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0302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学段考试

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总分50分时间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据《左传》记载,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周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互信,

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这表明

A.分封制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B.周天子的权威削弱

C.郑庄公没有履行诸侯的义务                D.君臣关系走向平等

2.“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

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

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                              B.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C.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                              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3.中国从两汉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和官职并自成体系,地方监察官直接由中央监察机构统领,监督机构相对独立。

这一特色

A.有利于监察效能的发挥                        B.改变了监察制度的初衷

C.削弱了地方官吏的行政权                    D.导致了监察权力的滥用

4.雍正七年(1729年),对发动叛乱的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用兵时,为缩短文件奏请批复的时间,加强保密性,设置了一个机构,此机构后来

A.分散相权加强专制皇权                        B.成为国家正式决策机构

C.增强了内阁的执政能力                        D.协助皇帝处理重大政务

5.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6.“这文件之所以

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

”这一“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民报》发刊词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清军将领邓世昌不畏强寇,直至战死沙场,其牺牲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8.1918年,李大钊说:

“时至今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

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李大钊所说的“义和团的思想”主要是

A.爱国                    B.笼统排外             C.扶清                    D.愚昧忠君

9.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轨道。

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

A.清末新政的失败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黄花岗起义爆发                                    D.革命党人的妥协

10.面对新高考改革,某中学设置校本课程“话说天津”,要求学生按下表材料确定一研究主题。

你认为最切合的主题是 

(1)1870年,李鸿章接办天津机器局,易名“天津机器制造局”

(2)1878年,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私人面粉厂建立

(3)1919年,周恩来、邓颖超等成立天津爱国进步团体“觉悟社”

(4)1984年,天津成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5)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成立

A.天津,见证红色峥嵘岁月                    B.天津工业化历程

C.天津,国家现代化的缩影                    D.改革开放在天津

11.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

北京《晨报》

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

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

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            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

12.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

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建党初期的实干家

十三、十四

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十五

 

十七

西安事变前后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上井冈山

C.长征                                                        D.重庆谈判

13.1937年3月,国民政府提出将敌人拒止于长城以北平津以东,适时反攻东北,恢复已失之土地的方针,并分别以甲、乙两案,拟订了消极与积极的两种作战态势以及全面的备战部署。

国民政府此举

A.规划了对日防御战略的方针                B.确立了对日消极抗战的构想

C.完成了全面抗战的准备工作                D.创造了全面抗战的有利条件

14.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等联袂主演的史诗影片《太平轮·彼岸》于2015年7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故事讲述了1949年1月27日,“太平轮”因未开夜航灯而被货船“建元轮”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

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

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这一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A.渡江战役后国民党败逃台湾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D.解放战争走势已渐趋明朗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16.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收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这表明当时

A.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                        B.“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

C.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人民代表大会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17.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对部分省市建制进行调整。

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等,京津沪外的中央直辖市均改为省辖市。

中央人民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A.加强统一领导提高行政效率                B.配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D.确保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

18.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

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9.2018年6月第十届海峡论坛召开,8000多位台胞齐聚厦门,49场活动连连登场。

与此同时,海峡百姓论坛、海峡经济论坛、京台青年创业大赛、河北文化宝岛行等交流活动在台湾掀起阵阵热潮。

这反映了

A.“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台湾同胞普遍认同

B.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C.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国两制”的共识

D.两岸民间交流得到台湾当局的认可和支持

20.下表反映了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情况(单位:

件)这反映了我国 

时间

法律

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

合计

第五届人大(1978年3月—1983年6月)

41

19

60

第六届人大(1983年6月—1988年4月)

47

16

63

第七届人大(1988年4月—1993年3月)

60

27

87

第八届人大1993年3月—1908年3月)

85

32

117

第九届人大(1998年3月—2003年3月)

20

12

32

总计

253

106

359

A.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            B.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整

C.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地健全完善            D.将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完法

21.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的行政机关,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部分行政事务。

雅典的法律保存于议事会堂,并在市场上公布。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的司法和监察机构。

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体

A.权力制衡的特点                                    B.基础是公民大会

C.法制是核心内容                                    D.体现了主权在民

22.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  )

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23.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遭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原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给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A.雅典的法庭没有公平和正义

B.雅典法庭审判违背了民主的原则

C.雅典的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公元前四世纪后雅典阶级矛盾尖锐

24.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25.罗马法经历了从治“公民”到治“万民”的发展历程。

这主要是由于

A.贵族和平民的不断斗争                        B.广大奴隶的长期斗争

C.法学家深入的理论研究                        D.古罗马长期的司法实

26.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7.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

28.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29.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签署的“禁穆令”(暂停中东部分国家移民入境)被联邦法院裁定为违宪,予以终止。

这反映出美国

A.行政权力服从于司法权                        B.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D.联邦法院享有特殊地位

3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

“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

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

”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B.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

C.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D.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

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5分)

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

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

(5分)

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

……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

(4分)

材料四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

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

作什么?

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

——《邓小平文选》《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24日)

(4)依据材料四,分析指出邓小平提出这一外交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

(2分)任举2例说明其外交实践。

(4分)

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1—5:

BCADA6—10:

ABBBC11—15:

BCDDA

16—20:

BACBC21—25:

AACBD26—30:

DDBDC

1.B.【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据材料“周平王”和“郑庄公”的称号说明分封制的影响仍然存在,故A项错误;据材料“周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互信”表明周天子的权威削弱,故B项正确;诸侯的义务是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材料“交换人质”没有违背诸侯的义务,故C项错误;材料“交换人质以示互信”表明交换人质的目的是互信不是君臣关系平等,故D项错误。

2.C【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解析】据材料“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可知宗法家族就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因此从下图宗法家族关系图可以看出,宗法思想是祠堂和族田的思想基础,族田是宗法思想和祠堂的物质基础,祠堂是宗法思想和族田的政治保障。

据此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推知左图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A项“科举制”是封建社会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选官制度,是“儒家正统”的制度保障,“儒家正统”是“科举制”的思想来源;“地主经济”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为“儒家正统”提供经济保障,“儒家正统”是“地主经济”的思想基础,但“科举制”与“地主经济”不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专制皇权”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儒学正统”的政治保障,“儒学正统”为“专制皇权”提供理论支撑;封建社会

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商品经济”不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与“儒家正统”不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故B项错误;C项“官僚政治”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形态,是“儒家正统”的政治保障,“儒家正统”是“官僚政治”的理论来源,“地主经济”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为“儒家正统”提供经济保障,“儒家正统”是“地主经济”的思想基础;“官僚政治”是“地主经济”的政治保障,“地主经济”的“官僚政治”的经济基础,因此“官僚政治”“儒学正统”“地主经济”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故C项正确;D项“封建割据”与“儒家正统”相违背

,故D项错误。

3.A【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据材料“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和官职并自成体系,地方监察官直接由中央监察机构统领,监督机构相对独立”可知监察机构的独立有助于发挥监察机构的职能,故A项正确;依所学,监察制度的初衷在于发挥独立的监督权,从而巩固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监督权独立,而未涉及到地方官吏的行政权,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监察制度的初衷在于发挥独立的监督权,而不是强调权力的滥用,故D项错误。

4.D【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丞相在明太祖时

期被废除,故A项错误;军机处跪受笔录,决策权在于皇帝,故B项错误;军机处分割了内阁的权力,故C项错误;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上情下达,故D项正确。

5.A【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蓄意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标准。

6.A【考点】太平天国运动.【解析】“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指的是《天朝田亩制度》,因为《天朝田亩制度》实行的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制度,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故A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不是建立公有制秩序,故B项错误;《民报》发刊词是资产阶级的内容,私有制没有变,不是建立公有制秩序,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实行的是私有制,不是建立公有制秩序,故D项错误。

7.B【考点】甲午中日战争;【解析】依所学,①处为日军侵略平壤的路线,故A项错误;依所学,②处为大东沟海战,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中国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等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邓世昌不畏强寇,直至战死沙场,故B项正确;③处为旅顺地区,甲午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故C项错误;④处为威

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故D项错误。

8.B【考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义和团运动有爱国的思想,但题干李大钊是在对义和团运动否定,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表明李大钊批评义和团的“灭洋”思想,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及义和团对清廷的态度,故C项错误;愚昧忠君与扶清思想基本等同,故D项错误。

9.B【考点】辛亥革命;【解析】清末新政的失败是在1912年,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清政府主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因为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故B项正确;黄花岗起义爆发于1911年,故C项错误;革命党人的妥协是在武昌起义后的南北谈判期间,故D项错误。

10.C【考点】五四运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解析】红色岁月是指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历程,故A项错误;材料?

“1919年,周恩来、邓颖超等成立天津爱国进步团体‘觉悟社’”、“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成立”不符合工业化历程,故B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可知分别体现了天津的近代经济工业化、思想进步性,现代对外开放,都属于现代化内容,故C项正确;改革开放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1.B【考点】五四运动【解析】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导火线,故A项错误;据材料“罢课、学界之大举动”均说明学生运动有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据材料“北京、北京学界”得出并不是所有的大中型城市,故C项错误;据材料“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可知是反对日本占领青岛,营救同学,不是盲目排日,故D项错误。

12.C【考点】国共十年对峙;【解析】五四运动爆发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故A项错误;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31年,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是毛泽东的革命事迹,结合材料中中华苏维埃政府和西安事变的时间信息,可知为1934至1936年的长征,故C项正确;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

13.D【考点】抗日战争【解析】材料“适时反攻东北,恢复已失之土地的方针”说明还制定了反攻的方针,故A项错误;材料“拟订了消极与积极的两种作战态势”只是设想两种作战方针,并没有说要执行消极抗战策略,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出抗战的方针而不是完成全面抗战的所有准备,故C项错误;“将敌人拒止于长城以北平津以东,适时反攻东北”的信息说明国民党并不是消极抗战,这一备战有利于全面抗战的实施,故D项正确。

14.D【考点】解放战争【解析】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21日,故A项错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B项错误;1947年6月挺进大别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项错误;由材料“1949年1月27日”、“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可知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解放战争走势已日渐明朗,故D项正确。

15.A【考点】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本题一是注意时间,二是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新政协核心议题就是商讨新中国的成立事宜。

BCD在时间上与题干反映的事件不符。

故正确答案选A。

16.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解析】材料“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不属于基层民主,故A项错误;材料“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表明“民主建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推动国国家政权建设,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故C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在1954年建立的,与材料中“到1951年10月”不符,故D项错误。

17.A【考点】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解析】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加强省市领导,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故A项正确;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加强省市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依法治国方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

18.C【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