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9812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docx

纯度检测方法汇总

尿素的测定方法

尿素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直接法,尿素直接和某试剂作用,测定其产物,最常见的为二乙酰一肟法;另一类是尿素酶法,用尿素酶将尿素变成氨,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氨。

1)尿素酶法〔直接法〕:

尿素酶法利用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生成铵盐,铵盐可用纳氏试剂直接显色、酚-次氯酸盐显色或酶偶联反响显色。

  尿素测定目前多采用尿素酶偶联法:

用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使NADH氧化为NAD+时,通过340nm吸光度的降低值可计算出尿素含量。

  此反响是目前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常用的测定原理。

此外,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的速率,也可用电导的方法进展测定,其电导的增加与氨离子浓度有关,反响只需要很短的时间,适用于自动分析仪。

2〕酚-次氯酸盐显色法:

尿素酶水解尿素生成氨和酚及次氯酸盐,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形成对-醌氯亚胺,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此反响:

  对-醌氯亚胺同另一分子的酚作用,形成吲哚酚,它在碱性溶液中产生蓝色的解离型吲哚酚:

  此反响敏感,血清用量少〔10μl〕,无需蛋白沉淀,一般用于手工操作测定中。

3)纳氏试剂显色法:

尿素经尿素酶作用后生成氨,氨可与纳氏试剂〔HgI2.2KI的强碱溶液〕作用,生成棕黄色的碘化双汞铵。

  尿素酶法的优点是反响专一,特异性强,不受尿素类似物的影响,缺点是操作费时,且受体液中氨的影响。

⑵二乙酰一肟法〔直接法〕:

尿素可与二乙酰作用,在强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粉红色的二嗪化合物〔Fearom反响〕,在540nm比色,其颜色强度与尿素含量成正比。

二乙酰不稳定,用二乙酰一肟代替,后者遇酸水解成二乙酰。

  试剂中参加Fe3+或Cd2+及硫氨脲,可提高灵敏度,增加显色稳定性,其中Fe3+和Cd2+有氧化作用,还能消除羟胺的干扰作用。

提高酸的浓度可增加灵敏度。

二乙酰一肟与尿素的反响不是专一的,与瓜氨酸也有显色。

本法灵敏、简单,产生的颜色稳定,缺点是加热时有异味释放,一般临床已很少使用此方法。

  尿素测定用血清或血浆,体液中尿素的浓度常用尿素中含有的氮来表示,称为尿素氮。

如欲换算成尿素,可根据60g尿素含有28g氮计算,即1g尿素相当于0.467g尿素氮,或是1g尿素氮相当于2.14g尿素。

  正常参考值:

血清尿素氮为2.8-7.1mmol/L,相当于尿素1.8-6.8mmol/L。

检测方法尿素测定方法总氮含量的测定

标准类别:

GB-标准

关键词:

尿素测定方法总氮含量的测定标准号:

GB/T2441.1—2001

标准名称:

检测方法尿素测定方法总氮含量的测定*

标准分类:

农业土壤化肥标准

公布部门:

公布日期:

实施日期:

1、围

本标准规定了尿素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

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595—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HG/T2843—1997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总氮含量的测定

3.1蒸馏后滴定法〔仲裁法〕

3.1.1原理

有硫酸铜存在下,在浓硫酸中加热使试料中酰胺态氮转化为氨态氮,蒸馏并吸收在过量的硫酸溶液中,在指示液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酸。

3.1.2试剂和溶液

本试验方法所用试剂、溶液和水除特殊注明外,均应符合HG/T2843要求。

3.1.2.1五水硫酸铜;

3.1.2.2硫酸;

3.1.2.3氢氧化钠溶液,约450g/L;

3.1.2.4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

3.1.2.5硫酸溶液:

[c〔1/2H2SO4〕=0.5mol/L]或[c〔1/2H2SO4〕=1.0mol/L];

3.1.2.6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OH〕=0.5mol/L;

3.1.2.7硅脂。

3.1.3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3.1.3.1蒸馏仪器

带标准磨口的成套仪器或能保证定量蒸馏和吸收的任何仪器。

蒸馏仪器的各部件用橡皮塞和橡皮管连接,或是采用球形磨砂玻璃接头,为保证系统密封,球形玻璃接头应用弹簧夹子夹紧。

本标准推荐使用的仪器包括以下各局部:

3.1.3.1.1蒸馏烧瓶,容积为1L的圆底烧瓶;

3.1.3.1.2单球防溅球管和顶端开口、容积约50mL与防溅球进出口平行的圆筒形滴液漏斗;

3.1.3.1.3直形冷凝管,有效长度约400mm;

3.1.3.1.4承受器,容积约500mL的锥形瓶,瓶侧连接双连球;

3.1.3.2梨形玻璃漏斗;

3.1.3.3防溅棒,一根长约100mm,直径约5mm的玻璃棒,一端套一根长约25mm聚乙烯管。

3.1.4分析步骤

3.1.4.1试液制备

称量约5g实验室样品〔准确到0.001g〕,移入500mL锥形瓶中,参加25mL水、50mL硫酸、0.5g硫酸铜,插上梨形玻璃漏斗,在通风橱缓慢加热,使二氧化碳逸尽,然后逐步提高加热温度,直至冒白烟,再继续加热20min后停顿加热,待锥型瓶中试液充分冷却后,小心参加300mL水,冷却。

把锥形瓶中的试液,定量移入5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1.4.2蒸馏

从量瓶中移取50.0mL试液于蒸馏烧瓶中,参加约300mL水,4-5滴混合指示液,放入一根防溅棒,聚乙烯管端向下。

用滴定管、移液管或自动加液器加40.0mL[c〔1/2H2SO4〕=0.5mol/L]或20.0mL[c〔1/2H2SO4〕=1.0mol/L]硫酸溶液于承受器中,加水使溶液量能淹没承受器的双连球瓶颈,加4-5滴混合指示液。

用硅脂涂抹仪器接口,按图示装好蒸馏仪器,并保证仪器所有连接局部密封。

通过滴液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参加足够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溶液并过量25mL,应当注意,滴液漏斗至少存留几毫升溶液。

加热蒸馏,直到承受器中的溶液量到达250mL-300mL时停顿加热,拆下防溅球管,用水洗涤冷凝管,洗涤液收集在承受器中。

3.1.4.3滴定

将承受器中的溶液混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至指示液呈灰绿色,滴定时要使溶液充分混匀。

3.1.5空白试验

按上术操作步骤进展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料外,操作步骤和应用的试剂与测定时一样。

3.1.6分析结果的计算

试料中总氮〔干基计〕含量〔X〕以氮〔N〕的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公式略)

式中:

V1———测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测定及空白试验时,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0.01401———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氮的质量;

XH2O———试样中水分,%。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所得结果表示至二位小数。

3.1.7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0%;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5%;

磷酸二氢钾纯度测定〔国标法〕

葡萄糖纯度测量方法

碘量法

实验原理:

碘与NaOH作用可生成次碘酸钠(NaIO),葡萄糖(C6H12O6)能定量地被次碘酸钠(NaIO)氧化成葡萄糖酸(C6H12O7)。

在酸性条件下,未与葡萄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可转变成碘(I2)析出,因此只要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2,便可计算出C6H12O6的含量。

其反响如下:

⒈I2与NaOH作用:

I2+2NaOH==NaIO+NaI+H2O

⒉C6H12O6和NaIO定量作用:

C6H12O6+NaIO==C6H12O7+NaI

⒊总反响式:

I2+C6H12O6+2NaOH==C6H12O7+NaI+H2O

⒋C6H12O6作用完后,剩下未作用的NaIO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响:

3NaIO==NaIO3+2NaI

⒌在酸性条件下:

NaIO3+5NaI+6HCl==3I2+6NaCl+3H2O

⒍析出过量的I2可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

I2+2Na2S2O3==Na2S4O6+2NaI

由以上反响可以看出一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NaIO作用,而一分子I2产生一分子NaIO,也就是一分子葡萄糖与一分子I2相当。

本法可作为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含量测定。

步骤:

1.配制250ml0.1mol/LNa2S2O3溶液。

称取一定量的Na2S2O3·5H2O,溶解于适量新煮沸且刚冷却的水中,参加约0.05gNa2CO3,配成250ml溶液,放于棕色瓶中。

放置1-2周后再进展标定,暗处保存;

2.配制150ml0.05mol/LI2溶液。

称取2g预先已研磨好的I2置于小烧杯中,参加4gKI和几毫升水,搅拌使I2全部溶解,稀释后配成150ml溶液,放于棕色瓶中,置暗处放置;

3.标定Na2S2O3溶液。

移取25.00mlK2Cr2O7于锥形瓶中,参加10ml10﹪KI溶液和5ml6mol/LHCl(勿三份同时参加),用外表皿盖上瓶口,于暗处放置5min,取出后,参加水50-100ml,立即用待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试液呈黄绿色时,参加2ml淀粉溶液,继续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兰色恰好褪去为终点;

4.I2溶液的标定。

移取25.00mLI2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蒸馏水稀释,用已标定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草黄色,参加2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

计算出I2溶液的浓度;

5.葡萄糖含量测定。

取5%葡萄糖注射液准确稀释100倍,摇匀后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准确参加I2标准溶液25.00mL,慢慢滴加0.2mol/LNaOH,边加边摇,直至溶液呈淡黄色。

加碱的速度不能过快,否那么生成的NaIO来不及氧化C6H12O6,使测定结果偏低。

将锥形瓶盖好小表皿放置10~15分钟,加2mol/LHCl6mL使成酸性,立即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参加淀粉指示剂3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记下滴定读数。

PAC纯度检测方法

国标法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

该产品主要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各种污水的处理。

  示性式[AI2(OH2)nCI6-n]m2 引用标准GB191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T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102 化学试剂 砷测定通用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GB/T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那么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9723 化学试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那么3 技术要求3.1 外观:

液体产品是无色、淡灰色、淡黄色或棕褐色透明或半透时液体,无沉淀。

固体产品是白色、淡灰色、淡黄色或棕褐色晶粒或粉末。

3.2 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指 标 名 称

指     标

饮用水处理用

非饮用水处理用

液体

固体

液体

固体

优等品

一等品

优等品

一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相对密度(20C)       ≥

1.21

1.19

-

-

1.19

1.18

-

-

氧化铝(AI2O3)含量,%   ≥

12.0

10.0

32.0

29.0

10.0

9.0

29.0

27.0

盐基度,%

60.0~85.0

50.0~

85.0

60.0~

85.0

50.0~

85.0

50.0~

85.0

45.0~

85.0

50.0~

85.0

45.0~

85.0

水不溶物含量,%     ≤

0.2

0.5

0.5

1.5

0.5

1.0

1.5

3.0

                      续 表1

指 标 名 称

指    标

饮用水处理用

非饮用水处理用

液体

固体

液体

固体

优等品

一等品

优等品

一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

pH(1%水溶液)

3.5~5.0

硫酸根(SO42-)含量,%  ≤

3.5

9.8

 

氨态氮(N)含量,%   ≤

0.01

0.03

0.03

0.09

砷(As)含量,%     ≤

0.0005

锰(Mn)含量,%     ≤

0.0025

0.015

0.0075

0.

六价格(Cr6+)含量,%  ≤

0.0005

0.0015

汞(Hg)含量,%     ≤

0.00002

铅(Pb)含量,%     ≤

0.001

0.003

镉(Cd)含量,%     ≤

0.0002

0.0006

4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只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照GB/T601、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

4.1 相对密度的测定(密度计法)

4.1.1 方法提要  由密度计在被测液体中到达平衡关态时所浸没的深度,读出该液体的相对密度。

4.1.2 仪器、设备

4.1.2.1 密度计:

分度值为0.001;

4.1.2.2 恒温水浴:

可控温度20±1ºC;

4.1.2.3 温度计:

分度值为1ºC;

4.1.2.4 量筒:

250或500mL。

4.1.3 分析步骤  将液体聚合氯化铝试样注入清洁、枯燥的量筒,不得有气泡。

将量筒量于20±1ºC的恒温水浴中。

待温度恒定后,将密度计缓缓地放入试样中。

待密度计在试样中稳定后,读出密度计弯月面下缘的刻度(标有读弯月面上缘刻度的密度计除外),即为20ºC时试样的相对密度。

4.2 氧化铝(AI2O3)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

参加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

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硝酸(GB/T626):

1+12溶液;

4.2.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1401):

c(EDTA)约0.05mol/L溶液。

4.2.2.3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乙酸钠(GB/T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2.2.4 氟化钾(GB/T1271):

500g/L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 硝酸银(GB/T670):

1g/L溶液;

4.2.2.6 氯化锌:

c(ZnCI2)=0.0200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准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

参加6~7mL盐配(GB/T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

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

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 二甲酚橙:

5g/L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8.0~8.5g液体试样或2.8~3.0g固体试样,准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

冷却后参加2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约为3(用精细pH试纸检验),煮沸2min。

冷却后参加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参加10mL氟化钾溶液(4.2.2.4),加热至微沸。

冷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

假设溶液呈红色,那么滴加硝酸(4.2.2.1)至溶液呈黄色。

再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记录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4.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I2O3)含量(x1)按式

(1)计算:

x1=Vc×0.05098/m×20/500×100=Vc×127.45/m

(1)

式中:

V——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m——试料的质量,g;0.05098——与1.00mL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的质量。

4.2.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样品不大于0.2%。

4.3 盐基度的测定

4.3.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参加定量盐酸溶液,以氟化钾掩蔽铝离子,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4.3.2 试剂和材料

4.3.2.1 盐酸(GB/T622):

c(HCI)约0.5mol/L溶液;

4.3.2.2 氢氧化钠(GB/T629):

c(NaOH)约0.5mol/L标准滴定溶液;

4.3.2.3 酚酞(GB/T10729):

10g/L乙醇溶液;

4.3.2.4 氟化钾(GB/T1271):

500g/L溶液。

  称取500g氟化钾,以2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参加2mL酚酞指示液(4.3.2.3)并用氢氧化钠溶液(4.3.2.3)或盐酸溶液(4.3.2.1)调节溶液呈微红色,滤去不容物后贮于塑料瓶中。

4.3.3 分析步骤  称取约1.8g液体试样或约0.6g固体试样,准确到0.0002g。

用20~30mL水移入250mL锥形瓶中。

再用移液管参加25mL盐酸溶液。

盖上外表皿,在沸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

参加25mL氟化钾溶液(4.3.2.4),摇匀。

参加5滴酚酞指示液(4.3.2.3),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4.3.2.2)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即为终点。

同时用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作空白试验。

4.3.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百分比表示的盐基度(x2)按式

(2)计算:

x2=(V0-V)c×0.01699/mx1/100×100=(V0-V)c×169.9/mx1

(2)

式中:

V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测定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m——试料的质量,g;x1——4.2条测得的氧化铝含量,%;0.01699——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AI2O3)的质量。

4.3.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2.0%。

4.4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4.4.1 仪器、设备  电热恒温枯燥箱:

10~200ºC。

4.4.2 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液体试样或约3g固体试样,准确至0.01g。

置于1000mL烧杯中,参加500mL水,充分搅拌,使试样最大限度溶解。

然后,在布氏漏斗中,用恒重的中速定量滤纸抽滤。

  将滤纸连同滤渣于100~105ºC枯燥至恒重。

4.4.3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不溶物含量(x3)按式(3)计算:

x3=m1-m2/m×100(3)

式中:

m1——滤纸和滤渣的质量,g;m2——滤纸的质量,g;m——试料的质量,g;

4.4.4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3%,固体样品不大于0.1%。

4.5pH的测定

4.5.1 试剂和材料

4.5.1.1pH=4.00的苯二甲酸氢钾(GB6857)pH值标准溶液;

4.5.1.2pH=9.18的四硼酸钠(GB6856)pH值标准溶液;

4.5.2 仪器、设备

4.5.2.1 酸度计:

精度0.1pH;

4.5.2.2 玻璃电极;

4.5.2.3 甘汞电极。

4.5.3 分析步骤  称取1.0g试样,准确至0.01g。

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pH4.00及pH9.18的标准溶液进展酸度计定位。

再将试样溶液倒入烧杯,将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测其pH值(1minpH值的变化不大于0.1)。

4.6 硫酸根(SO42-)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4.6.1 方法提要  在0.04~0.07mol/L的盐酸介质中,硫酸盐与氯化钡反响生成硫酸钡沉淀,将沉淀灰化灼烧后,称重即可计算出硫酸根的含量。

4.6.2 试剂和材料

4.6.2.1 盐酸(GB/T622):

1+23溶液;

4.6.2.2 氯化钡(GB/T652):

50g/L溶液;

4.6.2.3 硝酸银(GB/T670):

1g/L溶液;

4.6.3 分析步骤  称取约1.8g液体试样或约0.6g固体试样,准确至0.001g。

置于是400mL烧杯中,参加200mL水和35mL盐酸溶液(4.6.2.1)煮沸2min。

趁热缓慢滴加10mL氯化钡溶液(4.6.2.2),继续加热煮沸后冷却放置8h以上。

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蒸馏水洗涤至滤液无CI-[用硝酸银溶液(4.6.2.3)检验]。

将滤纸与沉淀置于已在800ºC下恒重的坩埚,在电炉上灰化后移至高温炉,于800±25ºC下灼烧至恒重。

4.6.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酸根(SO42-)含量(x4)按式(4)计算:

x4=(m1-m2)×0.4116/m×100=(m1-m2)×41.16/m(4)

式中:

m1——硫酸钡沉淀和坩埚的质量,g;m2——坩埚的质量,g;m——试料的质量,g;0.4116——硫酸钡换算成硫酸根的系数。

4.6.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4.7 氨态氮(N)含量的测定

4.7.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参加碳酸钠溶液使试样在pH小于7的条件下均相沉淀,取其上层清液用钠氏比色法测定氨态氮。

4.7.2 试剂和材料

4.7.2.1 硫酸(GB/T625):

1+35溶液;

4.7.2.2 碳酸钠(GB/T639):

30g/L溶液;

4.7.2.3 酒石酸钾钠(GB/T1288):

50g/L溶液;

4.7.2.4 无氨蒸馏水;

4.7.2.5 氨态氮标准储藏溶液:

1.00mL溶液中含0.1mgN;

4.7.2.6 氨态氮标准溶液:

1.00mL溶液含有0.010mgN;  用移液管移取10mL氨态氮标准储藏溶液(4.7.2.5),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氨蒸馏水平线〔4.7.2.4)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用时现配。

4.7.2.7 纳氏试剂。

4.7.3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4.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