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197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docx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

结构楼板、梁加固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纸

1、首层结构梁碳纤维加固施工图纸

2、卫生间首层至三层顶板碳纤维加固施工图纸

3、二层和八层顶板碳纤维加固施工图纸

二、主要现行规范、标准

名称

编号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146:

2003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25:

9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

第二节施工部位

1、7-8/F-G轴间首层结构梁碳纤维加固

2、7-8/F-G轴间地下一层新增梁植筋锚固

3、9-10/D-E轴间首层至三层卫生间顶板碳纤维加固施工图纸

4、7-8/F-G轴间二层和八层顶板碳纤维加固施工图纸

第三节脚手架工程

3.1.施工准备

3.1.1.材料准备

1.钢管:

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经过防锈处理的焊接钢管(Q235),其材质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相应规定,同时不得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锈蚀。

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m(这样的长度一般重25kg以内,适合人工操作)。

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为2.0m,以适应脚手架宽的需要。

2.扣件:

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扣件,其材质必须符合《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

扣件的附件材料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中Q235钢的规定,螺纹符合《普通螺纹》(GB196-81)的规定。

垫片应符合GB96-76《垫圈》的规定。

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5mm。

3.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2-3mm厚的钢板压制而成的一级钢制脚手板,厚度为50mm,宽度为200-250mm,长3~4m,自重不超过0.3kN,且表面具有防滑、防积水构造。

4.安全网:

必须符合《安全网》GB5725-85规定,并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立网采用全新绿色密目安全网(2000目),平网采用网眼50mm安全网。

5.料场布置:

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料场四周设2.0m高围护(二道水平杆)外侧满布绿色密目安全网。

3.1.2.技术准备:

施工前架子工长必须进行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

3.1.3.人员要求:

所有架子工必须具备《北京市特种作业操作证》或《北京市特种作业临时操作证》、《北京市安全资格上岗证》。

3.2.施工方法

3.2.1.脚手架搭设部署

1.加固梁操作架:

梁底搭设双排架操作架。

搭设部位为7-8/F-G轴间首层梁加固。

2.加固楼板:

板底搭设满堂红操作脚手架。

搭设部位为:

7-8/F-G轴间地下一层顶板,9-10/D-E轴间首层至三层层卫生间顶板,7-8/F-G轴间二层和八层新增机房楼板。

3.2.2.脚手架设计

1.落地双排架

a.立杆柱距1500mm、排距1200mm,大横杆间距1500mm,小横杆间距≤1200mm并必须设置在主节点交接处,操作层距施工面1500mm。

b.立杆下垫木板直接落在室内地面上。

c.起步立杆长为2m和3m(将接头错开)。

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接头,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能设在同步同跨内;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500mm。

d护栏:

在操作层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距脚手板上栏杆为1200mm,下栏杆为600mm。

e.大横杆

大横杆长度为3m和4m,布置在立杆内侧,间隔使用,使里外、左右立杆的接头错开不在同一跨内,与立杆交接处用直角扣件连接,不得遗漏。

大横杆间连接采用对接扣件,接头与相邻立杆距离≤500mm。

相邻大横杆的接头必须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内。

同一排大横杆水平偏差≤该片脚手架总长度1/250且≤50mm。

f.小横杆

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加设1根或2根小横杆(考虑脚手板的长度)。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杆件的小横杆。

g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设置在小横杆上,对接处必须设双排小横杆,小横杆距脚手板端头≤150mm。

脚手板铺设三步,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

脚手板用12#铅丝与小横杆(挡脚板为立杆)绑扎牢固,不得在人行走时滑动。

2.满堂红操作脚手架

a.板底加固采用满堂红施工操作架。

b.立杆柱距1500mm,大横杆间距1500mm,小横杆间距1500mm。

c.周边护栏设置同双排脚手架。

d.操作层距施工作业面1500mm,操作层满铺跳板。

3.2.3.脚手架搭设构造要求

1.脚手架搭设前,依据建筑物形状放线,并按间距排好立杆,立杆下必须垫50mm厚通长木板。

2.杆件端头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100mm,防止杆件滑脱。

3.3.脚手架拆除

3.3.1.拆除前,工长要向拆除工人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并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杆支撑是否牢固、安全以及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3.3.2.脚手架拆除时,地面必须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

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

3.3.3.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

所有连墙杆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分段拆除高低差<2步。

3.3.4.拆除架子时,地面要有专人指挥、清料,随拆随运,禁止往下乱扔脚手架料具。

第四节植筋工程

4.1.概述

植筋是指在原结构中成孔后,用化学结构胶将新插入的钢筋锚固生根,也称胶锚钢筋、化学锚筋。

植筋是目前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主要的技术手段,也是直接影响加固质量优劣的关键。

因此,植筋施工是结构加固工程控制质量的重点和难点。

本工程植筋为新增梁,植筋规格为Φ14和Φ25(钢筋由总包单位提供),植筋工艺的成孔形式为盲孔植筋。

按设计要求,本工程植筋胶采用国产植筋胶,结构胶具体参数见材质报验单。

4.2.施工准备

1.熟悉掌握图纸

施工开始前,应对照图纸,仔细理解和掌握所需加固部位的植筋规格和设计要求。

成孔方式:

钢筋直径≥18㎜用水钻;<18㎜用冲击钻。

2.材料准备

结构胶及相关辅料(脱脂棉等)。

3.机具准备

表2-1植筋机械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用途

1

金刚石钻机

10

≥Φ18植筋成孔

2

冲击电钻

15

<Φ18植筋成孔

5

注胶器

若干

水平孔注胶

7

钢丝刷

若干

钢筋除锈

4.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3.1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水钻成孔植入钢筋:

放初始定位线→确定原结构钢筋位置并做标记→放钻孔位置十字交叉线→验线→固定水钻钻机→钻孔→清孔→孔洞临时保护→钢筋除锈→隐检→注入胶粘剂→插入钢筋→养护→验收。

2、水平冲击钻成孔植入钢筋:

放初始定位线→确定原结构钢筋位置并做标记→放钻孔位置十字交叉线→验线→冲击钻钻孔→清孔→孔洞临时保护→钢筋除锈→注入胶粘剂→插入钢筋→养护→验收。

4.3.2.操作工艺

1、水钻成孔

(1)放初始定位线:

清理出工作面,要求成孔的基底质地坚硬、强度较高,在结构专业放线的基础上放出初始钻孔位置线;

(2)确定原结构配筋位置并

做标记:

在初始放线基础上探出原墙(砖墙)、梁、柱的钢筋,对于混凝土结构通常的做法是剔出原钢筋确定原钢筋位置,对于砖石则不需要;

(3)放钻孔位置十字交叉线:

避开原结构钢筋,会同有关部门确定钻孔位置,并放出钻孔位置线,通常用纵横方向的十字交叉线确定钻孔位置

(4)验线:

填写钻孔孔位预检表,报请验收;

(5)钻机固定与钻孔:

将钻机固定牢靠,钻头对准十字线钻孔,根据设计和现场试验确定的孔深,在钻杆上标明对应的位置;

(6)清孔与孔洞的临时保护:

用棉丝清除孔内积水、渣土,擦拭干净,如孔内潮湿使用电热棒烘干。

用棉丝堵住孔口,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孔内;

(7)钢筋除锈:

用钢丝刷将钢筋或锚栓等锚固端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铁锈及氧化层、油污等清理干净,呈金属光泽;

(8)隐检:

填写隐检表,并报请验收,查验胶的合格证及批号,经核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灌胶作业;

(9)注入胶粘剂与插入植入钢筋:

事先按孔深的2/3容积备胶,对于垂直孔,用压力灌胶器将胶液注入孔内,再插入钢筋,需边插边转动,并保证钢筋在孔中心位置;通常在植入材料侧垫钢筋头等保证钢筋在孔中心位置;如温度过低使用电热棒烘孔加热。

(10)养护:

结合胶粘剂的使用说明,确定注入胶粘剂后的养护时间;钢筋插入孔内后用细钢筋或其它材料固定,使其垂直或水平。

常温下24小时以内不得扰动;若低于10℃时,应采取人工加温(围护、胶加热、孔壁预热等),以保证胶的正常固化。

(11)验收:

填写单项工程验收单,报请验收。

直径小于25mm的钢筋,各种规格钢筋抽取800根为一个批次,做一组(三根)作见证拉拔试验。

当一个楼层的钢筋根数不足一个批次时,按一个批次进行试验。

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下道工序(验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其它有关技术要求)。

2.冲击钻成水平孔:

(1)~(4)同水钻成孔

(1)~(4);

(5)钻孔:

用冲击钻等机具钻(打)孔,并在钻杆上标明设计孔深对应的位置;

(6)清孔与孔洞的临时保护:

用高压空气吹净孔内渣土等异物,并用棉丝擦拭干净;

(7)~(12)同水钻成孔(7)~(12);

4.4新增梁上铁钢筋植筋避筋原则

地下一层顶新增梁上铁钢筋在成孔时遇到原板预留上铁钢筋,为了保证成孔要求,需将与新增梁钢筋相垂直的水平板筋切断,切断范围为1000mm,相邻两根钢筋的切割点要相互错开。

梁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搭接绑扎的方法将原楼板钢筋恢复,搭接要求满足钢筋施工规范要求,搭接长度为35d,搭接点错开40d。

第五节碳纤维工程

5.1.概述

本工程碳纤维片材的主要加固部位在于原结构板底、梁底进行加固,纤维片材选用国产碳纤维布及其配套胶粘结剂。

加固层数为一层。

5.2.施工要求

1)阴角要求:

砼转角部位楼板及墙表面抹灰全部剔除,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用环氧腻子或结构胶掺水泥抹成圆弧,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2)阳角要求:

用金刚石角磨机打磨成圆弧,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3)表面处理要求:

将混凝土表面的疏松、软质、脆裂、松脱等缺陷清除达到表面坚实;露筋的锈块、锈皮均需清除,必要时作防绣处理。

如原结构存在裂缝,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4)纤维片材及结构胶选用:

采用碳纤维布及其配套胶粘结剂。

5)施工环境的要求:

现场施工温度及湿度的现场实际勘测,达到施工要求时方可施工。

5.3.施工准备

1.劳动力投入计划

序号

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石工

2

混凝土基层处理

2

专业操作工

5

碳纤维粘贴

2.机具投入计划

序号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用途

1

金刚石角磨机

10

基层打磨

2

台称

3

称量胶原料

3

滚筒刷

若干

粘贴碳纤维

4

钢制刮刀

若干

砼表面找平

铁钎

若干

砼剔凿

6

手锤

若干

砼剔凿

7

手提式电箱

8

电源接驳

8

毛刷

若干

刷胶

3.材料准备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进场。

5.4.施工工序流程及施工顺序

5.4.1.施工工序流程

5.4.2.施工顺序

1、砼表面修补:

仔细观察混凝土有无裂缝、破损等。

将破损处疏松、剥落、腐蚀等劣化混凝土剔除干净,露出混凝土结构层。

2、基层弹线:

按设计要求,在需粘贴碳纤维的部位放线。

3、基层打磨:

修补完2天后,用金刚石角磨机对被粘贴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

4、涂刷底胶:

按厂家说明书要求将底胶的甲乙组份混合配制,要求搅拌均匀,随配随用,一次配制量不要超过10㎏;如果在厂家规定时间内未用完,则不可再使用。

用滚筒刷将配好的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

在底胶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

一般常温下指触干燥时间为4~6小时。

5、找平处理:

将找平腻子胶与硬化剂按厂家要求配比混合搅拌,配制要求与底胶相同。

待底胶指触干燥后,用钢制刮刀将腻子胶对混凝土表面加以修整,使整个施工面平整光滑。

腻子胶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

6、粘贴碳纤维:

(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用壁纸刀裁剪碳纤维布。

(2)按厂家说明书要求配制浸渍树脂胶(甲乙组份),超过规定时间内未用完的胶不得再使用。

(3)将配好的浸渍树脂胶胶液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部位,把裁剪好的碳纤维布贴好。

(4)用滚筒刷顺纤维方向多次挤压或刮板赶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胶充分浸透纤维布。

(5)多层粘贴时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胶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

(6)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7)在碳纤维全部粘贴完成并在树脂胶完全固化后,在最外层布的表面做防火处理。

7、检验和验收

(1)施工开始前,应确认碳纤维布及配套树脂胶类粘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合格有效。

(2)根据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规程第4.02条要求,现场做碳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抗拉强度试验。

(3)碳纤维加固施工过程中,基层打磨工程及底涂修补工程应进行隐藏工程检验与验收。

(4)碳纤维片材规格、贴片位置、长度、宽度、纤维方向、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碳纤维实际粘贴面积应不小于设计量,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

碳纤维粘贴完成,经过养护两天达到初期硬化强度后,检验碳纤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无空响声的即表明粘贴密实。

检验验收标准满足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规程第4.0.3条要求。

抽检部位每1cm2抽取2处,且不小于2处为宜。

对空鼓的范围需用粉笔或石笔做出标记。

空鼓检测评定标准如下表:

空鼓大小

对象

合格与否

实施方法

直径10mm以上

10个以下/m2

合格

直径30mm以下

10个以上/m2

合格

修补

直径30mm以上

全部

不合格

修补

判定不合格者,必须进行修补。

修补后需进行复检达到合格。

第六节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措施

6.1.1.植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植筋施工开始前,详细对工人进行技术方案交底。

2.影响植筋施工质量的关键点是孔洞的清理、干燥、钢筋锚入段的表面处理以及钢筋植入后24小时不能扰动。

现场工长及质检员一定要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反复检查,避免隐患。

3.现场拉拨试验应在胶体完全固化五天后进行。

取一组(3根)试件。

3根试件中,其中两根钢筋的受拉控制应力为钢筋强度设计值,另一根为钢筋强度标准值。

都必须达到同级别、同规格钢筋的屈服强度才能证明该批植筋质量合格。

若有任何一根不合格,必须取双倍试件再重做;再有一根不合格,则全部不合格。

6.1.2碳纤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所有进场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适合现场温度、湿度条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室内温度。

2、碳纤维片材在运输、储存中不得受挤压,以免碳纤维受损。

也不得直接日晒。

胶材料应阴凉密闭储存。

3、施工前工人熟悉施工现场,并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4、各工序之间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由现场工长质量把关,不合格工序反修至合格为止。

5、为避免应力集中产生碳纤维丝折断,转角处一定要进行导角处理并修补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

6、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碳纤维布之间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各层之间至少错开500mm。

 

7、底涂施工之前混凝土表面须修补、打磨平整,且保证混凝土表面干燥。

底涂施工时温度须高于5摄氏度,相对湿度低于85%,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8%以下。

否则不能施工。

8、滚压时要用力适当,不得来回反复滚动,以免损伤碳纤维。

9、底涂和环氧腻子达到指触干燥(树脂表面达到固化硬结)后方可进行粘贴。

10、主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搅拌均匀。

一次调和量应在可使用时间内完成。

6.2、安全和文明施工

1、配套树脂胶的原料应密封贮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树脂胶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3、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和手套。

4、碳纤维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

5、注意成品保护,随时清洗流出来的胶液,以免污染墙面、地面。

........忽略此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