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703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一 生物与环境.docx

主题一生物与环境

第一轮教材知识梳理

主题一生物与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

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湿地生态系统:

地球之肾

大气圈底部范围

水圈大部

岩石圈表面

生物圈

适应、影响

影响

生物环境

关系

生物与环境

自动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成分越复杂、能力越强

生产者:

植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组成:

概念:

生物+环境

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

地球上所有生物+环境

(最大的生态系统)

食物链:

生产者→消费者

(不包括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越靠近末端,数量越少,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1.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一、考标要求

标题

具体内容标准

考试要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了解

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理解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在学校生物园或附近的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

了解

考向预测:

1.生物的特征:

从近三年云南省和昆明市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来看,考试难易度为易,题型为选择题,考查的主要内容为两点:

1.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选项描述的是否属于生物;2.根据题中实例,判断描述的是生物的哪一项基本特征。

2.调查:

从近三年云南省和昆明市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来看,此处出题较少,考试难易度为易,题型为选择题,考查的主要内容为:

调查、观察和科学探究的区别。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从近三年云南省和昆明市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来看,考试难易度为易,题型主要为选择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选项判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二、核心知识梳理

考点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物质(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考点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人口普查和森林资源清查所用的方法是调查。

考点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包括: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

水、温度、阳光、空气等。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考点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典题分析

考点1生物的特征:

1.(2018•云南)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蜜蜂采蜜B.蝌蚪发育成青蛙

C.蜘蛛结网D.电脑感染病毒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蜜蜂采蜜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蝌蚪发育成青蛙是生物能生长;蜘蛛结网是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电脑感染病毒与生物无关,不是生命现象。

正确答案:

D

练习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B)

A.母鸡下蛋B.长高的钟乳石C.雨后春笋D.葵花向阳

2.(2016•云南)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都能运动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

B错在不是生物都能运动;C错在只有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在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正确答案:

A

练习2: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C)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3.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可看其是否会()

A.唱歌B.做饭C.运动D.繁殖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

从选项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都具有的特征就是生物能繁殖。

正确答案:

D

练习3:

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C)

A.竹和山石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D.松和丹顶

易错提醒:

1.能运动的不一定是生物;2.能够自然生长的不一定是生物;3.珊瑚不是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考点2调查

4.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A.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B.观察蜜蜂的生活

C.森林资源5年清查一次

D.研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解析:

我国人口普查是用调查的方法。

A用的是探究,B和D用的是观察。

正确答案:

C

练习4:

下列属于调查的是(B)

A.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B.了解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C.蜜蜂采蜜D.燕子筑巢

考点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2016•昆明)2016年初,春城昆明寒潮来袭,造成小叶榕等部分行道树枝叶“枯死”。

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D.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寒潮来袭,造成植物枝叶“枯死”,是因为温度过低造成的。

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故答案选C。

正确答案:

C

练习5:

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

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

考点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6.(2016•云南)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C、D中都是生物适应环境,B是因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影响了空气湿度。

正确答案:

B

练习6:

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A.森林可保持水土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

易错提醒:

1.判断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水分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2.判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表明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主题一生物与环境

1.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四、自我检测

1.(2016•云南)“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所描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C)

A.生活需要营养B.遗传和变异

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C)

A.营养B.呼吸C.遗传D.变异

3.人体出汗体现(C)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

他们将金鱼、龟、水草、虾、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柳、蝗虫、蝴蝶等生物归为一类。

则他们归类的标准是(D)

A.按照生物的结构特点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活环境

5.为了掌握鸡的养殖现状,某研究小组走访了当地许多的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

A.调查B.探究C.观察D.谈话

6.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B)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7.在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晏子用“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帜”来巧妙的反击了楚王,你知道这句话反映了什么样的生物学道理吗?

(C)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8.“森林里空气清新”说明了什么样的生物学道理(A)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影响了生物D.生物生存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

9.下列那种现象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A.秋天来了,树叶纷纷离开了大树,回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

B.森林覆盖面积高的地方,水循环快于森林覆盖面积很低的地方。

C.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用拟态的方式保护自己免遭捕食者的袭击

D.仙人掌的叶刺和肉质茎

10.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

影响的是(D)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D.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11.下列现象反映了生物之间合作关系的是(C)

A.蝴蝶采花粉B.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缠绕在大豆的茎上

C.蚂蚁利用触角传递信息D.狮子捕食斑马

12.下列选项体现了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C)

A.七星瓢虫和蚜虫B.蚂蚁一起搬运食物

C.水稻和杂草D.蛔虫和人

13.(2018·昆明)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____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______。

(4)关爱生命,从我做起。

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____大自然___中。

1.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考标要求

标题

具体内容标准

考标要求

生物与环境

组成生态系统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理解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了解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了解

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原因。

了解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

理解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说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理解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领悟

考向预测:

纵观三年云南省和昆明市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本章节是云南中考的热点内容,考试难易度中,选择题和简答题均有可能涉及,考查的主要内容为三点: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为命题点。

二、核心知识梳理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产者,如:

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如:

动物

2.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解者,如:

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

草兔子狼

(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越靠近食物链末端,生物数量越少,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种类和所占的种类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包括了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表面。

3.各类生态系统中,被称为被成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类型是森林生态系统;被成为“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空气中的氧气70%的产氧量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典题分析

考点一: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三种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理解,生产者是指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

正确答案:

B

练习1:

下列各选项中,能够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 D)

A. 一片森林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B. 一个草原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C. 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虾和水草

D. 一个鱼缸里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部分

2.生态

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罗平油菜田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C.香格里拉伊拉草原   D.大理洱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题中所提示的内容,在ABCD四个选项中,B中的生物种类最多,食物链和食物网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正确答案:

B

练习2: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C)

A. 亚马孙热带雨林B. 千山风景区C. 撒哈拉沙漠D. 呼伦贝尔大草原

3.(2018•昆明)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

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

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体内农药积累量,发现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雀和田鼠。

为尝试解释上述现象,某同学绘制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有包括分解者和部分。

(2)图中较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玉米→蝗虫→→麻雀。

(3)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雀和田鼠,原因是。

(4)这些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通过不断积累,

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食物网和食物链相关知识点。

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物富集作用,有毒物质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正确答案:

(1)非生物

(2)喜雀(3)农药中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除,这样就积累在生物体内;雀鹰的营养级别比喜雀和田鼠高,雀鹰一生会吃掉许多喜雀和田鼠,这些喜雀和田鼠体内的有毒物质都积累在雀鹰体内,结果导致雀鹰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比喜雀和田鼠的多。

(4)食物链(5)生物圈

练习3:

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禾谷类→食草籽的鸟→鹰。

(2)鹰与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填“捕食”或“竞争”)。

(3)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分解者。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

(5)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食虫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

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考点二: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解析: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练习1:

湿地生态系统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我们称湿地生态系统为(A)

A.地球之肾B.绿色水库C.天然氧吧D.地球之肺

2.(2014•昆明)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D.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解析:

C错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正确答案:

C

练习2: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C.人类可以建造比生物圈更好的家园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自我检测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A.一群小鸟B.河流C.农田D.泰山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

(A)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B.草→吃虫鸟→鼠→青蛙

C.草→兔→食草昆虫→猫头鹰D.狐→兔→蜘蛛→草

3.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C)

A.生

活环境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因素

4.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C)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5.下列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是(A)

A.草→鼠→蛇→鹰B.草→鹰→蛇→鼠C.鹰→草→蛇→鼠D.草←鼠←蛇←鹰

6.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C)

A.环境污染B.消费者减少C.食物链被破坏D.缺水干旱

7.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C)

 

ABCD

8.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

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C)

A.硅藻B.浮游动物C.鲱鱼D.鳕鱼

9.(2017•昆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甲〜丁四项事实中,支持这一观点的共有(C)

甲:

20世纪70年代,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检测到DDT

乙:

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

丙:

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丁:

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10.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B)

A.库尔勒大草原B.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C.一块农田D.一个池塘

11.(2018•云南)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

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牛和草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3)细菌、真菌能将牛和草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

分解者。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

(5)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2017•昆明)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鹰的数量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之一为:

草→鼠→鹰。

(2)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

(3)鼠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增加(填“增加”、“不变”或“减少”);随着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鼠害对草原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限度的自动调节能力。

具备这种能力的原因之一是鹰和鼠之间因存在捕食(填“捕食”或“竞争”)关系而相互制约。

 

13.(2016•云南)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申所示成分外,还应该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

兔和蝗虫的关系是竞争。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

生物是猫头鹰。

(4)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的数量大量增加,理论上分析,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

发生变化所有生物。

15.如图所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光合作用___。

(2)从功能上看,图中A所示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消费者__。

(3)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草→兔→鹰。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害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鹰___。

(4)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

两点)植树造林、绿色出行、节能环保...(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