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7538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docx

发展战略武汉市城镇发展规划

第三章 城市的发展规划

  3.1城市规划性质

  根据国务院对武汉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武汉市是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武汉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把武汉市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3.2城市发展目标

  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

建立起一个第三产业发达,第二产业主导优势明显,第一产业结构合理,与我国中部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以主城为核心,由内向外的第三、二、一产业圈层式布局结构。

 

  2、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合理布局各类功能用地,保障城市协调发展;建立层次多样、网点均衡的现代化商业、文化、游憩设施体系;建成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增强城市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绿化水平,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构成合理的生态框架,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3.3城市规模

  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预计武汉市城市人口规模如下:

 

                                                     单位:

万人

           区域

类别

2010年

2020年

市域

新城

主城

市域

新城

主城

常住人口

845

120

415

970

180

450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650

120

415

770

180

450

流动人口

25

130

35

160

其中:

暂住人口

20

85

28

110

 

  规划至2020年,主城城市建设用地427.5km2,各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具体见表:

年份

城市常住人口

(万人)

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

(km2)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m2/人)

2005

390

426

311

73

2010

415

458

343.3

74.9

2015

435

488

390.4

80

2020

450

505

427.5

84.7

  3.4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根据武汉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武汉市将逐步形成以主城为基础,以阳逻、常福、蔡甸、纸坊、宋家岗、金口、北湖七个新城为支柱,由内向外的第三、二、一产业圈层式布局,实现生态平衡、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格局。

 

  武汉主城被长江、汉水分隔成汉口、汉阳、武昌相对独立的三镇。

利用江、河、湖、山等自然条件分隔,建设江北、江南两个核心区,在核心区周围布局10个中心区片,在主城边缘布局10个综合组团,核心区、中心区片、综合组团之间以轨道交通线、快速路及主次干道相联系,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核心区要集中体现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职能,重点布局以商业、金融、贸易、办公、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用地。

其中江北(汉口)核心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大智路、兰陵路,南至长江、汉水,西至武胜路,北至京汉大道,面积6.35km2;江南(武昌)核心区规划范围为东至武青三干道,南至中山路,西至长江,北至规划的武车路过江隧道,面积3.50km2。

各中心区片重点布局行政、文化、娱乐、体育、商业等公共设施及居住用地。

各综合组团重点布局大中型工业区、居住区、大型对外交通设施、市级商业副中心、教育科研设施、博览中心、体育中心和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市场用地。

 

  主城三镇规划结构、职能分工和人口分布为:

 

  汉口地区包括江北核心区,二七、三阳、新华、宝丰4个中心区片,古田、常青、后湖3个综合组团,总用地118.27km2。

主要承担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和市级行政中心等职能。

规划常住总人口为170万人,其中核心区15万人,中心区片58万人,综合组团97万人。

  

  汉阳地区包括晴川片和十升、四新、沌口3个综合组团及墨水湖、龙阳湖风景区,总用地88.55km2,重点发展汽车工业、港口和旅游等职能。

规划常住总人口为76万人,其中中心区片14万人,综合组团62万人。

 

  武昌地区包括江南核心区,首义、晒湖、中南、徐东、杨园5个中心区片,青山、关山、白沙、南湖4个综合组团和东湖、南湖风景区,总用地205.25km2,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省级行政中心、教育科研、钢铁、机电、高科技产业及旅游等职能。

规划常住总人口为204万人,其中核心区为4万人,中心区片为80万人,综合组团为120万人。

  3.5城市道路路网规划

  2010年主城路网密度达到7.0km/km2,道路面积率达到12%,人均道路面积9m2。

 

  2020年主城路网密度达到7.3km/km2,道路面积率达到17%,人均道路面积16m2。

 

2010年主城道路技术指标汇总表

长度

面积

路网密度

面积率

人均道路面积

(km)

(km2)

(km/km2)

(%)

(M2/人)

1872

34.7

7.0

12.0

9.0

 

2020年主城道路技术指标汇总表

 

长度

面积

路网密度

面积率

人均道路面积

类 别

(km)

(km2)

(km/km2)

(%)

(M2/人)

快速路

250.8

14.15

0.90

 

 

主干道

317.1

14.19

1.07

 

 

次干道

521.0

15.90

1.85

 

 

小 计

1088.9

44.24

 

 

 

支 路

1354.5

27.09

3.5

 

 

合 计

2443

71.33

7.32

17.0

15.85

 

  1、路网主骨架道路

 

  主城区规划布置了三条环线、十条主要放射线,组成“环形加放射”的骨干交通网络。

  内环线(亦称一环路)为联系主城三镇中心区的主干道。

由解放大道中段、黄浦路、武汉长江公路桥、徐东路、中北路、中南路、武珞路西段、武汉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二桥、江汉一桥、武胜路组成,全长约28km,主要服务于武汉市的金融、商业中心区。

  

  二环线为减少中心区过江交通压力,减少车辆穿越中心区而布置,平均距一环约3km,全长52km,主要为城市博览中心、高速铁路客运站、体育中心及城市新的商住区服务。

 

  中环线(亦称三环路),为联系各大工业组团及中小型经济开发区、新发展区服务,同时将作为三镇货运主通道和入城的环路,减少中心区直穿车流,全长88.5km。

 

 

  2、过江通道

 

  规划布置7条过长江通道(含现状),6条过汉江通道(含现状)。

7条过长江通道即: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公路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青岛路隧道、鹦鹉洲隧道、余家头隧道。

6条过汉江通道为:

江汉一桥、江汉二桥、晴川桥、月湖桥、古田桥、长丰桥。

 

  3、三镇内部路网

 

  武汉市主城规划路网以江河为天然轴线,道路基本上平行和垂直江河布置,组成三镇相对独立的路网骨架。

 

  ①汉口地区:

主要由平行江河的沿江大道、沿河大道、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长丰大道、幸福大道等和垂直江河的黄浦路、三阳路、香港路、黄石路、台北路、友谊路、新华路、武胜路、青年路、桥口路、宝丰一路、古田一路、古田二路等构成干道网。

 

  ②汉阳地区:

主要由平行长江的鹦鹉大道、梅子路,平行汉水的汉阳大道、四新大道、沌阳大道、加上沌口地区的环路构成干道网。

 

  ③武昌地区:

由临江大道、和平大道、武青三干道、武青四干道、丁字桥路、中南路、中北路、关山一路等和垂直长江的武珞路、南湖南路、雄楚大街、中山北路、武车路、武重路、铁机路、园林路、建一路、建六路等构成该地区的干道网。

 

  4、中心区路网

 

  进一步完善中心区干道网系统。

为适应未来城市用地开发和机动化发展趋势,满足交通流组织和公交线网布设的要求,需对既有规划的干道网做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主次干道至少要分别满足双向6车道和4车道的要求,尽可能机非分离,预留港湾式公交车停靠站,在内环线及其它客流量大的路段上设置公交专用通道,实施公交优先政策。

 

  利用支路形成自行车系统。

武汉市内非机动车量大,路口路段上机非矛盾日益激烈,进一步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加重了交通管理的难度。

内环线以内区域路网密度相对较高,但因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现象突出,致使道路使用效率较低,许多街巷道路未被充分利用。

规划在中心区内利用部分支路,尤其是平行于主干道的连通性较好的支路作为自行车专用通道,简化机非路口相互冲突点,提高交通安全性。

 

  在商业区结合过街人行天桥(或人行地下通道)建立独立的步行道系统。

武汉市已有江汉路步行商业街,武昌水果湖鹰台路步行为主的通道,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内环线建立了多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保障了行人安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增加停车场容量。

中心区停车位严重不足,致使大量机动车侵占道路空间,沿路乱停乱靠现象严重,既影响交通,又影响城市景观。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设施,同时严格落实规划控制的停车场,加强大型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的停车配套建设力度。

 

  5、机动车拥有量预测

 

  武汉市的机动车拥有量预测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增长率法、经济回归法、弹性系数法、类比分析等方法进行的。

 

  在上述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及专家建议,综合平衡,得到2010年武汉市机动车拥有量为75~90万辆。

  3.6城市排水规划

  1、雨水规划

 

  ⑴规划指标:

 

  ①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到:

 2010年为11.5—12.5Km/Km2

 2020年为14.5—15.5Km/Km2

 

  ②抽排能力:

2010年在现有的抽排能力的基础之上翻一番。

 

  ⑵排水体制

 

  主城区合流区有:

①汉口东部—汉西路、张公堤与铁路线所夹的城区。

②汉口西部—汉西路与南泥湾大道所夹的旧城区。

③汉阳地区—月湖、钟家村地区的汉阳旧城区

④武昌沿江—秦园路至武泰闸,和平大道、中山路以西的武昌旧城区

 

  以上合流区面积为61平方公里,城区其它地区均为分流制区域,面积为337.8平方公里。

 

  ⑶主城区雨水系统

 

  依据武汉市主城区用地规划及自然地形特点,规划分为38片雨水系统,总汇水面积397.0km2(不含武钢工业区),其中,汉口7片,汇水总面积125.3km2;汉阳11片,汇水面积86.2km2;武昌20片,汇水面积185.5km2。

规划由城区雨水泵站抽排出江的汇水面积为170.7km2,占总汇水面积43%。

分为汉口95.1km2、汉阳17.1km2和武昌58.5km2。

其他汇水面积226.3km2的雨水分区自排入湖,由郊区排灌站抽排出江。

各雨水系统如下:

 

  汉口:

长丰南北垸系统、沿河系统、常青花园系统、机场河系统、黄孝河系统、沿江系统、谌家矶系统。

 

  汉阳:

琴断口系统、龙阳湖系统、兔子嘴系统、墨水湖北系统、月湖系统、龟山北系统、莲花湖系统、鹦鹉湖系统、四新农场系统、三角湖系统、沌口开发区系统。

 

  武昌:

白沙洲系统、蛇山南系统、沙湖系统、罗家港系统、港西系统、港东系统、青山镇系统、武钢厂前系统、白玉山系统、武东系统、东亭梨园系统、水果湖系统、晒湖系统、南湖花园系统、野芷湖系统、南湖系统、茶港系统、东湖南系统、喻家湖系统、庙山系统。

 

主城雨水系统规划一览表

序号

地理位置

系统名称

汇水

面积

(km2)

主要调蓄

湖泊

序号

地理位置

系统名称

汇水

面积

(km2)

主要调蓄

湖泊

1

黄孝河

51.0

换子湖、机器荡子、菱角湖

20

港西

6.6

 

2

机场河

24.2

西北湖、后襄河

21

武钢厂前

4.0

 

3

长丰南北垸

30.1

内黄泥港

22

青山镇

2.8

 

4

汉口沿江

6.5

 

23

白玉山

1.5

阳春湖

5

汉口沿河

0.4

 

24

武东

3.3

 

6

常青花园

3.8

 

25

罗家路

22.6

四美塘

7

谌家矶

10.2

 

26

沙湖

24.8

沙湖

8

琴断口

2.9

 

27

水果湖

3.1

水果湖

9

兔子嘴

1.2

 

28

茶港

5.0

东湖

10

龙阳湖

5.2

龙阳湖

29

东亭梨园

3.5

东湖

11

墨水湖北

7.1

 

30

东湖南

8.30

东湖

12

月湖

4.8

月湖

31

喻家湖

7.20

东湖

13

龟山北

1.2

 

32

野芷湖

3.8

野芷湖

14

莲花湖

1.6

莲花湖

33

平湖门

0.60

 

15

三角湖

4.2

三角湖

34

倒口湖

0.52

 

16

鹦鹉洲

9.8

墨水湖

35

南湖

32.3

南湖

17

四新

19.4

墨水湖、后官湖

36

白沙洲

25.5

 

18

沌口开发区

26.4

南太子湖

37

 

巡司河

33.0

汤逊湖

19

武昌地区

港东

6.2

 

38

 

庙山

29.6

汤逊湖

 

  2、污水规划

 

  ⑴规划指标:

 

①城市污水管普及率达到:

2010年为66.4%,2020年为88%

②污水处理率:

2010年为70%,2020年为90%

⑵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系统规划

 

  加快市政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系统建设步伐,提高污水处理率,是减少水体污染的重要手段。

 

  根据武汉市总体规划,主城区共有13座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收集系统,分别对主城区各地区城市污水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

在现有沙湖、黄浦路、二廊庙、龙王嘴、汤逊湖等5座和在建的南太子湖、汉西、沌口3座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还规划新建三金潭、黄家湖、落步咀、黄家大湾、北湖等5座污水处理厂。

 

  主城区13座污水处理厂2020年规划服务面积为514.9km2,服务人口为505万人(包含东西湖部分地区),其中主城区服务面积为410.2km2,占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27.5km2的96%。

至2010年主城区污水收集率为66.4%,污水处理率为70%;2020年污水收集率为86.7%,污水处理率为90%。

各污水处理厂规划服务人口的分配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组团人口分布及生活区用地布局确定。

各处理厂服务面积及人口见下表:

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规划服务人口一览表

序号

所属地区

污水

处理厂

服务

面积(km2)

2010年

2020年

污水处理厂规模

污水处理厂规模

尾水排

放水体

备  注

服务人口

(万人)

服务人口(万人)

近 期

(104m3/d)

远 期

(104m3/d)

1

汉口

三金潭

76.1

84

88

30.0

40.0

府河

亚行贷款

2

汉西

161.4

89

122

40.0

80.0

府河

世行贷款

3

黄浦路

7.2

13

15

10.0

10.0

长江

芬兰贷款

4

汉阳

南太子湖

55.0

59

64

20.0

25.0

长江

波兰贷款

5

沌口

28.6

11

12

6.0.0

18.0

长江

在建、BOT

6

武昌

沙湖

21.1

21

23

15.0

15.0

长江

世行贷款

7

龙王嘴

35.7

20

22

15.0

25.0

南湖

世行贷款

8

二廊庙

32.2

43

47

18.0

40.0

长江

世行贷款

9

落步咀

30.1

39

39

12.0

18.0

长江

亚行贷款

10

黄家湖

56.5

58

64

10.0

20.0

长江

亚行贷款

11

汤逊湖

20.1

3

3

5.0

10.0

汤逊湖

已建、BOT

12

北湖

4.0

5

5

2.0

2.0

长江

待建

13

黄家大湾

1.6

1

1

0.5

0.5

东湖

待建

合计

514.9

446

505

183.6

303.6

 

 

 

  ⑶污泥处置规划

 

  结合武汉市主城区污水系统布局,污泥处置集约化,处理分散化,近远期结合,分期、分步实施,污泥处置的方向朝无害化、减量化发展。

近期填埋将是武汉市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方法之一,中期以堆肥为主,远期考虑污泥焚烧。

  

  中、远期汉口三金潭污水处理厂污泥运往岱山垃圾复合肥厂处理,汉西和黄浦路两厂污泥运往塔子湖堆肥厂处理;中期规划考虑分别在汉阳区、洪山区新建一座堆肥厂,以处置龙王嘴、汤逊湖、黄家湖、黄家大湾、南太子湖、沌口等污水处理厂污泥,汉阳区厂选在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内,占地1ha,处理量近期为21t/d,远期35t/d,远期将污泥运至锅顶山垃圾处理厂焚烧发电。

洪山区厂选在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占地1.5ha,处理量为近期30t/d,远期46t/d,远期将污泥送至二妃山垃圾处理厂焚烧发电。

堆肥泥饼可用作农用肥料,还可配合武汉市的“绿色计划”,作为植树造林、园林绿化用肥。

落步嘴污水处理厂靠近北洋桥垃圾处理厂,因此中期在落步嘴污水处理厂内新建一座污泥堆肥厂,占地2ha,处理量为近期38t/d,远期66t/d(以上均为干污泥量),堆肥处理落步嘴、沙湖、二郎庙、北湖、黄家大湾等污水处理厂污泥;远期将污泥干化后送至北洋桥垃圾处理厂焚烧发电,各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措施见下表:

 

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措施

序号

所属地区

名 称

近期处置

(2004年~2010年)

中期处置

(2010年~2020年)

远期处置

(2015年~2020年)

处置

方式

处置场所

处置

方式

处置场所

处置

方式

处置场所

1

汉口

三金潭

填埋

金口垃圾处理厂

堆肥

岱山垃圾复合肥厂

堆肥

岱家山垃圾复合肥厂

2

汉西

填埋

柏泉垃圾处理厂

堆肥

塔子湖垃圾堆肥厂

堆肥

塔子湖垃圾堆肥厂

3

黄浦路

填埋

岱家山垃圾处理厂

堆肥

塔子湖垃圾堆肥厂

堆肥

塔子湖垃圾堆肥厂

4

汉阳

南太子湖

填埋

锅顶山垃圾处理厂

堆肥

南太子污水处理厂

焚烧

锅顶山垃圾处理厂

5

沌口

填埋

锅顶山垃圾处理厂

堆肥

南太子污水处理厂

焚烧

锅顶山垃圾处理厂

6

武昌

沙湖

填埋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堆肥

落步嘴污水处理厂

焚烧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7

黄家湖

填埋

二妃山垃圾处理厂

堆肥

汤逊湖污水处理厂

焚烧

二妃山垃圾处理厂

8

二郎庙

填埋

二妃山垃圾处理厂

堆肥

落步嘴污水处理厂

焚烧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9

落步嘴

填埋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堆肥

落步嘴污水处理厂

焚烧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10

龙王嘴

填埋

二妃山垃圾处理厂

堆肥

汤逊湖污水处理厂

焚烧

二妃山垃圾处理厂

11

汤逊湖

填埋

二妃山垃圾处理厂

堆肥

汤逊湖污水处理厂

焚烧

二妃山垃圾处理厂

12

北湖

填埋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堆肥

落步嘴污水处理厂

焚烧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13

黄家大湾

填埋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堆肥

落步嘴污水处理厂

焚烧

北洋桥垃圾处理厂

  3.7园林绿化规划

  规划指标:

2010年绿化覆盖率为40%,2020年绿化覆盖率为45%。

 

规划时间

人均公园绿地

(M2/人)

绿地率

(%)

绿化覆盖率

(%)

森林覆盖率

(%)

2010年

12

35

40

26

2020年

16.8

35以上

45

30

 

 

 

 

 

 

  1、规划目标

 

  通过绿地系统的合理布局,以市域森林和城区片林相结合的形式,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绿化景观,把武汉市建成为“两江穿城过、绿水青山满城廓”的具有良好人居环境的“绿色江城”。

 

  

(1)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为依据,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大生态战略,坚持城乡绿化的有机融合,在全市域范围内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框架。

 

  

(2)结合武汉市的自然山水资源和两江交汇城市格局,突出武汉市园林绿化的滨江滨湖特色和文化内涵,努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色生态环境。

 

  (3)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和绿树成林、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适于市民居住的绿色人居环境。

 

  (4)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基础,用2-3年的时间,明确划定各类绿地的控制范围线(即绿线),制定绿线控制法定图则,逐步实现城市绿地的“绿线管制”制度。

 

  2、规划定位

 

  市域主要突出森林绿化的生态背景和基础作用,强调市域绿地的系统性和生态稳定性,以建立绿地的生态系统框架为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区作为市域与主城区之间的过渡区域,突出绿地对主城区和重点镇(新城)的服务功能,确保城乡绿化空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主城区注重以人为本,重点展现城市绿化的滨江滨湖特色和山水相间的良好绿色人居环境。

  3.8环境卫生规划

  1、发展指标

 

  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2005年和2010年部分社会发展指标如表所示。

 

武汉市2005和2010年部分社会发展指标

年份

市区常住人口

(万人)

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

人均日用水量(升)

2005

405

8.00

250--300

2010

415

11.50

300--350

 

武汉市2005和2010年垃圾产量预测值表

年份

年垃圾总量

(万吨)

日产垃圾量

(吨)

2005

197.1

5400

2010

230.0

6300

据市环卫科研院对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多年采样分析,垃圾成份预测如表所示。

 

武汉市居民生活垃圾成份预测

年份

橱 渣

纸 张

果 皮

塑料

毛 骨

橡胶皮革

纺  纤

2005

43.67

6.69

14.34

7.91

6.92

1.12

2.17

2010

45.23

7.86

16.03

9.76

8.53

1.29

2.47

年份

木质杂草

有机物合计

玻璃

煤灰

陶瓷砖石

金  属

无机物合计

2005

1.05

83.87

3.20

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