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2362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docx

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

东营近六年物理中考知识点及重点题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近六年东营中考直接考查的第一章知识一共考过两次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每题3分,平均一年1分

考查的知识点

长度估算

1m=Km=dm=cm=mm=nm。

人步行速度:

小汽车高速上行驶时速度骑自行车速度

课桌高度80物理课本长度宽度

像速度这类需要记住,长度这类自己都带着刻度尺,可以考试时量一下试卷等

1.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选参照物原则,可以随意选,但是一旦我们选定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其他物理的运动情况与它相对照,位置变化了就是运动的,没变化就是静止的

例题: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过程中,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的运动状态是的。

2.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国际基本单位:

1m/s=km/h(重要)

平均速的求法:

平均速度=除以

第二章声现象

近六年东营中考直接考查的这一章知识一共出现过7次,4次填空,3次选择平均每年接近3分

考查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都可以作为介质。

不能传声。

注意:

当我们确定是有哪种介质传播声音的我们要填具体介质

例题:

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这是声音靠传播的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

4.乐音的三特征:

、、

(1)叫频率

音调就是有频率决定的

人的听觉范围:

超声波:

高于的声波。

次声波:

低于的声波。

(2).响度: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声体的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叫振幅。

振幅越响度越大。

练习: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

女高音音调响度,男低音音调响度。

(3).音色:

由物体本身决定。

如:

你能分辨出你熟悉人的声音

练习:

我们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而你能分辨出是谁在讲话是因为其保留了原有的

5.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响度等级

减弱噪声的三种方法、、

6、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和。

(1).声与信息的应用:

、、等

(2).声与能量的应用:

、、等

第三章物态变化

近六年东营中考直接考查的这一章知识一共出现过11次,5次填空,4次选择2次实验(晶体熔化,水的沸腾)平均每年接近5分

考查的知识点

1.温度是描述的物理量

液体温度计原理:

2.熟记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其过程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

 

练习:

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3.熟记一些自然现象的形成,(都是有水蒸气转化而来)雨,雾,露(液化)雪,霜(凝华)

关于水珠和霜的形成,它们都形成在热的那一面(温度高的那一面)遇冷才会液化

4熟记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区别(记住图像)

5.熟记汽化两种方式、液化两种方式、

6.熟记水的沸点与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沸点越

第四章光现象

近六年东营中考直接考查的这一章知识一共出现过10次,2次选择,6次画图(也就是说每年一次,2次实验(光的反射定律,平面成成像)平均每年接近5分

考查的知识点

1.光沿直线传播例子:

三点一线(比如瞄准,站队,等等),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

2.光的反射:

漫反射,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如平静的水面等等

3.光的折射:

水中看空气中物体,空气中看水中物体,凸透镜成像,等等

练习:

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4.平面镜成像:

等大,正立的虚像因为是虚像所以画图时必须用虚线画

平面镜成像实验,具体题请看,九下综合练习册P105页16题上面的问题很全面

5.画图总结:

知道入射画反射,平面镜成像(像用虚线),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三棱镜,厚平行玻璃板光线画法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近六年东营中考直接考查的这一章知识一共出现过6次(每年考一题),5次选择,1次实验(凸透镜成像)平均每年接近4分

考查的知识点

每年基本都会考一个选择题,选择题全考的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u>2f,成______、______、______像,像距_______应用举例_________。

2.凸透镜成像f<u<2f,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像距______应用举例___________。

u<f,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像距______应用举例___________。

近五年的每一年都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因此希望大家重视

3.在画图中,我认为今年考近视眼远视眼的辨别以及矫正可能性较大,请大家看好课本上实例,以及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

练习.小明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小明将所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当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该光斑到镜面中心的距离为l0cm。

此操作是测量凸透镜的。

(2)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位置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处,蜡烛放在刻度20cm处,如下图。

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蚀放在光具座刻度45cm处,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

(从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三个方面填写)。

“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三件光学仪器中,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近六年东营中考直接考查的这一章知识一共出现过12次,2次选择,4次实验,6次计算题的第一问,平均每年接近9分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等的变化而变化。

单位:

质量用字母表示。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注意天平的使用步骤与方法(根据最近做的物理实验,回顾一下天平的使用)

2.密度:

⑴定义: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

密度公式为,还可变形为和。

⑶单位: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有。

1千克/米3=克/厘米3;1克/厘米3=千克/米3。

(单位换算极为重要)

3.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4.用量筒测液体体积

1L=1dm31mL=1cm31L=1000ml(单位换算极为重要)

5.注意:

实验题都是考查如何测物质密度的

例如:

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

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

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g。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ml。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g/cm3。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

 

6.计算题的注意事项:

每个力学计算题都分好几问,往往第一问都是利用公式m=ρv来求质量,因此应熟记公式

第七,八章力学综合

近六年东营中考直接考查的这一章知识一共出现过12次,2次选择,4次实验,6次计算题的第一问,平均每年接近9分

知识点考查

1.力的概念:

⑴力的含义:

力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⑵力的效果:

力可以使,也可以使。

⑶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或者速度的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

力的、和称为力的三要素。

2:

弹簧测力计:

原理:

重力和摩擦力

3.重力:

叫重力。

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②重力的方向是。

②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用式子表示为,式中g=,其含义是。

③重力的作用点叫做_。

4.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

①增大摩擦的方法有、;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等

5.牛顿第一定律:

6.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有关。

(重要)

7.平衡状态:

状态、状态统称为平衡状态

8.二力平衡的条件:

(4个条件)

9.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或状态。

即平衡状态.

注意:

中考题目分析

纯力学选择题一共有6个,其中考查惯性的有4次,其中一次考察力学基本知识和牛顿第一定律,一次考察二力平衡

2所以一定要注意,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只有质量变化了,惯性才会变化(例如,洒水车洒水)

⑵二力平衡:

最容易错的就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必须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注意不受力或者受力为零时,只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

同样处于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时,它一定不受力或者受合力为零

(4)滑动摩擦力要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点去分析

静摩擦力要用受力分析的方法

练习1.用力F=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图所示,当木块相对竖直墙壁静止不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A.30NB.40NC.50ND.10N

2.用弹簧秤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一个置于地面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示数5N.当弹簧秤示数为6N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6NB.5NC.1ND.11N

以上两个题就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练习

第九章压强

近六年东营中考直接考查的这一章知识一共出现过13次,4次选择5次实验4次计算题的第一问平均每年4.5分

注意:

中考题目分析

从所有的压强题目来看,考查最多的就是P=F/S这个公式,4年力学计算题中都有该公式的应用

再就是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还有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托里拆利实验,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点考查

(一)压力和压强:

压强:

①定义;

②公式;③单位;

④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深度增加,液体压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3.液体压强公式:

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和有关,而跟其它因素无关。

(注意这里所指的高度h指的是竖直高度)

(三)大气压强:

1.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2.大气压的测定:

①托里拆利实验:

②标准大气压的值:

③大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飞机的升力:

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压强较,下方流速,压强较,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的升力。

练习:

上24图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l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

(1)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