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155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docx

孙文辉讲作文之读材与用材

第二节读材与用材

孙文辉编著

【思维点击】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事实上,从无米到有米并不很难,难的倒是把现有的米做成美味的饭。

写作的道理也是如此。

积累素材,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并不难,只要有心、勤快即可。

但是,要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恰当的行文材料,却需要深刻、独到的解读和巧妙、贴切的运用。

可以说,一篇作文内容的饱满程度、思想的深刻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素材解读、运用的效度。

素材本身固然有优劣、适恰与否的区别,但卓越的解读往往可以使一般的素材焕发出神奇的魅力、优质的素材显现出更加强大的表现力。

那么,怎样把现有的素材解读转化成富有表现力的高考作文的材料呢?

简单地说,考生要运用发散型思维来处理素材。

所谓发散型思维,指在解读素材时,考生能围绕材料本身展开全面的联想,全方位地拓展思维空间,既想到素材的正面,也想到素材的反面和各个侧面,从而引申出各种观点,然后根据行文需要改造素材,并巧妙地植入文章当中。

【典例剖析1】

●大众素材巧解读

所谓“大众素材”即流传广、影响大、反复使用、含义相对稳定的原始材料。

一般而言,考生要使自己的文章出彩有新意,最好避开这类大众化的素材,以免人云亦云。

但是,大众素材本身也是丰富的,多侧面的,倘使考生独具只眼,能从某个独特的角度,读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内涵来,那么这个大众素材就从类型化蜕变为个性化了,巧妙地运用此类素材,会给人一种化熟悉为陌生的惊奇感,从而使作文出奇制胜。

[典例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流行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这样唱道: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呈示]

心之所向,唯有故乡

杭州一考生

飞翔的鸟离不开天空,即使停驻,它也要留在最接近天空的树梢;茂密的叶离不开根,即使凋零,它也要回归根的怀抱;漂泊的浮萍离不开水,即使轻盈无依,它也需要水的环绕。

就算是漂泊不定的风也会眷恋叶的温柔,一颗再怎样向往自由的心都会无法抗拒故乡的羁绊。

那一片土地,也许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也许黄沙飞卷,戈壁苍凉;也许只有农人的辛勤,见不到灯红酒绿,但那片土地总会在记忆的深处停留,占据心头最柔弱的角落。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最深沉的爱我们总会留给故乡,每个背上行李的游子走在他乡路上怀念最多的必是故乡。

离开故乡已有三载,每当走在城市车水马龙的大道上,心头浮现的却是家乡那布满青苔的青石板,还有杂草丛生、被农人踩出的山间小道。

在这里,我懂得了:

路,不好走。

看见城市灯火,会怀念起家乡的皎月星辉;看见城市被霓虹打扮得妖艳的树木,会怀念家乡那质朴的梧桐;看见城市高楼,会怀念家乡的平房,只因为那里是我心之所向。

终于明白,苏武持节牧羊二十载,历尽磨难也要回到大汉的决心,不仅是因为他的忠心,更因为他的心,放不下他的家乡。

终于明白,项羽“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何人知之”的感慨,不是没有雄心,而是敌不过对故乡的牵念。

终于明白,岳飞为什么已有“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觉悟,仍是放不下大宋,执意征伐,因为他的故乡情愫弥漫了整个宋朝。

故乡就是有着这样的魔力,只有离乡背井的人才会懂得离人的心,于是我读懂了他们。

这样的故乡情,这样一片执著于故乡的心能激发人的勇气,唤醒人的柔情,坚定人的信念。

就像他们,也像我,明白无论我走多远,故乡在那里期盼着我,等候着我,成为一片心灵永远的避风港。

鸽子的去而复返是对家乡的牵恋,鳟鱼的巡游是对家乡的期待,老马识途更是对家乡的一片念念不忘。

所有的这些,不仅是生物的本能,更是情的真切深沉。

心之所向,唯有故乡。

[对点评析]

本文第三段所用的“苏武持节牧羊”“项羽富贵欲还乡”“岳飞执意北伐”等素材妇孺皆知,且内涵单一稳定,盲目使用极易使文章的思想品质平庸化。

但作者却以超人的识见,读出了“苏武持节牧羊”不仅仅是忠诚和气节使然,更是放不下故乡;读出了“项羽富贵欲还乡”不是虚荣心作怪,而是一个英雄也敌不过对故乡的牵念;读出了“岳飞执意北伐”不仅仅是为了精忠报国,更是因为他的故乡情愫弥漫了整个宋朝。

这样一来,三则大众素材获得了质的蜕变,并巧妙地共同指向了本文“心之所向,唯有故乡”的主旨。

【典例剖析2】

●小众素材为我用

所谓“小众素材”即知名度不高、运用不大广泛而又不乏独特含义的冷门原始材料,与“大众素材”相对。

有些考生阅读面狭窄,视野为教材选文所限,动辄以屈原、李白、苏轼、陶渊明为例,致使作文了无新意。

因此,要使自己的文章与众不同、脱颖而出,最直截的方法就是选用小众而又贴切的素材,并化为行文的血肉,先予人新颖的面貌,再提炼独到的见解。

[典例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说,现代文明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精神顽疾,人类的生命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呈示]

适性逍遥

罗艺超

适性者,逍遥也,亦即老子所说“生而不有,长而不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当我们顺应一种本性和规律,奇迹就会显现出来,如开花结果,如春种秋收。

这是造物主事先定下的神圣法则,是智慧追求的永恒奥秘,被每个文明写进宗教、历史和诗歌之中。

我们的存在其实就歌颂了这至高无上的信条——宇宙规律使一颗毫不起眼的恒星旁恰到好处地繁衍出了生命。

人性也应如此,但反观现实社会,人们过于依赖理性,忘了聆听真心。

人逆着性情成长,麻痹了情感与本性。

很多时候,我们不停地被告知要做什么,却不知想做什么。

梦想、简单的快乐、曾经燃烧在梦中的渴望,被打了个包,丢在了路上。

我们的生活就像迪伦马特《抛锚》中的推销员乔那般,陷入了泥淖之中。

为了获得虚荣的满足,为了应付来自亲朋好友的压力,乔非常渴望拥有金钱来购置豪车、养育子女、装扮娇妻,但恶性竞争使所有人头破血流。

为了快速升迁,乔想尽办法排挤同事,讨好上司;花天酒地以博得亲近,假公济私来获取恩情;时而趾高气扬,时而低三下四。

乔被无止境的欲望与恐惧囚禁,如一只盲目的小虫一头撞入了一张巨大的丝网。

“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过一天快乐的日子。

”那个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那个永远在史书上显赫留名的帝王,轻抚雪白的战驹,一只脚轻蔑地踏上欧洲众国的面庞,另一只脚却踩入无边的孤独里。

诅咒,产生于我们背离生命之真的那一刻。

我们背道而驰,哪怕行得再远,哪怕达到了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灵魂仍对我们别过脸去。

帝王为征服的欲望所奴役,恰好拒绝了他生命中涌出的清泉。

我们背弃了自己,忤逆了体内的神灵,受囚于精神囹圄之中。

就像蒙马特说的:

“我们不能免除世界的伤害,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

”如果想解脱,我们只有适性而行。

适性不是放纵,逍遥也不是解除约束。

《汉书·方记略》解读保性命之真,言之为“荡意平心”“同生死自域”“无怵惕于胸中”。

适性逍遥,正是在于与自然一体,与天地一心;在于无争无妒,在于诚心真性而不被奴役。

与拿破仑相比,耕种心灵的人知道自己属于哪片土地。

犹如庄周选择曳尾于涂中,托尔斯泰选择乡野田头的劳作,梭罗选择瓦尔登湖的午后阳光,苏轼选择竹杖芒鞋、吟啸徐行。

这份耕种一旦成功,收获的将是一生的硕果。

我们将结识天地而远离孤独,我们将与灵魂相伴而心无畏惧。

这时心灵变治愈了,其实它从未染疾,扭曲的只是人的视线。

我们一旦恢复健全,就会看清爱默生笔下的心灵——“它高高的拱门,汇聚万道永恒之光,灿烂无比”。

[对点评析]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小众素材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抑或迪伦马特《抛锚》中的推销员的遭遇,还是老子、《汉书》、爱默生等人的语录,都是素材新颖性、恰切性、深刻性的典范。

这些小众素材刷新了人们对相关事理的熟倦感受,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并从古人的智慧里找寻出了相关的解决之道,给人豁然开朗之感。

【典例剖析3】

●热点素材冷思考

社会热点是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或为现象,或为事件,或为观点,不一而足。

运用社会热点素材来写作文,不仅便利易得,而且极具现实感,容易激发感触并引发共鸣。

热点素材的运用方法多种多样,不过考生在审视、运用热点素材时,不妨作一番冷思考,进而提出迥异流俗的观点,这样容易出奇制胜。

[典例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近日,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其中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

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

“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阅读,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馆长褚树青回答道:

“知识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有到图书馆求知的权利。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这一举措获得了无数网民的点赞和感动,杭州图书馆也被冠以“史上最温暖图书馆”的称号。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呈示]

放大镜下的感动

冯洁妮

日前,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

这一举措获得了无数网民的点赞,杭州图书馆也被冠以“史上最温暖图书馆”的称号。

初读这则消息,我也着实感动了一番。

但事后想想,不禁哑然失笑,这不是放大镜下的感动吗?

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本就决定了人人平等、人人拥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而如今图书馆只是实行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的“零门槛”阅读,便荣膺该头衔,难怪连图书馆馆长也感叹说正常之事反被弄得不正常了。

中国网民似乎是一群特别容易感动的雌性动物。

感动是好事,至少说明我们都在用一颗感性大于理性的心,来感知这个世界的爱与暖,然后大声告诉世界,我被你感动了。

但我们的“感动”真的让人感动吗?

之前出现并被大力宣扬的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鞠萍,确实让人感动。

无数网民也在网上贴出自己对他们的敬意和祝福。

但如今,这种感动似乎是被放在了放大镜下,一些本是义务的小事突然间被放大百倍,又被冠上了“感动”的高帽。

比如某某大学让残疾人上学,某某职能部门为贫困户造房,某某孩子照顾病重的父母……这些都被我们神通广大的网友翻出来,发到微博上或其他网站上,然后被更多神通广大的网友转发,并评论着“真是让人感动”的话语。

殊不知,这种感动的泛滥正是我们人性光辉的缺失。

因为很多图书馆禁止乞丐入内,所以有一个图书馆突然零门槛开放,嗯,真令人感动。

因为很多职能部门不为百姓谋福利,所以有一个职能部门突然真心实意地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公,嗯,真令人感动。

因为很多大学不允许残疾人入学,所以有一所大学对他们敞开了知识的大门,嗯,真令人感动。

但请扪心自问:

这真的令人感动吗?

你真的被感动了吗?

如果是,那你感动后的行动呢?

又是继续做那个整天捧着放大镜四处感动的你吗?

[对点评析]

从社会热点的角度看,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其中包括乞丐和拾荒者,这的确很容易使人感动。

但作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先对题目所给材料作了降温处理,从一个更深的侧面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价值取向,然后对类似的“感动”现象作了一番类比,得出了“这种感动的泛滥正是我们人性光辉的缺失”的冷思考,既读出了材料的新意,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拓展演练】

1、(2017丽水模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中国古人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

“使人们对受苦真正感到愤怒的,不是受苦本身,而是在于没有意义地受苦。

美国神学家富勒说: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佳作观摩]

荒谬的苦难哲学

狄马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

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腆颜事敌,终获成功。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

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

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话: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但几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几句话: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写不出《春秋》;屈原留在宫中,就不赋《离骚》;左丘眼明,就不会写《国语》;孙子脚好,就不修兵法;不韦仍然是宰相,就不编《吕览》;韩非不囚,就没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圣贤高兴的时候就一定写不成?

因而,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

    实践当然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但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有人获得了实践的检验权,别的实践就没有了检验的机会,谁能保证它不是真理?

曹雪芹全家喝着稀饭,喝酒也要靠“按揭”,居然写出了《红楼梦》,但谁能保证他吃饱喝好就写不出《红楼梦》,或写得更好?

这牵扯到中国人如何对待苦难的问题。

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甚至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也愿意承认这种苦难哲学对人的安慰作用。

但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是有条件的。

这首要的条件就是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低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定不移。

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精神被苦难和凄惨的生活窒息。

在抄家、监禁、杀戮的威慑面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向撒旦宣战,而大多数人则选择了投降。

在他们看来,自由虽然是好东西,但要牺牲世界上那么多的好东西来保全它,就未必值得。

这就是历史上被处宫刑的人多矣,而司马迁只有一个的原因。

[点到为止]

本文所用的核心材料是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列述“苦难与成就”的一段话,这与作者论述的主题高度一致。

不止如此,作者还能举出人们常常忽略的另一句关于人性的话,反弹琵琶,深度解读苦难与成就的非必然性。

最后,作者用自己的话另设历史情境,自然而又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2、(2017台州模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在中华大地上掀起过一轮又一轮的饮食文化热,彰显了中国人鲜明独特的生活方式。

同时,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折合粮食高达500亿公斤,约合2亿人一年的口粮。

请就这种饮食文化现象发表你的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佳作观摩]

浪费背后的贫乏

柴樱引

韩国法顶禅师说:

“自己的碗,装满了就好。

”这话朴素至极,却狠狠地戳中了当代中国人的某种生活观念的要害——明明不需要了,却还要去装第二碗、第三碗、第N碗,占有的欲望远远超越了实际的需要。

“民以食为天”的古谚让饮食成为长盛不衰的话题。

《舌尖上的中国》恰恰契合了这样一种民族文化心理。

可我们为本民族繁盛的饮食文化感到骄傲时,却全然忘却了举箸之间应有的文明。

很遗憾,这竟然是一个事实:

中国每年要浪费2亿人一年所需的食物。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为此感到羞耻甚至罪恶。

饮食文化带来的跟风式浪费不仅暴露了国人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陋习,而且暴露了国人内心世界的极度贫乏。

是的,浪费背后的贫乏不是人们的胃,而是人们无处皈依、空虚孱弱的内心。

热衷于浪费的人们看起来挥霍得欢实,实际上是在用物质填补精神的空洞。

他们或许觉得这样的浪费是正常的、必要的,甚至觉得这样做与人无干、与世无害。

但他们错了,错得离谱。

奥地利作家穆齐尔在《捕蝇纸》里,曾流露出一种对人类乃至对整个世界的悲悯广博的情怀。

我想,这正是当今社会所欠缺的。

而我们那种无节制的消耗式的饮食生活却在不断消磨这样一种对天下苍生的基本情感,从而让人的内心变得无比贫乏,让虚荣成为自我保护的工具,让那些刺眼的数据震惊了世界。

“饮食”挟带上“文化”,似乎就成了高格调、高品位的象征。

但难道我们只能在大得看不到对面的圆桌上来体验这种格调吗?

难道我们只能在层层叠叠的碗碟之上去炫耀这种高品位吗?

其实,梭罗早就给过我们答案。

对梭罗来说,一座自己搭建的小木屋,一汪瓦蓝的湖水便足以构成一个完美的世界。

这位不简单却也简单的作家一年只花六个星期来赚钱,把剩余的时间全部留给了自己的灵魂。

谁敢说他的生活没有格调呢?

谁敢说他的生活丧失了品位呢?

谁又敢将自己的心在瓦尔登湖的水面上照一照呢?

梭罗的简单使人丰富。

当然,我们没必要去过一种原始的生活,来显示自己的虔诚,我们只需要改变奢靡浪费的现状,就能拯救自己日渐沦丧的内心世界。

葛兰汀·约翰逊说:

“恐惧比痛苦更加可怕。

”而我觉得,那些饥饿的人们的痛苦,应当引起我们的恐惧,人们应努力给痛苦的人以帮助,从而填补我们浪费背后的深刻贫乏。

[点到为止]

本文对题目所给材料作了一个深度解读,透过种种浪费现象,挖掘出了国人的虚荣和虚空,深化了题旨。

此外,作者还引用了法顶禅师、穆齐尔、梭罗等小众素材,阐发了简朴生活的丰富意义,从而将本文的立意上升到了生活哲学的层面。

3、(2017衢州模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读完《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高三

(1)班的同学针对“刘禅”这个人物展开了讨论。

有人引用诸葛亮的说法“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有人引用孙盛所评价的“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绝大部分同学也认为刘禅是个软弱无能的国君。

请就这种关于刘禅的主流论断,发表你的看法,写一篇论述类的翻案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佳作观摩]

刘禅之愚弱

李家岩

刘禅乃中山靖王刘备的长子,又名阿斗。

历来人们对刘禅的评价贬多于褒。

诸葛亮所谓“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的评语,少不了某种偏私。

而更多的看法则如孙盛所评价的:

“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

”民间也有“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之类的歇后语。

“乐不思蜀”的故事更是成为刘禅愚弱无能的铁证。

刘禅降司马氏后,参加了一次由司马昭主持的招待蜀国君臣的宴会。

在宴会上,司马昭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乐,以观察刘禅的反应。

蜀国旧臣听后无不现出悲戚的容色,独有刘禅一人不悲反笑,还说此地快乐、不思念蜀国,简直是个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懦夫。

刘禅旧臣郤正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刘禅说:

“如果晋公再问及此事,你应悲痛地说,先帝宗庙皆在蜀地,没有一天不思念蜀国。

”于是刘禅依郤正言再答,司马昭笑道:

“怎么这么像郤正的话呢?

”刘禅吃惊道:

“你怎么知道?

”一副满是愚蠢、昏庸的模样。

从表象上看,刘禅似乎的确如此。

但我们稍稍考虑一下刘禅亡国奴的处境,就会发现刘禅只能向司马氏示愚示弱。

试想,刘禅被囚,生命随时都有被剥夺的可能,只要他稍稍表现出一种骨气、硬气或霸气的话,司马昭能饶过他吗?

在国破家亡的大势下,刘禅倘不给自己戴上一层面具,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昏庸无能”的角色,他能彻底打消司马昭的猜忌吗?

如果刘禅为了所谓的气节和骨气被杀的话,这于刘禅本人及其蜀地臣民又有何益处呢?

从哲学层面上讲,存在是作为的基础,生命不存在,哪里还谈得上“有所作为”呢?

正是有鉴于此,刘禅才做出了如此大智若愚之举。

莎士比亚说:

“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揣度取笑他的人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时机,像窥伺着眼前的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

这是一种跟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这一点,刘禅做到了。

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既可保自家性命以图将来,也可保蜀地百姓的平安,堪称上上之策。

况且,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饮雪吞毡,并未失却气节;孙膑猪栏吞粪,并未丧其骨气。

刘禅单凭所谓的“乐不思蜀”而便被扣上愚弱的帽子,实在是历史对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也许有人会问,就算刘禅装傻充愣、含垢忍辱,那后来为什么没有重振蜀国的作为呢?

这只能说天下大势使然。

你想,孙刘联盟抗曹数十载,尚不能敌占尽先机的曹魏,单凭刘禅一人,如何能挽大厦之将倾呢?

所以说,刘禅的愚弱是出于不得已,单就时势与做法来看,还包含了某种睿智。

[点到为止]

本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翻案文章。

作者对“乐不思蜀”这个素材进行了深度挖掘,运用求异思维和反向思维,就同一个事例发出了一个咄咄逼人的追问:

在强大的司马氏政权面前,刘禅不展示自己的愚弱,还能怎样?

由此翻案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议论逐渐走向深刻。

这不得不归功于大众素材的巧妙解读与运用。

4、(2017金华模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你关心过这个世界吗?

你还记得刚刚过去的2016年所发生的大事与小事吗?

面对这些业已流逝的时间,你的胸中涌起了怎样的感受?

你的思考中又获得了怎样不一样的认识?

请以逝去的2016年为对象,发表你的年度观感,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佳作观摩]

留存时间的景深

舒天烈

时间的流逝,见诸日升月落、寒来暑往,恰似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而在这无限的周而复始中,又一个节点将至。

告别,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人们往往期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可其实,太阳底下无新事。

正如每个人都是他经历的总和,每一天也都是过去所有日子的沉淀。

那些逝去的时间,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单薄的日历之下,隐秘地伟大着。

穿越时间的大海,我们来到了这一天。

看似波澜不惊,却是潜流深沉。

海面之下,或许孕育着人类的未来,那是击败了世界冠军的“阿尔法围棋”,那是从欧洲到美国满天飞舞的黑天鹅;或许也满含着国家的梦想,那是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是农地三权分置,是改革与发展无可阻挡的决心。

而可以肯定的是,无数普通人的生死歌哭、悲欢离合,汇入这样的宏大叙事,在个人与时代的交汇点上,写下时间的故事。

信息如潮水般迅速更迭,却也模糊了人们对时间的概念,让“现在”被放大,而“过去”则被压缩成了没有景深的存在,发生过的一切似乎都汇入了那条单调的天际线,以至于在回望之际,往往丢失了坐标。

没有了过去,当下也就失去了深度。

当我们坚信“世界是平的”之时,也应该为了未来,留存下“过去”的景深。

2016,我们记得住西湖边绚丽的灯光和焰火,记得住奥运赛场挥洒的汗水和泪水,记得住天宫、神舟翱翔太空,记得住被股市曲线牵动着的心。

同样,我们也要记住另一些人:

魏则西、徐玉玉、聂树斌,以及在夜间的洪水里、在坍塌的工地上失去生命的人们。

他们提示着我们,这世界仍不完美,这世界仍需改变。

在阔步前行之时,“抬头看天”与“低头看路”同样重要,因为前者唤起我们对崇高事物的渴望,而后者让我们对一切都心怀敬畏。

记住“大”,也不忘“小”,才能留存住社会的景深,积累前行的力量。

当结果呈现,过程往往退到幕后。

扁平化的信息时代中,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警醒。

魏则西推动互联网广告管理“魏则西条款”的出台,或许可以回望,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付出一条年轻生命的代价?

各地网约车条款相继出炉,或许也可以想想,在这场新事物引发的争议中,利益的博弈为何会是这样的走向?

鲁迅曾说: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

”记住“煤”,也不忘“树”,才能留存住时代的景深,推动历史的进程。

或许,我们也需要问问自己,如何避免成为“单向度”的人。

生活在信息的漩涡之中,我们的注意力耗散太快,甚至难以保持对问题深入而持久的关注。

从“上海女逃离农村事件”到“罗尔事件”,急切地关切、急切地否定、急切地质疑,几乎忘记了事实本身。

所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