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3039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 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推荐 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 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docx

《推荐 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 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 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docx

推荐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

【推荐】常务副县长新型城镇化考察心得体会

11月17日至21日,随新型城镇化学习组赴柳州市和桂林阳朔县、象山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

结合我县城市建设发展实际,谈一点看法。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县城建设“5·10”工程、“8696”计划、“2+9”工程、“5423”工程,我县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前,必须紧抓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深化“五城同创”,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合力把郎溪建成一座生态、宜居、繁荣的“智慧城市”。

一、立足长远发展,注重规划设计。

高起点规划是城市高水平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而城市设计是提升城市整体品质的具体抓手。

一是确保战略性规划的前瞻性。

通过编制战略性规划,来确定城市的定位、目标。

按照城市标准进行规划的深化研究,确保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

重点是严格按照郎溪“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晰各个区域功能定位,引导各个区域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确保控制性详规的科学性。

通过编制实施性规划,来确定城市的框架、结构。

在拓展城市规划编制深度的同时,提高控制性详规编制进度和质量。

全面做好老城区等重点功能区块的详细规划和功能设计。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加强现代物流等重点载体的规划研究,做好定埠港口物流园的各项规划,确保物流园早日建成使用。

三是确保修建性详规的特色性。

通过强化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来确定城市的形态、特色。

全面提高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水平。

高标准完成中心核区域、梧桐湖公园等重点部位的城市设计方案;完成胥河路等主次道路绿化亮化设计方案。

坚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克服“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统筹安排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立足设施完善,注重功能提升。

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

推进城镇化,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搞好微观空间治理。

一是加快推进功能性载体建设。

围绕集约发展要求,进一步明晰县城区各类产业功能定位,着力完善功能载体布局,以功能板块的优势发展带动区域的融合发展。

新城区要进一步完善商务、休闲等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推进金融、展览等特色功能建设。

郎溪经济开发区要明确产城融合发展方向,整合园区,错位发展,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实现产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效应。

高度重视老城区改造,严格按照规划,精心编制项目,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是加快推进交通网络设施建设。

进一步优化、细化区域内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启动和完成钟桥河路、凤居北路、碧河西路等道路建设,完善城市路网框架。

加强城乡公交网络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公交线路,把公交服务向边远和纵深延伸,方便群众出行。

三是加快推进功能配套设施建设。

坚持依靠人民建城市,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城乡一体、配套完善”要求,切实把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作为功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取向。

更加关注城市设施建设的“细节”,启动建设新客运站、第三小学、三馆一院、文化中心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程项目,使城乡居民真正从细微之处感受到城市建设的人文关怀。

三、立足经营城市,注重城市建设。

城市化进程其实就是产业、资本、人口、市场的集聚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更要重视城市经营等方面工作,确保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一是在城市经营上寻突破。

城市经营是推进城市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当充分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使城市建设实现良性循环。

积极创新多元化的项目运营模式,加快培育多元化的城市建设主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推动政府购置公共服务,提高城市资源经营效益。

二是在品位提升上寻突破。

注重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的培育,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既要注重城市建设量的扩张,更要注重城市发展质的提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内涵,增强发展的“软实力”;既要注重城市融入现代元素,更要注重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围绕“中国绿茶之都、江南水韵之城”和“九德郎溪”的总体定位,在城市建设中,彰显深厚历史文化的底蕴,挖掘和整合郎溪的人文景观,把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底蕴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

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寻突破。

充分发挥已建和在建的城市综合体作用,加强业态管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中国休闲小城品牌效应,引进先进的营销和管理理念,把旅游资源盘活、做精、管好。

加速石佛山-天子湖4A级旅游景区创建,以及中华茶博园等一批项目建设,积极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四、立足“五城同创”,注重管理创新。

城市发展“三分建,七分管”。

要坚定不移将推进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县“五城同创”与城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突出源头控制,强化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巩固深化省级文明县城、生态县等创建成果,积极引导公众参与,致力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持之以恒提升工作成效。

结合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推进城区胥河路等道路绿化、郎川大道北侧48米景观带等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占有量,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全力争创省级森林城市。

立足“数字城管”的管理平台,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和机制,加快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传统型向现代化、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由单一型向数字化、由经验型向法制化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