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54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docx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2020年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4.用甩过的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7.8℃,未经甩过,又先后用它测量乙和丙的体温.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8℃和38.6℃,那么在测量时两次读数分别是(  )

A.36.8℃和38.6℃B.36.8℃和37.8℃

C.37.8℃和37.8℃D.37.8℃和38.6℃

5.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6.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7.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都是非晶体

D.在第15min时,甲、乙两种物质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固态CO2)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放在冰箱中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瓶子外壁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9.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让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白雾是水蒸气

10.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固态氧

熔点/℃

-38.8

1064

1083

1515

3410

-259

-218

A.用钨制成的电灯灯丝不会熔化

B.纯金掉在钢水里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

D.在-265℃时氢是液态

11.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成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成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能够快速变温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1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    ℃.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图1       图2

13.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 

14.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是     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    减小而降低. 

15.PM2.5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有人提出治理方案:

可以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使其吸附空气中的PM2.5并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

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    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    成冰粒,下落至地面危及道路安全. 

16.气体打火机里面的液体主要是丁烷,它在常温下是气体,是通过      的方式使其变为液体的.据某市日报报道:

天津一小男孩睡觉时,臀部将压在下面的劣质打火机焐炸,液态丁烷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在此过程中   吸热致使其臀部局部冻伤. 

17.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

(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

(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的名称是    .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7分,共35分)

18.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    min,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7

48

48

48

48

50

53

(4)当物质的温度达到44℃时,物质处于    态.第7min时,物质处于    态.(均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能反映该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    (填字母). 

19.小熊在做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1)部分操作如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    (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 

②将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该实验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    (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可观察到玻璃板    (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    (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酒精蒸发    (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 

2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 

(2)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最后升到水面时裂开,气泡内放出的    在烧杯内壁形成小水珠.观察图中烧杯内壁a、b两处,可以发现    处出现的小水珠较多,这是因为 . 

(3)正确操作和读数后,小明所在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小华所在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表2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3

96

98

98

98

98

98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 

②对于两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小明所在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两小组的数据均有效

③从计时开始到水沸腾,    (填“小明”或“小华”)所在小组所用时间较短,原因可能是  

 . 

(4)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温度计的玻璃泡中的液体可能是   (填“酒精”或“煤油”). 

(5)实验中,水沸腾时撤掉酒精灯,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B

A

D

B

A

A

C

C

C

A

1.B 【解题思路】 0℃的冰与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故B正确;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故C错误;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故D错误.

2.B 【解题思路】 冰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A错误;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正确;雪一般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错误;冰挂是由水滴凝固而成的,D错误.

3.A 【解题思路】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来加快蒸发的;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都是为了减慢蒸发.

4.D 【解题思路】 乙的体温比体温计原来示数低,液柱不能下降,仍指示原来温度;丙的体温比原来示数高,液柱能升上去,指示的是丙的实际体温.

5.B 【解题思路】 本题所述的“冰花”是水管中喷出的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B正确;水的凝固点为0℃,如果当时气温为0℃,则水不能放热凝固成冰,故C错误;固态的“冰花”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是吸热过程,故D错误.

6.A 【解题思路】

选项

解读

正误

A

海水由于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

×

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

×

D

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雨水

×

7.A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甲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0min-10min=10min,乙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7min-17min=10min,两者熔化时间相同,又因两者用相同热源加热,说明吸收热量相同,故A正确;乙图线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高,即乙的熔点高,故B错误;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均为晶体,故C错误;甲在第15min时为固液共存态,乙在15min时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