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124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docx

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讲稿

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影响

回顾:

世界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其影响

2008年9美国次贷危机正象人们所说的蝴蝶效应,亚马逊河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在太平洋掀起一场龙卷风。

而这一次这个风暴不是肆虐太平洋,而是整个世界,不是起源于亚马逊河,而是美国的华尔街,扇动翅膀的,不是蝴蝶,而是一个名为“房屋抵押债券”的金融衍生产品。

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1年,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发生了911事件。

“9·11”之后,为了刺激经济,防止经济衰退,美联储制定了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联邦储备银行格林斯潘连续降息,最后把利息降到1%。

这时,美国的经济开始转暖,特别是房地产业更是欣欣向荣,房价开始持续上涨。

房屋开发越来越多,房地产开发商就鼓励人们贷款买房。

美国有信用等级之说,工作固定,收入固定且丰厚,偿还能力就很强,这样信用等级高,反之,偿还能力有限的,信用等级就低。

所谓的次级贷款,就是银行把钱贷给了信用等级不高的人群。

那么为什么银行要把钱贷给信用等级不高的人呢?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两厢情愿,也就是说,信用等级不高的人,还有银行双方都乐意的事。

从信用等级不高的人群看,他们有买房子的客观需要,能够得到贷款是求之不得之事。

而从银行角度看,把钱贷给这部分人,更加有利可图,因为次级贷款的利息率高于其他贷款的利率。

这样银行为了业绩就是做了这笔买卖。

当然,这些次级贷款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炒房子的,并不都是卖给了穷人。

人们纷纷贷款买房子了,房地产商高兴了,银行以及贷款公司高兴了,有钱可赚啊,可是银行担心啊,钱贷出去了,万一要是到期买房人付不起贷款怎么办?

为了规避风险,银行、贷款公司就把次级贷款打包卖给了投资银行,让投资银行一起分担风险。

投行为什么要与贷款公司或银行分担风险呢?

当然是有利可图了,投行又重新包装设计出个新产品—CDO,也就是房屋抵押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美国的债券是按风险分级的。

假设当时设计的CDO风险等级是6,属于中等偏高,不是很好卖。

于是,投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两个部分。

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4和8,总风险不变,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比较容易卖掉,剩下的风险等级8的高风险债券怎么办呢?

对冲基金接了过来,对冲基金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

对冲基金狠狠地赚了一把,为了赚得更多,对冲基金又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10倍、20倍的贷款,然后继续买CDO。

此时,持有CDO债券的就有银行、投资银行、贷款公司、对冲基金、各个公司以及个人等,所有的参与者全都赚钱。

而大家赚钱的根本原因则是,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欣欣向荣,价格不断上涨,并且没有出现违约现象。

实际上,这个CDO是有风险的,为了防范风险,华尔街的金领们又创新出了一个新产品—CDS,也就是信用违约交换或叫做信用违约保险。

卖CDS的是保险公司,买CDS的是各个投资银行、银行、对冲基金、贷款公司以及个人。

也就是说,买CDS的人,每年要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金,送给保险公司,要是将来出现违约,卖CDS的人,也就是保险公司要负责赔偿,不出现违约,保险公司也就白拿了这笔钱,这样一来大家都有利可图。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华尔街人又在CDS基础上,创新出了一个新的产品,也就是发行一个新的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CDS的,这个基金更是被看好,大批的投资者都争抢买入,各个银行、投行、基金、公司等,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

据说,这个买入CDS的基金最后发行到了62万亿美元。

而投资这个产品都在赚钱。

但此时已经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

可以这样说,如果房产价格断续上涨,利率继续维持较低,并且没有出现违约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就不会发生,或者说不会这么快地发生。

可事情偏偏不是这样,美国的房地产先出了问题。

从2001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里美国房价不断攀升,但到了2006年的年底,美国房价却大幅下跌,同时,格林斯潘已经退休,接替他的伯南克不断提高利率,贷款利率提高,信用等级不高的人群无法偿还贷款,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违约,并且银行或贷款公司也无法收回房子变现,因为房价下跌,卖不出去了,由此一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各种债券也纷纷贬值,人们都急于出卖手中的CDO和CDS,还有基金,越是这样,这些金融衍生品就越贬值,最后不值一文,银行出现大量亏空,大量坏帐,人们又纷纷挤兑银行,所以,银行只能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了。

二、金融危机对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全面的影响

第一、股市大幅下跌,股市市值大理蒸发,货币贬值。

第二、是银行、保险公司等倒闭。

大批的银行倒闭了,华尔街遭受重创。

5月31日,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贝尔斯登是有着85年历史的顶级投行,在华尔街的历史是消失了。

到7月份,美国有七家银行倒闭,在7月份倒闭的就有加利福尼亚州印地麦克银行和第一传统银行还有内华达州的第一国民银行。

观察家11月份,今年以来美国已有19家银行破产。

9月7日,美国联邦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美国政府接管这两家机构,是为了避免更大范围金融危机的发生。

9月14日晚间,美林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银行。

美林公司是有94年历史的投资银行,希望通过出售自己来避免遭受在金融危机覆灭的命运。

9月15日。

雷曼兄弟公司递交破产保护申请,宣告破产。

雷曼兄弟公司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有158年辉煌历史,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消息一传出,美元和美国股指期货齐声下跌,华尔街一片恐慌,它的倒闭正式拉开了世界金融的序幕。

9月16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紧急救助破产边缘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向该集团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

美国政府将持有该集团近80%股份。

美国国际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集团,如果这个集团倒闭了,金融危机就会更加猛烈,也会进一步削减美国家庭财富,并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危害。

9月21日晚,华尔街仅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申请转为银行控股公司。

也就是由投资银行变为普通的商业银行。

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原本是一家,但后来两者分开了,摩根大通是商业银行,而摩根士丹利变为投资银行,现在,摩根士丹利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又转身变为商业银行了。

9月25日,摩根大通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的部分资产,华盛顿互惠银行是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也没有逃出金融危机这一劫,终于灰飞烟灭了。

第三,银行纷纷倒闭了,必然涉及到实体经济。

由于金融机构资金流量不足,融资更加困难,对企业的贷款也会更加谨慎,出现“惜贷”现象,而企业没有贷款,企业的生产发展将会出现困难,资金周转不顺畅会使得一些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

所以,美国的实体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

第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量倒闭,使得大批员工失业。

如雷曼兄弟公司的2万名员工,一夜间就失去了工作,那么其他倒闭的公司员工也避免不了失业的现实。

没有倒闭的公司也跟着大量裁员,如转为控股银行的高盛公司有3.25万员工,公司将裁员10%,美林证券公司虽然被美国银行收购,但也要进行裁员数千人,美国的雅虎、施乐、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和可口可乐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均已宣布裁员。

如今,在美国最流行的一句话是:

“你被解雇了”。

美国劳工部最近统计,9月份大规模裁员次数已经高达2269次,10月份,美国的失业率达6.5%,创14年来最高。

第五,金融危机不但导致失业,就业市场更是一片萧条,公司不断破产,没有破产的大量裁员,很多新增加的劳动力就业将是十分困难。

很多美国大学生也和中国的大学一样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像哈佛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院的MBA毕业生,往年是很抢手的,有很多人会进入薪水丰厚的大型投资银行,但今非昔比,大型投资银行倒闭了,这些毕业生也就业无门了。

可以想象,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是这样的就业前景,那么其他学院的毕业生呢?

第六,工人失业的直接后果就是家庭收入减少,不但现在没有了收入,以前的积蓄可能也化为零了。

如雷曼兄弟公司的高级员工,有的个人资产达上亿元,但雷曼兄弟公司鼓励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这样,既使有上亿资产,也都是公司的股票和债券等,而现在这些东西都是废纸一张了,上亿资产化为零。

失业的高级白领,如今在家庭里也没有了地位,还成了家庭生活的拖累,许多人面临家庭破裂。

这样还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第七,家庭收入减少的直接后果又是消费减少,许多家庭都缩减家庭开支,美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下降。

有的美国人以减少看医生的次数来省钱,美国人也精打细算过日子了。

第八,由于美国民众消费信心指数低,消费不旺,所以,美国的经济必然会陷入衰退。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DP的增长,主要是靠三驾马车的拉动,这三驾马车就是消费、出口和投资。

在美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0%以上,也就是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消费拉动的,如今,美国的消费不旺,必然导致美国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不旺,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就会受阻,最后形成产品积压,生产过剩,于是经济出现萎缩。

第九,美国的生活消费方式遭到质疑。

本次金融危机我们也可以戏称是由“美国老太太”引起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美国老太太”代表着美国人的消费方式,这个消费方式就是贷款消费,或者说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国家也倡导贷款消费,于是就编了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对话的故事,说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谈话,中国老太太说:

我终于攒够买房子的钱了。

而美国老太太说:

我终于还清买房子的贷款了。

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崇尚美国人的贷款消费方式,而嘲笑中国人的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

意思是中国老太太苦了一辈子,攒钱一辈子才住上新房子,而美国老太太虽然借钱负债,但却住了一辈子新房子,如今,美国人的消费方式惹出了金融危机,许多美国人也开始学习中国人的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了。

我想,我们中国人再讲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该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第十,本次金融危机也挑战了美国人的文化传统。

美国人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方式,不仅表现在住房贷款上,也表现在生活方方面面,不仅成年人贷款,学生上学也贷款,美国的大学生基本上是贷款上大学的,这倒不是说美国的父母不愿出钱供子女上学,更不是拿不出钱来,而是美国的文化传统观念使然。

美国人认为,孩子成人后就该独立了,所以,让他们贷款上学是正当的。

可如今的金融危机,失业率加重,就业就更加无望,如果这些孩子们毕业找不到工作,那么他们就不能及时还贷款,如果不能及时还清贷款,就会孩子信用受损,一旦信用受损,就将失去再次贷款的机会,同时,也会影响他们读研究生、买房子和买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将来找工作等。

所以,美国的父母不得不违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为子女还贷款,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危机对美国社会的文化传统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二)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的金融危机的扩展,必然危及全球经济。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受美国经济的“输入性”影响很大,美国陷入经济衰退必然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美国金融业的重组将会导致美国在国外投资的资金大量回流,致使资金流出国的投资需求下降,从而引起经济增幅下降或导致经济衰退。

美国的经济衰退必然会导致进口减少,进而对许多国家的出口贸易造成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欧洲步美国后尘也进入衰退,欧洲的经济前景可能比美国还要暗淡。

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11月份,欧元区和欧盟工业生产继续双双下滑,同比降幅都高达7.7%。

其中,德国和法国的工业生产的环比降幅分别为3.3%和2.4%。

欧元区和欧盟的出口严重下滑,出现外贸逆差。

11月份,欧元区和欧盟的出口同比分别下降10%和11%。

此外,欧洲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欧元区去年12月份的失业率由前一个月的7.9%上升至8.0%,为连续第九个月的上升。

英国的经济形势也非常糟糕,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英国GDP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负1.5%,这是自1980年以来,英国经济最大的季度跌幅。

去年第三季度英国GDP比前一个季度下降0.6%,英国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符合经济衰退的传统定义。

在第四季度,英国失业总人数上升至192万人,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

2009年1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反映总体经济活动情况的经济敏感指数继续恶化。

继去年12月份大幅度下滑后,今年1月份继续下降1.5点,为1985年开始此项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欧盟27国经济敏感指数也比前一个月下降了3.3点,其中,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的经济敏感指数下降了3.1点。

面对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那些严重依赖于制造业出口的国家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日本政府已正式宣布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日本内阁府2月16日发表的统计速报,去年第四季度,由于全球经济滑坡,日本的出口大幅减少,比上个季度下降了13.9%,设备投资也下降了13.9%,,陷入低迷不振局面,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季度大幅下降了3.3%,,按年率计算降幅为12.7%,。

至此,日本经济已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

这是日本经济自1974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该报告同时显示,2008年全年,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为-0.7%。

考虑到日本的国债已达到其GDP的1.6倍以上,而且日本的利率长期以来一直为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最低,日本政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正面临着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收缩,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德国2008年第四季度的出口较上一季度大幅下降7.3%,首次影响,第四季度的GDP环比下降2.1%。

金融体系脆弱、短期外债甚多、严重依赖于能源生产和出口的俄罗斯,受到了金融危机和石油价格暴跌的双重打击,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于出现负增长。

面对发达经济体进入衰退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口下降这一局面,严重依赖其市场和在货币金融上与其联系密切的东盟和韩国经济,必然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出口下降,直接投资减少,资金撤离,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损,经济增长速度全面下降。

随着韩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已经有人开始谈论第二轮亚洲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了。

全球经济的减速导致订单减少,也打击了印度的出口业。

2008年,印度的出口额已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数据,去年12月份,印度出口额同比下降1.1%,由于出口下降可能导致1000人失业。

目前,金融危机已开始全面影响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尤其是效果经济深受冲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速明显放缓,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将进一步下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3.7%,预计2009年回进一步放慢到2.2%。

这一速度不仅远低于过去10年的5%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也正在滑向全球经济衰退的边缘。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之对策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给全世界都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国当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短期的,更有长期的。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几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影响:

  第一,对我国国内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没有像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那样纷纷倒闭,原因是我国对金融领域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所以,我国的金融机构海外扩张不是十分严重。

另外,中国的银行基本上是国家的控股银行,有国家信誉作担保,投资者不会去挤兑银行,也就是不会落井下石。

所以没有出现破产的情况。

但也受到很大影响。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如中国银行,持有雷曼兄弟有几亿美元债券,这样就亏损了。

第二,我国的外汇储备受到影响。

因为国家外汇里面也会有一定的美国投资银行的债券或股票,使我国的外汇减少。

  第三,中国出口明显放缓。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美国人过起了节衣缩食的日子,他们这一节约不要紧,我们国家受不了了,因为,美国等国家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减少了,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订单现在很少,所以,出口明显下降。

每年的11月份,国外都要从中国大量进口圣诞树、玩具等圣诞礼物,但今年中国出口这些礼物的集装箱数量大幅减少。

第四,由于外需减少,出口受阻,外向企业生存就发生困难,出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的现象。

上半年,我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了,这些倒闭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江浙和广东一带。

第五,外向型企业倒闭,必然造成在这个领域的工人失业。

我国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如今,很多在外向型企业工作的人失业了。

比如,香港上市公司合俊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企业之一,其下在广东的两家大型企业——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10月15日突然倒闭,导致这两个企业7000多名工人失业。

第六,外需不旺,给我国经济增长造成压力。

刚才我们讲过,拉动经济增长的是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我国与美国的情况不同,美国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我国主要是投资和出口,但目前我国的情况是,消费不旺,投资有顾虑,而出口又受阻。

尤其是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滑。

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GDP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

(二)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之对策

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我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简称“国十条”。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第二,加大基础建设。

这种情况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必须采取适当的办法加以控制,因此,保增长,刺激经济就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保增长呢?

前面我们讲了一个措施,就是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居民收入,以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打消人们的消费顾虑,从而扩大消费需求,用增加国内的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除此之外,国家还有更有力的措施,那就是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增长。

国家要投巨资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还要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还要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有重大意义,既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就业,从而也扩大了国内的需求,保证经济稳步增长。

第三,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4万亿元的巨额投资,用于第二产业的比较少,高耗能产业基本没有投资。

这就说明,国家不仅仅是保增长,更重要的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也就是要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通过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民生短板、文化教育短板来促进整体经济发展转型的。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及展望

 联合国发布《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于2010年1月21日发布了《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如果目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得以持续,全球经济将在2010年缓慢复苏,实现2.4%的低速增长。

报告特别提到,去年遭受全球金融危机沉重打击并出现6年来首次负增长的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不但将在2010年止跌反弹,而且3.4%的经济增长预期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甚至在去年经济衰退7.1%的墨西哥也有望在2010年实现3.0%的增长。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G20)多伦多峰会上发言指出,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复苏基础不牢固、进程不平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这一概况性论述很好地说明了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

首先,各国经济复苏大多还是源自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的效果,私营部门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激活,因而其基础并不稳固。

其次,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则呈现出多种步调并存的局面,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复苏势头,美国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快速回升之后开始放缓步伐,欧洲国家则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而表现不佳。

最后,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欧元区债务危机仍有可能向欧洲其它国家蔓延,美国经济也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新兴市场国家则需要谨防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

一、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综述

(一)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好于预期。

从近期的经济状况来看,世界经济复苏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009年底到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复苏回升势头,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反弹超出了此前经济预测的预期,在这一阶段各国政策的主题在于“何时实施退出战略”。

然而,随着5月份希腊危机的爆发以及进而引发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被蒙上了巨大的阴影,此时的争论焦点已经变成了“先推行财政稳固计划还是继续维持经济刺激政策”。

事实上,这也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面临的两难问题。

1、实体经济领域增长迅速,工业生产与国际贸易均快速回升。

  与希腊危机爆发后虚拟经济领域出现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全球实体经济保持了持续和强劲的复苏势头。

从工业生产状况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虽然还未恢复到2007年初的水平,但已经出现持续的回升,日本则从谷底迅速上升,形成明显的“V”型态势;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印、巴三国工业生产都已经远远超过2007年水平,俄罗斯也已恢复到这一水平。

在国际贸易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亚洲主要经济体如中国、日本、印度、印尼等的商品出口都已超越2007年水平,说明全球贸易恢复势头良好。

2、亚洲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普遍向好,美国和欧洲则面临“二次探底”风险。

  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地域分布来看,经济复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已经步入快速复苏道路,即使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也不会影响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生产回升势头。

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经率先对经济刺激措施采取了“退出”政策,并提高了其国内利息率,目前来看,这一政策措施不仅没有对其国内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反而进一步拉升了国内股市上升的势头。

其它新兴市场国家也都保持了较高程度的增长速度。

与此相对应,美国和欧洲则显示出后劲不足的迹象,在2009年底和2010年第一季度,由于企业自身产品库存回补形成的效应,经济增速超过预期。

但是在此之后,就出现逐步放缓的趋势。

欧洲经济受累于主权债务危机所造成的财政政策紧缩倾向,而美国的各主要经济指标则都呈现下降趋势,包括新房建筑和房屋销售比率、消费者信心指数、就业率、经理人采购指数(PMI)等,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担忧美国和欧洲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见底”的情况。

(二)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问题和风险隐患

1.经济复苏尚未带来失业率的明显改善。

虽然世界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并未见到明显的下行迹象。

美国失业率尽管从峰值的10.1%回落至9.7%,但新增工作岗位中大部分是与人口普查相关的临时性工作,这说明失业率可能只是短期回落,持续回落的前景并未出现;欧元区失业率则是创下12年来新高的10.1%;日本的失业性反弹,并未带动就业实质的增长,还处于一种无就业复苏的阶段。

这种复苏状态对消费者的信心影响很大。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各国消费者信心虽然有所上升,但尚未达到正常时期平均水平的下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消费者支出的增长,阻碍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

2.消费增长依然乏力,世界经济复苏后劲不足。

一季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