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731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docx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

关于福建省行业商会与异地商会的调研情况报告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福建调研小组

为了更好发挥工商联作为商会主管单位的积极作用,了解行业商会及异地商会发展状况,2009年7月27日至7月31日,研究室中国商会发展年度报告调研组一行5人赴福建开展了年度调研。

调研组成员包括研究室巡视员黄文夫、调研处处长涂文、副处长林蔚然,以及研究室干部刘佩华、房安文。

一、福建调研的基本情况

7月28日,调研组在福州市首先听取了福建省工商联、福州市工商联关于福建省内商会建设以及异地商会发展情况的介绍,然后分别听取了福建省浙江商会、福州市泉州商会和关于异地商会在福建发展情况以及福建省布料同业公会负责人关于行业商会自身建设的情况的汇报,对商会的运行模式、管理体制、设立标准等方面做了讨论。

7月29日,调研组考察了分别隶属于漳州市家电行业商会、钟表行业商会以及罐头行业商会会长名下的广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恒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立兴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并与企业家座谈,对福建的企业发展和行业商会状况加深了感性认识。

7月31日,调研组在厦门市总商会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总商会工作汇报和行业商会发展情况,并同当地工商联的干部、纺织服装商会、电脑商会负责人、畜牧业协会负责人深入交换了意见,对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市行业商会以及异地商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1、福建省工商联的组织情况

福建省各级行政区划96个,目前除金门县(待统一)外,已全面建立工商联各级组织。

其中:

省工商联1个、设区市工商联9个、县级工商联85个。

截至2009年7月,福建工商联下属共有各级行业商会(同业公会、协会)组织310个,经民政部门批准登记的有141家。

异地商会404个,其中省内省级异地商会6家,其余为地市、县一级。

省外设立省级异地商会24个,目前除西藏外,全国各个省份均有闽籍异地商会。

福建省工商联在2005年获得社团业务主管权,下属九地市中目前有八个获取社团业务主管权,泉州市也已间接获得业务主管权,各县区约三分之一获得社团业务主管权。

2、福州、厦门、漳州行业商会发展概况

福州市现有13个县(市)区级工商联(商会),承担着全国、省、市工商联各项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工作,,是工商联系统服务非公经济、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在近些年的工作中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会员队伍不断壮大;二是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三十基层商会组织建设得到发展。

同时,福州异地商会发展良好,已在全国各地成立22个异地商会,异地福州商会有5个,各县(市)组建的异地商会有26个,并且目前已成立22个异地商会党支部。

漳州市现有罐头食品商会、钟表同业商会、石油商会、家用电器商会、汽车商会、锁业商会、纸制品制造商会等七家工商联市直属行业商会。

几年来,漳州行业商会在以下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为行业会员服务,促进行业企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内部管理、组织企业参加展销会等方面;二是积极协调关系,为行业商会发展创造宽松经营环境;三是组织行业企业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

厦门市工商联共有行业商(协)会八个,其中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塑料橡胶、百货、美容美发、畜牧业、果品等行业。

其日常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主动承接政府职能部门委托,做好相关工作;二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会员行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三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做好会员企业的各项工作;四是充分利用厦门的对台优势,促进两岸行会交流。

3、福建省商会发展特点

总体而言,福建省商会建设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异地商会发展良好,由于福建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在某些行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集群并且在国内很多地区已经具备了设立异地商会的条件,除西藏外各省都有福建的异地商会;另一方面,在外省市发展的闽籍企业家实力也在不断壮大。

这种状况下,以多种形式实现的异地福建商会为闽籍产业在当地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也促进了在外闽商的合作交流,也为当地政府对于闽籍企业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协作。

在“回归工程”实施过程中异地商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的地方政府在省外招商,当地的闽籍异地商会往往就是牵线搭桥人。

第二,行业商会在行业内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内,行业商会规范会员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外,行业商会为会员企业维护合法权益、谋求更大发展,获得更高信誉。

第三,充分利用了沿海尤其是对台优势创新活动方式。

海西经济区的筹划,世界闽商大会的召开,都为福建的商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各类商会充满活力。

第四,基层商会发展不均。

沿海地区相对比较发达,山区比较薄弱。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尽管商会组织的发展成绩已经显现,但由于体制和政策环境的限制,工商联和商会组织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性的困难和问题,阻碍了其价值的充分体现和功能的有效发挥。

当前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工商联行使行业商会主管权面临着诸多困难

福建省工商联于2005年取得行业商会主管权,取得主管权后,福建工商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步成长和团结带领商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逐步暴露一些问题,“有主管无职能、管不了也管不好”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于行使主管权的途径、内容没有统一认识。

由于当前对业务主管权的具体职责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对于应该怎么管、管什么、管到何种程度基本处于探索阶段,省、地、县做法不一,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工作随意性大。

二是行使职能没有相应的手段。

当前工商联指导行业商会的方式较多地停留在团结、引导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上,服务手段单一,在经费支持、开拓市场、购买服务等方面因不具备相应的行政职能,无法向商会进行具体的资源分配,无钱无权的现状使主管工作的力度和手段不能适应商会工作。

一些商会认为工商联没有政府职能,目前还只是协调单位,做主管,还是要找政府部门。

一些工商联认为做不了,实际上做了也没好处,工作务虚的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少。

三是工商联自身建设的薄弱客观造成“管不好”。

地方工商联普遍存在人员编制少、经费少等问题,缺少管理人手和专项管理经费,管理精力和能力有限,一些工商联有心但无力开展相关工作。

工商联干部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新时期主管商会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商会的发展规律、运作机制还不熟悉,机关官僚作风盛行,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还难以到位。

2、行业商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一是地方党委、政府对商会的重视、支持力度不够。

一些党委、政府对商会地位、作用没有明确认识,缺乏信任,认为商会可有可无,对商会发挥职能作用不关心,扶持措施不够有力,有的甚至对发挥行业商会作用可能导致行政权力的削弱存在顾虑。

一些行政机关无视商会的自治性质,随便插手商会具体事务。

一些本应由商会承担的职能有关政府机关不积极转移,或者仅仅转移无权无利的事。

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视商会为政府机构的延伸,置于从属地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二是行业商会与政府部门主管的协会关系不顺。

调研中,工商联及商会普遍反映当前协会与商会抢滩问题严重,商会与协会不平等、关系不顺畅已经成为制约商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现行体制下,相对协会,商会先天不足。

一些政府机关领导退休后到往往到协会任职,带来大量行政职能资源。

政会分开原则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协会与行政机关在人、财、物方面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机关习惯把一些行政职能转移给协会。

商会与协会在组织机构、业务范围、作用对象、工作重点方面存在诸多雷同和交叉。

三是主管众多、标准不一造成行业商会发展混乱。

当前行业商会、协会主管机关众多,政出多门,审批杂乱,出现大量雷同、业务交叉的协会、商会,不利于行业组织的科学发展。

行业商会的划分标准还不科学,布局不合理,行业划分过细、过小,企业重复入会现象严重,难以体现商会的广泛性、包容性特点。

四是商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商会班子建设有待加强,会长素质参差不齐。

商会发展不平衡,只有少量商会能够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大量商会的职能作用还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商会的组织体系和治理结构不完善,多数商会还停留在会长治会阶段,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不高。

商会参政议政的渠道还不顺畅,会长的政治安排不受重视,影响商会参政议政的热情。

基层商会的能力比较薄弱,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难以发挥全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作用。

3、异地商会发展亟待规范

作为福建商会建设的亮点,福建的异地商会起步较早,发展也比较成熟,目前已经成为联系两地党委、政府与经济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工商联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

福建的异地商会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挂靠在外地工商联下的闽籍商会,如北京市工商联福州商会,该商会没有独立法人地位,当地民政部门不登记。

二是挂靠在外地中小企业局、经委、经济协作办、经社联、招商局等其他行政机关的闽籍商会,该商会与当地工商联无联系,但与福建工商联系统建立了一定联系。

三是由工商联作为主管机关,进行社团登记注册、独立活动的商会。

在工商联被赋予商会主管权的地方,此类商会组织比较成熟,也比较普遍。

当前异地商会发展基本处于“无名、无章、无序”的“三无”状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异地商会的地位不明。

目前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中央的相关文件中都没有对异地商会给以明确,更没有相关的专门法规或制度。

异地商会至今定位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异地商会的社团登记、作用发挥、服务开展和自身发展。

二是异地商会管理亟待明确。

异地商会的前身多为同乡会,浓厚的乡缘色彩使其与一般商会相比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也极易异化为一种难以控制的帮会组织。

当前,加强对异地商会的管理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对如何管理,在实践中各地做法也不一致。

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应当坚持“双重领导、属地管理”的思路,对商会日常运做的长期监督应遵循便利原则,以所在地管理为主。

对人事任免、班子建设等重大问题应遵循磋商原则,由所在地和籍贯地共同协商确定。

三是异地商会的层次亟待规范。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主管机关,异地商会的设立层次目前比较混乱,在同一地方经常出现多个同级别的不同地域异地商会,互相争抢会员,给商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负面作用。

一些异地商会既想在省级成立,又想在地市成立,不分层次扩张。

4、其他问题

调研中,调研组也对工商联工作的其他方面进行了了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地方工商联普遍反映强烈的基层基础建设薄弱问题。

基层工商联普遍反映人手少、经费少、装备差。

一些县(区)工商联组织薄弱,没有编制,长期聘用临时人员,或者仅有1-2个编制,领导由同级政协、统战部有关人员兼任,与政协统战部和合署办公。

多数县(市)工商联经费紧张,最少的每年仅有6000元,影响工商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些地方工商联长期没有办公场所,没有专用公务车辆,甚至没有传真机、电脑基本办公设备。

一些工商联建议要对班子进出工商联的年龄要有限制。

也有一些工商联负责人认为工商联干部不流动,只进不出,影响了干部积极性。

三、调研体会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调研过程中,我们感到,福建的改革开放起步早,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发展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商会发展形态也灵活多样,发挥作用也较大,值得其他各地借鉴。

但同时,正如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需要艰苦的探索过程一样,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会的发展也需要在“先试先行”中总结经验,在局部探索中提炼升华。

但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动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相关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会必将不断壮大,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为此,中国商会发展研究课题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今年8月利用赴日、韩考察商会的机会,了解发达国家的商会发展环境、运作模式,进行相似文化背景的商会比较研究。

2、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提升商会研究的水平和层次。

3、继续深入开展实地调研。

随着实践的发展,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管理体制,如上海市建立的行业协会发展署、行业业务主管部门、社团管理局共同负责行业协会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政策制定和协调管理的“三元”管理体制,广东省实行的民间组织管理局统一管理行业协会相关活动的“一元”管理体制等等,这些新的探索具体的运行机制与效果如何,将对今后的商会发展及工商联行使商会主管权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进一步调研和思考。

报告执笔人: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刘佩华、房安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