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500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

《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第二册教案.docx

语文第二册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斯蒂芬·茨威格)

教学目标:

领会作者借对墓地朴素美的描绘表达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赞美。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量。

教学难点:

1、散文中情景理的完美结合;2、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关于“美”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的标准多种多样,美的种类五彩缤纷,美的事物更是不胜枚举。

我们也学过不少描写美的文章,如写月下荷塘“朦胧美”的《荷塘月色》,写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之美的《故都的秋》等,那么,十九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关于美的标准是什么呢?

他要展示给我们的美的事物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要共同讨论的就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

(出示课题及作者)

【简介作者】

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

奥地利人,心地善良、纯朴谦逊、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优秀作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代表作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浪子野心》,传记《罗曼•罗兰》、《三位大师》。

他出身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但他关心民众命运,同情弱小,他的作品中充满人道主义精神。

他于1928年访问俄国,适值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于是拜谒了托尔斯泰墓,写文章表达自己真挚怀念、赞美之情。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他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主张“道德自我修养”,对贵族生活抱批判态度。

晚年在思想上完全站到了苦难农民的立场上。

努力从事体力劳动,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

 

【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先不看“阅读提示”)

2.阅读“提示”,再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坟墓的句子。

思考下列问题:

①托尔斯泰墓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

(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朴素。

②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自由回答)

——要点:

敬仰之情。

【课文分析】

第一段共8句话,分析本段的思路。

第一层:

(1)先总述作者对托尔斯泰坟墓的感受:

宏伟、感人。

第二层:

(2-3)再介绍坟墓的环境“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

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第三层:

(4-8)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体现了老人不愿为名声所累,希望平静地回归自然的理想。

1、文中哪些句子对托尔斯泰墓进行了描写?

第一段中:

(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极为普通)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

第二段中: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淡泊名声)

(4)“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2、体现了托尔斯泰墓怎样的特点呢?

提示:

自然、普通、朴素、宁静

(板书)  朴素    远离尘嚣     没有装饰      没有墓碑

3、作者为什么要叙述托尔斯泰的儿时的故事?

叙述托尔斯泰的儿时的故事,揭示托尔斯泰内心对美和幸福的渴求,使托墓的朴素之中有了一种不平凡的内涵。

4、“新的、美好的启示”是什么?

“埋骨于那些亲手裁种的树木之下”就能获得幸福。

托尔斯泰生前精神饱受痛苦,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灵魂获得安宁、幸福。

第二段

1、首句“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的作用?

承上启下作用,过渡句。

2、哪些文字描写了托墓的“朴素”?

——“它只是树木中的一个小长方形土丘而已,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进一步强化托墓的普通、平凡。

3、作者认为朴素的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呢?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没有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4、作者为什么称托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其间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因为作者一方面着力写托幕的平常朴素,另一方面是在积极颂扬他的伟大人格。

这父母完全是按照他的愿望建成的。

它深深打上了他的人格的烙印,或者说它直接呈现了他的一种人格——平民化的朴素。

声名盖世的他苦嗜朴素,追求朴素的生活方式,连安排自己最后的安息地也忘不了选择朴素。

朴素是他人格的象征,所以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最普通的也是最伟大的,这是极深刻的道理。

5、作者是怎样表现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的?

①语言:

文字简洁,行文朴素,简朴的语言写朴素的坟墓。

语言深挚动人,感情热烈浓厚。

②写作手法:

排比、比较、衬托、白描

a排比: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最能突出托尔斯泰墓的朴素)

b比较:

与三位名人的坟墓的对比。

例如:

“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从反面来衬托,说明这些伟人的富丽堂皇反不如托尔斯泰墓的朴素振撼人们内心深藏的感情。

c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散文,借助于对景物的描绘抒写个人情感。

例如:

“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暧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a: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色彩,使读者不仅感受到“严肃”,更感受到美好、动人。

b:

墓地周围的自然与其他墓地的奢华装饰形成对比,更显示出坟墓的朴素。

c: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6、托尔斯泰墓是如此的平凡普通,但他却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一位世界“重量级”作家。

(介绍托斯泰生平

(一):

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艺术家”,从事创作60多年,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

“由于这些作品提出的社会问题之重大以及艺术成就之高,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第一流的地位”。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品的思想力量仍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这么一位伟人,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呢?

(找原句回答)

——“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1)“饱经忧患”在文中表现在哪句话?

  ——“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

2)“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含义?

(联系生平理解)

    托尔斯泰生平

(二):

1828年出生在俄国一古老的贵族家庭。

他在从事创作的同时还广泛研究哲学、宗教、道德和伦理问题,更加认清了沙皇专制的黑暗和剥削阶级的腐朽,促使他的世界观由贵族地主向宗法式农民转变。

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把土地上所得收益和作品版税全部放弃。

晚年,他深感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几度想离家出走,实现过平民生活的理想。

1910年10月27日晚上出走,只有一个医生和他一道坐上去南方的火车,着凉得肺炎,在一车站下车,死在这个小站上。

这位伟大的老人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爱真理,非常地爱真理。

名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社会关注,要合乎规矩,符合身份,稍不留神就会遭到非议。

托尔斯泰是名人中的名人,但却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为声名所累”的感受比谁都深。

7、“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什么?

——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的士兵一样在世间流失。

把托尔斯泰与流浪汉、无名士兵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人们感情的波澜被激发了起来。

8、“夏天,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由于没有奢华的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用“风儿”、“俯临”、“嬉戏”、“温柔”等温情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墓地宁静肃穆的气氛,让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位睡其中是幸福的。

同时,景物的变化表明时间在行进中,让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灵魂的永恒不变。

9、人们参观此墓时的心情如何?

(用原文回答)

   “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10.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庄重肃穆?

——因为人们尊敬、敬仰这位伟人。

11.人们如此敬仰他,是否仅仅因他的坟墓极为朴素?

——不是,因为他生前具有伟大的成就、高尚的人格,即人格美(不重名声,淡泊名利,品格高尚,精神崇高)

12、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托翁诞生一百周年(1828—1928)。

13、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意在衬托出托墓逼真的朴素中所蕴含的不平凡。

人物英名盖世,坟墓却平凡普通,在这个似乎不相称的统一体中,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14、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有什么作用?

无名墓冢与托尔斯泰伟大声名的对比,庄严肃穆的气氛与观赏闲情的对比,这些对比都形成极大的反差,无不使人感受到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和托翁的崇高精神境界,突出了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一处正面对比,即托尔斯泰与“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的正衬,强化突出了托尔斯泰的平凡普通。

15、作者说托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在在声说话。

“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着纪念。

【中心思想】

借游览托尔斯夫墓抒发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

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

【课外延展】

阅读余杰《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中的片段,体会“伟大”的涵义。

“一个人要赢得人们的尊敬,绝不是靠权威、靠装潢、靠强迫就能得到的,让世人永远尊敬的,只有伟大的建树和人格的魅力”“对于一个伟大的灵魂来说,树碑立传等等的用以传扬后世的方式都是多余的。

不论存在的形式多么普通和简易,都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和光辉”。

【总结】

尽管这是一个极普通,极朴素的墓地,但它和伟人高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也可以说,正是墓地惊人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感动了作者。

作者又将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来,多少情思、多少感慨,都包含在《世间最美的坟墓》平淡朴素的文字中,使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深切的歌颂托尔斯泰不重名声、追求朴素自然的高贵品格。

在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歌颂中,也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最朴素最动人。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人们对美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许多人羡慕那些花枝招展、风流倜傥然而心灵扭曲、沾满铜锈的人,而鄙视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满身灰土的环卫工人。

有些同学抛弃纯朴、纯真美,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刻意讲究穿着打扮。

其实,只要我们高举文中关于“美”的两面大旗,那么在我们的眼里、心中,《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永远是“潇洒的俊男”,而夏朝的桀、商朝的纣虽仪表堂堂,却永远是“人渣”、是“暴君”。

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

“有的人活着……人们永远记住他。

”让我们以之共勉吧。

-

 

风景谈

(矛盾)

【导入】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欢旅游呢,要知道我可是很喜欢的。

下面我给大家看几张我去过的地方的风景图片,看大家是不是能猜出是什么地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是跟风景有关的,叫《风景谈》。

那么作者到底谈了些什么风景呢?

让我们到文章中去找以下答案。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文坛的巨星。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早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写作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了侵略战争,发生了“卢沟桥事变”。

同年8月13日,又向上海大举进攻。

上海沦陷后,茅盾“带着一颗沉重的心”离开上海,像一只失去定夺的小船,浮荡颠簸,浪迹于香港、长沙和汉口。

1939年3月又去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

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参观访问了几个月。

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对解放区的热爱。

他心灵的琴弦已为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所拨动。

因此,同年年底到重庆后,他就写下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

【教学过程】

一、正音释义:

二、理清思路

“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

所谓“风景”,《辞海》的解释是“风光景色”。

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

但这篇散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

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一要考虑点出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

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

文中依次写了哪些风景?

从所给的词语中为每一幅“风景”找个最适合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明确:

沙漠驼铃—高原归耕—河畔声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

(1)

(2)(3、4)(5、6)(7、8)(9、10)

根据小标题将文章划分成6个部分。

【分析课文】

第一幅画面

(1)“沙漠驼铃”

设问: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

沙漠的自然风光有何特点?

文章突出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描写了沙漠自然风光写出了它的苍茫单调寂静等的特点,反衬驼队(人的活动)的出现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并发表议论——自然界伟大,人类更伟大。

(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第二幅画面

(2)“高原归耕”

设问: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

人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

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反映出黄土高原(解放区)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淳朴、愉快心情。

第三幅画面(3自然段)“延河夕照”

设问: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

体现了什么精神境界?

明确:

山地傍晚,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内心世界。

着重写了搞文艺的师生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欢乐,饱含激情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

环境优美,色调鲜明,烘托着人物组成生机勃勃的画面

归纳:

这两幅画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第四幅画面(5)“石洞雨景”

设问: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

石洞里的“一对”和公园里的一对有什么不同?

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的两对青年。

一对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生活平庸,延安一对清楚明白生活意义。

第五幅画面(7)“桃林小憩”

设问:

桃林有什么自然景观?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幅图画?

桃林小息桃林茶社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

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

明确:

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极为平常,无从构成美景,但作者要我们“从另一方面去看”,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领略。

作者是这里的风景是留恋的,带着深的感情,因为人类精神的高贵,足以弥补自然界的贫乏),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

归纳:

第四五幅画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第六幅画面(9)“北国晨号”

归纳:

第六幅画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粉红的朝霞+荷枪的战士→真正的风景

本文的议论六幅画面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第一幅画面,说明有了人的活动自然就增色了,第二层是第二、三幅画面,一是延安的农民,他们愉快的劳动、二是知识分子,在生产劳动中生活和人生的意义,表明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伟大。

第三层是第四、五幅画面,在贫瘠的环境中,人对自己思想境界的改造,在荒山石洞里读书,在桃林“茶社”探讨人生。

第四层是第六幅画面使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高潮,赞美保卫延安的战士,而前面所写的一切安宁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他们的保卫,进而完成对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赞美,议论的句子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层层递进,并且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串在一起,连在一体。

【揭示主旨】

课文以细致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六个逼真如画的风景片断,构成六幅色调鲜丽的画面。

这六幅画面是:

沙漠驼铃、高原耕晚、河畔夕阳,石洞避雨、桃林休憩和北国晨号。

六幅画面,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赞美了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全文小结】

课文的题目是《风景谈》,意思也就是谈风景。

六幅画面的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幅“沙漠驼铃”。

先铺写塞外沙漠的无边无际,“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后用驼铃丁当引入掌着猩红大旗领驼队行进于沙漠之中的人。

通过画面色彩、画外音响听前后对比,表现人类比自然伟大。

第二幅“高原晚归”。

黄土高原上,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丛密挺立的谷子构成了背景,掮犁牵牛的种地人,也许还跟着小孩,姗姗而下,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

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可看作是解放区的代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欢愉心情。

第三幅“‘生产’归来”。

还是在黄土高原,彩霞满天,河水汤汤,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

这些来自各地、从事各种文艺工作的青年,而今在生产劳动中“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满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

它和第二幅画写的都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第四幅“促膝读书”。

“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在并不生动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青年男女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在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

作者用某些人平庸的爱情生活与之相对照,突出这些知识青年丰富的精神生活:

他们之间也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便是高尚的生活理想。

第五幅“桃林小憩”。

画面上活动着更多的人,更多的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一片绿荫,半盘石磨,断碑旧阶,加上荞麦大麻,这些东西随处可遇,也实在算不上什么风景,然而在这里休憩的青年却使这块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氛围。

他们或谈天,或讨论,或学习,或聚会,恬然自适,各得其所。

劳动、工作之余的稍事休息,正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战斗。

四、五两幅画旨在表明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能够填补自然界的贫乏,较前面两幅画,意义又深了一层。

第六幅“北国晨号”。

由嘹亮的剌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名小号兵和一位哨兵的形象,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

这两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作者认为画面上这些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第一线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六幅画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描写的对象是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而且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

可见作者名义上是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而写人当中又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地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

六幅画面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

可见,作者名义上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突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说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是一曲优美的革命赞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2.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体会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2、6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第3、7段的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科学的发展是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以超人的智慧发现了许多客观规律,以卓越的理论去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在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有一位杰出人物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将推动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这就是卡尔•马克思。

正因为其卓越的功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歌颂。

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192周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的导师。

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

【悼词要求】

1.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2.介绍去世者的简历。

3.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4.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家属。

【课文分析】

快速阅读本文,并结合悼词的一般要求,思考本文的段落划分。

(三部分:

第1段为第一部分,交代马克思逝世时的情况;第2至第7段为第二部分,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影响;第8段为第三部分,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

(1)第一段:

本段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1.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

明确:

第一处详细点明逝世的时间,表达了一种庄重的意味;第二处极言时间之短,既表现了“我”的痛苦和惋惜,又揭示和赞颂了马克思忘我工作的精神。

2.本段写马克思的死何以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短语来表达?

明确:

在这里作者采用了讳饰的手法(所谓讳饰,就是因为某个原因,不便直接说出某个意思,而是以比较委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