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273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衢州市学年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

 

 

一、语文知识积累(24分)

语文试题卷

1.根据句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4分)

沉静、热烈、惊心动魄,突然jiáránérzhǐ▲令人热血沸腾的安塞腰鼓;童年时候令“我”昏昏欲睡,成年时候却感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社戏,“东山的méizi▲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充满了浓郁陕北色彩的“信天游”,yōuqiǎo▲的春夜里浸润着作者长幼情笃、rénqíngshìgù▲、历史沧桑、家国情怀的灯笼……这些世代传承的珍贵民俗风情画卷,都是祖国的文化瑰宝。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地球上的火山如果同时暴发,那么可能是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B.文章的介绍和地球上的记录比起来只不过是拉开了帏幕的一角而已。

C.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

D.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

是否可以从中谋取点什么。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6分)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A▲和叫绝的,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它们体现了汉语的B▲性和表意美。

这真让我们这些后世的汉语使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

你可以遐想:

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

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晴朗了。

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

小麦已经返青,望着满眼绒绒的新绿,你会感到,绿色自身也有生命。

在沟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十分醒目。

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

(1)为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有删改)

A:

▲(惊讶;惊叹)B:

▲(简约;简洁)

(2)根据上下文文意,为第二段空白处续写句子。

(2分)(3)修改第三段划线句的语病,写出正确的句子。

(2分)

正确的句子:

4.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8分)近年来,立足传统文化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诗词大会》《朗读者》,都取得

了口碑和关注率的双丰收。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猜成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根据下列谜面猜成语,任选两幅图案将序号和成语写在横线上。

(2分)

图⑴图⑵图⑶图⑷

(1)▲图

(2)▲图(3)▲图(4)▲

(2)【填诗句】请在横线处填出作者及其名句。

(2分)

作者:

▲诗句:

(3)【秀开场】《朗读者》中的开场白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开场白,流畅的文字直击人灵魂深处,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下是“遇见”的开场白,请你为“青春”写一段文质兼美的开场白,不少于100字。

(4分)

董卿: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

”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青春”开场白: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神情与苏、黄不属.(▲)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其岸势犬.牙.差互(▲)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名著阅读。

(3分)

“在外倘有任何精神苦闷,也切勿隐瞒,别怕受埋怨,一个人有个大二十几岁的人代出主意,绝不会坏事,你务必信任我,也不要怕我说话太严,我平时对老朋友讲话也无所顾忌,那是你素知的。

并且有些心理波动或是郁闷,写了出来等于有了发泄,自己可痛快些,或许还可免做许多傻事。

孩子真恨不得天天在你旁边,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铺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

6.这段话选自《傅雷家书》中1954年7月27日深夜的一封信。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这段话的感悟。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

(16分)

最大的事情

刘亮程

(1)一年中我们在地里忙上一个月(一辈子在村里也就住几十年),把麦子打掉,麦草扔在地边,便走了。

不管活儿干没干完,都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2)老鼠会在仓满洞盈之后,重选一个地方打新洞。

也许就选在草棚旁边,或者草垛下面。

草棚这儿地势高、干爽,适合人筑屋、鼠打洞。

麦草垛下面隐蔽、安全,麦秆中少不了有一些剩余的麦穗麦粒足够几代老鼠吃。

鸟会把巢筑在我们搭起的草棚上,在长出来的那截木头上,涂满白色鸟粪。

野鸡会从门缝钻进来,在我们曾经睡觉的草铺上,生几枚蛋,留一地零乱羽毛。

(3)这些都是给下一年来到的人们留下的麻烦事情。

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

剩下的事将被搁在一边。

(4)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

下下一年还不来。

(5)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

如果人的事

情结束了,或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

再也没有了。

(6)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7)别说一座钢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

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间平常的土房子,

就够它们多少年收拾。

(8)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

草根蛰伏在土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听地面上的动静。

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时缓时快,时轻时沉。

终于有一天,再听不见了。

草根试探性地拱破地面,发一个芽,生两片叶,迎风探望一季,确信再没锨来铲它,脚来踩它。

草便一棵一棵从土里钻出。

这片曾经是它们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样地耸着一间土房子。

(9)草开始从墙缝往外长,往房顶上长。

(10)而房顶的大木梁中,几只蛀虫正悄悄干着一件大事情。

它们打算用七八十年,把这

棵木梁蛀空。

然后房顶塌下来。

(11)与此同时,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

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

(12)厚实的墙基里,一群蝼蚁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

它们把巢筑在墙基里,大蝼蚁

在墙里死去,小蝼蚁又在墙里出生。

这个过程没有谁能全部经历,它太漫长,大概要一千八百年,墙根就彻底毁了。

曾经从土里站起来,高出大地的这些土,终归又倒塌到泥土里。

(13)但要完全抹平这片土房子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

(14)不管多大的风,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功夫;一只随意弃在塘边的碎瓷碗,三百

年后依旧会硌疼一只野鸭的蹼掌;一个从空中飘过的白色塑料袋,也许会造成千年后野地里一只兔子的死亡;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的将是永久的刺痛;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消磨掉它。

(15)除了时间。

(16)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

(17)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但这件事物还在。

(18)时间再没有时间。

(选自《刘亮程文集》,略有删改)

7.请分析文章第

(2)段的作用。

(3分)

8.文章第(3)段“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

(2分)

9.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8)段划线的句子。

(4分)

10.请说说“时间再没有时间”这句话蕴含的复杂情感。

(3分)

11.阅读全文,请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

(11分)

“刷脸”支付

吕春荣

(1)“靠脸”吃饭的时代来了。

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德国玩的一场“刷脸秀”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活动中,马云向全世界演示了“SmiletoPay”(微笑支付)扫脸技术。

他利用“刷脸支付”从淘宝网上购买了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并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德国总理默克尔。

这么炫酷的举动也让许多网友们不淡定了,更大呼:

“马云这个不靠脸吃饭的男人,终于干了一件‘刷.脸.’的事。

(2)马云展示的“扫脸”支付技术是由蚂蚁金服和北京旷视科技旗下的face++平台合作研发的一种主要用于网上购物的新的支付手段,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扫脸”来取代传统密码。

(3)“刷脸”支付系统是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它于2013年7月由芬兰创业公司Uniqul全球首次推出。

该系统不需要钱包、信用卡或手机,支付时只需要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消费者面部信息与个人账户相关联,整个交易过程十分便捷。

(4)不论是POS机“刷脸”,还是网上支付“刷脸”,依赖的都是“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的相貌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技术的最大特征是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并采用非接触的方式进行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在中国已广泛应用于公安、海关、金融、军队、机场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考勤、手机、数码相机等民用市场。

(5)据了解,早在2013年的愚人节,支付宝官方微博对外发布了一个名为“空付”的宣传片,短片中消费者对着镜头摆个鬼脸,系统也可以“支付成功”。

支付宝官方表示,这只是他们在愚人节和用户开的一个小小“玩笑”。

(6)两年后,“愚人节玩笑”不再只是玩笑,漂洋过海的“刷脸”技术也站上国际舞台开起了“国.际.玩.笑.”。

然而,面对如此“任性”的支付宝,小伙伴们有了这样的质疑:

“刷脸识别准确么?

(7)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计算机人脸识别的准确率竟然已经高于人眼。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称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而肉眼识别的准确率大约在97.52%。

而作为世界领先的人脸识别平台,Face++Financial人脸识别技术在LFW国际公开测试集中更是达到世界最高的99.5%准确率。

同时,运用“交互式指令+连续性判定+3D判定”的技术,其人脸识别防伪攻击的能力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次作为“刷脸”后端技术支持的北京旷视科技公司表示,他们现在的技术可以做到十万分之一的误识率,也就是说一对双胞胎可.能.刷10万次脸才会认错一次。

而且,这种技术具有不可复制性,即使做了整容手术,该技术也能从几百项脸部特征中找出“原来的你”。

(8)“刷脸”支付正在掀起一股热潮。

我国有13亿人口,这决定了人脸识别市场有着

巨大的潜力。

从2010年开始,国内人脸识别产品市场快速增长,从6.7亿元增长到了2014

年的14.9亿元。

(9)刷脸技术俨然已成为“下一个风口”,还在等什么,赶快刷一下,看看你的颜值可不可以免费支付吧!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2.通读全文,请简要说说这篇文章的说明思路。

(3分)

13.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2分)

漂洋过海的“刷脸”技术也站上国际舞台开起了“国.际.玩.笑.”。

14.请指出第(7)段划波浪线句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分)

15.文中第(7)段画线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

也就是说一对双胞胎可.能.刷10万次脸才会认错一次。

16.文章中出现的“刷脸”、“任性”、“颜值”都是网络里的热门语汇,有了它们,我们的表达越来越丰富。

请你列举一个对你产生积极影响的网络热语,并说明理由。

(2分)

网络热语:

▲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7题。

(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7.

(1)本诗选自《诗经》,其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

(1分)

(2)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8—21题。

(12分)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

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

其上,为睥睨梁欐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

①黄茅岭:

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

②垠:

边界,尽头。

③睥睨(pìnì):

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

梁欐(lì):

屋的正梁。

④堡坞(bǎowù):

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⑤箭:

小竹子。

⑥中州:

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⑦夷狄:

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⑧伎:

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⑨楚之南:

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投以.小石全石以.为底

B.是固劳而.无用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乃记之.而去

D.及是.,愈以为诚有是.二者,余未信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21.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

(4分)

四、语言运用(50分)

22.根据“霾”的释文,描写一个片段,要求能写出“霾”的基本特征。

不少于100字。

(10分)

霾(mái):

名词。

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千米,通称阴霾。

23.作文(40分)

请以“原来春天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文知识积累(24分)

1.(4分)戛然而止;糜子;幽悄;人情世故

2.(2分)

答案【C】

【A暴发—爆发(火山爆发,洪水暴发);B帏幕—帷幕;D谋取—牟取(牟取暴利,贬义;谋取利益,中性)】

3.(6分)

⑴(2分)

A惊叹;B简约

⑵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

(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2分)

⑶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的节气。

(在“意味”后加“的节气”,其它改法均不正确)(2分)

4.(8分)

(1)(2分)图⑴恩重如山图⑵气壮山河图⑶才高八斗图⑷隔岸观火

(2)(2分)

王勃;天涯若比邻

(3)(4分)示例:

青春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青春永恒的魅力。

5.(4分)

⑴继续

⑵类似。

⑶不要说,更不必说。

⑷像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

二、阅读(30分)

(一)名著阅读(3分)

6.(3分)

答案示例:

这段话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1分)我曾经遇上一道作业题做不出来,却不肯向同样是老师的父亲请教,总以为父亲是那样的威严。

父亲看出我的心思,耐心为我解答。

因此,我对“一个人有个大二十几岁的人代出主意,绝不会坏事,你务必信任我,也不要怕我说话太严”这句话很有感触,我应该在求学的道路上多向他人请教,无论长幼尊卑。

长辈们也许严格,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年幼的未必不如自己,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人行,必有可以为我师者。

(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并且有感悟即可。

有错字扣1分。

(二)(16分)

7.(3分)

内容上:

通过描写动物们重新回归自然的场景(1分),表现出动物们自由鲜活的生存状态

(1分)。

结构上: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不是我们的事情”,同时为下文写“我们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做铺垫(1分)。

8.(2分)一切:

①人类的活动,人们料理麦地,收割麦子(1分);

②动物的活动,老鼠、鸟儿、野鸡回到野地草棚、地边草垛(1分)。

9.(4分)

运用细节(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2分),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将小草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复苏的场景(1分),表现了小草对人类的谨慎,对重回地面的欣喜以及顽强的生命力(1分)。

10.(3分)

①拯救自然的急迫之情;

②对自然被人类破坏的无奈;

③对自然的悲悯与同情;

④对自然被伤害而无法弥补的痛惜;

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

(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11.(4分)

①消除人类破坏的痕迹,是自然最大的事情;

②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③人类破坏自然太久,尽快拯救自然,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④人类留给自然什么样的痕迹,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⑤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三)(11分)

12.(3分)

用马云在德国展示“刷脸秀”引出说明对象“刷脸”支付。

然后介绍“刷脸”支付的科学原理、应用范围、发展由来、准确程度;最后指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每点1分)

13.(2分)“国际玩笑”本来是指玩笑开得很大,在这里指支付宝开发的“刷脸”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

14.(2分)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

准确具体的说明了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极高的特点(1分)。

15.(2分)

不能删去,“可能”是估计的意思(1分)。

表示“一对双胞胎估计要刷10万次脸才会错一次。

”去掉了表示“一定要刷10万次才错一次。

”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16.(2分)

例如: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理由“激发我对世界憧憬。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理由:

鼓励我靠才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写出句子1分,理由1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17.(4分)

(1)(1分)风

(2)(3分)

托物起兴(比兴手法)(1分)。

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设置人物出场背景,引出主人公思念的意中人(2分)。

(二)(12分)

18.(2分)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19.(2分)【D】

【A.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用;B.第一个“而”,表示转折;第二个“而”,表示修饰;C.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代词,它;D.两个“是”都指这。

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

20.(4分,每题2分)

①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②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

21.(4分,每格2分)

看似轻松愉悦实则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之气。

参考译文:

【甲】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

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的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乙】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

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

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

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

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

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

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

有人说:

“造物者之所以这样

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

”也有人说:

“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

”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四、语言运用(50分)

22.(10分)

示例:

最近几年,你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打开窗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