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246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x

强夯施工组织设计

附图:

施工分区图

附表:

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表:

各区域夯点布置图

附表:

现场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编制依据

1、工程概况

1.1、工程范围及内容

1.1.1、工程范围

本工程地点位于重庆市长寿化工园区。

该区域属丘陵地貌,一般标高265m~310m,以浅丘为主(约占92%),一处为中丘(占80%)。

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较平坦,一般3°--5°。

局部最大坡角10°--32°(大寨坡),中浅丘斜坡稳定。

西界周家湾标高340m,晏家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260m,高差80m。

区内最高点标高390.5m。

项目用地范围整体比较狭长,长约3600米,最宽处约1150米,最窄处约780米,西边界平行于规划中的渝利铁路线,东边界邻长寿化工园区主干道,总占地面积约322公顷,合4830亩。

其中填方面积180公顷,挖方面积133公顷,最大回填深度20多米。

本次工程为C标段,强夯处理面积为406600平方米。

1.2、目前施工场地情况

通过对MDI一体化项目现场踏勘,场地回填有一下特点:

1.2.1、填方区域:

没有对低矮位置池塘进行排水、清淤、部分区域没有对山谷地表植物的根、茎、叶及其它易腐物进行清除;

1.2.2、厂区平整过程中,将开山的中风化、微风化岩石直接进行低矮区域的填方;整个区域未进行分层碾压、未控制块石粒径和含量。

1.2.3、填埋的中风化、微风化岩石含量高,粒径大,最大粒径约为5~6m。

2、工程目标

2.1、工期目标

计划总工期:

72天

计划开工时间:

2011年9月26日

计划竣工时间:

2011年12月6日

2.2、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

2.3、安全文明生产目标

死亡事故为零

重伤事故为零

工程负伤率控制在零

创文明标化工地

我们严格遵守业主的一切规章制度,并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3、编制依据

3.1、《重庆市MDI一体化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3.2、《重庆市MDI一体化项目土方工程图》

3.3、《初勘报告》

3.4、引用规范及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

2010)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其它国家及行业现行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检测技术规范;

企业技术标准、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等有关标准;

各相关标准如遇到发布更新版本的依其最新版本。

4、编制原则

本施工方案编制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经济原则。

4.1、符合性原则

符合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求整个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符合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按照业主的要约目标、要求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响应招标文件;其次是符合基建施工的程序和客观规律及本工程强夯工程的特点要求。

4.2、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是要求在符合性原则的基础上,以本公司的技术、装备、员工素质为前提,采取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管理,优化的配置,完善的措施,实现先进的目标。

4.3、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要求以符合性为前提,先进性为目标,在选择施工方案时和组织管理体系时,必须按本工程的特点,选择先进而不过剩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选择成本的最佳点。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1、平面布置依据和原则

1.1、平面布置中各项布置均符合文明工地标准要求。

1.2、考虑到本工程施工周期比较短,我方采取在晏家街道附近租赁民房作为办公和生活需用。

1.3、在现场放置集装箱作为材料、配件及人员休息场所。

2、施工道路、水电

2.1现场道路

利用现有的道路,作为现场的主要进场道路。

2.2水、电布置

1.2.1、施工现场用电:

在满足施工需要的条件下采用发电机进行发电。

1.2.2、夜间施工照明:

本工程夜间施工照明,施工生产区采用1kw的碘乌灯进行照明,碘乌灯采用脚手架固定。

三、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的保证措施

1、工期安排

计划开工时间:

2011年9月26日

计划竣工时间:

2011年12月6日

计划总工期:

72天

2、施工进度计划

我方拟将现场分为200米*200米的25个施工区域进行施工,以方便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具体的分区图(附后2)。

根据业主后续施工要求,有部分施工区域要先施工结束,这部分区域在我方施工区划中属于D区、EF区、C区、H区、I区。

施工总体计划:

1、安排1#、2#、3#、4#、7#、8#、9#、10#、11#、12#施工A区、B区、C区、D区、EF区、G区、H区、I区。

施工时间:

2011年9月26日-2011年10月31日。

2、同时安排5#、6#施工S区、T区、U区、V区、W区、X区、Y区。

施工时间:

2011年9月26日-2011年11月24日。

3、再安排1#、2#、3#、4#、7#、8#、9#、10#、11#、12#施工J区、K区、L区、M区、N区、O区、P区、Q区。

施工时间:

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6日。

本场地我方安排12台吨位较大、且最先进的全液压施工机械进行施工,为提高单机的工作效率基本上机械不支架施工,在后续的施工中如出现进度滞后现象,我方将再进场机械以满足施工总进度需求。

具体见施工进度计划表(见附图3)

3、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

3.1、组织管理保证进度措施

3.1.1、组织保证

公司总部设立项目指挥协调班子,负责对本工程的组织领导和重大问题协调。

工程现场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在公司总部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公司本部职能管理部门负有对项目经理部业务指导的职责,协助项目部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使工程能顺利展开。

以项目部为核心,在公司总部的领导下和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项目管理班子为依托,组成公司本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见工程项目管理现场组织机构图)。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保证工程按期开工,符合设计和施工节点要求。

选择富有施工、技术经验的施工队伍,配足人力、物力,每道工序要有足够的劳动力,保证劳动强度,使计划安排的时间落到实处。

项目部每周定期、不定期召开施工生产分析研究会,将每周的施工计划与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成功的经验需总结,存在问题需研究对策,及时解决。

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组织好“青年突击队”,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

项目部对各施工队要实行工程质量与进度“双包”制,要各施工队有明确管理制度,项目部做好监督、管理、协调工作。

项目部做好与监理、设计部门与相临单位的协调工作,有的需提前向监理、设计部门汇报、请示,使施工得以顺利开展。

3.1.2、资源保证

集中公司优势兵力,调集技术业务精、素质高、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配备足够的各专业施工劳动力,加强外协劳动力管理。

公司项目部和专业管理班子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力量,拟派懂管理、业务精、能力强、有才能、敢负责具有类似项目管理经验的担任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有项目经理挑选各专业骨干参加项目部的管理。

发挥公司装备,按工期进度组织数量足够,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进入本工程,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制定物资材料进场计划,组织好材料供应,确保材料供应准确及时。

3.1.3、管理措施

强夯计划进度管理,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抓住关键,完善运用公司已形成的工程动态管理模式,实现一级保一级,最终实现总目标。

运用工程进展率法,结合工程网络计划前锋线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管理。

加强施工准备,合理、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科学组织,使现场施工进度、施工程序合理、科学和实现最佳化的控制。

强化现场管理,及时协调组织工序中间交接,使现场施工组织,工序搭接最佳化,保证工期,关键节点的按期实现。

加强质量管理,在质量创优的同时,以质量创优的同时,以质优来避免工程的返工对施工造成的延误。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对施工按序进行,工期按期正点的保证。

强化标化管理,打好标化创金牌战,以良好的施工环境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科技先导,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选施工方案,缩短施工工期,克服工期紧的困难,以最终实现按期建成目标。

开展全方位员工责任感教育,树立信誉是企业生命线的思想,充分调动全体参战职工的积极性,是实现本工程按期建成的保证。

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推动工程建设。

公司内部设定工程节点奖,严格公司内部节点考核,重奖重罚,以促进工程进度。

加强施工信息沟通,加强内外联系,强化施工配合。

搞好后勤服务,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工程顺利进行。

3.2、技术保证进度措施

认真做好施工的安排及设备的调配工作,依据现场施工条件、地貌情况进行配备。

在控制关键工序的过程中,采取集中优势,打歼灭战的方针,合理分配劳动力和机械设备。

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加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培训,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

3.3、经济、进度保证进度措施

项目部除了经常性作些宣传鼓动工作及政治思想工作外,还要加强激励机制,对于各施工班组实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施工生产积极性。

施工安排实行施工任务书制度,将每天的任务下达给施工班组,明确具体的目标与要求,确保每个施工节点的完成。

3.4、信息保证进度措施

加强现场动态跟踪管理,使现场施工进度、施工程序得到合理、科学最佳的控制,确保关键节点按期完成,关键工序严格控制。

掌握工地上的流水作业,工序衔接等方面的动态,充分利用好劳动力与机具设备,严禁施工现场的窝工和机具设备的浪费。

3.5、具体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做好运输道路的维修保养,保证道路畅通,重要部位设交通指挥人员。

配备足够的机械及人员。

实行倒班作业制度。

节假日实行轮休制度,保证施工现场正常作业。

3.6、万一发生工期延误时的补救措施

利用现场人力加班加点。

如当天没有完成的形象进度,连夜组织人力加班抢回来。

准备一定的施工机械后备力量,一旦出现正常施工机械出现故障,能够及时补上,抢回工期。

必要时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

四、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1、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我公司在施工技术上的优势,本着技术先行的原则,在施工前就技术上的一切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1.2、在正式施工前所有施工管理人员要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1.3、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借鉴以往施工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经验,充分发挥我公司在施工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在本投标文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且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前报请业主和监理批准,并及时向施工人员做好书面交底工作。

1.4、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尽早做好如下几方面技术工作:

1.5、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布设测量控制网,报测量工程师审核认可。

1.6、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全面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参加设计交底,召集项目部所有技术管理人员悉心研究有关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做好书面记录,向业主、监理汇报。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平面布局,确定施工方法,拟定劳力、车辆配备和材料供应计划,制订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等有关措施。

1.7、复查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水源、电源、交通运输、通讯联络以及城镇建设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情况。

1.8、确定工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线路,确定关键控制节点,制定确保关键节点的措施。

1.9、确定关键、特殊工序及质量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做好对施工班组的交底,确保在施工中得以确实贯彻实施。

2、防止外侵水工程

2.1、施工前,作好排水系统规划,做好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

2.2、地基处理区内设明沟,形成一个降水网络系统以降低土体含水量。

2.3、为确保试验区施工区域内雨水及时排泄,在采取开挖明沟的基础上,沟内适当放设潜水泵,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潜水泵的数量,以确保施工区域的的正常施工。

2.4、施工期间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对可能因滑坡等形成的排水沟淤塞时,必须及时进行清理保证排水畅通。

3、强夯施工原理

3.1、根据1972年Menard计算公式,结合Billam计算法,以计算强夯最主要的参数有效加固深度;

Menard计算公式:

H≈√m×h

式中:

H为有效加固深度(m),m为夯锤重量(t),h为夯锤落距(m)

3.2、根据多数学者在大量的实践研究中发现,认为强夯实际加固的有效深度应是Menard公式计算深度乘上一个不大于1的折减系数,即

D=K[WH/10]1/2

其中K为影响深度折减系数,一般K随土中粘性含量的增大或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以Billam计算法为常用的计算强夯加固深度进行计算;Z=MHK/B2

式中:

Z为强夯加固深度(m)、M为夯锤重量(t)、H为夯锤落距(m)、K为折减系数(K=G/Q),与土的种类和初始密度有关,一般取0.1~0.16(1、G为重力加速度m/s2、Q为土骨架的动阴力KN/m2,B为夯锤底面积直径)。

4、施工工艺流程图

4.1、施工工序流程图:

 

整平场地、测量地面高程

测量放点

划分施工作业小区,并编号

 

第二遍点夯

推平场地测量高程

第一遍点夯

 

推平场地测量高程

推平场地测量高程

第三遍点夯

 

推平场地测量高程

满夯施工

 

5、8000kN·m级强夯施工

本标段中8000KN·m级强夯施工,面积1200平方米。

按照设计要求,夯点间距按9m*9m方格网状布置(如下图),工程实际夯点布置如下。

5.1、强夯采用的夯锤质量为40吨,举锤高度20m,底面积直径为2.5m。

5.1.1、第一遍夯点间距为9m×9m方格网状布置,夯击能量为8000kN·m,每点8~10击;

5.1.2、第二遍夯点间距为9m×9m方格网状布置,夯击能量为8000kN·m,每点8~10击;

5.1.3、第三遍夯点间距为9m×9m方格网状布置,夯击能量为4000kN·m,每点8~10击;

5.1.4、最后一遍满夯,夯击能量为2000kN·m;每点2~3击;

5.2、夯击击数的确定

5.2.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200㎜,

5.2.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较大的隆起。

5.2.3、不因夯坑过深而引起起锤困难。

5.3、第一遍强夯:

首先采用50*50方格网测定第一遍夯前标高,然后进行第一遍强夯。

第一遍强夯结束以后进行场地推平,测定第一遍夯后标高。

5.3.1、最大夯击能以现场第一击,坑边0.5m隆起量小于20cm确定最大夯能。

5.3.2、夯击击数以夯坑后一击沉降量小于前一击沉降量,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小于20cm

5.4、第二遍强夯

第一遍强夯点施工完后一个星期(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进行方可进行第二遍强夯施工,主要是等待土体空隙水压力消散度达80%。

第二遍强夯施工工艺同第一遍强夯工艺。

5.5、第三遍强夯

第二遍强夯点施工完后一个星期(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方可进行第三遍强夯施工,主要是等待土体空隙水压力消散度达80%。

第三遍强夯施工工艺同第二遍强夯工艺

5.6、满夯,为低能量,夯印搭接1/4,夯能为2000kN·m,每点2~3击。

5.6.1、由于强夯过程中,夯坑较深,表层土体也较为松散。

为此进行的最后一遍满夯达到表层的密实度。

5.6.2、满夯夯印搭1/4,夯印平整。

6、6000kN·m级强夯施工

本标段中6000kN·m级强夯施工,面积20800平方米,按照设计要求,夯点间距按7m*7m方格网状布置(如下图),工程实际夯点布置如下。

6.1、强夯采用的夯锤质量为40吨,举锤高度15m,底面积直径为2.5m。

6.1.1、第一遍夯点间距为7m×7m方格网状布置,夯击能量为6000kN·m,每点8~10击;

6.1.2、第二遍夯点间距为7m×7m方格网状布置,夯击能量为6000kN·m,每点8~10击;

6.1.3、最后一遍满夯,夯击能量为2000kN·m,每点2~3击;

6.2、夯击击数的确定

6.2.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100㎜,

6.2.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较大的隆起。

6.2.3、不因夯坑过深而引起起锤困难。

6.3、第一遍强夯:

首先采用50*50方格网测定第一遍夯前标高,然后进行第一遍强夯。

第一遍强夯结束以后进行场地推平,测定第一遍夯后标高。

6.3.1、最大夯击能以现场第一击,坑边0.5m隆起量小于20cm确定最大夯能。

6.3.2、夯击击数以后一击沉降量小于前一击沉降量,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小于10cm

6.4、第二遍强夯

第一遍强夯点施工完后5~6天(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方可进行第二遍强夯施工,主要是等待土体空隙水压力消散度达80%。

第二遍强夯施工工艺同第一遍强夯工艺。

6.5、满夯,为低能量,夯印搭接1/4,夯能为2000kN·m,每点2~3击。

6.5.1、由于强夯过程中,夯坑较深,表层土体也较为松散。

为此进行的最后一遍满夯达到表层的密实度。

6.5.2、满夯夯印搭1/4,夯印平整。

7、4000kN·m级强夯施工

本标段中4000kN·m级强夯施工,面积231000平方米。

按照设计要求,夯点间距按5m*5m正三角形布置(如下图)。

7.1、强夯采用的夯锤质量为25吨,举锤高度16m,底面积直径为2.5m。

7.1.1、第一遍夯点间距为5m×5m正三角型布点,夯击能量为4000kN·m,每点8~10击;

7.1.2、第二遍夯点间距为5m×5m正三角型布点,夯击能量为4000kN·m,每点8~10击;

7.1.3、最后一遍满夯,夯击能量为1500kN·m,每点2~3击;

7.2、夯击击数的确定

7.2.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100㎜

7.2.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较大的隆起。

7.2.3、不因夯坑过深而引起起锤困难。

7.3、第一遍强夯:

首先采用50*50方格网测定第一遍夯前标高,然后进行第一遍强夯。

第一遍强夯结束以后进行场地推平,测定第一遍夯后标高。

7.3.1、最大夯击能以现场第一击,坑边0.5m隆起量小于20cm确定最大夯能。

7.3.2、夯击击数以夯坑后一击沉降量小于前一击沉降量,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小于10cm

7.4、第二遍强夯

第一遍强夯点施工完后5~6天(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方可进行第二遍强夯施工,主要是等待土体空隙水压力消散度达80%。

第二遍强夯施工工艺同第一遍强夯工艺。

7.5、满夯,为低能量,夯印搭接1/4,夯能为1500kN·m,每点2~3击。

7.5.1、由于强夯过程中,夯坑较深,表层土体也较为松散。

为此进行的最后一遍满夯达到表层的密实度。

7.5.2、满夯夯印搭1/4,夯印平整。

8、2000kN·m级强夯施工

本标段中2000kN·m级强夯施工,面积153600平方米。

按照设计要求,夯点间距按5m*5m方格网状布置(如下图)。

8.1、强夯采用的夯锤质量为17吨,底面积直径为2.2m。

8.1.1、第一遍夯点间距为5m×5m方格网状,夯击能量为2000kN·m,每点8~10击;

8.1.2、第二遍夯点间距为5m×5m方格网状,夯击能量为2000kN·m,每点8~10击;

8.1.3、最后一遍满夯,夯击能量为1500kN·m,每点2~3击;

8.2、夯击击数的确定

8.2.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70㎜,

8.2.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较大的隆起。

8.2.3、不因夯坑过深而引起起锤困难。

8.3、第一遍强夯:

首先采用50*50方格网测定第一遍夯前标高,然后进行第一遍强夯。

第一遍强夯结束以后进行场地推平,测定第一遍夯后标高。

8.3.1、最大夯击能以现场第一击,坑边0.5m隆起量小于20cm确定最大夯能。

8.3.2、夯击击数以夯坑深后一击沉降量小于前一击沉降量,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小于7cm。

8.4、第二遍强夯

第一遍强夯点施工完后5天(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方可进行第二遍强夯施工,主要是等待土体空隙水压力消散度达80%。

第二遍强夯施工工艺同第一遍强夯工艺。

8.5、满夯,为低能量,夯印搭接1/4,夯能为1500kN·m,每点2~3击。

8.5.1、由于强夯过程中,夯坑较深,表层土体也较为松散。

为此进行的最后一遍满夯达到表层的密实度。

8.5.2、满夯夯印搭1/4,夯印平整。

9、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措施

9.1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严格按国家和施工当地相关施工验收标准、规范及规程执行,要求工程质量合格。

9.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各作业队专检员

 

9.2.1、加强对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坚持把质量放在施工生产的首位。

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道。

要把质量工作当成是企业的第一需要,当成施工经营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进行质量教育时,要做到“三讲”,即布置施工生产任务讲,抓住典型事例讲,针对思想苗头讲。

对参加该工程建设的人员普遍进行一次质量教育,教育面要达到100%。

9.2.2、坚持项目经理是质量工作第一责任人和总工程师负责制,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全面抓质量。

9.2.3、以公司建筑工程通过认证的GB/T19002-ISO9002标准管理体系为基础,制定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项目质量计划,认真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强化“三工序”管理,严格质量法规,抓好控制把关。

使工程各专业和各工序的质量自始至终得到有效控制。

具体:

一是强化质量体系得运行,严格按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开展各项质量活动。

二是强化工序管理。

工序管理是施工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基点,只有道道工序符合质量要求,各专业的施工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

因此,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工序的管理上。

按照不同专业的质量特性和要求,确定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设立质量管理点。

对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确定管理点的负责人和管理办法,使工序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其次是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工序,开展质量分析,事先制定预防措施,通过保证本工序,监督上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三工序”管理活动,是本安装工程全过程、全方位、全工序上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9.2.4、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技术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能力。

向科技要质量,没有严格的科学管理,没有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没有先进的施工工艺,就不可能干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更不能向业主提供一流的产品。

为此,公司要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工程产品质量为目的,把本工程的施工生产活动纳入到发展高科技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轨道上来。

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

结合公司的管理实践,针对所承担施工任务的特点及业主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组织科技人员,攻关键、抓重点、治理质量通病,不断改进操作方法。

加强质量控制,用科技进步保证施工质量,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9.2.5、接受业主指定的工程质量监理的监督、监理和指导,搞好与监理人员的协调和配合,对于监理和业主监督人员在检查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做到虚心接受,并认真及时纠正;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将及时如实上报,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认真整改,直至达到质量标准。

9.2.6、认真贯彻《质量手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9.2.7、坚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