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6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docx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

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关系表达

摘要:

GIS协同工作应用包括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GIS协同工作关键技术和应用功能的基础。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部分学者指出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表达此类复杂关系的方法。

该文引入语义网络并将其进行扩展,根据现实世界中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关系的分层表达方法。

经实验证明,该方法为GIS协同工作应用中的复杂关系建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GIS,计算机协同工作,GIS协同工作,扩展语义网络,关系表达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的应用环境从单机发展到网络,网络环境下的GIS(WebGIS)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然而,随着WebGIS应用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只支持单人参与(或多人并发工作但工作之间的相关性不大)的GIS应用已经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人们更需要多人的协同工作,如多指挥员的协同指挥、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决策支持等。

在计算机领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计算机协同工作(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Work,CSCW)(SchmidtandBannon,1992)为GIS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GIS协同工作(GISbased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Work,G-CSCW)(蒋捷,2000;JiangandChen,2002)是GIS技术和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的结合,它指地域上分散的一个群体在时空数据管理与操作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以GIS作为交流和决策媒介进行协调和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GIS协同工作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基于GIS协同工作技术的应用,简称GIS协同工作应用,不仅需要支持WebGIS应用和CSCW应用所具有的基本功能,还需提供一定的群体空间决策支持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通常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参与者之间相互协作,并通过各自的行为协同操作各类时空数据。

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可能位于地理上不同位置,参与者之间有复杂的协作关系,参与者与其行为之间有执行关系,参与者行为与时空对象之间有操作关系,……。

参与者、参与者行为和时空对象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构成了GIS协同工作应用的骨架,其关键技术——访问控制机制、协作机制等均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基础。

因此,如何对参与者、参与者行为和时空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建模成了构建GIS协同工作应用的核心。

在过去的研究中,蒋捷等人从概念上指出了这种复杂关系的存在(蒋捷,2000;JiangandChen,2002),但是她并没有提出具体方法描述这种关系。

本文引入语义网络,并将其进行扩展用于GIS协同工作应用中的复杂关系建模。

本文第二节分析了GIS协同工作应用的基本组成;第三节阐述了扩展语义网络的定义,并将其用于描述G-CSCW应用中的复杂关系;第四节以GIS协同工作应用中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最后是文章的结论。

2GIS协同工作应用的基本组成

就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而言,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

Maguire认为从管理的角度看GIS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硬件(hardware)、软件(software)、数据(data)和人件(liveware)(Maguire,1991)。

Chan认为支持协同工作的GIS由数据(data)、标准(standards)、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人员(people)及机构设置(organizationalsetting)组成(ChanandWilliamson,1997)。

蒋捷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将基于GIS的协同决策过程划分为决策主体、决策行为和决策结果三个基本组成部分(CHENandJIANG,2004;蒋捷,2000)。

本文作者在蒋捷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将GIS协同工作应用划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

其中,主体是GIS协同工作应用中有行为能力的人或物,它可以是个人、小组、机构或外部系统等,主体是G-CSCW系统的主导者,是事件的发起者;事件是主体的行为,事件序列构成了系统工作流,一个事件的发生可以触发其它事件发生,也可以作用于时空对象;时空对象是GIS协同工作应用的数据基础。

就应用系统基本组成部分的关系建模而言,蒋捷提出了用集成的主体-事件-状态关系模型(IAESM模型)表示决策主体、决策事件和时空目标状态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方法从概念上指出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方法说明如何表达这些关系。

事实上,GIS协同工作应用中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的关系表达与语义网络的概念类似,语义网络的结点可定义为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结点之间的关系表示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此,语义网络可作为一种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关系建模的方法。

此外,在GIS协同工作应用的不同抽象层次(如具体的某次协作过程、某类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均存在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之间的关系,在表达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需考虑到不同抽象层次的需要。

3基于扩展语义网络的分层关系表达

3.1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最初是作为联想记忆的心理模型提出的(Quillian,1968),后引入人工智能用于自然语言理解,引入数据库领域用于数据建模(陈其明,1991)。

其核心思想是用结点和弧段模拟现实世界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其中结点表示概念、事件、属性和值等,弧表示结点间的成员、聚合、组合和概括关联。

结点通过相互联系的弧链接,相近或相关的结点具有公共的语义结点,便于将一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将现实世界中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联系在一起。

语义网络在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复杂关系上具有很大优势,然而在结点上它只定义了概念、事件、属性和值四类,在弧段上只定义了成员关联、聚合关联、组合关联和概括关联四种关系,不能准确描述GIS协同工作应用中存在的主体、时空对象等概念,以及主体-主体关系、主体-事件关系、事件-事件关系、事件-时空对象等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语义网络进行扩展。

3.2扩展语义网络的定义

与语义网络的定义类似,扩展语义网络也包括结点和弧段两个基本组件,但扩展语义网络中的结点和弧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扩展语义网络定义了五类要素:

主体、时空对象、事件、属性和值,根据抽象层次不同,主体可进一步分为主体类和主体实例,时空对象可分为时空对象类和时空对象实例,事件可分为事件类和事件实例,主体类和时空对象类均属于静态对象,可进一步抽象为概念类。

因此,扩展语义网络共包括九类结点:

概念类、主体类、主体实例、事件类、事件实例、时空对象类、时空对象实例、属性和值。

⏹概念类(Concept),即主体类和时空对象类的进一步抽象;

⏹主体(Actor),即G-CSCW应用中有行为能力的人或物。

根据抽象层次不同,主体可分为主体类(ActorClass)和主体实例(ActorInstance);

⏹事件(Event),即主体的行为。

根据抽象层次不同,事件也可表示为事件类(EventClass)和事件实例(EventInstance);

⏹时空对象(Spatio-temporalFeature),即主体行为的作用对象。

根据抽象层次不同,时空对象可进一步分为时空对象类(SFClass)和时空对象实例(SFInstance);

⏹属性(Attribute),说明概念/事件的性质;

⏹值(Value),指属性的特定取值。

扩展语义网络定义了十一类弧段描述结点之间的关系,这十一类弧段是:

成员关联、聚合关联、组合关联、概念关联、协作关联、执行关联、操作关联、因果关联、顺序关联、并行关联和继承关联,其中根据协作程度不同又可将协作关联分为通信、协调、合作和协同关联。

⏹成员关联(MembershipAssociation):

又称M关联,可用来表示主体类和主体实例之间或事件类和事件实例之间的关系,捕捉现实世界中“是……的一个成员”,或“是……的一个实例”等语义特征。

⏹聚合关联(AggregationAssociation):

又称A关联,可用来表示主体类及其组成部分或其属性之间的关系,或复合事件及其组成事件之间的关系,聚合后原来组成部分的含义丧失,各部分共同描述新概念的含义。

⏹组合关联(CombinationAssociation):

又称Cb关联,可表示若干概念的组合,组合后原有概念的含义并不改变。

⏹概括关联(GeneralizationAssociation):

又称G关联,可表示概念类与概念类之间,或事件类与事件类之间的关系;

⏹协作关联(Collaborationassociation):

又称Cx关联,可表示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根据主体之间的合作程度,可进一步将协作关系分为:

通信、协调、合作和协同关联,从通信到协同,主体之间的协作程度逐渐加强。

●通信关联(CommunicationAssociation):

又称Cm关联,指主体之间的协作主要是进行数据/信息通信;

●协调关联(CoordinationAssociation):

又称Cr关联,指许多主体一起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各主体之间需要进行协调,以共同完成工作,各主体之间的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合作关联(CollaborationAssociation):

又称Cp关联,指主体与其它主体一起完成某项工作,不同主体负责某项工作的不同部分;

●协同关联(CooperationAssociation):

又称Cl关联,指不同人一起工作以达到一个共同目标。

⏹执行关联(ExecutionAssociation):

又称E关联,表示主体和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

⏹操作关联(OperationAssociation):

又称Op关联,表示事件和时空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即说明某类事件操作什么时空对象。

⏹因果关联(ConsequenceAssociation),又称Co关联,表示事件和时空对象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即说明某类事件作用于时空对象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时空对象的状态)。

⏹顺序关联(SequenceAssociation):

又称S关联,表示事件之间的顺序执行关系。

⏹并行关联(ParallelAssociation):

又称Pa关联,表示事件之间的并行执行关系。

⏹继承关联(InheritanceAssociation):

又称I关联,表示不同时空对象状态之间的关联关系。

扩展语义网络中定义的结点和弧段可用如图2所示的符号表示。

图2扩展语义网络的图示符号

3.3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关系的分层表达

G-CSCW应用中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之间的关系可用三层模型来抽象表达,如图3所示。

处于最底层的是实例模型,它描述了G-CSCW应用中某个主体与其执行的某次具体事件(如图3中的查询5411),以及该事件与其作用的时空对象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是对第一层的抽象,具体的主体、事件或时空对象抽象成适合该类G-CSCW应用的主体类、事件类(如图3中的查询是查询5411和查询5421的类)和时空对象,该层描述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作类模型层;第三层是对第二层的进一步抽象,所有的关系都抽象表示为主体、事件和时空对象之间的关系,称作元模型层。

图3中,实例模型层中的“查询5411”和类模型层中的“查询”是成员关联(M关联)的关系,“查询”与元模型层中的“事件”是概括关联(G关联)的关系。

图3G-CSCW系统的分层表达模型

3.3.1~3.3.3将分别阐述如何表示G-CSCW应用的实例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