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6592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复习资料

心理学

 

基本知识结构:

心理学概述

认识过程

情绪情感与意志

个性心理

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1章心理学概述

第1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以其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相区别,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

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是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

(3)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有感情地体验现实,而且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

这种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并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

它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2、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2节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

(1)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神经元一般包括三种:

感觉(传入)

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

2.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为高级与低级两部分。

高级中枢指大脑两半球。

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加工。

大脑左半球是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

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31对脊髓神经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动物和人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语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抑制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机能的活动是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互相对立、互相转化的结果。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第3节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

一是受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唯理论和经验论;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独立发展的标志。

2、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冯特,其弟子铁钦纳发展成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20世纪前三十年,在美国心理学中占优势,30年代后趋于瓦解。

主要观点: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研究方法,主张采用内省法。

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系个别差异、教育心理等领域。

(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和安吉尔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

主要观点:

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和有选择的。

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3)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美国华生发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有两个重要特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

“格式塔”在德文中意为“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

主要观点: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部分。

(5)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又称弗洛伊德主义。

主要观点: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是其重要贡献。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

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主要观点:

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就会力争达到积极的社会目标。

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是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7)现代认知心理学——20世纪初奈赛尔《认知心理学》出版为标志,50年代后迅速发展。

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

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主要观点: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第2章认识过程

第1节注意

1、注意概述

(1)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长时间的保持。

(2)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2)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下列几种:

1.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3)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映。

2.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3.调节和监督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4)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本身的特点;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第二,合理组织活动;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但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需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2、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2)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3)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的长短特性。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有无坚定目的;(3)个人的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3)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4)注意的转移,是把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2节感觉与知觉

1、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觉的种类

人的感觉依据刺激的来源和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第二类是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包括动觉、静觉和机体觉。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不仅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各不相同,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人而异。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对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受性的发展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

(4)感觉现象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取决于该刺激的强度,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和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种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

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性产生的影响,叫做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

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

(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

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很显著,又称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有两种:

正后像和负后像。

视觉后像残留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和作用的时间有关。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对某一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刺激则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3)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2、知觉

(1)知觉概念

1.知觉的概念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1)联系:

一方面,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另一方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2)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

知觉比感觉复杂。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的种类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面对众多的客体,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

(1)刺激物绝对强度的影响;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3)对象的活动性;(4)刺激物的新颖性、其特性,也容易引起学生优先知觉。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有:

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

2.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

(1)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知觉更清晰、更准确;

(2)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地知觉事物;(3)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准确。

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

3.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既有助于人的知觉能力与速度增强,也可能妨碍和干扰对部分与细节特征的反映。

在整体知觉中,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知觉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

(4)观察

1.观察的含义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

2.观察的品质

观察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上。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观察力是智力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的观察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精细性;(4)观察的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中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中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变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3、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言语与实物、模像直观结合有三种方式:

(1)言语在前,形象在后,主要起动员与提示的作用;

(2)言语与形象交叉或同时进行,言语主要起引导观察、补充说明重点与难点的作用;

(3)言语在形象的后面,主要起总结概括或强化的作用。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第3节记忆

1、记忆概述

(1)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2)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保留的是事物具体的形象,它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储存过去的经验。

(2)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人的抽象思维关系密切,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3)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

2.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记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

(2)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

4.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知识记忆和程序性知识记忆两种。

(1)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2)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5.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两种。

(1)外显记忆,是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2)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记忆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2、记忆的基本过程

(1)识记

1.识记的概念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2.识记的分类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

(2)保持与遗忘

1.保持的概念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但是,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2.遗忘及其规律

(1)遗忘的概念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2)遗忘的规律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

由此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

4.遗忘的原因心理学家对遗忘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下述四种:

(1)消退说:

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

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

(3)压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