.通过课题研究创新学校安全工作,以科研引领和推动安全工作,提高学校安全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水平。

3.通过进行师生关系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经验做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依据

(一)理论依据

1.人文主义理论。

人文主义也被译为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箴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作为对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它在文艺复兴时期扬弃了狭隘的哲学体系、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把价值由以神为本转变成以人为本,在20世纪,它形成了以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为主旨的思想运动。

现在,人文主义泛指关于人的本质、意义、使命、地位、价值、特性等的理论和学说,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主义的思想菁华和终极意义在于以人为本,以纯真的爱和天赋的善追求人类的最大福祉。

人文主义(humanism)的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偏重人、主体、人生、主观、个体存在、自由意志、价值、直觉、体验、情感等。

2.行为主义理论与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把着眼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既然好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不良的行为、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消除。

该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认为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所做的评价,而此评价又受个人的信念、假设观念等认知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强调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不良适应的情绪或行为。

(二)政策依据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学校特点,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加强学生的心理监护,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工作的具体体现。

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

学校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

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就感、安全感、归属感,形成健康向上、和谐发展、安定有序、心情舒畅的环境。

确立学校教育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以人为本,追求人和”的管理模式。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创建和谐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气氛。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无私奉献。

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级和年级。

坚持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激励性原则。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服务和激励,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和谐校园建设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确定学校和班级活动的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特别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不太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重尖子生,轻后进生,不能忽视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会是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

有些后进生会因被教师嫌弃而失去上进心、自暴自弃。

只有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不放弃后进生,多表扬、多激励才能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实效性原则。

  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过程中若要体现出一定的实效,就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需要总体规划,多方配合。

首先,要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

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教师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

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四)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由小学生群体和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心理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的。

为此,通过师生、生生交往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育的内容应当是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感染性的,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应当是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以求最大限度照顾到其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个体的心理需要,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五)情感性原则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寻找多种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赢得学生的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

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感情投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学思想和语言的表达,更为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

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视为朋友、亲人。

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实事。

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个学生。

要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而不能用学习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体系去看待学生,这个原则的大前提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消除对学生的偏见,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师爱,才容易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应在沟通师生情感方面多做文章。

陶行知曾经说过: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五、研究内容、途径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课题组根据我校学生心理安全的实际情况,选定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维护校园和谐安全稳定的研究”作为研究内容。

(二)主要途径和措施

1.抓好师生交往主阵地建设

教师和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和活动进行交往,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是教学关系。

教师要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教学活动主阵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并把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作为首要目标。

其次,教师要努力掌握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了解世界最新动态。

这样,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才能够与世界发展的先进水平趋于同步。

要贯彻素质教育目标。

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全面性的特点,要求学生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中所教的有限知识范围,要鼓励学生并创造条件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更多的知识,以开放性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学生能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并深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对教师的授课给予满意的评价。

第三,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方法与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有时片面强调繁琐练习、盲目抄写、过多背诵以及偏重死记硬背的考试,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及思维的发展,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能激发师生双方积极的思维,促进双方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服务意识应该加强。

无论从宏观方面或微观方面,教师都有能够给予每一个学生以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课堂就会变成全体学生不断获得满意的发源地。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而具有了坚实的基础。

2.抓好与学生的日常交往

古语云:

亲其师则信其道。

教师对学生的好也不是挂在嘴上的,应该具体体现在琐碎的生活当中。

首先,教师应抛弃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师道尊严”与“教师权威”的陈腐观念,以平等、民主的心态面对学生。

比如,师生相遇时,教师可先开口招呼?

平时多拍拍学生的肩,多表示一点善意的微笑等等。

吃饭、睡觉、穿衣、乘车等方方面面,教师的主动关心会让学生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

在上学、放学的途中,或故意让学生帮着做点什么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有利于使学生在思想放松的状态下愉快的同老师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另外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交流也是个不错的好办法。

其次,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

除及时和家长交流学生的校内外情况外,还应将自己对学生生理或心理方面在发展中出现的变化(尤其是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帮助克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影响,促进家庭关系和谐,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果教师在学生进步或受奖的情况下与家长沟通,不仅可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而且有可能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使家长增强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深化。

第三,教师应掌握“身教”的方法。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即是说,只有先“正己”,才能够“正人”。

荀子则明确提出,作为教师,就必须“身为正仪”,起到典范的作用。

韩愈则阐明了“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的道理,强调了进行身教的重大作用。

从着装、言谈、举止等方面,教师应做到庄重、得体,从形象上强化学生的信任感。

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方面,教师也应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尤其是在语言方面,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养成“特殊”的习惯。

具体方法如下:

多强调“我们”,少强调“我”,让学生明白无论何时何地,不能只想到“我”,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要想到我们,从而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多说“谢谢”,让学生体会感激之情,感恩思想,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尊敬长辈,尊重别人。

  对学生有所请求时用“麻烦您”或“能不能”。

让学生明白:

请求别人做任何事情时,一定要注意态度,与人相处时,不能傲慢,更不能粗鲁,要文明礼貌。

征求学生意见时问“你觉得呢”。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并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避免滋生惰性和依赖性。

  经常对学生说“你做得很好”。

就是要给学生热情的鼓励。

那怕是极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的赞扬,而不要求全责备,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和自尊心。

  

必要时应尽快承认“我也不对”。

老师也有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要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既让学生更敬佩老师,也使学生学会谦虚。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般而言,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

但师生关系的存续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短暂的),教师必须积极设法扩大师生交往的范围,尽可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迅速激发并强化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第一类,班队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成语比赛、夸同位、找优点、演讲、辩论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激发热情,展示自我,增进与同学的感情。

密切师生关系。

第二类,课外活动。

通过多方面的课外活动,老师和所有学生的才智都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展示,有利于师生之间增加了解、加深信任。

校内举行的文艺演出、运动会、演讲赛以及各类竞技性比赛、一般性集体活动等等,老师都应该热情参与,完全信任学生、支持鼓励学生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

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参观游览活动。

如参观校外活动基地等,在共同的活动中增进师生情谊。

4.在管理中渗透正确的交往观念,维护校园的平安、和谐。

在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班主任、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等人员在班级管理、德育活动、课外活动等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如:

加强一日常规、少先队大队会、升旗仪式等的学生面貌和秩序的管理等。

5.做好课题研究的效果及评价

为了及时对研究效果进行评价,课题组要通过班主任会、校会等途径及时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及效果进行交流,好经验要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并做好相关材料的总结提升。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等进行研究;

2.调查研究法:

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调查;

3.行动研究法:

在学校教育的动态环境中,研究如何在管理和教学中渗透交往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4.经验总结研究法:

对学生中存在的利于心理健康的诸因素进行分析、归类,总结,摸索出发扬积极因素的方法和途径,并加以推广,推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5.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

在本研究中,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都立足于个体,通过观察去发现和了解个体的状况,用个案研究法去研究个体的问题。

六、阶段任务和年度安排

本课题为3年规划的课题,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以年度为单位,将课题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任务和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0月)

这一阶段的任务与要求是:

课题论证、搜集资料、确定研究内容、确立研究途径和方法、课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组织队伍。

1.课题论证: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课题进行充分的论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深化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立课题实施的途径和办法,制定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等等。

在本阶段中,努力做到明确研究的核心概念、主要理论依据、研究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2.制定方案:

制定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连接课题论证与实践的桥梁,理论要通过所制定的方案去执行。

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我校吕丽丽校长为课题组长,龚延华副校长为课题副组长,闫晓霞、张玮娜等为课题组重要成员。

(二)实施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

完善课题的各级组织、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资料、按照实施方案进行课题实施。

(1)开题论证会:

(2)课题研究

(3)阶段性成果展示

(4)研讨交流

(三)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9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与要求是:

完善和巩固成果、各实验教师都要进行研究总结和工作总结,课题组撰写研究报告,汇总研究成果,进行课题结题。

1、撰写研究报告

2、汇总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挂帅

课题组组长是我校书记校长吕丽丽同志,这就有了领导保障,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解决课题研究的有效领导问题。

(二)健全组织

该课题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群众性、应用性的教育科研课题,为此,我们准备建立以下课题组织:

一是由学校正副校长任组长和副组长,这就有了领导保障。

二是参与研究的为我校骨干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为课题研究创设了良好的队伍保障。

(三)注重指导,规范发展

1.我校将邀请市区教科研领导专家经常来我校进行课题指导。

并定期召开实验教师工作会议,让参与课题实验的广大实验教师掌握课题实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