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695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docx

菱形挂篮设计迈达斯建模分析过程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以‘外侧模架分析.mgb’为名存档。

单位体系设定为‘m’

和‘KN’。

文件/新文件

文件/存档 (外侧模架分析)

工具 / 单位体系

长度> m  ;  力 > KN  ↵

 

图1设定单位体系

设定结构类型为 X-Z 平面。

模型 / 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X-Z 平面 ↵

 

图2设定结构类型

设定材料以及截面

材料选择钢材GB03(S)(中国标准规格),定义截面。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材料

名称(Q235)

设计类型 > 钢材

规范> GB03(S)  ;  数据库> Q235  ↵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截面

截面数据 / 数据库/用户

截面号 ( 1 )  ;截面形状 > 槽钢;

数据库>GB-YB;  名称>C 80×43×5/8 ↵

截面号 (2 )  ;截面形状 > 槽钢;

数据库>GB-YB;  名称>C 50×37×4.5/7 ↵

 

图3定义材料

 

图4定义截面

建立节点和单元

为了生成单元,首先输入节点。

正面,捕捉节点 (开),

捕捉单元 (开),自动对齐

模型 / 节点 /建立节点

坐标 ( x, y, z ) ( 0, 0, 0 )  ↵

 

用扩展单元功能来建立桁架单元。

模型 / 单元/扩展单元

全选

扩展类型 > 节点→ 线单元

单元属性> 单元类型 > 梁单元

材料 > 1:

Q235  ; 截面> 1:

 50*37*4.5/7  ;  Beta 角 ( 0 )

生成形式> 复制和移动  ;  复制和移动  > 等间距

dx,dy,dz:

(0.8,0,0)m;复制次数:

1 选取节点1 ↵

调整间距,逐步建立如图5所示几个单元组成的桁架单元

 

图5  桁架单元的建立1图6  桁架单元的建立2

窗口选择选取如图6所示弧形区域各单元

模型 / 单元/移动/复制单元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

(0,0,1.2)m;复制次数:

4,

复制得到如图7所示桁架单元

窗口选择选取如图8所示椭圆形区域各单元

模型 / 单元/移动/复制单元

形式>复制

等间距> dx,dy,dz:

(0,0,1.2)m;复制次数:

1,

复制得到如图9所示桁架单元

用扩展单元功能来建立桁架单元。

模型 / 单元/扩展单元

扩展类型 > 节点→ 线单元

单元属性> 单元类型 > 梁单元

材料 > 1:

Q235  ; 截面> 1:

 80*43*5/8  ;  Beta 角 ( 0 )

生成形式> 复制和移动  ;  复制和移动  > 等间距

得到如图10所示的桁架单元。

模型 / 单元/ 交叉分割单元

容许误差:

0.001m,得到如图11所示的桁架单元

模型 / 单元/ 删除单元

窗口选择如图11所示桁架单元

得到如图12所示的桁架单元

 

图7  桁架单元的建立3图8  桁架单元的建立4图9 桁架单元的建立5

 

图10  桁架单元的建立6图11  桁架单元的建立7图12  桁架单元

输入边界条件

3维空间的节点有6个自由度 (Dx, Dy, Dz, Rx, Ry, Rz)。

但结构类型已设

定 为 X-Z平 面 ( 程 序 将 自 动 约 束 Y方 向 的 位 移 Dy和 绕 X轴 和 Z轴 的 转 动

Rx,Rz),所以只剩下3个自由度 (Dx, Dz, Ry)。

模型 /边界条件 / 一般支承

节点号 (开)

单选 (节点 :

 4 ,8,12,16,20,24,26,32)

选择>添加  ;  支承条件类型 > Dx,(开)  ↵

单选(节点:

 1, 27 ); 支承条件类型 > Dz (开)

 

图13  输入边界条件

输入荷载

定义荷载工况

为输集中荷载和定义自重,首先定义荷载工况

荷载 / 静力荷载工况

名称 (组合荷载); 类型 > 用户定义的荷载(USER) ↵

 

图14  输入荷载条件

添加自重

荷载 /自重

荷载工况名称>组合荷载

自重系数:

X(0),Y(0),Z(-1)

 

图15 添加自重荷载

输入集中荷载

荷载 /节点荷载

荷载工况名称>组合荷载

选项>添加

 

图16 输入节点荷载

运行结构分析

对桁架梁单元运行结构分析。

分析 /运行分析

 

查看分析结果

查看反力

单元号(关)

显示

边界条件 > 一般支承 (关), 释放梁端约束(开)  ↵

结果 /反力和弯矩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 ST:

组合荷载  ;  反力 > FXYZ

显示类型 > 数值(开),  图例 (开)

 

数值

小数点以下位数 ( 2)  ; 指数型(关)  ;  适用于选择确认时

(开)

图17  组合荷载引起的反力

查看变形图

 

显示

边界条件 > 一般支承 (开)  ↵

结果 / 变形 /变形形状

荷载工况/荷载组合 > ST:

组合荷载  ;  变形 > DXZ

显示类型>变形前 (开), 图例 (开) ↵

数值

小数点以下位数 (5); 指数型(关);适用于选择确认时(开)

 

图18组合荷载引起的变形图

以表格形式查看内力

结果 / 分析结果表格 / 内力

荷载组合>组合荷载(ST) (开) ;↵

位置号>位置i,位置j

 

图19 桁架各梁单元内力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