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699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docx

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

2004中国日化回顾与展望

  2004年,中国日化以宝洁发出射雕宣言为开始,至年底宝洁成为标王为结束,使得2004年为“跨国品牌年”。

曾有人预言,2004年是中国日化行业生死攸关的一年。

但事实上,生死攸关在这一年仅仅是初露端倪,各种争斗仅仅是战局初布。

一切仅仅只是刚刚开始。

让我们首先点击2004年日化行业最关键的几个词,从而对去年整个行业的动向有个初步把握。

关键词篇

  1、射雕

  从年初的射雕开始,人们的目光就盯住汰渍和雕牌。

毕竟这是外资企业第一次公然宣布与本土品牌叫板。

这种情况就连舒蕾红遍中国时都没有发生。

  细心的消费者能够发现,在纳爱斯的旁边一定能看到宝洁的产品。

“宝洁的产品是被要求放在纳爱斯旁边的。

”超市的工作人员称,“会有人监督这种牌面的摆放。

  而实际上,射雕岂止针对纳爱斯,宝洁还推出一款新产品――9.9元的飘柔,它将宝洁的洗发水历史性地拉到了10元以下。

这是宝洁改变市场策略的一个信号,在某些品牌上宝洁要实行低价策略了。

这个产品最初只在几个城市试点,主要进入二三级城市,上半年几乎没有什么动静。

很多人还评价是宝洁的一个失误。

然而下半年9.9元的飘柔已经在一些市场的流通领域占据20%的份额,现在更是挺进一级城市,并辅以广告。

这给以好迪、拉芳、蒂花之秀为首的广东洗发水军团不小的压力。

  “推便宜的产品将是宝洁的一个趋势,宝洁在高端市场已经进入了饱和区,很难再有大的发展,但中低端市场对宝洁来说是完全空白的市场,进入这个领域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也不排除来自竞争品牌的压力。

”关注宝洁品牌战略的有关人士称:

“‘价格是关键’是宝洁策略转换的起点,以前宝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产品、投放广告方面,但现在,则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降低产品成本上。

 

  2、涨价

  从2003年底开始,特别是2004年5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创下了21年来的新高,而日化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的衍生物或加工品,因此日化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

  首先是塑料成本增加了60%,这一项成本占液体洗涤剂成本的三分之一。

其次,表面活性剂价格不断上扬,纯碱价格也上涨了77%。

尤其是今年5月正式实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严惩公路货运超限超载,导致日化用品运输成本猛增。

严管以前,化妆品运费每吨在220―350元左右,现在化妆品运费每吨价格上涨至450元。

其中玻璃瓶装与胶瓶装收费不一样。

前者则要高出15%左右。

  国产日化企业已经到了咬牙坚守的地步,但是没有一家企业敢轻言涨价。

而面对宝洁等外资日化巨头趁势挑起的价格战,以及上游企业对上浮原材料价格的联盟行为,包括浪奇、立白、雕牌、奇强在内的国内四大洗衣粉巨头则形成价格联盟,下半年,包括奥妙、雕牌在内,洗衣粉价格开始微涨。

  3、降价

  与此同时,国际品牌却纷纷降价,全面反扑,以宝洁、联合利华为代表的外资品牌轮番降价,与本土品牌在二、三线的低端市场展开了对攻,同时以巨额投放广告于央视,构筑传播壁垒,采取高空打压、地面低价紧逼的战略全面渗透城乡市场,全方位压制本土品牌。

  各大外资企业接二连三的降价攻略,让众多本土企业越来越感到压力巨大。

  宝洁公司同时表示,原料与运输成本的上涨对宝洁造成了一些压力,宝洁化解上涨因素的做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规模效应,二是积极寻求可行的替代原料。

规模效应方面,因为宝洁同经销商之间存在着长期、大量的供销关系,所以宝洁的成本可以在很长的时间段内摊薄。

而在寻求替代原料方面,宝洁可以通过原料使用的调整,使用一些相对受价格上涨因素影响较小的原料,从而化解不利因素。

 

  4、终端

  爱也终端,恨也终端。

丝宝终端风靡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中国日化行业却再也难以离开终端这一模式。

由于前几年所有企业齐上终端,造成终端资源短缺,费用上涨,而产品销量却没有同步增长,企业对终端望而却步。

  但是流通衰退,终端为王的时代却是现实环境,终端是企业必须进驻的渠道。

  我们看到,2004年有企业在尝试终端,如以流通为主的拉芳、飘影,也有企业在终端逐渐崛起,如李医生、采诗。

但很多流通企业的终端还只是交给经销商做,自己对于做不做终端仍旧患得患失。

  而采诗从2001年开始发力终端。

2002年,采诗完成了第一步的历程,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企业模式:

建立达到GMP标准的生产厂房;建立高标准的华南理工研发中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销中心。

2001年10月成为市政府推介的唯一护肤品牌,市场覆盖率不断扩大。

采诗网络先后覆盖了全国各地,进驻了家乐福、沃尔玛、屈臣氏、吉之岛等连锁及本土的大型商场。

2001年10月广州市政府向法国家乐福推荐全球供应商中,采诗成为唯一入选护肤品牌。

2003年,采诗开始全面的市场整合,由以往的开发型向集约型发展。

以提升品牌、产品升级为方向,生产了一系列附加值更强的产品,如激白无添加系列、男士护肤系列。

  同样,美日洁宝也在探索终端模式的创新。

一部分物流,资金流通过经销商去达成,企业则直接跟所有的零售商发生关系,产品的陈列、导购、终端都由企业自己完成。

而销售数据的采集、零售客户的管理都由企业的销售代表去完成。

美日洁宝现在管理的零售店有六千多家,在终端获得了教合理的陈列。

第二个通路创新方式是强化终端,建立新的导购管理,包括日常的管理和培训。

从1997年起,该企业就对所有的目标零售商场实行强化宣传。

在1999年,实施“蜘蛛”计划,即数字化营销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可异地互联互动。

内容包括促销、零售数据、经销商发货数据等等。

  此外,连续四年在国内染发市场占据第一的温雅也是终端的楷模。

2002年1月,温雅率先在广州建立了第一家“美发店中店”,开创了现场免费染发、护发服务、传递美发资讯的先河。

染发用品“美发店中店”,有效的提升了品牌形象,更新了营销的服务理念,让消费者享受到最周到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温雅“美发店中店”以崭新独特的“美发专家”形象出现,店中装饰设计高档,组合型货架和展台上不仅陈列着温雅主要的染发产品系列,同时还有�h油、营养、定型、洗护产品等一整套的美发系列;消费者安坐着享受免费的染发、护发服务;专业发型师在店中进行现场发型设计及染发指导……与超市中密集的货架陈列相比,形成了独特的“店中店”景象。

消费者在这里享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周全服务,更感受到温雅公司专业的发质护理和高档的产品品质。

“美发店中店”将染发场所移到商场里,在固定场所进行专业的染发、护发,向消费者当面展示染发、护发过程以及染护后的效果;同时将最新的美发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并使其获得时尚美的享受,这种形式可以说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全新的概念。

温雅公司为了保证“美发店中店”的高定位,显示“美发专家”的专业水平,还不定期地邀请专业发型师到店中店中现场进行免费染发及推出创意新颖的美发活动。

同时,温雅公司要把“美发店中店”概念推广至全国,目前已建成了北京、深圳、福州等地的“店中店”,并计划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100间“美发店中店”。

  终端要如何突破?

一是攻克二三级市场。

建立区域市场渠道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根据地。

对一个想做长期市场的企业来说,建立根据地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要实现渠道专业化与信息化。

企业不论是要完善物流建设,还是渠道建设,信息化是企业的命根子。

第三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厂商关系。

  另外,建设渠道可以用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表述,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要善于发现渠道机会,怎样发现渠道是一种智慧;同时还要会设计渠道;而最难的则是渠道管理,特别是异地管理。

 

  5、商标

  早期是使用一些外国著名品牌如皮尔卡丹、梦特娇、让古戎(丝润),这些行为主要是本着资源共享,能够利用国际品牌的品牌优势迅速建立知名度,但从目前看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

  今年授权品牌又掀起一阵热潮,继姗拉娜生产SNOOPY化妆品,美国时代华纳也授权Tom£Jerry(汤姆猫与杰利鼠)在华生产,还有美国迪士尼与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

据闻蜘蛛侠等一批著名品牌也将陆续进入。

这从另一方面印证儿童市场的升温。

  6、收购

  今年年初,一系列的日化收购案来得几乎让人有点招架不住,先是轰动一时的“欧莱雅全面收购小护士”、“欧莱雅收购羽西”;接着是一向走特殊功能化妆品路线的国内品牌“索芙特”收购了南京护肤品牌“金芭蕾”,意在从特殊功能的差异化产品做大到低端护肤类产品,以提升大众护肤品的竞争力;美晨集团兼并杭州牙膏厂成立了美晨集团杭州牙膏厂有限公司;飘影接连收购杭州孔凤春和南京真珠王;广州立白收购桂林汉高与四平汉高;5月上海家化又与COTY集团结成战略联盟,全面接手COTY旗下的adidas个人护理用品及香水系列,对中国男用化妆品市场寄予厚望……品牌收购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布局某一市场战略需要,否则这种收购对企业就毫无意义。

如欧莱雅在中国市场收购小护士,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在中国市场低端化妆品品牌不足。

通过收购小护士,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建立了非常稳固的品牌战略金三角。

其收购羽西则主要弥补自己在特定细分市场品牌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国际品牌也正逐渐走上“资本并购”的变革路,宝洁高调送走和记黄浦,开始任意驰骋于中国市场。

随后将对成都、北京等分公司进行调整。

雅芳与美晨友好分手,走上独资之路。

联合利华全球标识统一变脸,展现活力新形象,2005将真正实现独资。

摆脱合资樊篱之后他们将更加自主的决定自己的命运。

  此外其他资本也涌进这个行业。

五粮液集团进军日化行业,成立普什互美日化有限公司,以日化线产品为主,开发功能性产品;北京同仁堂携手屈臣氏,正式进军个人护理用品市场;娃哈哈集团自2003年9月以来,已三次刊登招聘日化研发人员的广告;以轮胎为主导产业的山东永泰化工集团宣布,总投资3个亿,进入日化市场。

这些形形色色的企业都在挥舞资本长袖以不同方式介入化妆品产业,试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尚不能对行业造成大的影响。

  7、儿童

  从1995年开始,几乎每种消费品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儿童营销。

这些行业有的看重的是儿童作为直接消费者的市场,有的看重的是儿童作为影响着未来消费者的市场,还有的看中了兼而有之的市场。

作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其儿童人口的数量也是全世界最多的。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中国0―14岁的儿童占全国总人口的28%。

而且这一庞大的群体大约影响了68%的家庭消费,这一数字高于美国的45%的水平。

面对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如何正确认识儿童市场,如何正确理解儿童作为消费者的事实,如何认识影响儿童作为消费者的各种社会化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儿童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比如产品、商店和广告等相互关系,如何认识儿童市场营销中存在着的各种成见以及如何改变它们等等,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据调查统计,我国0―4岁的儿童有6897万人,5至9岁的为9015万人,10―14岁的儿童最多,达到了1.25亿人。

其所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其中29%为城镇儿童,71%的农村儿童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尽管数量上农村儿童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城镇儿童护肤品市场容量有83亿元,而农村儿童护肤品市场容量只有60.5亿元,消费能力的高低将两者市场容量的差距不断拉开。

  尽管一级市场的容量多于二、三级市场,但是由于强生这一国际品牌已经先入为主,在一级市场已经占有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因此国内儿童品牌的后起之秀主要进军二三线市场。

  根据双飞公司的成功经验,对公司发展不利的渠道体制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积极进军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市场,不断抢占城乡日化“士多”店,这才是国内儿童护肤品企业比较合理的扩张之路。

从98年开始,漳州梦娇兰公司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网络的建设方面,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在全国70%的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点。

在这样一个网络基础上,2001年公司适时推出了“小浣熊”系列产品,借助原有的网络将“小浣熊”作进一步的推广,目前已经建成的网点占全国市场的九成以上,“小浣熊”一跃成为国内知名儿童护肤品牌。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化妆品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产品系列化、多元化。

现在几乎所有生产儿童、婴儿化妆品的企业,产品都在向系列化、多元化发展。

如强生公司,从生产护肤品开始,不断开发新产品。

各种儿童、婴儿用品从润肤露、洁面露、沐浴露、爽身粉到无泪洗发水、香皂,几乎应有尽有。

  2、包装设计更趋卡通化、合理化。

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已开始注重产品的包装。

他们根据儿童、婴儿的心理特点和喜好设计出一整套迎合儿童视觉、手感的产品包装。

这些产品以反差鲜明的色彩和形状可爱的外观包装,成功地吸引了一部分儿童消费群。

  3、香味水果化。

在众多的儿童和婴儿化妆品中,香味的选择也从过去的香料型向水果香等自然香型发展,使用时所散发的阵阵香味使儿童犹如置身于水果世界。

  8、国际

  国际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是外资进入中国,一是国产品牌开始国际化道路。

  2004年“大宝”突然发力,在推出中档护肤新品“雪肤”系列的同时,上市高档护肤品“雪晶”系列和洗发新品,大宝公司高层表示,“大宝”将坚守护肤品市场中低端,且不排除在护肤品市场高端上与洋品牌正面交锋。

家化也在“佰草集”寻求更大突破。

  但2004年更多的是国际品牌的动作,对于进入中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知名国际化妆品企业而言,2004年具有特别的意义。

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化妆品的市场化进程以来,很少有如此众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集中的进入中国市场。

如法国欧莱雅集团的Matrix美奇丝,Shuuemura植村秀;美国雅诗兰黛集团的CremedeLaMer海蓝之谜;美国强生公司的Neutrogena露得清;美国的Z.Bigatti哲.碧卡狄;日本的FANCL无添加;日本资生堂公司的IPSA茵芙莎;日本高丝公司的BEAUTEdeKOSE美谛高丝;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INNISFREE悦诗风吟。

  这些品牌的进入主要是出于各企业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一是通过多品牌细分市场,巩固现有份额,提升整体销量;此次被引入的品牌大多是各企业在主要目标市场引入的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品牌。

美奇丝,是美国第一大专业美发品牌,也是欧莱雅继欧莱雅、卡尼尔之后引入中国的第三个染发品牌,它对于巩固欧莱雅在染发以及美发领域内的领导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露得清是强生公司引入中国的第三个个人护理品品牌,也是目前全球销售规模最大的一个个人护肤品品牌,它的引入与强生公司既有的可伶可俐形成互补,抢占青少年市场。

(这里插一句,我已试用过,相当不错)二是通过对高端品的引入,创造新闻点,提升公司整体知名与形象;此次引入的许多品牌也是各企业在全球范围的高端、专业品牌。

如苏菲娜是花王引入中国的第一个高端保养品牌,也是日本三大化妆品品牌之一。

美谛高丝是高丝引进中国的高端品牌,对突现高丝的技术优势与专业权威感具有一定帮助。

同时各公司围绕新品牌上市也举行了盛大的上市发布仪式,各种公关活动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曝光度,在消费者中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传播。

  当然,国内品牌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

2004年元月2日,拉芳国际日化研究中心成立。

这个研究中心由拉芳牵头,联合美国奥麒化工有限公司、IFF国际香料有限公司、道康宁有限公司、ISP国际特品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等五家国际性跨国公司与国内一流的化工科研机构合作成立。

拉芳国际日化研究中心的核心研发方向是:

如何更好地将国际性的创新技术与中国的市场实际相结合,以实现国际日化领先科技的应用化;同时进行最具前瞻性的绿色环保科技的研发,以实现绿色环保科技的应用化,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安全、绿色日化科技的需求。

拉芳国际日化研究中心是国内日化行业第一家成立的国际化研究机构,标志着国内日化行业与国际创新科技的深度接轨,预示着国内日化行业的国际化升级;拉芳国际日化研究中心通过开放性的技术合作使拉芳迅速跟上国际日化科技潮流,不断提升拉芳产品的技术含金量,实现拉芳产品质量标准国际化,由此引领拉芳集团走向国际化。

而年中飘影产品走出国门,雕牌走进美国,亮庄明年也酝酿走出国门,这都预示国内企业将开始反思自己的低端形象,寻求新的发展。

行业篇

  一、洗涤类

  2004年1至8月,合成洗涤剂产量为282.1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2%。

洗涤产品总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近10家:

浙江纳爱斯、山西南风、上海白猫、安徽全力、广州宝洁、联合利华、广州浪奇、立白、汉高等。

  国内洗衣粉市场销售保持持续上升,根据对全国重点零售企业的统计;2004年1―8月洗衣粉销量同比增长24.4%。

面对国外品牌、合资产品的重重包围,以雕牌、奇强、立白为代表的国内日化企业,取得一定成效。

根据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监测,雕牌、立白和奇强三大国产品牌表现出色,其中雕牌一直名列前茅;立白后劲十足,2002年进入前十之后,排名稳步上升,2004年上半年升至第四位。

洗衣皂粉将占据一定市场。

前几年,以洛娃为代表的日化企业开发了皂粉产品。

和洗衣粉相比,洗衣皂粉具有无刺激性等优点,吸引了部分消费者。

今年雕牌利用强大的广告声势做市场宣传,采用大包装低价格的销售策略,再加上“洗护二合一,更适合洗贴身衣物”的口号,使其天然皂粉的知名度一再攀升。

随着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洗衣皂粉将平稳发展,并将占据一定市场。

  由于液体洗涤产品的迅速发展,皂类产品销售受到影响,销势渐缓。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香皂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6%。

纵观洗涤用品市场,洗脸的有洗面奶、洗手的有洗手液、洗澡的是沐浴液、洗衣服的有洗衣液,这些液体洗涤剂以其浓缩、安全、无刺激,含有更多的滋润成份以及精美的包装,受到年轻时尚一族和白领贵族的喜爱,并迅速扩大领地,分流了皂类产品的市场。

  洗涤用品市场销售特点则是:

  1、销售渠道向超市、大卖场等现代业态拓展。

随着国内零售业态的变化发展,洗涤用品等日用必需品和快速消费品由以往单一的传统百货店,向超市和大卖场等现代业态拓展。

据对上海调查,50%的消费者在超市和大卖场的花费高于其他购物渠道,80%的消费者每周都光顾。

除百货店、超市、大卖场外,其它如专卖店、药店和网络等销售方式也正在发展之中。

  2、市场销售规模逐年扩大。

由于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洗涤用品市场销售规模逐年扩大。

国家统计局近5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洗涤用品的销售额逐年递增,从1999年的116.04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59.10亿元,年增幅均保持在10%以上,其中2000年、2002年和2003年的增幅都超过20%。

  3、洗涤用品销售地区间呈不均衡态势。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洗涤用品销售地区间呈不均衡态势,东部发达地区增长较快,西部及一些偏远地区则相对缓慢。

据国家统计局2000至2003年的统计显示,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一直位居洗涤用品销售额的前五位,目前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

其中,广东省排名上升最快,每年均上升一个台阶,从2000年的第四升至2003年的第一。

江苏和浙江增幅逐年加大,2003年分别达到48.63%和68.32%。

而上海则放慢了增长的脚步,2004年洗涤用品销售额比2003年下降2.44%,排名退居第二位。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和一些偏远地区洗涤用品销售额相对较低,但近两年也开始加快发展步伐。

例如西藏地区洗涤用品销售额虽最低,但增长速度迅猛,2003年增幅高达95.25%,贵州、广西、内蒙等地的市场发展速度也不可小看。

由此可见,我国洗涤用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挖掘大中城市的消费潜力外,更要加大力度开发西部偏远地区。

  洗涤用品品牌竞争特点:

  1、在品牌竞争中,品牌形象越来越重要。

在品牌竞争中,越来越多生产商、营销商意识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在电视、杂志、公共广告牌等各种媒体宣传自己的产品。

其中电视广告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普遍的方式,虽然投入较高,但是回报明显。

特别是近几年,广告内容已不像过去那样空洞的喊口号.而更加注重情感投入,一个小广告就是一段精彩的生活回放,充满了亲情、友情、或爱情,让人看后回味许久。

如雕牌的亲情广告,还有舒肤佳,几乎全部广告形象都是一位温柔、和蔼的母亲带着她那或活泼、或可爱、或娇小的宝宝,通过殷殷母爱将产品特有的杀菌、灭菌性能极具说服力的留在了消费者心中。

除了广告,也有一些企业将目光转向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

比如纳爱斯集团2003年为白血病患儿捐款,2004年7月资助500万元支持举办第五届“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立白集团2004年8月出资组织“光明365”大型医疗扶贫活动,帮助十位患有眼疾的老人重见光明。

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同样起到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2、明确深刻的品牌理念是品牌竞争的关键。

明确深刻的品牌理念可以反映产品的核心价值,而核心价值是消费者产生购买需求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因,既达到消费的目的,同时产生精神上或心里上的满足。

反之,通过产品的核心价值也可以产生对品牌理念的认知,这种认知具有长期性和准确性,并且根植于心,它是品牌存在的目的与意义。

例如宝洁公司的香皂“舒肤佳”从一上市就开始诉求“除菌、抑菌”,先后播出的系列广告全部围绕这一主题,使得舒肤佳成了“除菌、抑菌”的代名词。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明确品牌理念的意识还有差距。

在众多的洗涤产品广告中,常常可以听到朗朗上口的语句,虽然在感情上拉近了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但却体现不出更深的品牌理念,不能使人产生清晰的价值联想,也就很难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

  3、品牌之间竞争激烈。

由于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洗涤用品行业从产品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品牌之间竞争激烈。

根据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洗涤用品的品牌监测,2003年合成洗衣粉前十位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总和比2000年下降6.2个百分点;洗发护发品下降19.26个百分点;清洁洗涤剂下降28.8个百分点;香皂下降26.39个百分点。

品牌的市场格局也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曾进入前十强的品牌先后退出,如合成洗衣粉中的活力28、熊猫、天津加酶,香皂中的罗兰等,渐渐被一些新品牌取而代之。

  二、洗发水

  整个二线洗发水从2001年几乎没有新品成功。

二线洗发水竞争最激烈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1.省级媒体广告竞争,主要是电视广告;2.经销商的网络是否健全;3.终端促销。

在目前的市场状态中,各厂家占有的市场份额较为均等,没有最大最强,整体状况呈下滑趋势。

近几年卖二线洗发水就等于是在赔钱,因为产品送达到下面网点还要承担运输费用、产品售后、县级以下乡镇城管、税务、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等等,在没有利润可图的情况下,都由代理商出资,无疑加重了代理商的负担。

  所谓“唇亡齿寒”,经销商对市场抱怨连连,也导致许多厂家不好过。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昔日曾响亮一时的二线品牌,已开始走下坡路了。

虽然也有个别品牌在今年体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就整体而言,整个市场显得有些不景气。

  三、化妆品

  2004年化妆品预计实现销售总额约为205亿元人民币左右。

护肤品行业是日化行业最具市场潜力、利润丰厚的行业之一。

而这个行业尚未形成品牌集中的情况,2004年前10位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和大概是在60%左右,销售收入总和约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近半壁江山。

目前,国内还没有年销售额突破10亿人民币的强势品牌!

  从护肤类产品销售总额来看,膏霜、乳液等占主体地位,其次则是洗面用品和沐浴露。

护肤品市场由于起点较低,国产品牌中的大宝、小护士、隆力奇等都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但是也只限于中低档产品层面,档次有待提高。

  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批强势品牌脱颖而出,如玉兰油、大宝、小护士、旁氏、碧柔、可伶可俐、高丝、欧珀莱、采诗、羽西、资生堂、强生、丁家宜、李医生等。

这些品牌分别在洗面奶、面霜、面膜市场崭露头角,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但是近两年来,外资品牌纷纷降价,进入中低档市场。

  再看2004年的广东区域的行业销售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