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046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DOC

语言学概论复习

一、填空题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传统语言学),通称为(语文学)。

3.(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古印度)、(古希腊)、(古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传统语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书面语)。

5.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被称为(传统语言学)。

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本)。

7.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8.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9.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的代表著作是(《句法结构》)。

10.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11.在孩子学习语言的独词句阶段,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言语)能力。

12.“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普通理论)语言学。

13.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

14.语音四要素是(音质、音强、音高、音长)。

15.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声音的轻重强弱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振幅),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震动时间的长短)。

16.汉语普通话/P/的区别特征是(双唇、轻音、塞音、不送气)。

17.汉语普通话中/k/的区别特征是(舌后、轻音、塞音、送气)。

18.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非条件变体)两类。

19.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构成的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音高)、(音重)、(音长)三种。

20.音位是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包括两种类型(音质音位)、(非音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包括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震动、气流的强弱)等几个方面。

21.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决定。

22.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否受到阻碍)是决定性的。

23.国际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根据(一对一)的原则创制出来的。

24.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发言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三个方面。

2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26.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27.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全民性)和(能产性)特点。

28.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29.古汉语中的“之、乎、者、也”等一套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完全消失,并变成了“的、了、呢、吗”等另一套语气词,研究这种演变过程的语法被称为(词法)

30.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对于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来说,划分词类只能依靠语法中的(功能)特征。

31.根据语言的结构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32.像汉语这样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而没有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孤立语);像俄语这样主要采用外部屈折(附加)和内部屈折等形态变化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叫做(屈折语)。

33.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多式综合语)四种。

34.英语foot→feet采用的语法手段是(词性变化)。

35.英语动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者ed,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数、时)。

36.语法单位有(语素、词、词组、句子)。

37.语言发展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原因)、(语言内部原因)。

38.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规律)是(不平衡性)、(渐变性)以及(相关性)。

39.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

40.方言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分化)。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亲属语系);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41.常见的社会方言有(行业用语、科学技术用语、阶级方言、黑话等)。

42.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比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还要大,但是仍然属于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使用者共同属于一个(民族),并且有共同的(书面语),有共同语和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

43.社会的统一会引起语言的统一。

一种语言的地域方言统一成共同语是同一语言内部的“(融合)”,采取地域方言向(共同语)集中、靠拢的合作方式来实现;几种语言统一成一种语言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融合)”,采取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的融合方式来实现。

44.不同语言的统一,就是通过语言接触中的(双语现象)阶段,让不同层次的共同语逐渐替换原来的语言,从而统一成最后的共同语。

45.语言的分化就是在接触减少或者缺乏的情况下,逐渐扩大不同区域的人们的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甚至(亲属语言)。

46.地域方言的特点最明显地反映在(语音方面)。

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

47.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瑶)(藏缅)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48.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49.谱系分类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

50.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51.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

52.语言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的(借用)、(混合)、(同化)等结果。

53.世界语的创造者是(柴门霍夫)。

54.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55.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固定地与语言中的(书写符号)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5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字)、(古中国甲骨文)、(中美洲玛雅文字)。

57.唯一到今天还在继续使用的自源文字是(汉字)。

58.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可以分为(音节和音位)文字。

6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字符)。

二、名词解释

1.专语语言学:

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2.普通语言学:

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3.组合关系:

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

4.聚合关系:

在言语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能自然的聚集成群,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由分类而形成的。

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它不同于表格。

一个人在同一时间也不可能说出两个符号来。

6.音位:

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质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是音位在具体语音环境中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这种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音位变体。

它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8.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9.音位的双向聚合:

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双向聚合。

双向聚合是音位系统的主流,平行、对称是音位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

10.语流音变:

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

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11.隐喻:

是词义派生的重要途径,反映的是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

常见的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一般是以较具体的意义为基础来建构较抽象的意义,在不同的意义领域之间建立其相似关系。

如:

习(数飞――反复练习、复习、温习)入门(进门――学习的初步阶段)

12.换喻:

是词义派生的重要途径,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在人们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如:

工具-劳动者:

笔杆子-写作者;材料-产品:

pen(羽毛)-笔;地名-产品:

茅台-酒;部分-整体:

铁窗-监狱;地点-机构:

白宫-美政府

13.词根:

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

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14.词缀:

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根据在词中出现的位置,可分为前缀、后缀、中缀。

15.词尾:

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

词尾是变词语素,也叫构形语素。

如:

英语单词的数、时、体、态的变化,无论怎样变,都只是改变词的形式,而不会构成新词。

16.构词语素: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其中词根和词尾是构词语素。

17.变词语素: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词尾是变词语素。

18.语法范畴:

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

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19.性:

是某些语言里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

20.数:

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

21.格:

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直接和句法相关。

22.时:

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

23.体: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24.态:

也称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

25.人称:

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26.亲属语言: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叫亲属语言。

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27.谱系分类:

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28.孤立语:

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主要代表。

特点是:

缺乏词形变化,词序严格,虚词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孤立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大部分词语是由词根构成的复合词,词的结构比较单一,是一个孤立的词干。

29.屈折语:

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的语言。

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重要;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以印欧语系为代表。

30.粘着语:

是一种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并通过词本身形式变化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

它没有内部曲折,只靠词尾发生变化表示语法意义。

词根词尾结合不紧密,二者有很大独立性。

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以土耳其语、日语为代表。

31.复综语:

又叫编插语、多式综合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

其突出特点是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

由于词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即分不出词和句子。

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

32.借词:

也叫外来词,指音与义都来自外语的词。

如:

telephone-德律风,microphone-麦克风。

33.社会方言:

是指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等社会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小社团语言差异。

其最显著的差异是在词汇方面。

如:

戏曲界(行头、场面、龙套);语言学(音位、音节、音素);学生腔、官腔等。

地域方言:

指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及变体。

34.洋泾浜:

是17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是当地人和殖民者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是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35.混合语: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混合体。

多为与外国通商的港口或与外国交往较多的地区使用,通行范围小。

一般是外语和母语混用而造成的。

混合语不能长久存在,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而消失,如:

“洋泾浜”

世界语:

指为了打破语言的隔阂而人为创造的旨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一种人造语言。

如:

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于1887年创造的世界语。

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语,部分取自希腊语和日尔曼语。

语法规则16条,没有例外,用拉丁字母书写。

36.语言的融合:

是随着不同民族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或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的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又称为语言替换,语言转用。

37.文字:

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其本质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因而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可以把文字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

38.书面语:

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所有交际工具中适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最广的,人类社会时时刻刻离不开语言;

(2)语言是其他交际工具的基础,其他交际工具代表的都是语言信息。

2.什么是符号?

符号应具备哪些条件?

举例说明。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像红绿灯、旗语的手势、文字等式视觉可以感知的,感知的形式都是和内容结合在一起的。

(2)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约定俗成的。

“约定俗成”是语言符号的本质。

如汉语中把“用两条腿走路、会说话、会干活的动物”这样的意义和rén这个语音形式结合起来。

(3)符号对于符号使用者来说具有强制性。

为了人们的交流,符号的形式与内容一旦约定俗成就不能轻易地改变。

3.举例说明符号与征候有什么区别?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是事物的一部分,与事物有必然具体的联系。

符号则是事物的代表,指代表某种事物的标记,与事物无必然具体联系。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运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事物?

并不是。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符号中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它对社会成员的强制性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便改变音与义之间的结合关系,除非整个社会都接受,才能改变这种关系。

5.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1)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

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

一方面,语音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

(2)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可分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

(3)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如红绿灯。

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想,以及思想感情的微妙之处,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4)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

6.语言内部是个怎样的装置?

它是如何运转的?

语言内部是一个成系统的层级装置。

它共分上下两层。

底层是一套音位,其数量因语言而异,上层又分为三级:

语素、词和词组、句子。

层和级、级与级紧密相连,下级单位、下层单位均依照一定规则组成上级、上层单位,数目上翻番增量,性质上有所变化,最终构成复杂的语言层级装置。

语言这个装置是靠组合和聚合来运转的。

由于语言中的每个成员都同时处于既可以跟其他成员相组合、又可以被其他成员所替换这两种关系当中,所以才使得语言这个装置运转起来,从而用有限的单位和规则来完成人类交际的无限需要。

7.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他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1)语音这种形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

(2)语音形式的容量大,几十个语音单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表达任何意义内容。

(3)语音形式的表达效果也是最好的,可以细致入微地表达人类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感;而且,有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的语言不会因为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语言的手势之类。

8.汉语普通话的“他”由音位/t/和/a/构成,能否说/t/和/a/是语言符号?

为什么?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于最下层。

“音”本来是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音流,犹如笑声哭声、虎啸狼毫,分不出音的结构成分来;“义”的情况也是如此,混沌、模糊,分不出意义的界限。

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但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而构成语音,基本上就能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构成语言符号。

/t/和/a/只是音而没有义所以不是语言符号。

9.语言和思维有怎样的关系?

联系:

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活动的成果依靠语言得已巩固和存在。

思维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依靠语言。

语言是表达自己思想和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

根据实验也证明了思维不能脱离语言。

区别:

(1)功能不同。

思维的功能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语言的功能在于使社会成员之间能相互交际。

(2)规律不同。

思维规律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共同性;语言规律具有民族独特性。

(3)范畴不同。

比较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的不同

10.语言有没有阶级性?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语言的语音形式和语法结构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当然,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

11.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

为什么?

12.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后天获得的。

语言是社会现象,一个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语言,具备语言能力,离开了社会,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他也不会说话。

如果一个人先天就具备有语言能力,那么就应该是所有人都说相同的语言才是,而实际上是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社会,就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中国孩子从小生活在中国,就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如果从小在英国长大,则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社会环境是最好的语言老师。

13.一出生就远离人群的狼孩为什么始终未学会说话?

试从人的语言能力的角度讨论之。

(同十一题)

14.语音有哪些属性?

什么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有生理、物理、心理三方面的自然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

在语言的属性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15.什么是音位?

怎样确定音位(归纳音位的原则是什么)?

音位是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确定音位主要采取替换法,即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或者特定的语言中,用音素进行替换,比较替换后的音节是否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形式和意义的作用,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是不同的音位,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则归为一个音位。

16.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

A、功能上。

元音能自成音节,辅音通常不能。

B、物理上。

(1)气流是否受阻,元音无阻碍,辅音有;

(2)发音时气流的强弱,元音弱,辅音强;

(3)声带是否震动,元音震动发生,辅音阻碍发声;

(4)发音器官是否保持均衡紧张,元音均衡紧张,辅音发音部位特别紧张。

17.简述“肌肉紧张度说”的内容。

肌肉紧张度说”是根据发音时肌肉紧张程度的变化来解释音节的星辰和确定音节之间的边界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弛和紧张相互交替的。

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肌肉的紧张过程又可分为渐强、最强、渐弱三个阶段,最强阶段叫音峰,渐弱阶段和下一次紧张的渐强阶段交界处,紧张程度最低,叫音谷。

音谷所在的地方就是音节之间的分界处。

18.以普通话为例,说明归纳音位的相似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互补原则。

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之中。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

(1)自由变体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

(2)这些音位之间在运用时是互补的。

(二)语音近似原则。

互补分布是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足条件。

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还应该是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否则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

普通话里m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ng只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n既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又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从整个鼻音系统上看,m和ng存在着互补关系,因m和ng的来源不同,音感差异太大,没有人认为它们是一个音,当然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必须分立两个音位。

19.普通话中的[n]和[l]是两个音位,四川话中的[n]和[l]也是两个音位吗?

为什么?

原因:

四川人为什么发不出n与l是与四川话的音位系统直接相关的。

其实四川人不是发不出n,当n处于韵尾的位置的时候,例如ren,lun等音的末尾,是可以发出来的。

但是n处在声母的位置,如你所说,牛奶、脑子,发不出来,这是因为在四川话的音位系统里,没有n和l的区别,音位学叫对立。

所谓音位系统就是一种语言或者方言里,所有有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在四川话里面,脑字发nao和lao没有区别,那就是n和l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也就是没有形成对立。

20.为什么在汉语普通话里,[i]和[a]应该分属不同的音位,而[a]、[A]、[α]却应该归入同一个音位?

请用归纳音位的原则对以上问题作出简要说明。

音位的原则:

在一种语言或一种方言中,尽管发音的实际情况不同,如它他们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那它们你是属于同一个音位。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位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因而不能骑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他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汉语普通话[a]、[A]、[α]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

正常情况下,出现[a]的地方不会出现其它原音,[A]、[α]的情况也是如此。

这四个元音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有对立现象,因此我们有可能把它们归入同一个[a],让它们成为[a]的三个条件变体。

21.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一)对立原则:

两个音如果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互相替换之后就会产生意义的差别,那么它们就是对立的。

对立关系是划分音位的主要依据。

彼此对立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比如说普通话的[ta](搭)和[t‘a],(他)都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互相调换之后读音产生意义的区别,这就是对立的,应该归纳成不同的音位。

(二)互补原则:

两个音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那么它们是互补的。

互补的语音不能起音位辨义作用。

因为它们在相同的语境里互相排斥,不会构成最小对立体。

这样的两个音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