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136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docx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

研究教育就要解决问题”

——成功教育发展轨迹

陈德华

成功教育——刘京海孜孜以求的目标!

“成功教育”的命题,从长达二十年的教改实践来看,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它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

“成功教育”既在理论上博采众长,又来自实践、服务实践。

其实,它并不在乎自身在理论上有多么大的建树,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密切结合当前的教改实际,形成富有自己特色的新思维、新经验。

它不是专一性的理论研究,而主要是操作性的实践研究,所以,成功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给予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带来了很多启发。

纵观“成功教育”的发展历程,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即作为“成功教育”研究创始人、领路人、实践者的刘京海,其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促进“成功教育”研究逐步深入的推动力。

刘京海从事教育研究的鲜明特点,就是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发现,不断解决。

这与有些人发现问题但不解决问题,或者重视解决问题但不注意发现问题不一样。

另一方面,他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众多问题中找出主要问题。

以“差生”转化为例,刘京海转变差生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中医的方法。

他曾对一个美国代表团说过:

你们美国有很多教育理论,但是美国的差生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什么原因?

打一个比方,你们是“西医”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都是以“开刀”的方法来解决,我把它称之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上去每个问题都解决了,但是它整体的问题没有解决。

我们采用的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中医”是什么呢?

“中医”最本质的东西就在于讲究辨证施治,强调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这就是抓主要矛盾。

说你脾虚,说你肾亏,根子都通在血与气上,解决血与气的问题才是治疗的关键。

刘京海始终认为,转变“差生”必须贯彻“中医”的思想。

为什么?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问题,你不是所有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而是抓住它的主要问题来解决。

比如说某个差生存在着家庭环境不良、智力状况不佳、学习态度不好等许多问题,但是,如果找不到其中的主要问题,这个差生还是没有办法转变。

找到了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刘京海认为,教育从本质上来讲一定要从外部进入内部,而从外部进入内部最本质的方法就是通过成功来改变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其产生前进的内动力。

“成功教育”就是使教育的作用力从学生外部进入其内部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思想孕育大家!

实践成就大家!

沿着刘京海成功的轨迹去寻觅,我们看到了他所留下的一串串永不停步的脚印;这一串串脚印实际铭刻着的,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一串串脚印,是问号,是句号,是感叹号!

一、从世界性难题切入——聚焦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问题,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共性化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都普遍存在,发展中国家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突出些。

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复杂,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也正由于如此,问题意识极强、且喜欢挑战难题的刘京海,把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刘京海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个性风格。

(一)教育体制改革催生成功教育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在全国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高质量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或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

上海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及时作出了“加强薄弱初中建设”的战略部署,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推出,在取消了初中阶段的留级制度以后,又重新制定并完善了基础教育阶段入学制度,改考试选拔为分区划片就近入学,相应的配套措施也一一付诸实施。

在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当时的闸北区,相对薄弱的初中有近二十所,教育的整体水平在全市居于下游。

时任闸北区教育局科研室主任的刘京海,脑子里不断浮现着的是实施义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他感到,有两个最根本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一是普及——要使所有的学龄儿童(一个都不能少)都受到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二是提高——要使所有的入学儿童少年(包括所谓“差生)都能通过教育获得发展。

而当时的情况是:

就普及而言,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普遍存在着在校生中途流学的严重现像;就提高而言,学习困难学生事实上得不到与一般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薄弱学校、重点学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受教育权的不均衡。

调查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并不因为进了学校,其受教育权就有了保障,由于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帮助,因而发展机会比一般学生要少得多,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充分享有平等地受教育的权利。

这一系列的思考,在刘京海的头脑里构成了一个不断旋转的“环”: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困难学生——义务教育……

于是,“薄弱初中转变差生的研究”就此起步,同时,这也成为后来历时二十年(至今仍在进行)的“成功教育”改革的序曲。

(二)将“难点”转变成“热点”

问题本身就是挑战!

有人说,刘京海是因问题而活着,这话的确不是虚言。

善于找问题、想问题,再千方百计解决问题,似乎是刘京海骨子里“固有的”本性。

不怕问题的刘京海,面对挑战自然不会退缩,相反地,他把这当成了谋求发展的大好机遇。

在闸北区,一场大打薄弱初中翻身仗的序幕渐渐拉开,“偏爱弱校,偏爱差生”成为广大干部、教师普及义务教育的实际行动。

无法回避的现实是:

“加强薄弱初中建设”的确是个“难点”。

从何处入手?

刘京海在反复斟酌……

1987年新学年开学后,在刘京海的主持下,“薄弱初中转变差生的研究”正式付诸实施。

他们选择了本地区的薄弱初中——闸北八中,作为典型单位开展教改试验。

当时的闸北八中,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差生发生率高且相对集中;师资和办学条件相对困难;家长和社区的教育环境相对薄弱。

刘京海的初步考虑就是在这些基本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改革试验,通过教育本身的改善,促使学生得到提高,并从中探寻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这也许能为基础教育走出困境、为转化为数众多的学习困难学生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也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改善我们的教育,提高教育自身的效益,推动社会的发展,改善我们的宏观教育环境,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教育条件的改善。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刘京海觉得,薄弱初中的转变,关键在于转化“差生”。

这样的认识与他一直在相对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也不无关联,同时也成为他从事教育科研工作时对“差生”问题格外关注的原因之一。

他对“差生”教育问题进行过由点到面的观察比较。

这种科学研究的视角使他在选择科研课题时考虑得更深、更远,既立足当前,又考虑长远。

事实上,他所选择研究的“差生”教育问题是一个具有永恒价值的课题,因为只要教育存在,就必然有“差生”问题存在。

产生“差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很多人往往归之于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而很少从教育自身去进行审视剖析。

刘京海则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差生”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在教育的层层选拔中反复体验了失败,失败累积得多了,学生在丧失信心的同时,也认定了自己是“差生”。

有人曾经问刘京海:

“你怎么想到要研究差生的?

”刘京海回答:

“从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教的、管的、研究的都是生源差的学校、学生,我与这类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有一定的感情。

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坚定了我研究“差生”问题的决心。

人们通常所说的“差生”,主要是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较差。

为了表达更准确,刘京海在后续研究中使用了国际通用的“学习困难学生”这一概念,并从操作角度将其定义为:

在义务教育范畴内,智力正常,学习水平偏低的学生。

这种偏低是指相距平均水平1~2个标准差。

这一阶段的研究持续了五年多,后来被称为成功教育的试验研究。

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先生说过: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研究和实践对党和国家具有的价值。

研究和教育优秀学生非常重要,也会得到比较多的支持,较容易得到社会的关注,更容易得到社会声誉。

但真正研究教育的人,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教育,不仅关注优秀学生,也关注学业困难的学生。

特别是在今天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成功。

对每一个学生都不能忽视,不能遗漏。

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应试教育的坏处不仅在于把关注点都集中在学生的应试能力上,减少甚至放弃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还放弃了学业相对困难的学生。

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角度看,这意味着我们把很多资源都浪费了。

……我们不仅要对培养优秀学生的学校给予鼓励,还要更为关注那些在培养学习困难学生方面作出贡献的学校。

这些学校所从事的“差生”教育工作具有科学性和艰巨性,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比培养优秀学生小。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有人就有差异。

使一个落后的学生进步,不仅对他的一生很有意义,对社会来说,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呼吁对“差生”、对教育“差生”的学校给予关注。

教育均衡化,在本质上是要达到一种和谐,也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并因此而得到发展,这也是教育的本质。

从这样的高度看,刘京海的工作意义至为深远。

[①]

提到“差生”研究的成果,提到成功教育的影响,刘京海多次作过如下的表述:

这项研究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我们的研究搞得好。

主要原因是:

第一,这项研究是在社会环境差、师资困难、学习困难学生相对集中的薄弱初中开展的,这样的学校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在世界各国也普遍存在。

大家都在关心这类学生的提高,大家也都在研究如何转变学习困难学生。

所以我们常说,“差生”研究犹如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一样,永远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

这种趋势的产生也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

一方面,大量的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变涉及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基本效益;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平等教育的实施。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仅关注少数人成功的升学教育是一种不完全的、不平等的教育,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少数精英,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素质是关系民族兴亡的根本。

精英确实可以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财富,而个别走向社会的“差生”也可以在瞬间造成数以亿计的损失。

难怪有人讲,科学家可以引进,劳动者素质无法引进;更有人说,转变一个“差生”不比培养一个科学家逊色。

第二,成功教育的提法易于被教师理解和认同。

实践是发展理论的源泉,教育实践是发展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源泉。

中国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存在着穷国办大教育的矛盾,但如此众多的学校类型和教师的丰富的教育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我们不应该简单照搬外国的东西,也不要去生造许多教师听也听不懂的东西,去吓唬教师,显示自己的高明。

教师都有帮助学生成功的实践和体验,但往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成功教育课题组的同志正是在研究的基础上把它理论化、系统化,再还给教师、指导教师,促使其不断理论化、系统化、自觉化,教育的效益就越来越好。

总之,成功教育源于教师的实践,又概括了教师实践的精髓,所以容易引起教师的共鸣,从而促使更多的教师更自觉地去发展自己的实践。

第三,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由于它是在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特点及其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过程中也更具有现实性。

(三)从“差生情结”到“成功情结”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差生”与“失败”是难兄难弟,“差生”就意味着“失败”,“差生”就等于“失败”;而在刘京海的辞典里,“差生”意味着潜力,“差生”意味着成功的空间更宽,“差生”成功的意义大于“优生”的成功。

在转化“差生”的问题上,他有三个基本观点:

1、“差生”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教育要尽责

成功教育的实验研究使刘京海清楚地认识到,许多“差生”起初并不差,而是由于他们在经历若干次各种各样的考核、测试后,由于分数不“达标”,渐渐地便成了人们眼中的“差生”,由此形成的特定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自己也进入了角色认同,认定自己确实是个“差生”,有些人从此便“破罐子破摔”了,如果此时教师再对他们放弃了教育的责任,“差生”势必更差,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每一个学生尽责。

义务教育不是单纯对学习成绩好的人的教育,而是对每一个学生实施的基础性教育,而义务教育的“尽责”,就是均衡地让所有的学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

倘若教育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传统意义上的“差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2、教育应该追求“万能”,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尽职

面对“差生”,特别是当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感到茫然的时候,他们常常会用“教育不是万能的”来作一番自我安慰。

对此,刘京海有他自己的想法:

从一定意义上讲,差生的发展空间比优生更大、更广阔。

如果说,教育不是“万能”的,最起码应该是“多能”的吧,我们应该尽量地发挥教育的“多能”,尽力地追求教育的“万能”。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教育者要尽职,而“尽职”的基本体现就是“尽能”。

刘京海多次向人们介绍了他在这方面的思考,以及闸北八中的成功实践:

——我们作为教育者,确实需要为孩子们拓宽发展的路,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作为一个校长,我始终在想怎么使孩子觉得有成功的机会,会得到快乐。

——教育者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尽职意识。

我们在很多方面动了很多脑筋。

比方说,每个学校都有运动会,运动会都有入场式。

多数学校的入场式都是传统的队列型,时间又长,形式又呆板。

我们就搞以班级为单位的形体创意大赛,这样一来,创造力就出来了。

我们学校的文艺表演不是少数尖子的表演,而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的每周一次的自主表演。

我不立足于培养歌星、舞蹈明星、戏曲演员,而是立足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可能的范围内得到适当的发展。

——我们学校的环境布置也和其他学校不一样,墙上挂着的,都是愿意参加布置的同学自己组织起来制作作品,有玻璃的画、蛋壳的画、羽毛的画、纸的画。

我们学校的书法展览,有顶尖的全国特等奖的作品,有普通孩子的作品。

我们学校不是美术学校,也不是书法学校,我们所关注的,不在于画得或写得好不好,而在于孩子们愿不愿意参与进来。

换一种说法就是,我无意于比较他们的高低,理由很简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高的一面,也有低的一面。

可能对某一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且层次比较高;对另一方面其实也感兴趣,只不过层次比较低。

我重视的是他的兴趣,而不是他的兴趣最后所达到的程度。

的确,教育者尽职了,孩子就可能成为“多面手”了;众多的孩子成为“多面手”了,教育的“万能”也就体现出来了。

3、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因而“差生”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通常人们所说的“差生”,并不是样样都差,只不过是文化知识课的学习成绩不很理想。

用“分数”、“升学率”的尺子去量,一下子就把这些学生划入了“差生”的行列。

这其实是教育评价这个工具使用不当。

按照刘京海的观点,普通教育层面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因而“差生”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所以要实施成功教育。

他始终坚持认为,转变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难,但却更有意义。

的确,国家的建设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国民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必须从学生抓起,尤其需要从转变“差生”做起。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刘京海所关注的“差生”问题,正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其现实意义不止于教育本身。

这三个基本观点,使刘京海原先的“差生情结”升华为相信“差生”也一定可以成功、并矢志不渝追求“差生”不断成功的“成功情结”。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教师,不仅要有‘差生情结’,更要有‘成功情结’,才能引导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的确,有了“成功情结”,“差生情结”才有了实际的意义。

二、鼓励学习困难学生建立自信——成功之路的起点

成功教育的试验研究,是以学校德育与学生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为主体的。

刘京海及其研究团队,就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动力、学习困难学生在转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建设成功教育的“梦想文化”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有成效的探索。

(一)探讨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动力

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学校,作为教育者,首先需要解决如何正确看待学生的问题即学生观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它问题的解决才有基础;其次,要解决学生转化的动力问题,找到动力的源泉;再次,要解决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途径问题,从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用成功来激励他们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1、学生观:

三个相信

成功教育提倡三个相信: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刘京海多次讲过,有这个信念的老师同没有这个信念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

好的老师用第一种方法去教孩子的时候,有一部分孩子不会,他就会用第二种、第二十种、乃至第二百种方法去教。

他用的方法越多,他都会的学生就越多,他的教学水平提高得就越快,他就会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

差的老师,他只用一种方法教孩子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些孩子不会,他怀疑这些孩子能学会,所以他绝对不会用第二种、第二十种方法去教孩子。

所谓差的老师,就是一辈子用一种方法去教所有的孩子,所以他的水平是不会提高的。

过去我们认为好的老师同差的老师的区别在于能力的差别,实际上不是的。

能力的差异是有限的,但主要差异在信念的差异,因此,怎样去认识孩子,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刘京海研究发现,教育教学中有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就是学生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智能与其潜在的智能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差异很大。

基于这一点,刘京海认为,教师挖掘孩子潜能水平的不同,反映了其教学水平的不同。

关键在于教师既要确立“三个相信”的学生观,同时又要认识这样的差异,并努力顺应这些差异的特征进行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缩小这种差异,使之潜在的能量尽可能地外显、外化。

2、动力源:

三大机制

成功教育关于促进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动力机制的探讨,在试验研究阶段就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刘京海引导广大教师密切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科学运用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概括出了促进学生积极转化的三大机制。

(1)积极的期望

对学生始终怀有积极的期望,这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前提性条件。

成功教育所说的期望,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远景性的期望,就是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在多方面获得成功;

二是近景性的期望,即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学生努力后能够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2)成功的机会

就是要遵循“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的原则,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

刘京海认为,对学生仅仅停留在期望上还不行,期望变为现实,还需要强化一个中间环节——为学生创造争取成功的机会。

成功教育主张学校、老师、家长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闯,并使他们成功多于失败。

只有在更多的机会之中,孩子才会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现在,八中新校的高中部,有些学生喜欢绘画,学校就开出美术班,学生100%进了大学本科,而且是一本。

原来有些东西学不会,他就觉得自己不行;有了尝试其他东西的机会,他就觉得自己是可以成功的。

所以,他的自我概念就一步步变得积极了。

刘京海对当前学校那种生产“标准件”的教育方式很有想法,认为其最大弊端就是扼杀了孩子的许多天性和特长。

的确,由于我们过多地考虑到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操作上的方便,把学科搞得越考越窄。

学校教育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多地局限在少数几门学科上。

那部分(其实是少数)适合这几门学科的孩子成功(就算是“成功”)了,其余(且是大多数)的学生则“失败”了。

刘京海认为,直到现在,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这里,不是为孩子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而是使更多的孩子失败。

他反复强调,作为教育者,确实要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路,让他们去选择。

刘京海举了这样的例子:

在我们学校,光运动队就有三个,一个乒乓、一个击剑、一个武术。

这三个项目在全上海都是前三名的,而全上海重点中学都没有三个运动队的。

有的人书读不好,但乒乓打得好,有什么不好呢?

这总比三年中一事无成要好。

或者说,三年里面他至少还有一项快乐的事情,至少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还有希望吧。

所以,作为一个校长,我始终在想怎么使这样的孩子觉得有成功的机会,能得到快乐。

(3)鼓励性评价

成功教育所提倡的鼓励性评价,核心就是淡化评价的“管理功能”,强化其“教育功能”;强调帮助学生学会评价,发现和发展自己;坚持以找优点为评价的出发点,坚持以个体为主的评价标准,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方式。

在与刘京海的交流中,人们经常可以听到他陈述以下一些评价理念:

——评价的基本功能是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如果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形成了“内能”,那么,在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的挑战中,就会具有不断“增殖”的内动力,就会有适应社会不断选择发展方向的能力,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且,也只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才能正确认识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的觉醒力。

学生一旦自我觉醒、自我发现,就会获得面对人生的勇气。

——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找学生的优点。

主张找学生的优点,是因为我们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

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就有进步的支柱、发展的希望。

教师的水平就应该体现在能否认识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能否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赖以进步的优点,从而点燃前进的希望之火。

——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鼓励和表扬。

长期以来,我们信奉“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学生如果不能理解你的苦心孤诣,那么“忠言”也只能当作“耳边风”了。

我们无意否定批评乃至惩罚的作用,问题是长期的批评、指责并没有使“差生”转化。

我们只是希望在选择评价方式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规律,更多地强调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收到积极的效果,尤其是面对为数众多的“学习困难学生”。

——评价标准主要是个体参照标准。

在教育评价中,社会参照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一定阶段总要用这个标准去评价学生。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学校、教师只承认这一标准,只用这一标准去衡量学生,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使学习困难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失败者境地。

在义务教育阶段,现行的大班教育,必然存在学生个体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强调学生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充分重视个体参照标准。

即便是“差生”,只要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得到正确评价,就会促使他产生自我效应感,不断发现自己,逐步形成内动力,从而不断接近、达到、乃至超过社会参照标准。

这与到一定阶段再运用社会参照标准评价学生是不矛盾的。

——对学生的失败要正确评价。

我们反对让学生反复失败,它会降低学生的成就动机,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甚至产生强烈的自我贬低倾向,窒息内部动力机制。

但我们并不一概反对失败,学习中不会没有失败,失败有时是必要的,对此,如何正确评价失败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面。

——扩大评价的范围。

传统评价往往只以书面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而学习困难学生恰恰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我们如果仍用学习成绩来评价,这些学生就势必“永无出头之日”。

所以,我们应当扩大评价内容的范围,及时发现,并且认可学生的各方面的才能。

这样,学生发展的途径就会丰富得多,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全面素质的发展也将理想得多。

《新民晚报》曾经发表过刘京海一篇题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文章。

文中指出,好听的话又不限量,我们教师又为什么要那么小气?

更何况孩子肯定是有优点的,也肯定是有缺点的。

因为他有优点所以他能够接受教育,因为他有缺点所以他需要接受教育,都是优点就不需要教育了,都是缺点就没办法教育了。

世人一定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所以人是可以接受教育的也是能够教育的。

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只不过有的人优点多一点,有的人缺点多一点。

但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喜欢别人夸奖,这一点是共同的。

成功教育二十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这三大机制,已经成为学习困难学生成功转化的动力源泉。

3、新理念:

成功是成功之母

多少年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已经成为人们世代相传、耳熟能详的名言哲理。

刘京海对此也有他的独到见解:

孩子在发展过程当中,可能是需要失败的,但这个失败是为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