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754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诗人(板书:

吕岩、杨万里).吕岩,我们对他很陌生;杨万里呢?

(引导背诵杨万里的小诗).看来大家很熟悉它们了.但是老师要说,看似陌生的诗人,其实我们早已耳闻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杨万里,但我们并未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相信吗?

不信,等我们认真学完它们的古诗,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2、你们说,怎么学?

(读准-〉读懂-〉读出感受).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老师板书课题)

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

(评价、正音.指导书写蓑字:

手和老师一起书空,默记5秒钟)

4、故事读正确,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歌--(读懂).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学们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学习,还可以询问老师.

5、学生说故事大意,老师纠正.

6、从刚才同学对故事的理解,你能发现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吗?

(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3)、都表达了诗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闲适.

(学生如果说不全:

老师相信同学们学完他们的两首古诗,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发现)

(二)、从形象入手,教学《牧童》

1、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电视动画片中看过牧童吗?

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样的?

2、让我们认真地读,没读懂,细细体会,你一定会从诗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预设一]: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

(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风明月为伴)

(2)这样的生活真是--?

(板书:

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

(展开丰富的联想)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

(指导朗读,范读)

[预设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自在)

(2)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铺:

着一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

六七里:

眼前是无限宽阔的原野.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

(3)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4)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

弄:

逗弄的意思.快乐的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张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有远的牧童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或许

4、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友,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园的生活.在这样的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板书:

童乐)你能读出这样的快乐吗?

5、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读出你的向往.

6、吕岩又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

(展开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些什么?

7、总结:

生于兵荒马乱的吕洞宾更渴望能过上这样安悠、快乐的生活.谁能读出这种渴望.

(三)、从场景入手,学习《舟过安仁》

1、牧童在清风明月下安然入睡,让我们目光跟随杨万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过安仁,看到了什么?

(课件: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么)

2、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

3、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百思不解,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大白天撑着一把雨伞,撑篙、船桨叶放在船上.忽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你是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

--怪生(理解怪生)来,谁能读出这样的恍然大悟?

(知道朗读)

4、请同学们想象:

假如是你,假如你便是杨万里,恍然大悟,你会是怎样的表情?

(体验诗人情绪--〉引出童趣)

5、小结:

一个怪生让我们看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还让我们看到两个有趣的孩童,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爱的诗人,谁能用你的读书声,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呢?

7、拓展:

诗人杨万里,还写过其他描写孩童的诗篇呢.请同学们读读这几首诗,再看看我们今天学的诗歌(轻音乐起),结合起来,你能见到诗人一颗怎样的心?

(喜爱儿童,未泯的童心)

8、总结:

诗人杨万里就是这样一位对孩童充满喜爱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诗人.杨万里还写了许多其他的田园杂诗,每一首诗的背后,我们都能见到诗人深藏的美好的心.

四、诗人结尾,两手整合.

1、现在我们在读这两首诗(老师范读),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2、陌生的诗人:

吕岩,其实我们早已认识,今天更让我们看到了吕岩对悠闲、安定生活的向往.熟悉的诗人:

杨万里,之前我们并没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今天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诗人,今天依然呈现他们那么美好的心,让我们怀着对诗人的崇敬,齐读一遍,老师引读.你们愿意了解更多的诗人吗?

那就去读更多的诗,是个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走进诗人内心的路.

第二课时

清平乐村居

课前预热

1同学们,你在农村生活过吗?

2和城里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一、导入

1、时光如水,岁月如流,今天让我们一起慢慢回头,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去品味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一起读:

《清平乐?

村居》.

2自己读一读这首词,看看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读)

交流:

(词牌名上下片押韵长短句)

二、初读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争取读得有感情.

2、谁来读一读.(1-2人)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

我们来交流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A翁媪:

根据字形就能猜测它的意思.

在这首词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

(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一对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

你认为呢?

吴音:

吴的地方话!

醉:

知道意思吗?

可能是谁喝醉了?

你们认为呢?

无赖:

调皮的样子.

卧剥:

谁知道?

(躺、趴)

词语的意思你们都读懂了,这首词你们读懂了吗?

谁来说一说.

三、品读.

过渡:

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相媚好,老师还有更深的思考:

词中说到茅檐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清贫,可为什么他们还这么相媚好呢?

(一)自由读:

自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二)交流: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这个问题读懂了吗?

谁来说一说.

1、学生发言:

我觉得儿子勤劳孝顺,他们才相媚好.

2、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3、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儿子正在锄草,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想尽孝心,体谅父母.(谁来补充的?

你认为呢?

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二儿子正在织鸡笼虽然没有哥哥力气大,能干,但也很尽力.

4、小结:

夫妻俩看着勤劳能干的大儿、中儿,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年幼的小儿也让他们喜欢吗?

(三)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1、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点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为什么喜欢?

(小儿子调皮可爱)

3、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哪些地方写出了小儿的调皮可爱?

无赖:

a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

b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C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老夫妇对小儿特别喜欢,是对小儿的爱称)

卧(点击图)

a卧可能是什么姿势?

(躺趴)

b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的?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

C练习说话:

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好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4指导朗读:

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1)听老师读一读?

(2)你觉得老师哪些词读得好呢?

(好在哪儿)

(3)谁能读出小儿的顽皮?

小结过渡:

大儿、中儿勤劳孝顺,小儿调皮可爱,难怪他们醉里吴音相媚好

过渡:

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媚好呢?

(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四)感悟景美

1、生回答:

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

这儿的景色很美.

2、你从哪儿读懂的?

3、谁来读读这句话: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4、从青青草你读懂了什么?

(草青草茂盛生机勃勃)

5、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

(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A自由练说

B指名说

6、指导朗读:

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

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7、小结:

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

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五)感悟: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听到老两口在说什么?

2、自己说一说,然后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

(假如你是老爷爷、老奶奶,你会说什么?

4、小结:

乡村的景色如此优美,农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陶醉呀!

5、指导朗读:

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四、感情朗读全文.

1、喜欢这首词吗?

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把感情读出来.

2、老师读上阕,谁来读下阕.

3、还有谁愿意读的?

你读上阕,老师读下阕.

4、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生平:

出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任地方官期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可是却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1)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饱受了打击,而如今还要面对晚年的凄凉和寂寞.当他看到眼前这一农家的生活时,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2)羡慕有多深,忧愁就有多深,面对如此美景,诗人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我们在静静地聆听中走进他的忧愁,读懂他的向往.

5、配乐吟唱.

五拓展积累

1、像这样清新的诗,辛弃疾还写过不少.辛弃疾一生写过600多首词.你读过他的哪些词?

2、学生推荐

宋词历来和唐诗并称双绝.每首宋词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课后,找来宋词读读,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