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8038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docx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

检测人员业务考试模拟练习题与题解《桥梁》27章问答题答案

1、在桥梁检测中对测量外表有哪些差不多要求

答:

1、测量外表不阻碍桥梁结构工作性能和受力情形

2、外表性能满足检测的具体要求

3、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和经济耐用

2、采纳位移计量测挠度和应变时注意哪些事项

答:

1、作为不动位移计的不动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还要考虑温度变形的阻碍。

当测杆过长时造成柔性增大,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阻碍量测精度。

2、位移计测杆与所量测的位移方向应完全一致。

3、位移计使用前、后要认真检查测杆上、下活动是否灵活。

4、在量测过程中经常注意立即产生的位移是否超过外表量程,以免造成测杆与测点脱离接触或测杆被顶死。

3、简述百分表〔千分表〕安装方法及使用本卷须知?

答:

安装方法:

百分表安装在表座上,表架安装在临时专门搭设的支架上,支架应具有一定刚度,并与被测结构物分开。

将测杆触头抵在侧点上,借助弹簧使其接触紧密。

本卷须知:

1、使用时,只能拿取外壳,不得任意推动测杆,幸免磨损机件,阻碍放大倍数。

注意爱护触头,触头上不得有痕迹。

2、安装时,要使测杆与欲测位移的方向一致,或使被测物体表面保持垂直,并注意位移的正反方向和大小,以便调剂测杆,使百分表有适宜的测量范畴。

3、百分表架要安设稳妥,表架上各个螺丝要拧紧,但当颈夹住百分表的轴颈时,不可加得过紧,否那么会阻碍测杆移动。

4、百分表安装好,可用铅笔在表盘上轻轻敲击,看指针摆动情形。

假设指针不动或绕某一固定值在小范畴内左右摆动,说明安装正常。

5、百分表使用日久或通过拆洗修理后,必须进行标定,标定可在专门的百分表或千分表校正仪上进行。

5、如何排除温度变化对引伸仪量测精度的阻碍?

答:

方法一:

在制作测点的同时制作一小试块,检测时放在结构邻近,不受力,作为温度补偿块,检测结构应变时同时测定其变化,该变化值作为温度修正值。

方法二:

利用结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运算相应的应变值作为温度修正值。

6、简述电阻应变片选用的原那么,并说明贴结的要紧技术指标?

答:

原那么:

选用应变片时应依照顾变片的初始参数及试件的受力状态、应变梯度、应变性质、工作条件、测试精度要求等综合考虑。

关于一样的结果试验,采纳120Ω纸基金属丝应变片就可满足试验要求。

其标距可结合试件的材料来选定,如钢材常用5~20mm,混凝土那么用40~150mm,石材用20~40mm。

关于有专门要求的,可选择特种应变片,如低温应变片、高温应变片、疲劳受名片、裂纹谈测片、应变片以及高压、核辐射、强磁场等条件下使用的应变片。

第三章

1、石料单轴压缩变形试验的目的?

答:

石料的单轴压缩变形试验用于测定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应力条件下的轴向及径向应变值,推算出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电阻应变仪实验步骤:

1、先测定其中3个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

2、选择电阻应变片;贴电阻应变片;焊接导线;按所用的电阻应变仪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接电源并检查电压,调剂灵敏系数,将试件测量导线接好,放在压力试验机球座上;接温度补偿电阻应变片,贴温度补偿应变片的试件应是试验试件的同组试件,并放在试验试件的邻近;粘贴温度补偿应变片的操作程序要求尽量与工作应变片相同。

3、将试件反复预压2~3次,加荷压力约为岩石极限强度的15%。

4、按规定的加载方式和荷载分级,加荷速度应为0.5~1.0MPa/s,逐级测读荷载与应变值,直至试件破坏。

读数不应小于10组测值。

5、记录加载过程及破坏时显现的现象,对破坏后的试件进行描述。

6、结果运算并评判。

2、混凝土试件制作的差不多规定:

1.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专门是对高强混凝土,应格外重视检查试模的尺寸是否符合试模标准的要求。

专门应检查150mm×150mm×150mm试模的内表面平坦度和相邻面夹角是否符合要求。

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器。

2.一般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

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0.5%,集料为±1%。

3.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量短的时刻内成型,一样不宜超过15min。

4.依照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时刻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纳的方法相同。

3、采纳人工插捣制作混凝土试件的差不多步骤:

1.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2.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平均进行。

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3.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许多于12次。

4.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泛消逝为止。

5.刮除试模上口余外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4、采纳振动台制作混凝土试件的差不多步骤:

1.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性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口。

2.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连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3.刮除试模上口余外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出凝时,用抹刀抹平。

5、混凝土抗压试验差不多步骤和操作要点:

1.检查所采纳的压力机是否符合要求,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赶忙进行试验。

先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洁净,然后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其接触均衡。

3.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平均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且小于C60时,取0.5~0.8MPa/s;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时,取0.8~1.0MPa/s。

4.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荷载,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F。

5.结果运算并评判。

6、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加载差不多程序:

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时的初始荷载值F0,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ε0。

然后赶忙连续平均地加荷至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fcp的1/3荷值Fa,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εa。

7、钢筋拉伸试验要紧步骤和操作要点:

1.在试件上画标距,估算最大试验应力。

2.调试试验机,选择合适量程。

破坏荷载:

取试验机量程20%~80%;精度±1%。

3.测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点荷载:

指针停止转动后恒定负载或第一次回转的最小负载;抗拉强度:

钢筋拉断时由测力盘或拉伸曲线上读出的最大负荷。

4.测量伸长率。

8、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所需试验设备及具体要求:

1.试模。

各种试模必须满足技术要求规定,且由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检查时刻,至少每3个月应检查1次。

2.振动台。

振动台的要紧技术指标应符合要求,必须由法定计量部门定期惊醒检测,周期为1年,有计量检定证书。

3.压力试验机。

压力试验机的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必须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不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操纵加荷速度,试验机应具有加荷速度显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操纵装置。

压力试验机应定期惊醒标定,并具有计量检定证书,检定周期一样为1年。

4.钢垫板。

钢垫板的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积,厚度应不小于25mm。

钢垫板应机械加工,承压板的平面度公差为0.04mm,表面硬度不小于55HRC,硬化层厚度约为5mm。

5.其他量具及器具。

量程大于600mm、分度值为1mm的钢板尺;量程大于200mm、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直径16mm、长600mm、端部成半球形的捣棒。

第四章

1、简述版式橡胶支座抗压性试验步骤

答:

1、安放支座,对准中心,慢慢加载至压力为1.0MPa且稳压后,核对承载板四角对称安置的四只位移传感器,确认无误后,开始预压。

2、预压。

将压应力0.03~0.04MPa/s速率连续的增至平均压应力10MPa,连续2min,然后以连续平均的速度将压应力卸至1.0MPa,连续5min,记录初始值,绘制应力--应变图,预压三次。

3、正式加载。

每一加载循环自1.0MPa开始,将压力以0.03~0.04MPa/s速率平均加载至4MPa,连续2min后,采集支座变形值,然后以同样的速率每2MPa为一级逐级加载,每级连续2min后,采集支座变形数据直至平均压应力δ为止,绘制的应力—应变图应呈线性关系。

然后以连续平均的速度卸载至压应力为1.0MPa。

10min后进行下一加载循环。

加载过程应连续进行三次。

4、以承载板四角所测得变化值的平均值,作为各级荷载下试样的累计竖向压缩变形△e,按试样橡胶层的总厚度te,求出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试样的累计压缩应变εi=△ei/te

5、结果运算并评定

2、简述版式橡胶支座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步骤并说明评定标准?

答:

1、将试样放置在试验机的承载板上,上下承载板与支座接触面不得有油污,对准中心位置,精度应小于1%的试件短边尺寸。

2、以1.0MPa/s的速率连续地加载至试样极限抗压强度Ru不小于70MPa为止,绘制应力—时刻图,并随时观看试样受力状态及变形情形,试样是否完好无损。

评定标准:

支座在不小于70MPa压应力下,橡胶层未被挤坏,中间层钢板为断裂,四氟板与橡胶未发生剥离,那么试样抗压强度满足要求。

3、绘制板式橡胶支座抗剪试验加载模型,并说明要紧步骤。

答:

1、在试验机的承载板上,应使支座顺其短边方向受剪,将试样及中间钢拉板按双剪组合配置好,使试样和中间的钢拉板的对称轴和试验机承载板中心轴处在同一垂直面上,精度应小于1%的试件短边尺寸。

为防止显现打滑现象,应在上下承载板和中间钢拉板上粘贴高摩擦板,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2、将压应力以0.03~0.04MPa/s的速率连续地增至平均压应力,绘制应力—时刻图,并在整个抗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3、调整试验机的剪及试验机构,使水平油缸、负荷传感器的轴线和中间钢拉板的对称轴重合。

4、预压水平力。

以0.02~0.03MPa/s的速率连续施加水平剪应力至剪应力1.0MPa,连续5min,然后以连续平均的速度卸载至剪应力0.1MPa,连续5min,记录始值,绘制应力应变图。

预载三次。

5、正式加载。

每一加载循环自1.0开始,每级剪应力增加0.1MPa,持荷1min,采集支座变形数据,至0.1MPa。

10min后进行下一循环试验。

加载过程应连续进行三次。

6、将各级水平荷载作用下位移传感器所测得的试样累计水平剪切变形△s,按试样橡胶层的总厚度te求出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试样的累计剪切变形ri=△s/te

4、简述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加载步骤及测量项目有哪些

答:

关于先安装锚具、夹具或连接器张拉预应力筋的预应力体系,可直截了当用试验机或试验台加载。

加载之前必须先将各根预应力钢材的初应力调匀,初应力可取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的5%~10%。

正确的加载步骤为:

按预应力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20%、40%、60%、80%分四级等速加载,加载速度为100MPa/min,达到80%以后,持荷1h,再逐步加载至破坏。

试验过程要测量的项目

1,有代表性的假设干根预应力钢材与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之间在预应力筋达到0.8fptk时的相对位移△a;

2,锚具、夹具或连接器假设干有代表性的零件之间在预应力筋应力达到0.8fptk时的相对位移△b;

3,试件的实测极限拉力Fapu,得静载锚固效率系数。

5、如何用长柱压力机标定千斤顶

答:

1,千斤顶就为当校核穿心式千斤顶时,将千斤顶放在试验机台面上,千斤顶活塞面或撑套与试验机紧密接触,并使千斤顶与试验机的受力中心线重合。

当校核拉杆式千斤顶时,先把千斤顶的活塞杆退出,取下封尾板,在缸体内放入一根后壁无缝钢管,然后将千斤顶两脚向下立于试验机的中心线部位。

放好后,调整试验机,使钢管的上端与试验机的上下压板接紧,并对准缸体中心线。

2,校核千斤顶开动油泵,千斤顶进油,使活塞杆上升,顶试验机上压板。

在千斤顶试验机且使荷载平缓增加的过程中,自零位至最大吨位,将试验机被动标定的结果逐点标记到千斤顶的油压表上。

标定点应平均的分布在整个测量范畴内,且许多于五点。

当采纳最小二乘法回来分析千斤顶的标定体会公式时需10~20点。

各标定点重复标定3次,取平均值,同时只测读进程,不得读回程。

3、依照校验结果绘千斤顶校验曲线供预应力筋钢材张拉时使用,亦可采纳最小二乘法求出千斤顶校验的体会公式,供预应力筋张拉使用。

 

第五章

1、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试验步骤

1用钻机先钻到需要进行标准试验的土层,清孔后,换用标准贯入器,并量得深度尺寸。

2将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不计击数,连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其锤击数,次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N。

3提出贯入器,将贯入器中土样取出,进行鉴别描述、记录,然后换以钻探工具连续钻进,至下一需要进行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

4在不能保证孔壁稳固的钻孔中进行试验时,应下套管以爱护管壁,但试验深度必须在套管口75cm以下,或采纳泥浆护壁。

5由于钻杆的弹性压缩会引起能量损耗,钻杆过长时传入贯入器的动能降低,因而减少每击的贯入深度,亦即提高了锤击数,因此需要依照杆长对锤击数进行修正。

6关于同一土层应进行多次试验,然后取锤击数的平均值。

2、反射波法检查桩基完整性的差不多原理及预备工作

差不多原理:

反射波法源于波理论,差不多原理是在桩顶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在桩身尊在明显波阻抗界面或桩身截面积变化部位,将产生反射波。

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此运算桩身完整性。

预备工作:

1检测前第一应搜集有关技术资料。

2依照现场实际情形选择合适的激振设备、传感器及检测仪,检查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否连接良好,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桩顶应凿至新奇混凝土面,并用打磨机降测点和激振点磨平。

4应测量并记录桩顶截面尺寸。

5混凝土灌注桩的检测宜在成桩14d以后进行。

6打入或静压式预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后进行。

3、超声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时,预埋检测管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当桩径不大于1500mm时,应埋设3根管;当桩径大于1500mm时,应埋设4根管。

②声测管宜采纳金属管,其内径应比换能器外径大15mm,管的连接宜采纳螺纹连接,且不漏水。

③声测管应牢固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且互相平行、定位准确,并埋设至桩底,管口宜高出桩顶面300mm以上。

④声测管底应封闭,管口应加盖。

⑤声测管的布置以路线前进方向的顶点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编号和分组,每两根编为一组。

4、超声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时,现场检测的要紧步骤:

1将装设有扶正器的接收及发射换能器置于检测管内,调试仪器的有关参数,直至显示出清晰的接收波形,且使最大波幅达到显示屏的2/3左右为宜。

2检测宜由检测管底部开始,将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置于同一高程,测取声时、波幅或频率,并进行记录。

3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同步升降,测量点距小于或等于250mm,各测点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0mm,并应随时校正;发觉读数专门时,应加密测量点距。

4一根桩有多根检测管时,按分组进行测试。

5、超声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时,检测前的预备应符合以下规定:

1被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应大于14d。

2声测管内应灌满清水,且保证畅通。

3标定超声波检测仪发射至接收的系统延迟时刻t。

4准确量测声测管的内、外径和两相邻声测管外壁间的距离,量测精度为±1mm。

6、典型荷载板试验P-S曲线的特点及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几种方法:

典型的P-S曲线有两个明显拐点,第一个拐点称比例极限,第二个称极限荷载。

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关于典型的P-S曲线,可取第一个拐点比例极限作为地基承载力或取第二个拐点作为承载力。

当P-S曲线拐点不明显时,可采纳沉降—时刻曲线〔S-t〕或logP-logS曲线判定。

7、桩基静载试验队测量位移装置的要求及测量基准点的要求:

测量外表必须精确,一样使用1/20mm光学外表或力学外表,如水平仪、挠度仪、位移计等。

支撑外表的基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固性。

基准点本身不变动;没有被接触或造破坏的危险;邻近没有振源;不受直射阳光与风雨等干扰;不受试桩下沉阻碍。

基准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必须自由支撑;防止基准梁受阳光直射;基准梁邻近布设照明及取暖炉;必要时采纳隔热材料包裹,以排除温度阻碍。

第六章

1、简述用水泥砂浆补平混凝土芯样方法。

1不平前先将芯样端面污物清除洁净,然后将端面用水潮湿。

2将平坦度为每长100mm不超过0.05mm的钢板上涂上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脱模剂,然后倒上适量水泥砂浆摊成薄层,稍许用力将芯样压入水泥砂浆之中,并应保持芯样与钢板垂直。

待2h后,再补另一端面。

认真清除侧面余外水泥砂浆,在室内静放一昼夜后送入养护室。

待补平材料强度不低于芯样强度时,方能进行抗压试验。

2、简述回弹仪测定混凝土强度要紧步骤;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要紧步骤

1回弹仪测定混凝土强度的要紧步骤:

a收集差不多技术资料;b选择符合规定的测区;c回弹值测量;d炭化深度值测量;e混凝土强度推算。

2超声—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要紧步骤:

a测钱预备,收集资料,被测结构构件预备;b检测方法:

回弹值的测量与运算;超声声速测量与运算;c混凝土强度推算。

3、梁体预制,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实测强度如表,评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K1=1.7,K2=0.9

30.5

31.6

31.6

32.5

28.6

29.7

30.4

28.6

33.0

32.1

30.5

32.2

30.0

平均强度

=

=30.87

均方差

=

=1.423

-

=30.87-1.7×1.423=28.5

R

=28.6≥K

R=0.9×30=27.0满足设计要求

4、梁体预制,混合体设计强度为C30实测如表,是否满足要求?

K1=1.7,K2=0.9

30.5

31.6

31.6

32.5

28.6

29.7

30.4

28.6

33.0

平均强度

=

=30.72

均方差S

=

=4.62

=30.72π1.15R=34.5

R

=28.6≥0.95R=0.9×30=28.5

不满足设计要求

5、简述滴定条法检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差不多步骤

1试样过筛,去掉较大颗粒;

2将样品在105℃±5℃烘干2h,冷却至室温;

3称取5g样品粉末放入烧杯,缓慢加入50mlHNO3完全搅拌直至听到嘶嘶声停止;

4用石蕊试纸检查溶液是否呈酸性,假如不成酸性,再加入适量硝酸;

5加入约5g无水碳酸钠,用石蕊试纸检查溶液是否呈中性;

6用滤纸作一锥头加入溶液,当纯洁的溶液渗入锥头后,把滴定条插入液体中;

7待滴定条顶端水平黄色细条转变为蓝色,取出由上至下擦干;

8读取滴定条颜色变化处的最高值,然后再该批滴定条表中查出所对应的氯离子含量值,以百万分之几表示。

 

6、某梁体混凝土构件,爱护层设计厚度60mm,利用钢筋分布传感器实测爱护层厚度见表。

依照检测结果判定混凝土爱护层厚度对结构钢筋耐久性的阻碍程度。

合格判定系数K=1.695

58

62

64

59

60

63

64

55

62

64

64

63

62

60

59

58

附:

混凝土爱护层厚度对结构钢筋耐久性阻碍评定标准

评定标度

Dne/Dnd

对钢筋阻碍

评定标度

Dne/Dnd

对钢筋阻碍

1

<>0.95

阻碍不显著

4

0.55-0.70

有较大阻碍

2

0.85-0.95

有轻度阻碍

5

<0.55

发生锈蚀

3

0.70-0.85

有阻碍

1运算实测混凝土爱护层厚度平均值

=

2运算混凝土爱护层厚度特点值

SD=

Dne=

3判定阻碍程度。

 

第七章

1、简支梁荷载工况及要紧测点布设位置:

跨中最大正弯矩工况、L/4最大正弯矩工况、支点最大剪力工况、桥墩最大竖向反力工况。

布设:

跨中挠度,支点沉降,跨中截面应变。

2、绘制三孔连续梁,荷载试验工况及要紧测点布测位置:

主跨跨中最大正弯矩工况、主跨支点负弯矩工况、主跨桥墩最大竖向反力工况、主跨支点最大剪力工况、边跨最大正弯矩工况。

布设:

跨中挠度,支点沉降,跨中和支点截面应变。

3、绘制一无铰拱,荷载试验工况及要紧测点布测位置:

跨中最大正弯矩、拱脚最大负弯矩、拱脚最大推力、正负挠度绝对值之和等工况。

测点布置:

跨中、L/4截面挠度、拱顶、L/4截面和拱脚截面应变。

4、用位移计测量结构应变的原理:

应变仪是用来测定结构上某区段纤维长度的相对变化。

当结构截面变形满足截面假定,且曲率变化专门小时,通过测得的虚应变,推算实际应变。

本卷须知:

1、作为固定位移计的不动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刚性。

2、位移计测杆与所量测的位移方向应完全一致。

3、位移计使用前、后要认真检查测杆上、下活动是否灵活。

5、电阻应变片选用的原那么:

选用应变片时应依照顾变片的初始参数及试件的受力状态、应变梯度、应变性质、工作条件、测试精度要求等综合考虑。

粘贴技术:

1选片。

保证选用的应变片无缺陷和破旧。

2定位。

混凝土表面无浮浆,表面平坦,准确定出测点的纵、横中心及贴片方向。

3干燥固化。

4做好应变片防护,防止应变片受潮和机械损害。

6、电阻应变测量的温度效应:

用应变片时,除了能感受试件受力后的变形外,同样也能感受环境温度变化,并引起电阻应变片示值的变动,该效应称为温度效应。

补偿方法:

通过惠斯登电桥桥路特性进行温度补偿。

在电桥一个测臂上接一个与量测片同样阻值的温度补偿应变片,测量片贴在受力构建上,既受应变作用,又受外力作用。

现在,电桥对角线上的电流计的反应只是试件受力后产生的变形,温度效应得以排除。

对误差补偿的要求:

1补偿片与工作片应该是同批产品,具有相同电阻值、灵敏系数和几何尺寸。

2贴补偿片的试块材料应与试件的材料一致,并应做到热容量差不多相等。

3补偿片的贴片、干燥、防潮等处理工艺必须与工作片完全一致。

4连接片与工作片的位置应尽量接近,使二者处于同样温度场条件下,以防不平均热源的阻碍。

5连接补偿片的导线应与连接工作片的导线统一规格、同意长度,同时相互平列靠近布置或捆扎成束。

补偿片的数量多少,依照试验材料特点、测点位置、试验条件的决定。

 

7、桥梁荷载试验评定得出的要紧内容:

1明确荷载试验的目的;

2实验预备工作;

3加载方案设计;

4测点设置与测试;

5加载操纵与安全措施;

6试验结果分析与承载力评定;

7试验报告编写

 

8、简述桥梁结构动力性能分析评判内容

答:

1.比较桥梁结构频率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如实测值大于理论运算值,说明桥梁结构的实际刚度较大,反之说明桥梁结构刚度偏小,可能存在开裂或其他不正常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