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2142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docx

PLC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课题名称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赖指南、刘星平、唐勇奇、谭梅

2012年6月15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课题名称冲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赖指南、刘星平、唐勇奇、谭梅

审批黄峰、汪超、刘星平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2年6月4日

课程设计完成日期2012年6月15日

设计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训练,获得应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根据控制对象的用途、基本结构、运动形式、工艺过程、工作环境和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

2.绘制冲床控制系统的PLCI/O接线图和梯形图,写出指令程序清单。

3.选择电器元件,列出电器元件明细表。

4.上机调试程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

1.所选控制方案应合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应能够满足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并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2.所绘制的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4728-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87《电气制图》和GB715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的有关规定。

3.所编写的设计说明书应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篇幅不少于7000字。

主要设计条件

1.PLC实验设备若干。

2.参考文献若干。

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

1.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正文(按设计内容逐项书写)。

5.参考文献。

6.附录。

7.课程设计评分表。

设计进度安排

第1周:

1.星期一上午:

课题内容介绍。

2.星期一下午:

仔细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与要求,收集设计资料,准备设计工具。

3.星期二~星期五:

确定控制方案。

绘制冲床电气控制系统的PLCI/O接线图和梯形图,写出指令程序清单。

设计控制系统的工艺图纸。

选择电器元件,列出电器元件明细表。

第2周:

4.星期一:

上机调试程序。

5.星期二~星期五:

编写设计说明书,答辩。

参考文献

[1]廖常初.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工程应用[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万太福.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3]刘祖润.毕业设计指导.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4]谢桂林.电力拖动与控制.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5]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前言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可以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这些已有通用设备,比如用数显、数控装置改造通用设备,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改造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设备与半自动设备组成的生产线,这样可以把计算机功能完备、编程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这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扩展到所有的控制领域。

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可编程控制器就顺应而生。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传统机械设备的控制柜逐渐被新一代的智能化仪表所代替,对于日益复杂的控制功能,传统控制柜显得无能为力,而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可编程序的特点,运行时可以根据要求,自动选择控制算法、适应性强、可编程控制器采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可以简化线路,使控制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本设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板材加工中,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实现板材加工的自动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它的应用面广、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经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PLC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PLC在其他领域,例如在民用和家庭自动化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LC)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

冲床是一种为薄片加工,冲压,模压,压纹等强迫金属进入模具的活动部分,安装上磨具冲压钢板等物件的机床。

 

第1章概述

1.1冲床概况及控制要求

冲床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初始状态时机械手在最左边,左限位开关SQ4接通,冲头在最上面,上限位开关SQ3接通;机械手松开(YV1断开)。

其运动过程如下:

图1-1冲床运动过程示意图

1.按下起动按钮SB1,YV1接通,机械手夹紧工件并保持。

2.1s后YV2接通,机械手右行。

3.机械手右行到位,接通右限位开关SQ1,冲头下行(YV4接通),加工工件。

4.工件加工后,下限位开关SQ2接通,冲头上行(YV5接通)。

上行到位时,上限开关SQ3接通,冲头回到初始位置。

5.机械手左行(YV2接通)。

6.机械手左行到位,左限位开关SQ4接通,机械手松开(YV1断开),机械手回到初始状态。

冲床要求设置手动,单周期,连续循环和自动返回原点四种工作方式。

1.2设计任务

1.设计和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或PCI/O接线图、功能表图和梯形图,编写指令程序清单。

2.选择电气元件,编制电气元件明细表。

3.设计操作面板电气元件布置图。

4.上机调试程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第2章控制方案论证

2.1继电器方案

采用继电器方案,将要用到较多的继电器,会造成设备的体积变大,重量增加。

更重要的是采用继电器方案接线复杂,容易出故障的点多,维修不方便,工作不可靠。

2.2单片机方案

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来控制冲,还需要另外设计I/O电路印制电路板、人机界面等,而且程序编写较复杂,最终导致设计和周期过长。

2.3PLC方案

PLC编程方法简单,功能强,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冲床采用PLC控制可控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体积小,能耗低,但是价格略高。

2.4结论

冲床是一种大电器而且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求在工作中稳定不容易出故障,而且易于控制和维修,用PLC方案设计,虽价格高了点但其控制性能和抗干扰性较强易于控制,体积小即使出现故障易于维修大大减小了因机器故障而降低生产。

用其它方案设计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综上所述,冲床应该选用PLC控制方案。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3.1控制线路设计

3.1.1冲床运动原理图

图3-1冲床运动过程示意图

3.1.2元件选择

序号

名称

符号

型号

主要技术参数

数量

1

按钮

SB

LA2

红、绿

11

2

组合开关

SA

HZ3-133

20A380V

2

3

行程开关

SQ

LX2-131

自动复位

4

4

熔断器

FU

RL1-60

30A

1

5

可编程

控制器

PLC

FX2N-48MR

输入点数>16

输出点数>5

1

 

3.2PLC的I/O接线图

图3-2冲床的I/O接线图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4.1顺序功能图

图4-1冲床的顺序功能图

4.2公用程序设计

4.2.1公用主程序

图4-2冲床的公用程序设计

 

4.2.2公用子程序

 

4.3手动程序设计

手动程序用输入点X6-X13控制。

每步之间互锁了其他不活动步,因此这样更安全可靠。

具体程序如下:

 

图4-3冲床的手动程序设计

4.4自动程序设计

自动程序设置了单周和连续两种方式这样更容易工作和故障检查。

具体梯形图程序如下:

 

图4-4冲床的自动程序设计

 

4.5自动回原点

 

总结

 本次PLC课程设计我做的的是冲床控制系统,由于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一开始素手无策,只能到处找资料。

通过一系列的资料考察和耐心请教,开始有点眉目了,到此才开始进行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让我很好的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与具体项目、课题相结合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

在本次设计中,我学到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对平时上课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查找资料,开阔了视野,对PLC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

当然,我的PLC设计肯定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赖指南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我的指导,他对设计的讲解是我设计的最大帮助。

在很大程度上老师帮我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让我能把系统设计完善。

最后,我还要感谢和我一组的同学,没有他们的帮助设计是不可能完成的,是他们让我知道团队合作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PLC课程设计还是有很大收获。

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了解了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工程应用廖常初重庆大学出版社

2.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万太福重庆大学出版社

3.毕业设计指导刘祖润机械工业出版社

4.新旧电气图形符号对照读本本书编写组兵器工业出版社

5.电力拖动与控制谢桂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6.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中、下)本书编写组水利电力出版社

 

附录

主程序

 

公共子程序

手动子程序

单/多周期子程序

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项目

评价

及格

设计方案合理性与创造性(10%)

开发板焊接及其调试完成情况*(10%)

硬件设计或软件编程完成情况(20%)

硬件测试或软件调试结果*(10%)

设计说明书质量(20%)

答辩情况(10%)

完成任务情况(10%)

独立工作能力(10%)

出勤情况(10%)

综合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