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7088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docx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问题详解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______,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二首》)

2、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____》)

3、百年歌自苦,_____。

(《南征》)

4、后来鞍马何巡逡,当轩下马入锦茵。

(《___》)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

6、_______,独立苍茫自咏诗。

(《乐游园歌》)

7、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会当临绝顶,_____。

(《望岳》)

9、即防远客虽多事,_______。

(《又呈吴郎》)

10、气劘__垒,目短__墙。

(《壮游》)

11、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_______,_______。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12、忆昔开元全盛日,_______。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_______,远行不劳吉日出。

(《忆昔》)

13、自非旷士怀,_____。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14、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以兹悟生理,_____。

(《咏怀五百字》) 

17、“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______也欤?

”这是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说的。

18、__意识源自对社会人生的真诚,__意识体现一个仁人志士的勇气,而__意识则表现出一个以道自任的社会良知的政治理想。

19、杜甫作为“社会良知”,其思想渊源无疑是儒家的“__”。

20、从杜甫的作品中可以感到,他认为远古和当代有可供当代和后世统治者效法的德治典范。

一个是以__为代表的三代之治,一个是本朝的__之治及__之治。

21、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

《兵车行》

22、不作河西尉,_____。

《官定后戏赠》

23、国破山河在,_____。

《春望》

24、文章千古事,_____。

《偶题》

25、赋料__敌,诗看__亲。

__求识面,__愿卜邻。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6、窃笑__喜,难甘__贫。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7、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____》

28、_____,明我长相忆。

《梦李白二首一》 

29、_______,簿书何来急相仍。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30、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

《戏为六绝句》

31、_______,血污游魂归不得。

《哀江头》

32、君不见管鲍贫时交,_______!

《贫交行》

33、齐纨鲁缟车班班,_______。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余年间未灾变,_______。

……(《忆昔》)

34、关于《哀江头》的主旨有两种意见。

一是___,一是____。

35、_____,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6、魏征说:

“__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

__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杜甫属于――谏诤而不任怨----谏过匡邪而扬善不隐恶的“忠臣” 

37、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____的思想意识。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意识往往表现为_____和_____。

38、大道之行也,____,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使老有所_,壮有所_,幼有所_,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力恶其不出于身也,____。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

是谓__。

39、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____(忧世)和____(忧生)。

40、高帝子孙皆隆准,_______。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哀王孙》

二、默写题

1、望岳2、登高3、又呈吴郎4、梦李白二首其二(浮云终日行)5、房兵曹胡马诗

6、兵车行7、《丽人行》8、新安吏9、潼关吏10、石壕吏11、新婚别12、垂老别

13、无家别14、蜀相15、月夜16、秋兴八首其一

三、名词解释题

1、三吏三别:

2、社会良知三要素:

3、盛唐之音:

4、杜甫的忧患意识:

5、民胞物与:

6、社会良知:

7、文章憎命达:

8、反诛求:

9、反奢侈:

10、以兹吾生理,独耻事干谒。

11、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四、翻译题

将下面的诗译成白话文

1、《北征》: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2、《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五、简答题

1、杜甫对自然界的吟咏主要有哪些内容?

2、杜甫属于哪一类忠臣?

3、杜甫民胞物与情怀的主要表现。

4、杜甫民胞物与情怀的思想渊源。

5、谈谈杜甫用典与生命悲感的表达

6、杜甫忧患意识的深广性。

7、杜甫忧患意识中的预见性的具体表现。

8、为什么白居易的《新制布裘》、《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不如杜甫的《茅屋歌》感人?

9、从《丽人行》、《咏怀五百字》到《哀江头》,杜甫对杨贵妃的态度有何变化?

10、为什么说杜诗反映了唐诗美学风格的变化?

11、谈谈杜甫宽容精神的表现。

12、杜甫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六、阅读理解题

要求:

1、结合课件或教学参考书,将这一段文字落实到字句,掌握关键字词句。

2、简述作品主要内容,准确理解原意。

3、结合课本,理解这一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适度发挥。

1、结合作品《哀江头》和《哀王孙》理解杜甫的宽容精神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精神

3、《又呈吴郎》所体现的民胞物与情怀

4、结合作品《咏怀五百字》分析杜甫的仁爱情怀

5、杜甫诗作《登高》赏析

七、论述题

要求:

1、观点要明确,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但要自圆其说。

2、论述要全面深刻,能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

3、语言表达要流畅,层次清晰,逻辑性较强。

1、为什么说杜甫的文学思想属于盛唐文学转变时期的文学思想?

    

2、论杜诗批判现实的主要内容。

3试论杜甫的悲剧命运及其启示。

4,结合具体的作品论李杜友谊。

5.试论杜甫在政治思想方面对儒家“仁政论”,“民本论”的继承。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千秋万岁名 2、秋兴八首3、未见有知音 4、丽人行5、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此身饮罢无归处 7、安得广厦千万间 8、一览众山小 9、便插疏篱却甚真 

10、屈贾、曹刘 11、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12、小邑犹藏万家室 、九州道路无豺虎 13、登兹翻百忧 14、语不惊人死不休 1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6、独耻事干谒 17、一饭未尝忘君 18、忧患、批判、重建19、仁学

20、尧舜、贞观、开元21  武皇开边意未已22、 凄凉为折腰 23、 城春草木深 

24、 得失寸心知 25、 杨雄、子建、李邕、王翰26、 贡公、原宪27、 乐游园歌

28、 故人入我梦29、 束带发狂欲大叫30、 不废江河万古流31、 明眸皓齿今何在

32、 此道今人弃如土33、 男耕女桑不相失、叔孙礼乐萧何律34、 讽鉴说、词婉而雅

35、 冠盖满京华36、 良臣、忠臣37、 焦心忧虑、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38、 天下为公、不独子其子、终、用、长,女有归、不必藏于己、不必为己、大同

39、政治忧患、生命忧患40、龙种自与常人殊

二、默写题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酒杯。

3、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4、梦李白二首其二(浮云终日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5、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6、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7、《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微阖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8、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9、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10、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1、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傍。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12、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盛衰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13、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14、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5、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6、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三、名词解释题

1、三吏三别: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社会良知三要素:

忧患意识、批判意识、重建意识

3、盛唐之音:

林庚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说:

“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

”“一种青春的旋律,无限的展望,就是盛唐诗歌普遍的特征。

”盛唐之音具体表现有三:

一是崇尚风骨,在作品中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大量。

二是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象玲珑的完美的诗歌境界。

三是追求自然的美。

4、杜甫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的思想意识。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意识往往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

在杜甫的忧患意识中,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而壮志难酬的遭遇使得诗人心灵时时蒙上时不我待的阴影,其忧生之嗟便带上了迥异于其他忧生诗人的紧迫感。

5、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6、社会良知:

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

他们一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他们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7、文章憎命达:

(好)文章不喜欢命运通达的人。

(意即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会产生思想深刻的文章)

8、反诛求:

诛求,责求,需索,一般指过分的索取。

政府对百姓的索取。

杜甫在批判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时,常常把“诛求”作为与战争有关的一个社会弊端加以批判,从而体现了诗人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9、反奢侈:

杜甫反奢侈矛头直接对准上层统治者。

反诛求是提醒统治者不要将“王臣”逼为“盗贼”,反奢侈则是警告统治集团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自食其果。

10、以兹吾生理,独耻事干谒。

干谒,是以诗文求有权位者荐举。

11、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率府”指的是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四、翻译题

1、《北征》: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译文:

回想安禄山乱起之初,唐处于狼狈不堪的境地,事情的发展与结果不同于古代。

奸臣(指杨国忠)终于被诛杀,同恶的人随着就被扫荡瓦解离析。

 2、《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译文:

我好歹是个官儿,享有特权:

既不服兵役,又没有交租纳税的负担。

还免不了这样悲惨的遭遇,那平民百姓的日子啊,就更加辛酸。

想想失去土地的农民,已经是倾家荡产,又想想远守边防的士兵,还不是缺吃少穿。

五、简答题

1、杜甫对自然界的吟咏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案见教材P83-89页

答案要点:

杜甫对自然界的吟咏,大约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歌咏大自然的美,即对美的自然界的玩赏态度。

二是对自然中那些被损伤,被遗弃,被践踏的“弱者”表现出深厚的同情。

三是由仁民爱物思想而产生的人与物的对比,进而对自然界流露出的向往之情。

2、杜甫属于哪一类忠臣?

答案见教材P95-99

答案要点:

忠臣有三种类型:

1、愚忠----绝对服从;

2、谏诤而任怨----谏过匡邪又扬善隐恶;

3、谏诤而不任怨----谏过匡邪而扬善不隐恶。

杜甫属于第三种。

3、杜甫民胞物与情怀的主要表现。

答案见教材P77-89页

答案要点:

一是对“同胞”生命的关怀,这是属于终极关怀的内容;

二是对生活苦难的关切,此问题与政治密切相关;

三是对无助的弱者的同情和帮助;

四是对上层人物经历由盛而衰的境遇表示宽恕与同情

4、杜甫民胞物与情怀的思想渊源。

答案见教材P77-89页

答案要点:

杜甫作为“社会良知”,其思想渊源无疑是儒家的“仁学”。

仁学,从自身修养的完善看,它要求提高个体的道德境界;社会义务看,它要求个体以“仁政”为理想参与政治。

仁学的理想境界就是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则以仁之内核“恕”为准则行事,推而广之,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也表现出仁爱之心,从而形成宋儒所总结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大胸怀。

5、谈谈杜甫用典与生命悲感的表达

答案见课件

答案要点:

杜诗写贫病,常用原宪和司马相如的典故,从而形成特有的表达方式,即以“原宪贫、长卿病”来表达他的忧生之嗟。

  杜甫写病则多以司马相如自喻。

  司马相如又是“不遇”的象征.

贫、病、不遇,构成了杜甫生命忧患的内在逻辑。

6、杜甫忧患意识中的深广性。

答案见教材P11-18页

答案要点:

杜甫的政治忧患与其经历密切相关,随其历世之深成正比。

从“长安十年”起,杜甫的政治忧患就愈来愈明显、愈深沉,至直终老。

杜甫的忧患是深广的,他常常“百忧复相袭”(《送率府程录事还乡》),“独立万端忧”(《独立》)。

忧患群盗纵横,战伐不已;

忧患诛求不已,国运艰难;

他忧主上昏庸,大权旁落;

进亦忧,退亦忧,百忧集于身,悲歌动地吟。

诗人一身正气,对社会政治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对人民、对国家拥有一片真诚。

他虽仕途多舛,一生不达,却“物性莫夺”,始终不渝地保持着对现实政治的关心,时时刻刻关注着朝廷的决策,考察着朝政和得失利敝,了解着风俗民情,忧心忡忡,至死未悔。

7、杜甫忧患意识中的预见性的具体表现。

答案见教材P11-18页

答案要点:

杜甫的忧患意识中常常含有深刻的预见性,这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先忧后乐的知识分子的清醒和敏锐。

当杜甫在仕途上屡经坎坷时,他就用笔记录下情感的历程、深广的忧愤,以及敏锐感受到的大唐帝国的种种不祥之兆。

杜甫的政治忧患,首先是对唐王朝命运的忧患。

《北征》的描写反映了借兵回纥忧虑

《留花门》已经预感花门之乱的必将发生。

《遣兴三首》对用“降虏”讨贼平乱表示忧患。

在“和亲”问题上,杜甫表现出远见卓识。

首倡复兴儒学,对汉文化的衰微忧心如焚。

8、为什么白居易的《新制布裘》、《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不如杜甫的《茅屋歌》感人?

答案见教材P73-75页

答案要点:

白居易的《新制布裘》、《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以上二诗,受《茅屋歌》的影响是明显的。

但其艺术感染力却大大不如杜甫。

其原因有二。

一是仿作。

仿作只能出赝品,而艺术贵在创新。

二是推己及人的角度不一样。

杜甫的人道主义精神表现为他对自己人生的切身体验和对现实生活中的民众的深切关怀。

他的推己及人,也是根源于自身的悲剧性境遇。

从抒情主体看,更为亲切真实,让读者同情。

白居易也关心民生疾苦,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位“社会良知”。

但毕竟自己“不饥不溺”,在境遇上已与天下寒士隔了一层,在审美效应上则又和读者隔了一层,因而其艺术感染力也就大大降低了。

9、从《丽人行》、《咏怀五百字》到《哀江头》,杜甫对杨贵妃的态度有何变化?

答案见教材P90-94页

答案要点:

杜甫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当上层统治者违背民意,倒行逆施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憎恶之情,大量的批判现实的作品,由此而问世。

《丽人行》、《咏怀五百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当叛军肆凶,危及国家民族,统治者也尝到自己酿下的苦酒时,杜甫对他们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即从普通人的角度审视他们所经历的不幸,从而流露出恻隐之心,表现出宽恕之情。

哀江头就是这一类情感的代表作。

在前二诗中,杜甫直刺诸杨骄奢。

祸国殃民。

而当杨贵妃惨死马嵬,血污游魂,杜甫却为之深哀。

杜甫对杨的感情,随其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当其身为贵妃,而其身不正时,杜甫“怒其不正”,当其率先尝到苦果,与唐玄宗生离死别,“去往彼此无消息”时,杜甫又“哀其不幸”,为其洒上一掬同情之泪。

不过,杜甫并未为此而放弃他的批判意识。

只是在此时此刻,他面对的是不幸者,而且是唐王朝和汉民族不幸者的代表。

因此,他宽恕了死者,并为之伤悼。

10、为什么说杜诗反映了唐诗美学风格的变化?

 答案要点:

杜甫的文学思想属于盛唐文学思潮发生转折变化的代表性思想。

盛唐文学的主潮一是崇尚风骨,在作品中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大量。

二是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象玲珑的完美的诗歌境界。

三是追求自然的美。

 而杜甫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1)写民生疾苦的创作倾向与理论主张,

(2)方法上追求严格的写实与主张传神,以及提倡苦学,功力,(3)最后是创作上的集大成与理论上的主张“别裁伪体”、“转益多师”等内容。

具体而论 如《兵车行》,“三吏三别”等诗所反映的内容,此前大多是由文或赋来记述的,杜甫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增强了诗歌的功能,由审美而审丑,给诗界带来了革命,但当时绝大多数文人和读者都难以接受认可这种创作倾向。

再加上人们还沉浸在盛唐之音的氛围里,无法认同杜甫敏锐感受到的大唐帝国所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机,因而对他的悲苦穷愁之音感到格格不入。

 与杜甫深沉复杂的情感相适应,杜诗的诗艺也变化多端。

杜诗的不入时,在诗歌作法上也有突出的表现。

他采用了以赋为主,间用比兴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句法的突破传统,意向的超越时空,更是走到盛唐诗人的前面。

中国古典诗歌的句法,一向是以承转通顺,近于散文的句法为主。

而杜诗,尤其是杜律中的句子,不但做到精炼浓缩,而且在因果与文法上有意尝试颠倒,进行大胆的自觉意味的革新。

最典型的是《秋兴八首》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这种句子,其安排组织全以感受的重点为主,而并不考虑句法是否通顺。

这是在破坏中创新,自出惊人之语的表现之一,为律诗开拓出了一种超越写实的新境界。

杜诗的句法变化莫测,新构迭出,它包括炼字的含蓄与惊警,句法音节与意义的矛盾,语词的倒装借综,对句的相互发明,句意的转折跌宕,以及以文为诗的倾向 ……均发人所未发。

加上深厚的思想内容,从而形成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而这种风格与空灵飘逸、青春浪漫的盛唐之音相比,明显是一种变化。

杜诗反映了唐诗美学风格的重要变化:

从轻松飘逸到沉郁顿挫。

而这正是杜诗反而不入时,因而冷落于当世的一个微妙因素。

11、谈谈杜甫宽容精神的表现。

答案要点:

杜甫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当上层统治者违背民意,倒行逆施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憎恶之情,大量的批判现实的作品,由此而问世。

而当叛军肆凶,危及国家民族,统治者也尝到自己酿下的苦酒时,杜甫对他们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即从普通人的角度审视他们所经历的不幸,从而流露出恻隐之心,表现出宽恕之情。

因为杜甫是以人类命运为出发点,兼爱一切人,同情一切遭遇不幸的人。

这种变化,从《丽人行》、到《哀江头》表现出来。

  在前诗中,杜甫直刺诸杨骄奢。

祸国殃民。

而当杨贵妃惨死马嵬,血污游魂,杜甫却为之深哀。

但是,即便是“死于安乐”,杜甫此时流露的情感也不是罪有应得的愤恨,而是感慨天翻地覆和惆怅物是人非。

在这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中,诗人为唐朝的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