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710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文登一中高三级部第三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卷(文科)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个1分,共50分)

1.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守仁D.李贽

2.《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

“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

“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

3.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

1587-?

《天工开物》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5.康德认为:

“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

”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6.《西方文明史读本》载:

“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

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

……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

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

”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

A.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B.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

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D.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7.1891年和1898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秉承今文家法。

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

”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

A.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B.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学权威

C.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D.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

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下列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B.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C.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成果D.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

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0.孔子弟子子贡鬻财于曹、卫之间,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致使孔子名扬于天下。

这说明

A.儒家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B.商业发展冲击等级制度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瓦解                        D.儒家弟子受到诸侯重用

11.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

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

……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作者主张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                    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

12.《唐律疏议》记载: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材料可以表明古代法律

A.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工具B.以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

C.是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手段D.以民间私法为主要立法方向

13、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

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

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14.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

A.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

C.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D.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15.1559—1609年的欧洲商业网络在西班牙半岛遇到了一个货币高压脊,正如冯·廷南的模式中分析:

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

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B.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心

C.西班牙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

16.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

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

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17.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

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

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A.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B.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18.“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

“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

“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

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19.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

原因有二:

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

由此可见

A.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                B.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C.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                D.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

20.列宁有言:

“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

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

”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

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D.整饬财政金融,重建公信

2l.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B.“天下一家”“大一统”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2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

“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

23.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成熟

C.贵族制度的衰落D.专制皇权的强化

24.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29年)说:

“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

”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

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B.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

C.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

25.有学者指出;所有权概念起源于罗马法的“dominium”一词,原有统治、管辖、控制、支配之意。

……所有权概念一开始出现,就获得了所有人对物绝对支配的含义。

由此可见罗马法

A.仅仅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B.重要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

C.只保护奴隶主贵族的财产D.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6.“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

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

27.“在1912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

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

”文中的“他们”是指

A.维新派B.革命派C.立宪派D.中国共产党

28.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

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

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29.《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A.1921年B.1925年C.1931年D.1939年

30.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

“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

拜登说:

“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

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

”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

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