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055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docx

法学学位考试法理学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 C   )。

A、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B、不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2、以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A)。

A、根本法和普通法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D)。

A、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概念

4、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第91条规定:

“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事项,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94条规定:

“保险公司,除本法另有规定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关于上述二条文规定的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C)。

  A.均属委任性规则  B.均属任意性规则

  C.均属准用性规则  D.均属禁止性规则

5、刑法第232条规定: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一规定属于(D)。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命令性规定D、确定性规则

6、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某居民2003年4月1日在我国境内某储蓄机构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000元,若该居民被征收了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则这种处理违背了下列哪一项法的效力原则?

(C)

  A、法律优位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7、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有无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原则是(C)。

  A、从旧原则B、从轻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原则

8、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 B  )。

A、自通过之日起具有了法律效力

B、在公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

C、必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

D、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产生法律效力

9、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  )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10、A国公民汤姆劫持B国航空器,试图进入C国,但在强行驾机飞越D国和中国领空交界处时,油料耗尽,飞机只得迫降在中国领域内。

适用中国刑法对汤姆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的是(B)。

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D、综合原则

11、《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条规定包含了法的哪些要素?

(C)

A、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规则都包含在内

B、仅包含了法的概念这个要素

C、包含了法的概念和法的规则两个要素

D、包含了法的概念和法的原则两个要素

12、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规则

  B、该条文既是法律原则,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要求

  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

D、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13、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食品卫生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下列不正确的是(C)。

A.该法规所规定的内容主要属于行政法部门

  B.该法规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时可直接适用

  C.该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应由该省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

  D.该法规虽仅在该省范围适用,但从效力上看具有普遍性

14、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

B

A.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C.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

D.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

15、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要求法院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尤其对于极端仇视国家和社会,以不特定人为侵害对象,所犯罪行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该依法重判的坚决重判,该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绝不手软。

对于解决公共秩序、社会安全、犯罪分子生命之间存在的法律价值冲突,该政策遵循的原则是(C)。

  A、个案平衡原则  B、比例原则

  C、价值位阶原则  D、自由裁量原则

16、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该条文中的价值平衡,适用的是下列哪一项原则?

(C)

A、价值位阶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

C、比例原则D、功利原则

17、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B )。

A、法律调整的效率B、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

C、法律调整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结果

18、最早提出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的法学家的是( B   )。

A、盖尤斯B、乌尔比安C、托马斯·阿奎那D、孟德斯鸠

19、甲与乙因琐事发生口角,甲冲动之下将乙打死。

公安机关将甲逮捕,准备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这时,甲因病而亡。

公安机关遂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公安机关是基于下列哪一种原因撤销案件的?

(D)

  A、法律行为B、违法行为

C、事实构成D、自然事件

20、李明和王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了结婚证书。

产生李明和王雪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做什么?

(B)

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D、事实关系

21、胡某夫妇因有事外出,便临时雇用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

关于胡某夫妇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孩子B、保姆

C、孩子的安全、健康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2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B)

A、一辆汽车 B、被拐卖的儿童 

C、一个小发明 D、律师代理

23、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l万元。

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万元。

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

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

(C)

  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

  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

  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24、张某有祖传的玉雕一尊,委托德龙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最终被一家文化公司以140万元的价格买到。

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这个事件中只有一种法律关系

  B、在拍卖过程中,拍卖公司和竞拍者的关系属于隶属性的法律关系

  C、在该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既有自然人也有法人

  D、在本案中,导致拍卖成交的客观情况是法律事件

25、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

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

  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

26、谢某、阮某与曾某在曾某经营的“皇太极”酒吧喝酒,离开时谢某从楼梯摔下,被扶起后要求在酒吧休息,第二天被发现已死亡。

经鉴定,谢某系“醉酒后猝死”。

该案审理中,合议庭对“餐饮经营者对醉酒者是否负有义务”产生争议。

刘法官认为,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判例,餐饮经营者负有确保醉酒顾客安全的义务,认定曾某负赔偿责任符合法律保护弱者的立法潮流。

依据法学原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B

  A、刘法官的解释属于我国正式法律解释体制中的司法解释

  B、刘法官在该案的论证中运用了有关法的非正式渊源的知识

  C、从法律推理角度看,“经鉴定,谢某系‘醉酒后猝死’”是推理的大前提

  D、从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家存在判例的情形看,这些国家的法律属于判例法系

27、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

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

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28、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

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负全责。

张女因无法与肇事司机达成赔偿协议,遂提起民事诉讼,认为司机虽赔偿3,000元安装假牙,但假牙影响接吻,故司机还应就她的“接吻权”受到损害予以赔偿。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A.张女与司机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B.张女主张的“接吻权”属于法定权利

  C.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D.司机赔偿3,000元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

29、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

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

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

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B)

  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子女瞻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30、张某过马路闯红灯,司机李某开车躲闪不及将张某撞伤,法院查明李某没有违章,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判李某承担10%的赔偿责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D)

A、《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法的正式渊源

B、违法行为关非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根源

C、如果李某自愿支付超过了10%的赔偿金,法院以民事调解书加以确认,则李某不能反悔

D、李某所承担的是一种竞合的责任

31、《刑法》第3条规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这体现了法律责任归结的(A)。

A、责任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C、效益原则D、合理性原则

32、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D)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小时后,才将康某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拨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

B、刑事责任是一种处罚性责任,因而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严历的一种

C、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处罚性责任,民事责任的功能在于惩罚有过失的当事人

D、归责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

34、朱某因侵犯王某的名誉,被人民法院责令消除影响,恢复王某名誉。

这种法律制裁属于(B)。

A、刑事制裁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D、违宪制裁

35、美国的法律属于( D   )。

A、法典法系B、罗马——日尔曼法系

C、大陆法系D、普通法系

36、大陆法系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是(B)。

A、《德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B、《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C、《法国民法典》和《人权宣言 》

D、《法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37、衡平法存在于我国的(C )。

A、台湾地区B、澳门地区

C、香港地区D、台湾和香港地区

38、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C)。

A、权力机关的干涉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9、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C)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40、某市政府为缓解拥堵,经充分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做出车辆限号行驶的规定。

但同时明确,接送高考考生、急病送医等特殊情况未按号行驶的,可不予处罚。

关于该免责规定体现的立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

(D)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民主立法

  C、注重效率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1、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

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

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

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B   )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42、下列选项属于狭义的执法的是(C)。

A、某法官审理案件B、某市政府制定政府规章

C、某交通警察指挥交通D、某公司经理依据法律为其员工办理劳动保险

43、2011年7月,某市公安机关模仿诗歌《见与不见》的语言和风格,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

“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

你跑,或者不跑,网就在那,不撤不去。

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

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

早日去投案,或者,惶惶终日,潜逃无聊,了结真好。

”关于某市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恰当的?

(D)

A.公安机关有权减轻或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B.公安机关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代替政治统治职能

C.公安机关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法律予以行政解释

D.公安机关可以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有效宣传形式,促进全面充分履职

44、“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法律规范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结论就是判决。

”这种推理是( A)。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D、逻辑推理

45、某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三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轻伤,所以作出对其判处2年有期徒刑的处罚。

这位法官所用的推理方法属于( C  )

 A、类比推理   B、归纳推理

 C、演绎推理   D、辨证推理

46、关于法定继承,《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第一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

”第七条第三款规定,“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

甲作为法定继承人,被乙告上法庭,声称甲虐待被继承人,不应享有继承权。

本案审理法官查明甲虐待行为未达到情节严重,依法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C)

  A、本案体现了法律的可诉性

  B、“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规定是本案审理法官推理的大前提之一

  C、“第一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

”这样的规定不是法律规范

  D、《继承法》第十条和第七条第三款均可作为法律论证中的内部证成的支持性理由

47、在一起案件中,主审法官认为,生产假化肥案件中的“假化肥”不属于《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中的“产品”范畴,因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对“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有专门规定。

关于该案,法官采用的法律解释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

(C)

  A、比较解释 B、历史解释

  C、体系解释D、目的解释

48、有的公园规定:

“禁止攀枝摘花。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

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C)

  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

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

49、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

《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

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C)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50、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

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

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C)

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

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

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

51、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C )

A、任何不违法的行为,就是合法行为

B、不合法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C、有一些行为虽不合法但也不构成违法

D、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一般也是不合法的行为

5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C)。

A、该规定没有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

B、该规定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该规定说明:

法律内容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

  D、该规定说明:

政治对法律没有影响

53、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A、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  B、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

  C、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D、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

54、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B)

  A、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

  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

  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

5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

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选项不准确的是(A)。

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

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

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

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

5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

(A)

  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

  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

  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

  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系

57、“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

(  D )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D、亚里士多德

58、“正义具有一张普洛透斯的脸,变幻无穷,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这是哪位法学家的话?

(C)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博登海默D、卢梭

59、西方法律格言说:

“法律不强人所难”。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A、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B、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

  C、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

  D、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

60、法律将一个特定行为判断为合法或违法,这属于(C)。

A、法的指引作用          B、法的预测作用

C、法的评价作用        D、法的强制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观点?

(ABD)

A、“法是公共意志”B、“法是民族意志”

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是主权者的意志”

2、关于法的国家强制性,表述正确的是(BD)。

A、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国家强制力

B、在法自觉得到遵守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

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惟一力量

D、法的实施也需要舆论、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证

3、在讨论“法的起源、法的历史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同学甲、乙、丙各抒已见。

甲认为:

1.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形成;2.在古罗马学者西塞罗看来,人定法源于自然法。

乙认为:

1.法的移植对象只能是本国或本民族以外的法律,法的继承对象则主要是本国或本民族的法律;2.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将历史上存在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形式合理的法。

丙认为:

1.与原始社会规范的适用相比较,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根据居民的血缘关系来确定的;2.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

下列选项何者为正确?

(AD)

  A.甲的观点l、乙的观点1和丙的观点2

B.甲的观点2、乙的观点2和丙的观点1

  C.甲的观点1、乙的观点1和丙的观点l

D.甲的观点2、乙的观点2和丙的观点2

4、关于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D)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行政法部门就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构成的

C、国际公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D、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5、综合各家关于法律要素的学说,法律要素包括(ABC)。

A、法律规则B、法律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