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02.docx
《湛江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0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湛江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月考试题02
上学期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2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6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回眸móu毗邻bǐ视同草芥jiè悬崖勒马yá
B.渐染jiàn仙袂mèi垂涎三尺xián游目骋怀chěng
C.馨香xīn迂讷nè身被创伤chuāng 千载难逢zài
D.歧路qí沏茶qī锲而不舍qiè雕栏玉砌q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走遍大江南北,深知民俗文化的情趣,北方的豪放,南方的柔婉,他总是娓娓而谈。
B.由于知识渊博,他们对各种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就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C.从小养成好的习惯,一入学就成绩优秀,经常参加各种竞赛,这样脱颖而出就相对容易一些。
D.他把话剧演员的台词模仿得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引得大家笑弯了腰。
3.下列四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个性鲜明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
B.去年以来,我省各级团组织按照“扶持一个人创业,带动一批人上岗”的思路,开展了扶持青年创业为主线的青年创业活动。
C.屈原在《湘夫人》中所描写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身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D.审计结果表明,6所高校的部分设备设施购入后形成闲置。
很明显,这是由于盲目攀比和学术评比片面化的结果。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视为止,行为迟。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5.下列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东割膏腴之地。
④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⑤一夫夜呼。
⑥涵梁君臣之首。
⑦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
⑧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A.①③⑤|④⑥|②⑦|⑧
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④⑥|⑦|②⑧
6.下列文言特殊句式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D.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古诗文阅读鉴赏(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21分)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
高帝骂之曰: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昔者秦任刑法不变。
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
“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
及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
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陆生竟以寿终。
(选自《史记·陆贾列传》)
注释:
①尉他:
汉初,赵他为南越尉,所以称为“尉他”。
②魋(zhuī)结:
同“椎髻”,即束扎起一小撮像椎状的发髻。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客从高祖定天下 从:
跟从
B.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 比:
与……相比较
C.及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 之:
前往
D.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 谢:
道歉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且夫秦失其政。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B.吾所以得之者何。
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祸且及身矣。
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D.尉他乃大说陆生。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9.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陆贾通晓国家治乱之道的一组是()(3分)
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②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③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 ④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
⑤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④⑤ D.②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贾虽然只是汉高祖手下的一个门客,地位不高,但由于能言善辩、口才出众,因此常常出使诸侯。
B.陆贾在出使南越规劝南越王尉他归顺刘汉政权时,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因此深得尉他的信服与敬重,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使命。
C.孝文帝初年,陆贾在陈丞相等人的推荐下出使南越,成功地劝说尉他中止僭越行为,服从中央管理。
陆贾最终以高寿辞世。
D.陆贾敢于进谏,他对汉高祖只重武功不重文治的思想进行了深刻地批评,结果引起了高祖的忌恨,他后来便通过写文章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皇帝作治国参考。
(二)12.名句默写(1空0.5分,共9分。
)
①戍卒叫,_________________,楚人一炬,_________________。
②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相望不相闻,_________________。
③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_____________。
山中习静观朝槿,_________________。
④海客谈瀛洲,_________________;越人语天姥,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
⑥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⑦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___。
⑧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__。
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
⑨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_____。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_________________。
(三)13.诗歌鉴赏(6分)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
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
“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
水神。
③准拟:
准定。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西湖胜迹与文化人格
这种自我安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
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
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做了志向。
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的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完全而宁静。
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
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
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
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14.下列对作者举林和靖例子的用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赞扬中国知识分子远避官场和市嚣的大彻大悟。
B.赞扬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公平的现实社会中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安贫乐道的机智。
C.既批评了“白堤和苏堤”价值有限,更批判了那些虽然饱读文史却不能坚定地走进社会生活而退缩自弃的知识分子。
D.批评那些自我安慰,具有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却在民族文化的高坡前把才华埋没掉的知识分子。
15.第2段中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4分)
16.作者批判了那些困守自我的封闲式道德,认为他们实质上是不道德的。
试简要分析其理由。
(4分)
四、现代散文阅读(15分):
清欢
⑴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
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
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
⑵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⑶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读若:
深)与商”的那种无奈。
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⑷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
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
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⑸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⑹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
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⑺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
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⑻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
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⑼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
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
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
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
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⑽下山时的心情只是惆怅,心中浮起一首李觏[gòu] 的诗: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⑾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⑿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⒀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⒁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
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中说的:
“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
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此言极是。
⒂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7.本文以“清欢”为题,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欢”二字的具体含义。
第⑻
⑼段使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4分)
答:
18.作者在文中引用苏轼的诗(“梨花淡白柳深青”),试简析该引用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思想内容和文章结构两个方面)。
(5分)
答:
19.在作者看来,人们怎样才能获得“清欢”?
你对“清欢”的认识是怎样的?
(6分)
答:
五、语言运用(10分)
20.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5字)(5分)
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
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
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
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还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
。
21.漫画题(5分)仔细观察下图中国节水标志图案,黑色部分本是草绿色。
请简要描述该图案,并解说该图案的涵意。
———————————————————————————————————————
22.作文(60分):
我们问老师,从那里得到知识;问父母,得到衣食;问朋友,得到友谊。
然而,有些事情,有些问题,是不能靠问别人而只能靠问自己,才能做好。
你可曾问过自己:
你懂得父母的辛劳吗?
你理解老师的苦心吗?
你珍惜朋友的关爱吗?
类似这样的体悟和理解是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的,每天真诚地问一问自己,也许你会真正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真正理解你自己,也许你会解开一些围绕你多年的难题,也许你会突然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自己日益成熟完美。
心灵的成长需要我们经常考问自己,当你真诚地向自己提问时,你又将怎样回答自己呢?
以“问一问自己”为话题,选择适当的角度立意构思,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用、抄袭。
参考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鉴赏(36分)
(一)11.翻译:
(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 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
答:
项羽违背约定,自己把自己立为西楚霸王,诸侯都归属他。
(2)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答:
骑在马上(征战)夺得天下,难道能够骑在马上治理天下吗?
(3)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答:
假如秦国统一天下后,实行仁义政策,效法古代圣贤,您怎么能够取得天下呢?
(二)12.名句默写(1空0.5分,共9分。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三)诗歌鉴赏(6分) 答案:
①达观、豪迈的胸怀。
(2分)②“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的行程为大风浪所阻,而是抒写自己想象的意象,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那美好的夕照景象。
(2分)“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面对风浪阻遏行舟的情况,词人处之泰然。
(2分)
三、论述文阅读(11分)
15.认为白居易、苏东坡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主体精神和理性思考。
【4分,意思对即可。
】
16.理由有两个方面:
泯灭个性,扼杀创造性,看似机智狡黠,实则消除了志向;同时导致全社会的知识分子整体消沉,文化的突进被取消。
所以说它在总体上是不道德的。
每点2分。
四、现代散文阅读(15分)
17.①从平淡(平静)、简单(简朴)生活中追求心灵的高雅,得到的人生欢乐(享受到的人生真味)。
②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评分标准:
本题4分,每一问2分。
)
18引苏轼的诗,意指对清欢的追求体现了人的心灵品位(或“高雅性情”)(2分),从而与开头呼应(1分),表达作者对清欢的喜爱与推崇之情(2分)。
(评分标准:
本题5分。
从思想内容与结构形式两个方面赋分。
)
19.①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多讲究心灵的品味。
②少一些世故,少一些机智,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性情)。
③讲自己的认识,要有理有据,只有观点而无理由、议论,最多1分。
(评分标准:
本题6分,每点2分。
)
五、语言运用(10分)
20.本题共5分。
答案:
日本财长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
(原文的主要人物是“日本财长”,他“公开表示”、“他要求……”是消息的主要内容)。
(主要人物“日本财长”1分,主要行为“公开要求、呼吁”2分,主要内容“人民币升值”2分。
句式是单句,且不可太长,要符合一句话新闻的一般特点。
)
21.漫画题(共5分)。
“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2分)。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3分)。
21.作文:
以高考作文评卷标准为基础,结合答卷情况作适当调整。
你南越王的金印,剖分信符作为凭证,互通使者。
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却想凭借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南越,在这里桀傲不驯。
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转手掌那么容易。
”尉他听罢,立刻站起身来,向陆生道歉说:
“我在蛮夷中居住得时间长了,所以太失礼义了。
”尉他又问:
“我和皇帝相比,谁更贤能呢?
”陆生回答:
“皇帝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霸王,为天下人兴利除害。
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物产丰富。
而现在您的人众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崎岖的山地海隅之间,如同汉朝的一个郡,您怎么竟同汉朝相比!
”尉他非常喜欢陆生。
陆生终于完成拜尉他为南越王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
陆生在皇帝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高帝骂他说:
“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
”陆生回答说:
“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
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
从前秦王朝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加改变。
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高帝听完之后,心情不快,脸有愧色,就对陆生说:
“那就请您尝试着总结一下秦朝失去天下,我们得到天下,原因究竟在哪里,以及古代各王朝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在。
”这样,陆生就奉旨大略地论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一共写了十二篇。
等到孝文帝即位之后,想派人出使南越。
陈平丞相等人就推荐陆生为太中大夫,派他出使南越,命令南越王尉他取消了黄屋称制等越礼行为,让他等同于其它诸侯,结果都符合文帝的意旨。
陆生最后以高寿辞世。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缺少什么?
周国平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
有的,而且可以说几乎是惟一的一个例外——王国维。
在世纪初的学者中,只有这一个人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
但是,在当时举国求富强的呐喊声中,他的声音被完全淹没了。
我想从一件与北大多少有点关系的往事说起。
1998年,北大热闹非凡地庆祝了它的百年大典。
当时,纯北大人或者与北大沾亲带故的不纯的北大人纷纷著书立说,登台演讲,慷慨陈词,为北大传统正名。
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蒋梦麟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们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正宗的北大传统。
可是,北大历史上的这件在我看来也很重要的往事却好像没有人提起,我相信这肯定不是偶然的。
北大的历史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
1903年,清政府批准了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就成了办学的指导方针。
章程刚出台,就有一个小人物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这个小人物名叫王国维,现在我们倒是把他封做了国学大师,但那时候他只是上海一家小刊物<教育世界》杂志的一个青年编辑,而且搞的不是国学,而是德国哲学。
当时,他在自己编辑的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评张之洞拟定的章程虽然大致取法日本,却惟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
青年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
他所说的哲学是指西方哲学,在他看来,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中国最缺少,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王国维是通过钻研德国哲学获得关于纯粹的哲学的概念的。
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惟有他一人醉心于德国哲学。
英国哲学重功利、重经验知识,德国哲学重思辩、重形而上学,这里面已显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取向。
他对德国哲学经典原著真正下了苦功,把康德、叔本华的主要著作都读了。
《辨证理性批判》那么难懂的书,他花几年的时间读了四遍,终于读懂了。
在我看来,他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诸如把叔本华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
许多评论者把眼光集中于此,实在是舍本求末。
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德国哲学的研究,他真正进入了西方哲学的问题之思路,领悟了原本意义上的哲学即他所说的纯粹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王国维所认为的纯粹的哲学是什么样子的呢?
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做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
他由哲学的这个性质得出了两个极重要的推论。
其一,既然哲学寻求的是“天下万世之真理,非一时之真理”,那么,它的价值必定是非实用的,不可能符合“当世之用”。
但这不说明它没有价值,相反,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
“无用之用”胜于有用之用,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因为它满足的是人的灵魂的需要,其作用也要久远得多。
其二,也正因此,坚持哲学的独立品格便是哲学家的天职,决不可把哲学当做政治和道德的手段。
推而广之,一切学术都如此,唯以求真为使命,不可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手段,如此才可能有“学术之发达”。
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只有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从孔孟起,到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都是一些政治家或想当而没有当成的人。
不但哲学家如此,诗人也如此。
所谓“诗外尚有事在”,“一命成文人,便无足观”,是中国人的金科玉律。
中国出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原因就在这里。
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中国文化传统中“轻精神价值”严重弱点的一项是
A.北大历史上为正宗的北大传统正名的往事没有人提起。
B.张之洞拟定的章程,唯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
C.-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