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8619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docx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前期分析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万安山综合演艺中心是整个万安山区域内带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综合区域,它包括三大功能板块:

演艺功能板块、文化功能板块、影视功能板块。

其中演艺功能主要包括大型音乐、舞蹈演出、小型剧目演出以及地方戏曲演出;文化功能包括文化娱乐、文化创意、文化培训、文化经营以及休闲等生活服务配套;影视功能包括影视剧电视剧拍摄、影视观光和影视娱乐。

 

为了创造出深度及长度的幻觉,117个横杆装挂布景,所有布景均可在瞬间被换好。

仅布景一项的成本就达2,000万泰铢,尽管仅在舞台上使用30秒钟。

例子之一,价值3,000万泰铢的螺旋电梯,将天堂魔术般慢慢展现在舞台上。

这个电梯可在1分钟内将17,550公斤7米长的东西升起。

可瞬间将琶•鞳•帕侬寺换为琶萨•帕侬荣石堡。

150个角色拥有超过500套的服装。

这些服装设计精准,富有样式、色彩、装饰以及文化协调的美感。

音乐方面,是由原始音乐与新音乐混合,特别创作的新歌曲。

原始音乐里包括泰国民歌及四个地区的传统歌曲。

泰国民族艺术家负责创作。

如ChangKlaiseetong,KwanjitSriprajun,他们分别荣获1995及1996年国家级表演艺术家的荣誉。

Rachada(叻察搭)大剧院不仅仅是一个剧院,更是多姿多彩泰国文化的缩影。

(二)数据分析

1.四年投资320亿建设40家大剧院

2010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和将建成的大剧院将在40家左右,总投资规模预计在32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要建成10家大剧院,其建设力度、投资规模、占地面积等均超以往。

自2010年到2011年,全国8个省市共有11家中大型剧院建成并已交付使用,总投资额达到了82.9亿元,总占地面积为53.5万平方米。

其中广东、江苏、江西等地均有2家剧院新建成。

 

图表1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全国新建大剧院情况

所属城市

剧院名称

座位数(个)

面积(万㎡)

投资金额(亿元)

备注

上海

上海大宁剧院

1100

0.7

4

2011年5月试运营

广州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18000

4.6

21

2010年9月完工

广州歌剧院

大剧场:

1804

小剧场:

400

山东

青岛大剧院

大剧场:

1600

8.7

13.5

2010年10月开始经营

音乐厅:

1200

多功能厅:

400

江苏

扬州文化艺术中心

664

0.66

4(总)

2010年10月对外开放

张家港大剧院

1200

2.2

2

2010年9月开业

江西

江西艺术中心

大剧院:

1600

4.8

5

2010年11月启用

音乐厅:

882

江西展演中心

800

7.7

4

2009年5月开建,2011年3月完成

内蒙古

呼伦贝尔大剧院

1000

1.6

2

2010年8月开始营业

湖南

哈利路亚音乐厅

800

0.5

1.6

2010年10月投入使用

重庆

重庆大剧院

大剧场:

1850

10

16

2010年10月开业

中剧场:

930

音乐厅:

300

1资料来源:

地方政府公开公告、各大媒体报道和其他公开文献

在2011年下半年至2013年间,全国18个省市将有29家大型剧场相继建成,总占地面积预计在170万平方米左右,预计总投资额将在24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将有近10家大剧院建成并交付使用。

图表22011年下半年至2013年间,全国新建大剧院情况

 

2.全国大剧院建设呈现四大特点

从剧场建设的现状来看,全国大剧院建设呈现出范围广、数量多、投资大、标准高等四大特点。

1 范围广:

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中小城市,都在兴起大剧院建设之风

据目前统计来看,大剧院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发达城市到一般发达城市,从一线城市上海、广州等,到二三线城市江门、泸州、抚顺等地,大剧院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进行。

沿海省份如广东、江苏、山东、天津等地的建设力度都比较大,而四川、山西、甘肃等省份也在积极开建。

2 数量多:

平均每年有10个大剧院建成

从现在公开资料统计来看,2010年至2013年,一共有40家大剧院将会建成,平均每年有10家大剧院建成。

仅2010至2011年一年时间,已经有11家大剧院建成并交付使用。

本次统计数据仅为公开渠道范围统计,入加上非公开渠道的数字,每年建成的大剧院数量将在10个以上,甚至更多。

3 投资大:

平均每家大剧院投资在8亿元以

2010年至2013年间已建成或计划建成的40家剧院中,总投资规模为320亿元以上,有34家投资金额在2亿元以上,平均每家剧院的建设投资规模为8亿元。

少数大剧场如成都大魔方和济南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投资在50亿元上下。

4 标准高:

几乎所有剧场的规模都在千座以上,且多数大剧院将会建成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统计显示,各地所建剧场以1000座以上规模的大型剧场为主,占全部在建剧场的99%以上,其中2010年9月交付使用的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座位数达1.8万个。

另外,近20家大剧院包含着多个演出厅的综合场馆,比如去年9月开建的济南文化中心除1800座的主剧场外,还包括一个1500座专业音乐厅和一个500座多功能小剧场。

  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大剧院不仅要满足当地群众观看演出的文化需求,还欲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建筑标志。

比如重庆大剧院外形酷似“玻璃时空船”,而沈阳文化艺术中心就建设为64面的“钻石”形状等。

3.优质内容获取和剧院经营将成为剧院运营的两大挑战

  剧院建设容易,运营难!

未来如何运营,将成为全国新建大剧院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笔者认为,演艺内容供应不足和科学的现代剧场管理缺乏,是新建大剧院未来运营的两大挑战。

 挑战之一:

如何持续获取足够的优秀且能集聚人气的演艺剧目?

 对于一个1000座以上的剧院而言,每年需要上演200场以上剧目,而且这些剧目不仅需要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定位和城市品位,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符合当地群众的观演需求和口味,能够获得当地市场(或游客)的认可。

根据道略对全国演出市场的调研分析,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和少数沿海或内地城市而言,绝大部分城市的演出市场并不是非常发达,当地要为大剧院提供足够多的优秀剧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于这些大剧场而言,不仅需要当地城市自己创演优质剧目,更需要不断地引进精品剧目。

对于大部分新建大剧院而言,“设施硬件强,内容软件弱”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

 挑战之二:

如何逐渐建立剧场的现代经营和管理体系,获得经营上的成功和财务上的平衡?

  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剧场经营来看,大型的剧院管理公司或集团是整个演艺产业的重要主体。

相对而言,中国经营成功的剧院为数有限,大型的、优秀的剧院管理机构屈指可数,中国大部分剧场

在中国剧院管理的当前状况下,全国涌现出如此之多的大型剧院,未来这些剧院如何管理和经营将成为最大的挑战。

预计这些新建剧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两种方向:

要么由当地团队经营,要么将剧场交给院线委托经营。

无论哪种方式,当地政府都要在很长时间内为剧场的日常运营支付上千万元甚至更多的运营补贴。

一、影视基地

(一)项目简介

万安山拟建影视基地占地面积XX平方米,投资金额XX万元,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可以洛阳13朝古都历史文化为背景依托建造仿古建筑群,借助万安山天然地理环境依山而建,邀请一线知名导演参与项目建设,影城将打造成具备极具特色的实景式场景,配有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拥有自己的多个道具和服装仓库;自己的专业演员、特型演员、群众演员队伍及马匹队、车队等,万安山影视基地一方面可推动整个万安山区域旅游业及旅游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打响了万安山的品牌知名度,让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另一方面还可增加社会就业率,给更多优秀毕业生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带动整个河南的影视文化产业,不仅为社会造福,并且也为市各级政府对外接待和城市形象宣传作出不朽贡献,最终把万安山打造成洛阳市另一张闪光的名片。

(二)

中国十大影视基地

 

 

 中山影视城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是新世纪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和影视拍摄等于一体的新主题文化旅游景点。

经典作品:

《广州起义》、《风雨西关》等

 

(三)历史背景

电影电视剧的拍摄,离不开场景,室内拍摄可以靠美术布景完成,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以满足拍摄需求。

可户外拍摄,就很难单一靠剧组搭建完成了。

过去的电影拍摄基本都靠背景板应付了事,但随着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这种做法显然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只能开始寻找实景拍摄。

可这样以来,虽然让影视剧的制作质量得到了提高,也更趋于真实,却使得影视剧的拍摄地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让影视剧摄制人员着实头痛。

因此1987年,中央电视台在江苏无锡修缮疗养院的同时,附带建设了西游记艺术宫,放置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所用过的道具、服饰、设备等,以便日后再用。

艺术宫对外开放,一时竟成了无锡城的一大旅游热点,开始了中国影视拍摄基地建设的序章。

随后,国内掀起了投资建设影视城的热潮,大大小小的影视城在全国迅速成遍地开花之势。

(四)发展历程

早期影视拍摄基地的建设风格,主要以恢复所需历史时期建筑为主,例如无锡影视基地的三国城、唐城、水浒城;横店影视基地的秦王宫和明清宫苑等,在早期其主要用途也仅为满足影视剧拍摄的需求。

2000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剧拍摄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影视拍摄基地的规模也开始逐渐向周围延伸扩张,逐渐形成规模。

其所在地的政府也开始逐渐重视影视基地的建设、完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期望能以此来带动当地的文化、旅游和其他相关衍生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截至2004年,全国己建有30多家影视城。

此外,目前国内还有20余个投资数十亿元的大型影视城正雄心勃勃地施工或招商。

在我国众多的影视城中,江苏无锡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城无疑是其中发展态势最好的。

无锡影视基地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20多年来,已有250多部影视剧在该基地拍摄,2007年又成功荣获国家首批5A级景区称号,标志着我国首个5A级影视主题公园的诞生。

横店影视城则是我国影视城中的后起之秀,从1996年开始,累计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有13个影视拍摄基地和2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早在1999年就被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2004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基地。

(五)现状

当下,我国的影视基地基本分为外景基地和内景基地两大类型。

内景基地大多存在于各电影厂或电视台内,这些机构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足够的占地空间,不可能建设外景场区,摄影棚也主要为满足自身的影视作品拍摄使用。

近两年,为了打造中国电影制作平台的“航母”,中影集团在北京怀柔建设了占地500亩的中影基地,堪称国内影视内景基地的“巨无霸”。

该基地已建成的摄影棚最大为5000平方米,另有系列的3000平方米、1200平方米的摄影棚多个,具有年产故事片电影80部、年产电视剧500集的能力。

以外景地为主的影视基地遍布各地,涵盖了从春秋战国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街区,尤其结合地域文化集中反映当时历史风貌的建筑群体更具有代表性。

这些外景地为制作反映某个年代故事的影视剧提供了很好的拍摄空间,同时也成为当地影视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时空关系考察,现有的影视剧外景地分为两类,其一为时空复合型影视基地,即在基地内建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或街区,以满足多种影视剧制作的需要。

时空复合型基地一般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

其二为时空单一型影视基地,即在基地内根据某一个年代或某一个区域建造影视剧制作场景。

单一型基地一般占地较少,往往因拍摄需要而建造或利用场景,使用率相对较低,一些基地的后续投入明显不足。

从因果关系考量,影视剧外景地可以分为先剧后景和先景后剧两种类型。

对于某些大制作、大投入的剧本,常常根据剧情要求建造永久外景和内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其拍摄的场景地也将成为旅游的热点。

先景后剧类型基地的建造,更加考虑贴近年代、贴近地域,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更加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

近些年建设的影视基地以先景后剧类型为多,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

(六)市场需求

影视拍摄基地的建设,其根本目的便是为了满足电影、电视剧的拍摄需求。

因此,其市场需求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所针对类型的影视剧所占有的市场份额。

2010年度,现实题材剧目共计277部分别占总比例的56%。

其中,当代题材共计248部,占总部数的52%、;现代题材共计19部,占总部4%。

历史题材剧目共计203部,占总比例的43%。

其中,近代题材共计142部,占总部数的30%、;古代题材共计61部,占总部13%。

重大题材共计5部,分别占总比例的1%。

总计:

475部

 

注:

图标数据为广电总局公布信息

不难看出,当代题材的影视剧在影视剧制作市场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当代题材影视剧拍摄,可对所需场景做适当调整,不采用收费场景拍摄,相对减少场景租赁费用,以降低制作成本。

然而从电视台播出情况来看,却是以古装和近现代影视剧为主。

当代题材影视剧相对疲软,仅少数影视剧能引起社会反响,与观众产生共鸣。

因此,大量的影视公司或投资,不愿对当代题材影视剧做出选择,而造成其制作经费不足,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无法达到电视台和院线的要求。

当然其中也有广电审查因素,当代题材中,无法表现或揭露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致使剧情平淡无奇,令人乏味。

而这些问题在古代和近现代题材中则毫无顾及,使编剧有足够的发挥、施展空间,令影视剧的剧情曲折迂回、跌宕起伏、耐人回味,可以充分抓住观众,确保了票房和收视率。

因此尽管从制作部数来看,貌似当代题材影视剧居多,但实质上,却是占少数的古代和近现代题材影视剧把控着主力投资方。

而在这三种题材中,又以近代题材影视剧为主,由此不难看出,若要新建影视拍摄基地,可以近现代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基地为切入点,吸引剧组拍摄,逐步扩展场景建设,以满足更多剧种拍摄使用。

(六)影视基地盈利模式

纵观国内数百家影视基地,虽然大多数运营状况堪忧,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也不少,对影视基地盈利模式尤其是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影视基地未来的发展。

目前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主题公园等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1.收取场租费

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基地生存是中国早期影视基地盈利的主要模式,直到本世纪,场租费仍是一些影视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

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在建立之初,按照错位经营、差别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希望达到影视拍摄和旅游双赢。

但几年运营下来,除了前两年旅游业务还不错外,之后一直是拍摄收入多于旅游。

目前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场景、摄影棚的租金收入每天约有2000元至1.5万元不等。

但随着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和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单纯依靠场租费盈利几乎成为不可能。

2.影视业带动旅游业

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影视基地较为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

通过低廉的成本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打造知名影视制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

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旅游业是基地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约占整个基地收入的80%左右。

按照旅游方式的不同,这种盈利模式还可以分为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和混合型三类。

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主要是指让游客参观拍摄场地,感受基地的影视文化,这是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最常见的一种做法。

典型代表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等。

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

北京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一家集影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体验等于一体的专业功能聚合型国家级影视基地,怀柔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完工后,将向游客全方位展现电影的魅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可以亲身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

3.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影视基地处于影视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将影视基地本身打造成复合式产业链,把各种影视产业要素的聚集到影视基地,将原来的拍摄基地打造为拍摄、制作一系列产业链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全新探索。

很多影视基地已经悄然开始谋求转型和升级。

发展影视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影视基地转型的一个方向,所谓影视主题公园是指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内容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

影视基地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随着基地旅游化发展之后,市场逐渐转向游客。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

好莱坞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

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

(七)影视基地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只有少数影视基地在体制转型、产业变革的巨浪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大部分影视都基地面临着发展困境。

据2005年金鸡百花节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盈利。

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盈利模式单一,效益低下。

靠收取场租费和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影视基地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这两种盈利模式实际暗含着巨大风险。

影视基地在整个影视业的产业链条中处于下游,扮演更多的是生产要素而非获利工具的角色。

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一个剧组,成本的70%支付劳务,其中演员占总成本的50%,设备、道具等总共才占30%,影视基地作配套服务的大部分在30%花费内,一般只能赚总成本的10%左右。

”一个影视基地占地几千亩,但盈利只有一个剧组成本的10%,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

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也并非“摇钱树”。

没有常建常新的旅游景点和强大的影视作品的支撑,游客未必肯买账。

缺乏对盈利模式的深度开发使得那种仅仅依靠影视剧的拍摄来吸引游客的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空间。

这种盈利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近年来各地企业和政府纷纷看好影视基地,大兴建造大型建造影视基地之风,动辄占地面积上千亩的影视基地在国内各地全面开花。

在工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到注重亩产集约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影视基地又步入圈地、同质竞争的阶段。

按照国家旅游局200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赢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投资难以收回,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

据了解,重庆市上马或者即将上马7个影视基地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接近百亿元。

在这7个项目中,除九龙坡和长寿的项目定位于拉动房产和商业外,其余5个影视基地项目都意在成为旅游景点。

而从国内其他影视城的运营情况来看,重庆根本容不下7个影视城。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严重饱和。

三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

目前国内影视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这是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后果。

各家影视基地往往不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而是追求“大而全”,恨不得将国内所有影视基地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导致同质化。

国内不少影视基地都建有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景观,毫无特色,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许多影视基地根本吸引不到拍摄剧组和游客,只能草草关门。

一个良好的影视基地不仅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地区注入影视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但资本投资热情不减,基地建设高歌猛进。

鉴于我国影视基地面临的重重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影视基地的发展。

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文化注入提高基地品质,

1、完善产业链,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影视基地试图改变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

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产业基地是目前影视基地正在摸索的两条道路,前者是向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后者是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另一种突破,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基地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基地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

而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延伸影视产业链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纯的影视基地更具备成功的特质。

与旅游化的影视基地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横店影视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它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

1999年起,横店集团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系列配套服务。

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

2、创意为王,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在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影视业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产业链包含剧本、融资、制作、营销、播出、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

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

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

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张纪中影视文化公司、尤小刚全视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影视公司纷至沓来。

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达到2379家,其中影视类企业达141家,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

到2010年,集聚区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将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3、文化为魂,注入民族化元素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

影视基地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化元素对基地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影视基地和文化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

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影视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