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736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和审查指南

为规范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加强农网项目管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10〕2520号)规定,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际,制定本指南。

一、纳入中央预算内年度投资计划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要求

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年度投资计划,享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和国家农网改造贷款偿还政策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需满足以下要求:

(一)项目须纳入所在省(区、市)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规划,并经所在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应为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主要为农村供电的新建或改扩建电网项目。

其中,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项目预期接入非农业用户容量不得超过接入用户总容量的20%,110千伏、35千伏项目预期接入非农业用户容量不得超过接入用户总容量的40%。

(三)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变电站、线路(不含入地电缆)等农村电网设施的新建,以及对已运行农村电网设施局部或整体就地或异地建设、增容、更换设备等。

已改造地区的电网智能化升级项目(包括智能变电站、智能电表等)原则上不纳入农网改造升级年度投资计划。

(四)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项目是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点。

农网改造升级年度投资计划中,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项目投资安排比例应超过总投资的70%。

二、农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审查的程序

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承担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管理责任的项目法人组织编制。

项目法人应组织所属项目单位根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规划,结合农村电力发展需求,在项目申请投资计划前一年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商县级发展改革部门拟定项目备选计划,并依据计划组织开展农网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可研报告。

拟定项目备选计划及编制项目可研报告过程中,项目法人应征求项目所在地的地市级发展改革部门意见;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后,按照本省(区、市)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可分别由项目法人和地市级发展改革部门报省级发展改革委审批;省级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可研报告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意见予以审批并出具批准文件。

省级发展改革委编制农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年度投资计划建议时,可根据本地区农网改造升级目标、重点和投资需求,选择全部或部分已审批可研报告的项目列入投资计划,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未列入当年投资计划的已审批项目可列入下一年投资计划。

收到年度投资计划建议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可研报告进行抽查,发现有问题的,即退回该省(区、市)的年度投资计划建议;发现有严重问题的,取消该省(区、市)的年度投资计划。

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可根据本指南,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和审查实施细则。

三、农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农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相关规程规范,在可靠详实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环境、节能、施工及运行管理等进行分析论证和方案比较,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要求

1、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以单个项目、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以县为单位编制项目可研报告;

2、项目可研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报告编制单位应提交资质证明材料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应充分考虑城镇、乡村等不同类别区域负荷特点和供电可靠性要求,结合本区域发展规划,合理选择技术方案,优化网架结构;

4、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前应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现场踏勘;

5、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应尽量采用通用设计和通用设备,统一建设标准。

对于特殊地段、具有高危和重要用户的线路及重要联络线路,可实行差异化设计,提高农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采用差异化设计的,需说明原因;

6、项目投资估算应执行统一的取费标准和设备、材料价格,说明估算方法,提供投资估算详表。

(二)项目可研报告主要内容

项目可研报告包括报告正文、附件与图纸,主要内容是:

1、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设计原则;

2、项目所在地的农网现状、负荷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特别是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项目应对项目建设必要性进行重点论述;

3、项目系统方案、具体建设内容和主要供电负荷,其中35千伏、10千伏线路及变电站(配变)工程应分别列明每条线路或每个变电站(配变)的建设内容和所在地,低压线路、户表工程应列明每个村的改造数量,并列出明细表;

4、项目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对项目节能降耗措施、环境保护、抵御自然灾害、社会稳定风险等的分析;

5、如为原址重建项目,需论述项目建设期内的过渡方案;

6、从网络结构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分析项目建成后的预期实施效果;

7、项目投资估算,包括工程量、设备价格、材料价格、征地拆迁费等;

8、项目可研报告应附的图、表。

四、农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要求

省级发展改革委审批项目可研报告前,应组织专家组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对项目可研报告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意见。

审查意见是审批项目可研报告的重要依据。

(一)委托评估要点

1、项目是否确为农村电网项目,是否已纳入本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规划;

2、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论述是否清楚、充分,项目是否确有必要建设;

3、项目系统方案及二次系统方案的技术路线是否合理,建设内容是否达到深度要求,应用标准是否合适,是否存在违反农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情况;

4、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是否落实;

5、项目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是否合理,是否有详细算法和明细表。

(二)出具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

省级发展改革委依据评估意见,对项目可研报告进行审批,审批文件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的名称、建设地点;

2、对项目的总体意见;

3、项目具体建设内容;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对工程管理和招投标的相关要求;

6、项目建设内容明细表,详细列明各个电压等级工程每条线路或每个变电站(配变)的建设内容和所在地,低压线路、户表工程应具体到每个村;

7、投资明细表。

(三)不应审批项目可研报告的情况

具备以下之一条件的,不应审批项目可研报告:

1、项目不属于农网项目或未纳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规划的;

2、项目可研报告技术方案未达到深度要求的;

3、项目技术方案明显不合理或违反农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

4、项目投资估算未达到深度要求或未列出投资明细。

附录:

农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

附录

农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

1编制主要要求和报告主要内容

1.1编制时应遵循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定。

相关技术标准主要有: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等。

1.2编制工作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2.1贯彻执行国家当前产业政策。

1.2.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

1.2.3遵守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的要求。

1.2.4按委托中规定的质量、进度要求和内容完成报告编制任务。

1.3编制工作应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推广应用通用设备,促进标准化建设,积极稳妥地采用电网新技术,注重环境保护,促进节地、节能、节材,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农网工程建设效益。

1.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4.1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提出系统方案、建设规模。

1.4.2论述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提出继电保护、电能计量配置和调度网络等方案。

1.4.3落实工程建设的外部条件,应取得必要的、达到规定级别的协议文件,提出变电和线路工程方案。

1.4.4必要时,对项目的节能降耗措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论述,提出意见。

1.4.5论述工程量、设备价格、材料价格、征地拆迁费等,提出项目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指标。

1.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以下章节进行编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合并等调整:

1、概述,2、编制依据原则和研究范围,3、电力系统概况,4、建设必要性,5、系统方案和建设规模,6、二次工程,7、变电工程,8、线路工程,9、节能措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社会稳定风险分析,10、投资估算,11、结论,12、相关附图、附表。

2电力系统概况和建设必要性

2.1综述本项目所处省(区、市)农网发展、建设情况,现有网架结构、供电设备、供电能力、主要存在问题;描述和分析本项目所处县级农网发展、建设情况,现有网架结构、供电设备、供电能力、主要存在问题。

2.2根据农网发展规划、电力负荷预测、电源电网规划,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效果应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支撑,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2.2.1应从改善电网结构,提高农网输电、供电能力,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改善供电质量等方面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

2.2.2应从项目实施前后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综合线损率等指标变化情况论述项目实施效果。

3系统方案和建设规模

3.1对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项目:

3.1.1进行电力平衡分析,提出多个系统方案,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系统方案。

3.1.2研究、提出新建变电站的远期及本期主变压器的单组容量和建设组数、远期及本期出线规模和出线方向;变电站扩建、改建项目的变电工程建设规模;无功补偿设备的型式、容量、台数;明确电气设备短路电流水平等主要参数。

3.2对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项目,在分析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分35、10、0.4千伏电压等级研究提出新建、改建、增容扩建项目变(配)电工程建设规模。

明确:

电压等级、新改增变压器(配变)台数、单组容量或总容量;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的型式、容量、台数;户表改造数量等主要内容,必要时可列表格说明。

3.3提出新、改建线路的电压等级、长度、导线截面等主要建设规模。

3.4如为原址重建项目,需论述项目建设期内的过渡方案。

4系统二次

4.1对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项目:

4.1.1研究、提出与本项目相关的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短引线保护、线路过电压保护、远方跳闸保护、故障录波器及专用故障测距等装置的配置方案。

4.1.2根据调度关系,提出远动系统的配置方案及远动信息采集和传输方案。

4.1.3根据各相关电网电能量计量建设要求,提出本项目计费、考核关口计量点设置原则以及电能量采集处理终端配置方案、电能量信息传送和通道配置要求。

4.1.4根据相关调度端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总体方案要求,提出本项目调度数据通信网络的接入设备配置方案及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4.1.5研究、提出本项目的系统调度通信、线路保护通道、站内通信方案以及设备配置方案。

4.1.6提出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元件保护等电气二次方案。

4.2对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项目,在分析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二次系统的要求。

4.3提出估算中与二次专业相关的材料设备表(含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等内容)。

5变电工程

5.1对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项目:

5.1.1论述地方规划、压覆矿产、工程地质、地形地貌、环境、水文、进出线条件、站用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