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784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2020年6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使民有恒产,使八口之家有百亩之田,打了粮食可以吃饱,养了家畜可以吃肉,种桑养蚕可以穿衣,还要有学校宣传孝父母、尊长者的道理。

”以上阐释的是

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

C.仁政主张D.严刑峻法

2.在征服“百越”时,嬴政派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主持开凿了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并于公元前214年竣工,这就是兴安运河,唐以后称灵渠。

这条运河

A.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B.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C.在唐以后逐渐受到人们重视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州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刺史巡行郡县,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其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郡县吏治B.镇压诸侯谋反

C.参与中央决策D.管理州县事务

4.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郡国长官推举,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无法为政府选拔优秀的人才B.有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C.彻底改变了乡里评议的传统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5.南宋时,福建地区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和甘蔗,在北方市场上高价出售,而稻米却要靠进口维持。

以致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尽管此举收效甚微。

这反映了

A.区域间长途贩运较发达       B.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趋势       D.粮食供给危机日益显现

6.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因而提出“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

这些主张

A.与传统儒家执政理念相背离B.蕴含了进行社会改革的愿望

C.猛烈地抨击了八股取士制度D.表达了实行民主政治的请求

7.鸦片战争期间,众多老百姓只是以一种局外人身份来“欣赏”这场热闹。

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

令人震骇的是,更有数量庞大的良民加入到援英反清的队伍中,有的甚至成为侵略者冲锋陷阵的排头兵。

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百姓民族意识淡薄B.英军熟悉中国基本国情

C.民众态度决定战争结局D.满清政府统治腐朽不堪

8.据统计,1872年创刊的《申报》77年间共发表约一万余篇灾荒报导的文章。

除了客观陈述灾民处境,呼吁社会救援外,还涉及官员贪污、难民安置及救灾信息透明化等。

这表明《申报》

A.以灾荒报导为主要业务C.努力挽救社会公信力

C.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D.始终配合革命党活动

9.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此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时间(年)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95—1900

100

4500

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A.“抵制日货”运动开展B.列强侵华方式改变

C.“实业救国”思潮高涨D.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10.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

凡违反或妨害国家总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

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B.使抗战迅速进入反攻阶段

C.消除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D.重塑了国民党的良好形象

11.新中国成立伊始,用“帝国主义附庸”、“资本主义国家”定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国家。

1954年夏,中国领导人开始称呼这些国家“东方国家”、“独立自主国家”、“中间国家”。

这些称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B.放弃了“一边倒”外交原则

C.试图改善对外交往的环境D.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2.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

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13.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

2006年底,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

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

这反映出

A.教育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B.法学专业成为最热门专业

C.教育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D.教育与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14.《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

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肯定了妇女继承遗产的权利;详细规定了基督教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规定了教堂和修道院的规模和生活规则。

可见,该法典

A.为调解复杂社会矛盾提供法律手段B.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

C.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D.强调尊重异教徒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15.1348年,黑死病流行,促使薄伽丘写出了十日谈。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十日谈》被誉为现实主义巨著缘于

A.采用了梦幻神秘创作套式B.生动描写教会的丑陋与爱情幸福

C.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发展D.详实记录那场黑死病的巨大灾害

16.大约从15世纪开始,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点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

其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有力推动B.土地买卖有利可图

C.规模生产获利丰厚D.社会道德急剧沦丧

17.“一切直接从英国及其殖民地开来的船只,以及曾到过该地的船只,一律不准进入欧洲的任何港口。

属于英国的商品,或是从其工厂和殖民地出来的,一律宣布为没收对象。

”以上敕令最有可能发自

A.16世纪的西班牙B.拿破仑帝国

C.“海上马车夫”荷兰D.纳粹德国

18.俄国雇主付给工作过度、生活贫困的工人少得不能再少的工资。

1897年,政府将每天最长工作时间限制为11.5小时,但禁止建立工会,并宣布罢工为非法。

这些导致俄国

A.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B.克里米亚战争最终失败

C.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工人容易接受革命宣传

19.二战后,最独特的政治风景莫过于英法等殖民大国争先恐后地从各殖民地撤退,甚至“有时欧洲国家比殖民地民族主义领袖更急于尽早给予殖民地独立”。

这“独特的政治风景”

A.源于殖民地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B.得益于雅尔塔体系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直接影响D.与殖民者国力衰落和国威下降相适应

20.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3年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

据此可知,“星球大战计划”

A.基于美方战略核武器的巨大优势B.设想对敌方进攻进行多层次拦截

C.是理想的攻击性战略核武器计划D.因缺乏科学理论依据而被迫放弃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1题—23题为必考题,每道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4题—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中国古代疫情多发,文献中“大疫”“时疫大行”等记载不时出现,唐代也不例外。

唐代尽管医疗机构很完善、发达,但仍无法有效对应大规模爆发的疫病。

其中重要原因是医疗资源的不均与不足。

在此情况下,基层民间医疗有所开创和发展。

悲田病坊是唐代开创的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的专门机构,服务对象就是社会底层群体。

病坊的所属关系有:

一是受官府管理,经费也来自官府;二是僧人自行管理,经费来源于寺院。

悲田病坊的设置是儒家仁政思想与佛教慈悲为怀精神的实践,一方面从民间的角度补充了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情况下救助社会底层百姓。

其设置影响深远,为后世所继承。

——摘编自胡阿祥等《中国通史大师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基层民间医疗开创的原因及其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悲田病坊开创的历史影响。

(7分)

2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5分)

时间(年)

重大事件

1861

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75

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

1901

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912

南京临时政府改外务部为外交部

1915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1919

巴黎和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1928

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1943

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谈判,废除“治外法权”,美英放弃了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特权

从上述重大事件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叙述清楚,条清晰,史论结合)(15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在1869年中央太平洋铁路修通之前,美国东西部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

巴拿马运河没有开通,美国人从纽约到旧金山需要乘船绕行整个南美洲,最短的也要6个月。

19世纪中后期,今天的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以及犹他州等地纷纷被并入美国。

东部人要冒着巨大的生命及财产危险才能到西部去,同时,加州的物产也很难运到东部来。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

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

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

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1849—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

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人事筑路。

这条铁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工了。

自此,美国从一个只有名义上存在的国家,变成一个真正完整的国定,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

19世纪的美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铁路成功史。

交通运输业极大地刺激了对铁路沿线地区的投资。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州的分工和专门化生产。

到19世纪末,美国西部经济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俄亥俄河以北的“小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棉花王国”。

铁路大通道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西部的城镇化进程。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部催生了众多的“铁路城镇”。

五大铁路干线所到之处,一大批中小城市从无到有、欣欣向荣,使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日益繁荣。

——高连奎《为何美国是老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的必要性。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铁路修建得以完成的因素及其重大影响。

(10分)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从第24~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4.[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950年,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随后,根据“整理已通行的简体字,必要时根据简化规律适当补充”的原则,编制了《常用简体字登记表》,又广泛征求意见,在“述而不作”的原则下,1951年拟出《第一批简化字表》。

1952年设立汉字整理组,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专门搜集草书简体字资料并研究规律,对常用字简化,同时精简字数。

1953年拟出《常用汉字简化表》第二稿,此后专家们根据简化偏旁的方法扩大简化字数量。

1954年《常用汉字简化表》第三稿拟出,但由于简化字太多,出版印刷部门不适应。

在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简化汉字方案》最终在1956年在国务院会议通过并向全国推广。

1977年又提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并在次年向全国推行,但是由于违背了汉字简化规律等原因遭到广泛反对而失败。

——摘编自陈建伟《建国后的两次汉字简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汉字简化改革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中国汉字简化改革。

(9分)

25.[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39年3月31日,张伯伦宣布英国将保障波兰的独立。

之后,法国宣布将继续忠于法波同盟。

继5月12日英土声明后,6月23日法国也和土耳其发表声明,保证地中海地区一旦爆发战争,两国将相互援助。

早在1939年3月18日,英国即开始向苏联试探一旦德国入侵罗马尼亚,苏联可能作出的反应。

此后英法遂和苏联保持接触,从4月15日开始转入正式谈判。

7月23日,苏联建议立即转入军事谈判,法国政府遂派出杜芒克将军于8月6日会同英国退休海军上将德拉克斯自英国出发,不慌不忙地于11日始抵苏联。

谈判中,双方就一旦战争爆发各自能提供的武装力量及苏军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过境问题发生严重分歧。

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张伯伦并未采取任何挽救措施。

法国政府在谈判中从未表现过任何主动。

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莫斯科谈判中止。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莫斯科谈判的背景。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谈判受挫的原因。

(8分)

 

26.[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光绪十九年(1893),之洞请立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他奏称:

“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

……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

亟应及时创设学堂,先选两湖人士,肄业其中,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以期教育成材,上备国家任使。

学堂初设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每门计划招收二十人。

光绪二十二年以后,开课语种为英、法、德、俄四科,后又增设日语。

每科学额三十名,录取条件是“以华文为根底,以圣道为准绳。

除饭食、书籍、纸笔等均由学堂供给外,每人每月给膏伙银5两。

后取消了膏伙银制度,而根据成绩优劣发放奖学金。

五年毕业后,必须以所学外语才能为国效力。

保借端“改习卑下之业,甚或不自爱惜,受洋行雇充翻译”,必须缴还所有学习费用。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派出湖北第一名公费留日学生。

以后又陆续派出大批学生赴日学习实业、师范、法律、警察、军事。

“据光绪三十三年的统计,留日学生全国各省共计5400多名,湖北所派学生即有1360名,占了四分之一,湖北在当时有先进省之称。

——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的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之洞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11分)

绝密★启用前

海南省海口市普通高中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20年6月

一、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B

B

A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A

B

C

D

D

D

B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5分)答案要点

(1)原因:

时有大疫的发生;医疗机构不均和不足。

(4分)特点:

创办与经营实行政府与寺院“双轨制”;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和佛教慈悲为怀精神。

(4分)

(2)影响:

补充了医疗资源的不足;更多地救助社会底层百姓;唐代悲田病坊影响深远,为后世所继承。

(7分)

22.(15分)示例答案

论题: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阐述:

鸦片战争前,中国奉行“朝贡外交”理念,未建立正式的外交机构;鸦片战争以后,迫于列强压力,清政府在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总而言之,中国在近代列强侵略的逼迫下打破“朝贡外交”体制,开始被动接受近代外交观念,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外交体制,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

23.(15分)答案要点

(1)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的必要性:

水路遥远,东西交流极其不便;(1分)版图西拓、西进运动或“淘金热”等;(2分)赢得内战胜利的战略需要。

(1分)迎合工业革命。

(1分)

(2)得以完成的因素:

政府通过立法,给予修路诸多优惠政策;(2分)大批修路华工的辛苦劳动;(1分)铁路公司的成功操作;(1分)铁路修建对美国的重大影响:

方便东西方交流,有利国家统一;(2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形成和西部开发;(2分)提升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

(2分)

24.(15分)答案要点

(1)特点:

政府主导,群体参与;尊重汉字自身特点;渐进稳步推进。

(6分)

(2)评价:

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文化改革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也为以后的文字改革提供了借鉴;从书法美观的角度看,很多简化字的设计不够严谨;不利于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9分)

25.(15分)答案要点

(1)背景:

纳粹德国的扩张威胁欧洲和平;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法国追随英国试图建立安全体系。

(7分)

(2)原因:

英法缺乏诚意,欲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苏联为赢得备战时间,与德国缔结和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冲突。

(8分)

26.(15分)答案要点

(1)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的背景:

外国侵略加剧,探索国家出路的需要;汉阳铁厂等大型企业在兴办,洋务如火如荼,急需人才。

(4分)

(2)张之洞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评析:

张之洞以务实态度办教育。

能与朝廷沟通,又立足现实,量力而行;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教育形式都顺序渐进;管理科学。

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方向有明确规定;其办学理念、办学形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有诸多创新。

(6分)张之洞创办了大批学校,培养了一批实务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但由于受时代限制,有些教育理想难以实现。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