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364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6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docx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101119

201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四川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

其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是反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将逐步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Ⅱ.指导思想

学业水平试题的命制是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本考试说明为依据,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

试题以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和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为指导,重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着重考查中学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Ⅲ.考试内容

(一)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3个必修模块,即《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和《稳态与环境》。

(二)考试层次要求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试行)》提出的学习要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A(了解层次)、B(理解层次)、C(应用层次)三个层次。

具体说明如下:

A(了解层次):

(1)记住所学生物学知识的要点,能够识别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够简单描述生物学的基本事实。

(2)能够据图识别生物体的微观结构,并填出其相应的生物学名称。

(3)能够说出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重要的生物学史实。

(4)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5)说出有关实验的材料和基本的方法步骤。

B层次(理解层次):

(1)解释和说明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含义,能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准确地说明、解释有关生命现象、基本事实和生理过程的形成原因。

(3)概述出生物的结构特点、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生理过程的基本特征。

(4)能够用文字、图解、表格等形式表达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

(5)根据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6)能够说明有关实验的生物学原理。

(7)能够对有关实验现象、数据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处理。

(8)能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得证据。

C层次:

(应用层次):

(1)能够在新的情境中使用已经获得的生物学概念。

(2)能够对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

(3)能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有关生物学问题。

(4)能够提出解决生产、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问题的方法。

(5)能够对所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6)能够设计实验,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

以上三个考试水平层次的要求由低到高,每一较高层次的要求,都同时包括了它的较低层次的要求。

(三)具体考试内容及要求

(1)分子与细胞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层次要求

说明

1.1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氨基酸及其种类

2.肽链的形成过程

3.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多样性

4.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B

B

B

B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核酸的种类及在细胞中的分布

2.组成DNA、RNA的五碳糖和碱基的区别

3.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

A

B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1.单糖、二糖和多糖及其之间的关系

2.糖类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

B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脂质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

2.脂肪、磷脂和固醇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A

A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

A

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水在细胞中的两种存在形式2.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细胞中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4.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AA

AA

1.2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

A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

2.各种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B

A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组分及其作用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3.细胞膜的功能

4.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5.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A

A

A

A

B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液泡、叶绿体、溶酶体、中心体等细胞器的功能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A

A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核的核膜、染色质等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核的功能,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A

B

A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

A

1.3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类基本方式

2.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3.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胞吐

A

B

A

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酶的本质

3.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酶作用条件较温和)

4.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B

A

B

B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1.ATP分子具有的高能磷酸键

2.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3.ATP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

B

B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1.捕捉光能的色素种类、分布和作用

2.叶绿体的结构

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4.光合作用过程

5.化能合成作用

B

B

A

B

A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原理、步骤

A

B

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类型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变量控制

3.线粒体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有氧呼吸概念及过程

5.无氧呼吸的两种类型

6.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A

A

B

B

A

A

1.4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3.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A

A

A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1.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

A

A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4.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B

B

A

A

1.5

说明细胞的分化

1.细胞分化的概念

2.细胞分化的意义

B

A

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3.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4.干细胞研究的应用

A

A

A

A

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2.细胞凋亡的含义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A

A

A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引起细胞癌变三类致癌因子

3.预防癌症的健康生活方式

A

A

A

(2)遗传与进化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

层次

要求

说明

2.1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同源染色体联会及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A

 

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B

A

B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1.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B

B

2.2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A

B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3.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

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A

B

 

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特点

B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遗传信息的转录

2.遗传信息的翻译

B

B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A

B

2.3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A

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分离定律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

自由组合现象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和实验证据

5.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B

 

 

A

A

B

 

概述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

2.伴性遗传的特点

红绿色盲(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A

B

 

A

 

2.4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基因重组的概念、原理、意义

A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意义

B

 

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组

二倍体和多倍体

单倍体

A

A

 

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1.杂交育种

2.诱变育种

B

B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基因工程的原理

2.基因工程的应用

3.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A

A

A

 

2.5

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A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A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A

 

2.6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物种的概念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A

 

A

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A

A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3.达尔文以后进化论的发展

A

A

A

 

(3)稳态与环境

课程标准

知识内容

要求层次

说明

3.1

植物的

激素调节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B

A

B

列举其它

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的概念

2.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和作用

A

A

 

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1.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B

A

3.2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反射的概念及过程

3.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

B

B

B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兴奋与神经冲动的概念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

B

B

 

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人脑的高级功能

A

A

 

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1.激素调节的概念

2.激素调节的实例

3.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

A

A

A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激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A

 

3.3

人体

内环境

与稳态

说明稳态的

生理意义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体液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B

A

B

A

B

 

举例说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体液调节的概念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A

A

A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1.人体的体温调节

2.人体的水盐调节

3.血糖平衡的调节及其模型建构

A

A

B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的关系

3.免疫学的应用

A

B

A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和预防措施 

A

 

3.4

种群

群落

 

列举种群

的特征

1.种群的特征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B

A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S”型曲线

3.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及其研究意义

A

B

A

描述群落的

结构特征

1.群落的概念

2.群落的物种组成

3.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4.群落的空间结构

A

A

A

A

 

阐明群落

的演替

1.群落演替的概念

2.群落演替的类型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A

B

B

 

3.5

生态

系统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A

A

B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4.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及其特点

5.碳循环的过程

6.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B

C

B

B

B

B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A

A

A

 

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A

B

B

A

 

3.6

生态

环境

的保护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

A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B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A

A

A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A

(4)实验与探究

模块

课题内容

要求

说明

分子与细胞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必做

 

“必做”指课标规定的必做实验和我省选定的必做实验;

“选做”指有条件的学校供学生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设的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必做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选作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选作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选作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必做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必做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必做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选作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必做

遗传与进化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选作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必做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选作

稳态与环境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必做

Ⅳ.命题要求

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测试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和关注考生的科学思想、方法、观点的协调发展。

Ⅴ.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与时间

普通高中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方式。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

普通高中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按100分制记分。

1.试卷内容比例

《分子与细胞》………………………………………………约35%

《遗传与进化》………………………………………………约35%

《稳态与环境》………………………………………………约30%

2.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60%

非选择题………………………………………………………约40%

3.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70%

中等难度题……………………………………………………约20%

难题……………………………………………………………约10%

Ⅵ.题型示例

1.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

A.蔗糖B.葡萄糖C.麦芽糖D.核糖

【答案】B

【说明】容易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通过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重点考查考生对组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的了解。

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蔗糖、麦芽糖是二糖,核糖、葡萄糖是单糖。

2.将基因型Aa自交得到的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1/2B.1/4C.2/3D.1/3

【答案】A

【说明】容易题。

主要考查理解能力。

本题通过Aa自交时产生基因分离及后代比例,考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

Aa自交后代产生AA、Aa和aa三种基因型的后代,其比例为1:

2:

1,则纯合子的比例为1/2。

3.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近期内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的是()

 

【答案】A

【说明】中等难度题。

考查考生对年龄组成定量描述,识图、获取信息、分析判断能力。

本题通过柱形图考生对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

A图幼年和成年的比例较老年多,因而其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B、C、D其幼年和成年的比例较老年少,其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小。

4.艾滋病患者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A.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B.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拥抱

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D.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

【答案】B

【说明】中等难度题。

考查考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养成关心关爱他人的社会美德。

本题以艾滋病患者为背景材料考查对艾滋病的病因和对艾滋病预防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的。

5.在甲、乙、丙3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经特殊处理的只含酵母菌细胞基质的上清液、只含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未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并向这3支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在有氧的条件下,能产生CO2的试管是()

A.甲B.丙C.甲和乙D.丙和乙

【答案】B

【说明】难题。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题以酵母菌有氧呼吸等知识为载体,通过实验信息重点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场所、条件、产物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酵母菌即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一步是相同的,均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生成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彻底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所有的生理活动细胞都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

只有丙试管。

6.雌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和核DNA分子数分别是()

A.4对、8个B.2对、4个C.0对、4个D.0对、8个

【答案】D

【说明】难题。

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通过果蝇染色体、DN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重点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行为变化的知识的理解。

雌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即4对同源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形成的,则次级卵母细胞有染色体4条,此时无同源染色体,但核DNA是复制了的,因而DNA应是8个。

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面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箭头表示传导方向)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说明】中等难度题。

考查考生的识图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题通过图解考查学生判断当刺激神经纤维中部时,神经冲动是如何传导的、以及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离子的运动使膜电位发生改变,变为外负内正,这样受到刺激的神经纤维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

因而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对照选项选C。

8.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阶段,E过程在叶绿体内的中进行。

(2)图中C代表过程,此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提供能量。

(3)若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但二氧化碳供给充分,则④和C3的数量将分别和。

【答案】

(1)光反应基质

(2)二氧化碳的还原(或三糖化合物的还原)[2]ATP

(3)下降上升

【说明】容易题。

考查考生的识图和对光合作用知识现解的能力。

光合作用分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必须有光才能进行,产物有ATP【H】和O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内进行,经五碳化合物固定的二氧化碳,在酶和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作用下,形成(CH2O)。

9.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

请回答(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2)Ⅰ3的基因型是。

(3)Ⅱ9的基因型是,它是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4)若Ⅱ6和Ⅱ7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答案】

(1)常隐

(2)Aa

(3)AA或Aa(缺一不给分)2/3(4)3/8

【说明】中等难度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