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3955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docx

北京市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

2020年(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2020年东城二模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共18分)

枇杷晚翠

①昆明云南大学的教授宿舍区有一处叫“晚翠园”,月亮门的石额上刻着三个字,字是胡小石写的,很苍劲。

我们那时常到云大去拍曲子,常穿过这个园。

为什么叫“晚翠园”呢?

是因为园里种了大概有二三十棵大枇杷树。

《千字文》云“枇杷晚翠”,园名用的便是这个典。

这句话最初出在哪里,我就不知道了,实在是有点惭愧。

不过《千字文》里的许多四个字一句的话不一定都有出处。

比如“海咸河淡”,只是眼前的一句大实话,考查不出来源。

“枇杷晚翠”也可能是这样的。

这也是一句实话,只不过字面上似乎有点诗意,不像“海咸河淡”那样平常得有点令人发笑。

②枇杷的确是晚翠的。

它是常绿的灌木,叶片大而且厚,革质,多大的风也不易把它们吹得掉下来。

不但经冬不落,而且愈是雨余雪后,愈是绿得惊人。

枇杷叶能止咳润肺。

我们那里的中医处方,常用枇杷叶两片(去毛)作药引子。

掐枇杷叶大都是我的事。

我的老家的后园有一棵枇杷树。

它没有结过一粒枇杷,却长得一树浓密的叶子。

不论什么时候,走过去,一伸手,就能得到两片。

回来,用纸媒子的头子,把叶片背面的茸毛搓掉,整片丢进药罐子,完事。

枇杷还有一个特点,是花期极长。

头年的冬天就开始着花。

花冠淡黄白色,外披锈色的长毛,远看只是毛乎乎的一个疙瘩,极不起眼,甚至根本不像是花,不注意是不会发现的,不像桃花李花喊着叫着要人来瞧。

结果也很慢。

不知道什么时候,它的花落了,结了纽子大的绿色的果粒。

你就等吧,要到端午节前它才成熟,变成一串一串淡黄色的圆球。

枇杷呀,你结这么点果子,可真是费劲呀!

③把近几年陆续写出的谈文学的短文编为一集,取个什么书名呢?

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晚翠文谈》。

这也像《千字文》一样,只是取其字面上有点诗意。

这是“夫子自道”么?

也可以说有那么一点。

我自二十岁起,开始弄文学,蹉跎断续,四十余年。

而发表东西比较多,则在六十岁以后,也真够“费劲”的。

呜呼,可谓晚矣,晚则晚矣,翠则未必。

④我把去年出的一本小说集命名为《晚饭花集》,现在又把这本书名之曰《晚翠文谈》,好像我对“晚”字特别有兴趣。

其实我并没有多少迟暮之思。

我没有对失去的时间感到痛惜。

我知道,即使我有那么多时间,我也写不出多少作品,写不出大作品,写不出有分量、有气魄、雄辩、华丽的论文。

这是我的气质所决定的。

一个人的气质,不管是由先天还是后天形成,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人要有一点自知。

我的气质,大概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

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

我写的一切,都是小品。

就像画画,画一个册页、一个小条幅,我还可以对付;给我一张丈二匹,我就毫无办法。

中国古人论书法,有谓以写大字的笔法写小字,以写小字的笔法写大字的。

我以为这不行。

把寸楷放成擘窠大字,无论如何是不像样子的——现在很多招牌匾额的字都“放”出来的,一看就看得出来。

一个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就可以比较“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了。

在中国文学的园地里,虽然还不能说“有我不多,无我不少”,但绝不是“谢公不出,如苍生何”。

这样一想,多写一点,少写一点,早熟或晚成——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曾跟我开玩笑,说汪伯伯是“大器晚成”,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偶尔爱用“晚”字,并没有一点悲怨,倒是很欣慰的。

⑤三十多年来,我和文学保持一个若即若离的关系。

有时甚至完全隔绝,这也是好事。

我可以比较贴近地观察生活,又从一个较远的距离外思索生活。

我当时没有想写东西,不需要赶任务,总还是比较自在,比较轻松的。

经过三四十年缓慢的有点孤独的思想,我对生活、对文学有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并且这点看法正像纽子大的枇杷果粒一样渐趋成熟。

这也是应该的。

否则的话,不白吃了这么多年的饭了么?

⑥我不否认我有我的思维方式,也有那么一点我的风格。

但是我不希望我的思想凝固僵化;成了一个北京人所说的“老悖晦”。

我愿意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愿意和年轻人对话——主要是听他们谈话。

希望他们不对我见外。

太原晋祠有泉曰“难老”。

泉上有亭,傅山写了一块竖匾:

“永锡难老”。

要“难老”,只有向青年学习。

我看有的老作家对青年颇多指责,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甚至大动肝火,只能说明他老了。

我也许还不那么老,这是沾了我“来晚了”的光。

⑦“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套用孔乙己的一句话,“晚乎哉,不晚也”,我还想再工作一个时期。

(取材于汪曾祺《晚翠文谈》自序,有删减)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夫子自道”么夫子自道:

本想说别人实际却说了自己

B.说汪伯伯是“大器晚成”大器晚成:

能担当重任的人物成就较晚

C.要“难老”,只有向青年学习难老:

思想不僵化

D.“晚乎哉,不晚也”晚乎哉,不晚也:

为时已晚了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先谈“晚翠园”的得名缘由,进而引出“枇杷晚翠”及其字面诗意的特点。

B.作者说“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意在说明气质是先天形成的,不易改变。

C.尽管作者三十多年和文学若即若离,然而这段时间对他文学的成熟是有意义的。

D.引用是本文特色之一,如“谢公不出,如苍生何”等,使文章的语言凝练雅致。

17.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而有趣。

请结合文章第②段,谈谈你的理解。

(6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我偶尔爱用‘晚’字,并没有一点悲怨,倒是很欣慰的”?

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6分)

 

二、2020年西城(1.5)模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18分)

聆听鸟语

远古,鸟破天荒地叫了。

是它,唤醒了大自然的沉寂。

最初,山川、河流、森林、海洋都哑巴似的无声无息。

某日清晨,一只始祖鸟突发臆想,张开喉咙“啊”了声,于是声音诞生了。

打开《诗经》,我聆听到了那么多的鸟语。

《诗经》三百零五篇,七十六处写到鸟,提到的鸟儿有三十三种。

在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我听到了相伴在河中小洲的雎鸠在“关关”和鸣,听到了黄鸟在灌木丛中的“其鸣喈喈”,听到了燕子目睹亲人别离时的“泣涕如雨”,听到了雉飞向远方时的“下上其音”,听到了“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这些鸟语,将三千年前的华夏之野装点得灵动迷人。

从鸟的叫声里,可以感知到人性的美。

麻雀是鸟类里的平民。

它的身上,带有一种泥土的气息。

落叶色的羽毛下,是毫不起眼的躯体,先天就注定了鸟类中的“平民”身份,无法为自己赢得美誉。

也许正因为如此,它在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

或喜或忧,都是百姓的情感。

它“唧唧”的短促叫声,好像在吐着“饥”音,总想找东西填饱肚子。

一想起童年时的饥饿感受,我便替麻雀们忧伤。

有时,麻雀的发声听起来是“喳喳”。

我注意到,一旦一只麻雀发现了食物,便发出“喳喳”之音,招呼同伴一起来吃。

于是,这“喳喳”与“唧唧”就有了细微的区别。

祖母对麻雀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每次碾过谷,她会在老屋的窗台上为麻雀撒上一些。

窗台面积窄小,麻雀们便利用了紧挨窗边的一棵拐枣树。

一只麻雀衔走一粒粮食,会马上返回树枝上。

数十只麻雀,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在树枝与窗台之间穿梭着,形成一场褐色的疾雨。

麻雀对关爱过它的人,会表现出一种亲近。

有时,祖母闭目在拐枣树下小憩,它就落在祖母的肩膀上。

它们目光安详,叫声柔和,仿佛是在感应祖母的呼吸和心跳。

祖父在化羊峪那面山坡种谷时,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大雁,带回家用绳子拴在窗前,打算第二天煮了吃。

那天夜里,又飞来了一只雁,两只雁依偎着,叽叽咕咕说了一夜的话,像是在安慰,又像是在诉说。

那凄婉缠绵的声音,让祖父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打消了原先的念头。

从此,祖父不让我伤害任何一只鸟。

年幼时,我曾跟着同伴们一起用弹弓射杀树上的麻雀,祖父非常生气,好多日子都不再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抚摸我。

燕子,也具有人性。

我家就有燕子的窝。

它衔来几根草叶,几片羽毛,几块泥土,加上自己的唾液,就做成了简陋的住宅,仿佛乡下人的土屋。

它在里边栖息,生儿育女,就是家的概念。

它“啾啾”的叫声时而呢喃细语,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急促尖利,像极了黄土坡上婆姨们的吆喝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赤身的农夫喘口气,用手臂抹去脸上的汗水,突然看到成双成对的燕子欢叫跳跃,捕食害虫,目光里就饱含喜悦,劳作的辛苦便会化为甘甜。

鸟的鸣叫,有着什么呢?

在生命的运行里,我不断地浮现如此的念头。

我试图区别出它们与人类声音的不同,译解它们啼叫的意义。

秋天的尾声里,一抬头,便看见大雁在空中飞翔。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

天空,被大雁视为理想的征途。

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发出雄壮悠长、嘹亮铿锵的“嘎——嘎——”“呀——呀——”声。

它的叫声,本能上起着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信号作用,但在我听来,它的音符蕴含着一种力量和信念,昭示着自我存在以及飞翔的意义。

如果说,沉沦是生命之大敌,那么从大雁的鸣叫声里,或许可以获得上进的力量与信念。

鸟语,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

问题是,你首先要倾情聆听它的鸣叫,读懂它的语言;而且在它向你发出叫声时,你必须报以无比真诚,它才会将最动听的歌声奉献给你。

培养自己聆听鸟语的能力,看起来似乎与生活毫不相干,但其实不然。

一个人,不能终日为生活所累,必须寻求精神的陶冶。

那样,你会发现人生并不乏味,并且会找到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幸福和快乐。

想起了父亲。

他的晚年,大多时间是坐在我家院子里的那棵葡萄架下闭目养神。

葡萄架上小鸟鸣啼,更高的上空大鸟欢叫。

他并不睁眼,而是用心体验和享受各种鸟的叫声,布满皱褶的脸绽露出幸福的微笑。

一旦鸟声消失了,他会怅然若失地睁开眼,一只手掌搭在额头向高处仰望。

我知道,他在寻找鸟儿的踪迹。

父亲不晓得南宋诗人曾几,没有读过《闻禽声有感》里那句“坐闻幽鸟语”,但他拥有了那般的精神境界。

用心灵与鸟语对接,这是何等美好的生命状态。

当一个人不再以生活享受为幸福的标准,不再以金钱、权力、地位、美色作为衡量生命的价值取向,而是痴心于某种大自然的物象时,他的生命才会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聆听鸟语,就在其中。

(取材于赵丰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16.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破天荒:

指远古时代的第一声鸟叫,给沉寂的自然带来新的生机。

B.灵动迷人:

指《诗经》中描写的鸟叫声,富于变化而又充满灵性。

C.旅行家:

指年复一年的迁徙生活,让大雁成为经验丰富的飞行者。

D.怅然若失:

指用心享受鸟鸣的父亲,在听不到鸟鸣时内心的失落。

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多处写到鸟鸣,反映出当时人们重视与自然对话,重视与自然和谐相处。

B.麻雀颜色淡,身形不起眼,只能体现普通人的喜忧,所以被认为是鸟类中的平民。

C.大雁凄婉缠绵的声音唤起了祖父的同情,让他改变了初衷,还要求家人不伤害鸟。

D.文中写燕子的叫声,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突出其含意丰富又极具人性的特点。

18.文中插入父亲体验和享受鸟鸣的回忆,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19.文中说,“从鸟的叫声里,可以感知到人性的美”。

请依据文意分条概括这种美。

(6分)

三、2020年西城二模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18分)

风吹端午

南风一吹,端午就近了。

南风徐来,穿枝拂叶,高的艾草,低的菖蒲,还有屋后的粽叶,门前的小雏菊……层层浸染之后,空气也变得密密匝匝起来,氤氲开来,猛吸一口,那叫一个舒坦!

故乡的端午,总和艾草连在一起。

风把艾草味儿,从春弥漫到夏。

艾草生命力旺盛,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丛丛,一簇簇,郁郁葱葱地长成一片。

掐一片艾叶,放在鼻尖,馥郁的芬芳,一下子钻进肺腑,人就会变得格外安静,仿佛连空气都一点点变了颜色,有一种清朗的明净。

夏至来临,百毒之虫、湿气浊气开始横行。

端阳佳节,艾蒲簪门,虎符系臂,这是家乡的传统习俗。

艾草和菖蒲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一个带有浓郁的香味,一个是青绿的宝剑,有它们驻守门楣,大鬼小鬼都会退避三舍。

每临近端午,奶奶都会早早起床,趁太阳还没出来去割艾草。

新鲜的艾草挂着露珠,散发出浓郁的清香。

奶奶教我用绳子一捆一捆地绑好,挂在门的两边,每个房间的门上都挂,连厨房也不例外。

端午近了,梅雨季节也随即到来,正是捂豆豉的季节。

奶奶煮熟黄豆,准备做豆豉了。

她把割回来的艾草,在木屉上铺开一层,再在上面铺一层厚厚的黄豆,之后再盖上一层艾草。

煮熟了的黄豆像躺在舒服的温床上,开始抽出丝丝缕缕的霉菌,把艾草顶得高高的。

失了水分的艾草散发出一种异香,一直渗透并融进豆子里去。

奶奶笑眯眯地说:

“艾草这东西,透气性好,霉东西时不会变得黏乎乎的。

”奶奶用一物降一物的自然之法,集天地之灵气,把豆豉做得喷香喷香。

有谚语说: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叶在门楣上收了水分,敛了绿气,一日日淡白。

奶奶会把叶子摘下来,用一个干净袋子收好;把艾秆折成小段,用稻草捆成一小把一小把。

每逢阴雨天,奶奶的风湿必发,腿就疼得走不动路。

这时候,艾就派上了大用场。

奶奶把艾叶塞进竹筒里,然后点燃,一缕细小的烟缓缓上升。

奶奶将腿平搁在椅背上,拿艾烟在腿下熏。

屋里弥漫着艾香,奶奶半闭着眼,说这艾一熏,骨头缝里的虫子就吓跑了。

那艾火沿着穴位游走,穿透肌肤深入每一道经络,消融那些痛点与病灶里的血滞淤堵,唤醒全身的能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它们以修行的耐性抵达,水滴石穿,才有修复完整的那一天。

奶奶真是深谙其中之道,才能活得如此从容。

高中时感染上了疥疮。

买了硫磺皂洗,抹了疥疮膏,痒还是止不住,恨不得把身上这层皮扒了。

我不得已请假回家。

奶奶一见我消瘦得脱了形,皮肉溃烂,心疼得不行。

她连忙去屋里取了艾草来,熬了一大锅水,等水煮成深褐色,倒在木盆里,让我泡在里面,还用艾水煮了几个鸡蛋,让我吃下蛋,喝下水。

几天下来,那痒痒劲还真就神奇地消失了。

如今,再没有人给我收艾叶了。

每年的端午,我都会买一把回家,挂在门上。

顺着艾草的清香,思绪就漫溯回旧日时光:

晴空之下,软软的河滩上一片葱茏。

奶奶麻利地割倒艾草,用野草打个绺子,捆好,我背着,她握着镰刀跟在我身后。

我放慢了脚步,回头瞥见她步履蹒跚,满头的银发在风中飘舞,像极了枯萎的艾草。

艾草黄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奶奶不能。

千阳灿烂,我只能循着风的踪迹,追寻她为我们倾尽了一生的爱。

端午到了,奶奶又要忙碌起来了。

糯米要提前淘洗干净,然后泡上几个时辰。

趁此间隙,奶奶赶快清洗粽叶,又宽又亮的叶子,青葱逼人。

一直忙到糯米泡好沥干,她才直起腰,拽着筲箕边走边喊,快来包粽子哟!

听到喊声,我们连忙搬来几把木椅,排在院子中间。

此刻,风摇动一朵花撞到另一朵花,阳光轻挪它的脚,与我们撞了一个满怀。

木椅长长的斜影和花影交织,浓淡相宜,错落有致。

我们围坐在奶奶身边,看她用拇指与食指从一叠洗刷得干干净净的粽叶中抽出绿油油的一片,然后轻轻一旋一转,便卷成了喇叭状,抓些糯米放进去,再用手指压了压,收口,紧扎,一气呵成,一个漂亮的粽子就诞生了。

奶奶的巧手,随着飘香的粽子,齐齐留在了小院光影静谧的午后。

有一年,旱灾席卷了家乡,远远近近的田地荒得厉害,第二年村子里吃饭都成了问题。

我们家因吃商品粮而得以勉强维持。

那年端午前夕,奶奶要我和弟弟去粮库买五十斤糯米。

日落时分,又差我去喊隔壁的阿姨们来包粽子。

粽子包好了,奶奶给每人都送上二十个粽子。

另外,奶奶还用两只木桶装了粽子,专门送给彭奶奶。

彭奶奶八十多岁了,家里人口多,总是吃了上顿愁下顿。

他们一家大小吃着我奶奶送的粽子,说不出有几多欢喜。

几十年后,彭奶奶的几个孙子先后发迹。

有一年,在出差的路上,我碰到了彭家的三华。

他乡遇故人,我激动地拍了拍他的肩,说:

“三华,还认识我吗?

”三华把我的手从他肩上拿下,说:

“拍我肩干什么,你不就是万家的老大吗?

”说完,转身就走了……

我愤愤不平,把这事告诉了奶奶,后悔当年给彭家送粽子。

奶奶却笑了:

“你帮助过的人现在过得很好,这就是让人高兴的事,善良何必求人回报!

人哪,别把好的东西泄漏了,跟包粽子漏米似的……”

奶奶的话,像阳光,也像风。

(取材于万华伟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16.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密密匝匝:

指空气中弥漫着艾草、菖蒲、粽叶等各种植物的清香。

B.郁郁葱葱:

指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的艾草到处都是,生命力旺盛。

C.水滴石穿:

指奶奶每年端午坚持熏艾,最终治好了多年的风湿病。

D.一气呵成:

指奶奶包粽子时的手法极为娴熟,粽子包得又快又好。

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艾草形似宝剑,又有浓郁的香味,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祈福祛毒的佳物。

B.文中引用谚语,既提示了艾草的药效,也表明这样的认识其实由来已久。

C.如今“我”还会在端午时往门上挂艾草,其中包含着一种对奶奶的思念。

D.文中把奶奶的话比作“阳光”“风”,是说这些话能给人以温暖和抚慰。

18.结合文意,分析作品中画线文句的表达效果。

(6分)

 

19.作品中奶奶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依据作品内容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6分)

四、2020年海淀二模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这个“毅”字很重要

宗璞

昆明下着雪,雪花勇敢地直落到地上。

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

天阴沉沉的,可是雪白得发亮,一切都似乎笼罩在淡淡的光里。

这在昆明是艮少见的。

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雪光随着他们聚在这里。

各样的宣传抗战的标语壁报,或只是几句话,有的刚贴上去,有的已经掉了一半,带着厚厚機糊的纸张被冷风吹得飒飒地响,好像在喊叫。

孟嵋坐在教室里。

教室房顶的洋铁皮换成了茅草,屋角有一条裂缝,原来很窄,现在变宽To七年了,还没有走出战争,那裂缝彷佛也长大了,变老了,是在等着我们去打胜仗么?

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选修课。

有些理工科的学生也选读,还有从别的学校特地赶来的。

他们说,听江先生的课,如同饮一杯特制的美酒,装的是中华文化的浪漫精神。

讲义是江昉自编的,他正在校勘《楚辞》,把研究心得和他诗人的创造力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门课十分甲座。

这些日子因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嵋在椅子的搁板上摆好讲义和笔记本,正襟危坐。

旁边的同学在小声说话,一个同学上前把黑板仔细地擦了一遍,一面哼着“打胜仗,打胜仗。

中华民族要自强——”

打胜仗,打胜仗!

嵋心里想着,再不打胜仗,连这教室都老了。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把手中的书摊在桌上,把口中叼着的烟斗放在讲台上,他从不含着烟斗上课。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

教室里一阵翻讲义的声音,随即是肃静。

江昉坐在椅上,两眼望着屋顶,慢慢地吟诵。

他的声音低沉而洪亮,抑扬顿挫,学生们随着声音认真地读着诗句。

读完全诗,江昉把摊在桌子上的书又摞整齐。

这是他的习惯,带了书来,摊一下就算是用过了。

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先介绍了《国殇》在《九歌》中的地位,便逐句讲解。

江昉讲话时,微阖双目,有时把烟斗在桌上磕一磕。

讲完这两句,他问大家:

“我说得够明白?

”稍停了一下,又接下去讲。

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

“首身分离是古来一句常用的话,用具体的形象表示死。

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

屈原在《离骚》中有句云‘虽九死其犹未悔’,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要靠这点精神。

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有的版本作‘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样一来就差一些,还是‘魂魄毅兮为鬼雄’好,这个‘毅’字很重要。

江昉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上面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

他毫不觉得,只管讲述,同学们也视而不见。

写完板书,他就捏着粉笔站着讲,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

其他同学在议论滇西情况。

敌人占领了我滇西土地,切断了滇缅公路,一切外援物资都靠空运。

这条空运道路非常艰险,飞机在山谷中飞行,又有敌机拦截,坠落牺牲常有所闻。

大家愤愤不已。

有人说战场听起来太远了,应该走进去,每人都出一把力。

嵋想到了“面目枯槁、衣衫褴褛”这几个字,好像有人这样形容屈原,他用生命的膏汁点燃丰富的思想,把自己烧尽。

他的死如同琴弦的崩裂,如同夜空中耀眼的闪电,留下滚滚雷鸣,响彻古今。

先生们也是这样,会不会?

大概那也是值得的。

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

同学庄无因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把伞:

“要下雪了,知道么?

又下雪了,下的很急,不像昆明的雪。

两人走进图书馆,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

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

”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

“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我想去从军。

”嵋在“从军”下面重重画了条橫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

我很难想象。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

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

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我做我能做的一切。

”这是嵋的回答。

无因在后面接着写道:

“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

”无因看了不语。

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

“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

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好结束战争。

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

你也有别的本分。

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不觉“哧”地一笑,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

“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

“也许战场上的每一个生命都会有大作为。

我相信你就会为这世界增添很多,增添什么我不知道。

“莫非是数学定理?

”嵋抬起眼睛又一笑,微向上翘的睫毛挂着几颗晶莹的水珠。

两人相视无语。

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

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落。

无因打伞送嵋到教室,便自走了。

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

看着年轻的教员,只觉得他很像一个士兵。

晚饭后父亲弗之才回来,他是学校的历史系教授,也是教务长,下午刚去送过一批参军的学生。

他说:

“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

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

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

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

这时嵋忽然大声说:

“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母亲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你?

”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正上高二的小弟合子委屈地说:

“我已经去报过名了。

可是他们说我年纪太小了。

嵋说:

“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弗之喃喃自语。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

”嵋说着,望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

碧初也已泪光莹然,弗之伸手拭去了妻子的泪,又抚着嵋的头,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

火盆里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

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

谁都有责任去打胜这场战争,难得有这些好青年。

可是嵋究竟是女孩子,年纪又小,叫人怎么放心。

碧初坐起来,走到灯下缝东西。

弗之说:

“又缝什么?

灯这么暗,不要缝了。

”碧初叹息道:

“你没看见嵋的手冻成什么样了?

想缝一双棉手套,反正家里有旧布,总比买的便宜。

”弗之默然半晌。

碧初又缝了一会见他还在那里,便说:

“总有办法的,只要大家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现在,嵋又要走了。

”弗之叹道:

“这也是她的志气。

”碧初不再说话,小小的银针在手里飞舞。

三日后,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同学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

注释:

本文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