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弟子规新解 2.docx
《校本教材弟子规新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材弟子规新解 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教材弟子规新解2
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
弟子规新解
洮南市蛟流河中学
序
《<弟子规)新解》是一部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的读物,全文选录了《弟子规》的篇章,又以新的理念对其进行解读。
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相信它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一性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规则是社会同一性的体现。
一个社会只有形成主流的价值认同,而且这种认同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社会才可能有序,也才有和谐的基础。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一要有规则,二要使规则得到社会多数人的认同,三要大家都自觉依照规则为人处世。
这种规则意识需要从小养成。
应当说,在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学校德育说教多了一些,而养成教育相对薄弱;不断修改学生守则,却缺乏稳定的行为规范;重视学生的学业提高,却把学会做人放到了次要地位,结果影响了社会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中华民族有着重视养成教育的传统,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养成教育的深刻的格言与生动的案例,也产生了不少被广泛传诵的通俗读物。
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弟子规》应当位列其中。
《弟子规》和其他许多传统经典相比,当然没有蕴藏那样深奥的哲理,那样丰富的内涵。
但是,它的可贵之处在于:
一是它将学会做人放在了第一位,主张有余力再去学习其他的学问。
二是它从最基础的行为规范养成入手,将学会做人规则化。
三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述这些规则,读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用来作为教材并引为自豪的原因。
当然,时代不同了,尽管《弟子规》中所列的行为准则,至今依然总体符合我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但终究有着自身产生的时代局限,留着当时人们理解的印记。
所以,为了使它能够更好地为当代人服务,进行新的解读无疑是必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传统教育资源注入现代精神,使其在新的时代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现在,在许多地区开展了诵读经文的活动,其中有些也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
如果将《弟子规》的学习与奠定学生的素质基础结合起来,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结合起来,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与教师的自我道德修养结合起来,那应当是对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一种十分有益的探索。
许多同志正是怀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参与了这项工作,其中许多学校的领导同志更是对这项工作充满高度热情。
我相信这次的尝试会成为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的又一个阶梯。
目录
《弟子规》原文…………………………………1
第一篇总叙…………………………………9
第二篇入则孝…………………………………10
第三篇出则悌…………………………………24
第四篇谨…………………………………32
第五篇信…………………………………44
第六篇泛爱众…………………………………53
第七篇亲仁…………………………………64
第八篇余力学文…………………………………66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唯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第一篇总叙
弟子①规,圣人训。
首孝悌②,次谨信③。
泛④爱众⑤,而亲仁⑥。
有余力,则学文。
注释
①弟子:
年纪较小的人或学生。
②悌:
尊敬兄长。
③谨信:
谨慎、讲信用。
④泛:
广泛。
⑤爱众:
和大家友爱。
⑥亲仁:
亲近有仁德的人。
《弟子规》是依据中国古代伟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诲而形成的少年儿童生活行为规范,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是确立少年儿童从小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青少年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说话办事要诚实守信;在与人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亲近有仁、有识之士;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第二篇入则孝
概述
百善孝为先。
本篇中心讲“孝”。
“孝”是“善事父母”,是“立人之本”。
孝,使家庭凝聚。
家,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巩固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家,乃国之本”。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
一个不孝父母的人,何以爱人民?
何以爱祖国?
培养少年儿童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要从爱父母、爱家庭做起,逐步树立“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
本篇重点说的是,子女在家对待父母呼唤、教导、训责时的态度;与父母相处时的礼仪;避免做出让父母担忧、伤心的事情以及父母有病、有过错甚至去世时表示孝敬的行为规范。
父母呼,应勿①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②,须敬听。
父母责③,须顺承④。
注释
①勿:
不要。
②教:
教导。
④责:
责怪。
④承:
接受。
【明理】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神圣的,她给予了你生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恒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为子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所以,孝敬父母成为几千年来人们所奉行的一条道德准则。
父母是子女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亲人,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任教师。
他们的呼唤是亲人的心声,亲情的纽带,是关切,是慈爱;父母让子女做的事常常是对子女身心有益的,所以子女要遵从父母的教诲;父母对子女的教导,从根本上是为了子女好,所以要恭敬,认真听从。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叫应呼唤、听从训导是子女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事,但这是“孝”的起点。
有的人以“时代不同了”、“我们有代沟"等理由作为不顺从父母教导的借口,这是错误的。
要弥合代沟、缓解冲突,父母固然有他们的责任,但作为子女,应该首先从自己做起,理解父母。
理解是沟通的桥梁。
每位父母都有爱子的殷殷之心,尽管方式不尽相同,但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是深厚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子女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也会有改变,但中国几千年文化孕育的孝敬父母的美德是永恒的。
【导行】
1.当父母叫你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马上答应。
2.父母有事要你去做时,应该答应并立即去做。
如果你正在学习或暂时不能离开,要向父母说明情况。
3.父母吩咐你做的事,一定要认真地去做,而且要做好,同时要把做的结果及时向父母禀报。
4.父母教诲你时,一定要认真地听,不要做其它的事,并且要有回应。
5.父母在责备训导你时,不要顶撞,要检查自己,虚心接受,并且要给父母一个承诺。
6.如果父母责备训导与事实有出入或方式不妥,要先耐心地听父母说完,然后再心平气和地解释。
冬则温①,夏则凊②。
晨则省③,昏④则定。
出必告,反⑤必面。
居有常⑥,业⑦无变。
注释
①温:
温暖。
②凊:
寒冷,凉。
③省:
看望,问候。
④昏:
傍晚。
⑤反:
通“返”,返回。
⑥常:
常规。
⑦业:
,学业。
【明理】
从子女有了生命那天开始,父母就对子女百般呵护,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
作为感恩,子女关注留意父母的冷暖,这是天经地义的,况且子女给予父母的关爱比起父母的付出,再多也不为过。
早晚向父母问安是我国传统的礼仪,也是世界各国的通礼。
“出必告,反必面”说的是外出要打招呼,回来也要面告父母,以免父母牵挂,是子女对父母必有的尊重,是常理,是责任,是孝顺,是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促进家庭和谐的好习惯。
“居有常,业无变”指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父母看到子女学习、生活有规律,学业有长进,就会从内心感到宽慰和幸福。
【导行】
7.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在天气发生变化时,要留意父母的冷暖,提醒父母及时增减衣服。
8.早晨,要向父母问一声“早安”或“早上好”,晚上临睡前问候“晚安”。
9.早晚起居要学会自理,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10.学习要有计划,要持之以恒,不要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放弃。
11.在你外出时,一定要禀告父母一声,并且说“再见”。
当你回到家里时,也要告诉父母“我回来了”。
12.父母出差在外时,你要主动适时地打电话表示问候,父母出差回家后,要热情迎候,父母给你带回礼物,你要双手接取,并说声“谢谢”。
事虽小,勿擅①为。
苟②擅为,子道③亏④。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⑤心伤。
注释
①擅为:
独断独行。
②苟:
如果。
③子道:
做子女的孝道。
④亏:
损害。
⑤亲:
父母。
【明理】
身心正在发育成长的少年儿童缺乏各方而的经验,凡事无论大小都要及时向父母禀告,子女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帮助是自身成长的需要。
在法律上父母是子女的第一监护人,对子女负有重大责任,如果子女任性做错了事,他们不仅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还会十分痛苦,这对子女来说当然是不孝的行为。
这不是一个好孩子该做的事。
有的东西虽然看似微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已有,而要禀告父母。
可以由自己收藏的,父母出于爱心是会允许的。
不适合自己收藏的,应交父母处理。
做子女的千万不要因为一件东西的得失,伤了父母的心。
【导行】
13.该做的事情再小也要做,不该做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做。
l4.你在做事时,要征求家长的意见,不要擅自行动。
15.学会和父母交流、沟通,让父母了解你的情况,给予理解和帮助。
16.家里的钱,不论多少;物,不论大小,未经父母允许,你都不要私藏私用。
17.家中的物品,你不小心损坏了,一定要及时告知父母。
亲所好①,力②为具③。
亲所恶④,谨⑤为去。
身有伤,贻⑥亲忧;德有伤,贻亲羞⑦。
注释
①好:
喜爱。
②力:
尽力。
③具:
准备。
④恶:
讨厌,厌恶。
⑤谨:
谨慎。
⑥贻:
留给。
⑦羞:
羞辱。
【明理】
如果子女把父母喜欢的东西及时准备好,喜欢的事做好,父母会非
常欣慰。
这也是家庭和睦的体现。
父母不喜欢的东西,子女就要妥善处理;父母厌恶的事,子女一定不要去做。
这样才不会让父母伤心,才不会让家庭受到伤害和损失。
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如果子女的身体受到了伤害,父母会多么痛
心和悲伤啊。
如果子女品德有失,不仅自己学坏了,丢脸了,父母更会感到巨大的耻辱。
这种蠢事是一定做不得的。
【导行】
18.你要学会关心、了解、尊重父母的爱好和生活习惯,要体贴父母,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
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兴趣爱好。
19.父母给你过生日时,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你也应该记住父母的生日,用适当的方式表示祝福。
20.进入父母房间时要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不要私自翻阅父母的东西;当父母谈话交流时,不要干扰妨碍他们。
21.你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技能;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跑打闹;防触电、防溺水,不玩火,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2.坚决不说谎话、脏话、不贪小便宜。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①我,孝方②贤③。
注释
①憎:
厌恶。
②方:
才。
③贤:
有德有才。
【明理】
在一般情况下,父母疼爱子女,子女孝敬父母是很容易做到的。
如果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管教过严,言词过激,作为子女还能理解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那真是难能可贵的。
【导行】
23.当父母夸奖你时,你不要骄傲自满;当父母流露出对你不满意甚至责备时,你不应该发脾气,冒犯、顶撞父母,更不要赌气出走。
亲有过①,谏②使更③。
怡④吾色,柔⑤吾声。
谏不入,悦⑥复谏。
号⑦泣⑧随,挞⑨勿怨。
注释
①过:
过错。
②谏:
劝说。
③更:
改变。
④怡:
和悦。
⑤柔:
柔顺。
⑥悦:
高兴,愉悦。
⑦号:
大声叫唤。
⑧泣:
哭泣。
⑨挞:
打。
【明理】
人无完人,父母也难免有过错。
子女如果对此听之任之、不闻不问,也是一种不孝的表现。
因为父母的过错,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损失,带来伤害。
作为子女,爱父母,就有劝导帮助父母的责任,而劝导帮助的关键是你的态度和方式、方法。
只要态度和方式、方法得当,效果是会理想的,而结果是使父母和子女的亲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如果父母不听从规劝,做子女的就要耐心等待,寻找合适的时机,
坚持好的态度,用亲切体贴的语言,变换方式、方法进行规劝。
倘若父母仍不接受,即使放声痛哭也不能让父母陷于不义。
【导行】
24.当父母有过错时,你要耐心劝其改正,说话要和颜悦色。
25.当你的劝说父母听不进去,甚至斥责你时,你也不要放弃,
仍然要继续耐心规劝。
如果父母要动手打你,你要想法暂时避开,等他们气消了再劝解。
26.如果遇到家庭暴力、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要向老师、公安部门及法律寻求帮助。
亲有疾①,药先尝。
昼夜侍②,不离床。
注释
①疾:
疾病。
②侍:
侍奉,服侍。
【明理】
父母有了病,做子女的一定要十分关心,要亲切问候,体贴服侍。
子女有病,做父母的恨不得自己去替孩子生病,那心血、那付出是世上少有的;如今父母病了,知道感恩孝顺的孩子那才是最可爱的。
【导行】
27.父母生病时,你要提醒父母按时服药。
服药时要帮助或提醒父母将药名、剂量核对无误,准备好温度合适的饮用水。
28.父母卧病在床,你要经常问候,在允许的情况下学会陪伴父母。
在自己具备基本护理能力的情况下,要细心照料。
29.长辈、亲友、老师患病时,你要以适当的方式表示慰问。
丧①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②。
丧③尽礼,祭④尽诚。
事⑤死者,如事生。
注释
①丧:
去世,这里指的是守丧。
②绝:
断绝。
③丧:
丧事。
④祭:
祭祀。
⑤事:
侍奉,对待。
【明理】
古代时,父母去世了,子女要在家守孝三年。
时代不同了,方式要有变化。
父母去世后,要寄托我们的哀思。
怀念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办法是好好学习,勤奋上进,继承优良家风,并代代相传。
丧礼要办得既能表达我们的哀思和对父母的感恩,又不奢侈浪费,不迷信。
每年清明节或父母的忌日要按时祭奠,缅怀父母的优良品德,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反思父母离去之后自己身上尚有的不足,以激励自己的言行,要对得起父母的在天之灵。
不仅是对父母,凡是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去世了,我们也都要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纪念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继承他们的遗志,做出新的贡献。
【导行】
30.每年清明节、父母的忌日,你要提醒家人共同祭奠。
31.要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清明节扫墓活动,纪念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士。
第三篇出则悌
概述
“孝悌为仁之本”说的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做人的根本。
本篇中心讲“悌”。
“悌”应理解为兄弟姐妹之间要有爱心,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其次,因为“悌”是讲敬爱之礼的,因此,应将这种“礼”推而广之,在对待父母以外的长辈时,在与他人交往时,也应以这种敬爱之心去对待,做到长幼有序。
“爱人者人亦爱之,敬人者人亦敬之,助人者人亦助之。
”少年儿童时期学会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是成才必备的品质。
本篇内容讲的是怎样以手足之情对待兄弟姐妹,怎样以尊老之礼对待长辈。
兄道①友,弟道恭②。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怨③何生。
言语忍,忿④自泯⑤。
注释
①道:
道理。
②恭:
恭敬。
③睦:
和睦。
④怨:
怨恨。
⑤忿:
忿恨。
⑥泯:
尽,消失。
【明理】
做哥哥姐姐的责任在于对弟弟妹妹的友爱、关怀、帮助;做弟弟妹妹的责任在于对哥哥姐姐的尊重、恭敬、关心。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不仅有利于家庭和谐,而且会使父母感到由衷地喜悦,孝道也就在其中了。
财物与亲情相比,应该重亲情,轻财物。
兄弟姐妹之间讲谦让,讲友爱,就不会计较利益得失,就不会产生怨恨了。
独生子女,在处理与自己同辈人的关系时也应像对兄弟姐妹一样。
【导行】
32.兄弟姐妹之间要谦恭忍让,注重亲情,和睦相处,不要计较利益得失。
33.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辱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歧视有残疾的同学。
34.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你要宽容他人,学会用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①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注释
①即:
立即,马上。
【明理】
我们今天享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先辈们一代一代辛勤创造的,所以就要尊重已经做出贡献和正在奉献的长辈,特别是为少年儿童成长付出巨大劳动和心血的父母、祖父母、老师等人。
要感恩,在日常饮食起居中尊敬他们,这是晚辈必须遵循的规矩。
子女千万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
在用餐、坐、行等方而要懂得“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
长辈呼唤别人时,晚辈应替长辈去传唤,如所叫的人不在,应回来报告长辈。
这样不仅对长辈尊重有礼,而且能培养自己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品质。
【导行】
35.就座时,你要做到让长辈先入座;吃饭时,你要做到让长辈先动筷;走路时,要做到让长辈先行,你要在长辈的后边,或在一侧搀扶。
36.乘扶梯时,要主动照顾同行的老人,要靠右侧站立,让出左侧通道。
有急事走急行通道时,要讲礼貌,注意安全。
37.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列车时,要遵守乘车秩序,举止文明。
主动刷卡或购票,上车自觉排队,不喧哗,不拥挤,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争抢座位。
38.去饭店就餐时,要文明礼貌。
不大声喧哗,不敲打餐具。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出声响。
吃中餐时,不要用自己的筷子乱翻饭菜,应就近取用;吃西餐时,要正确使用餐具;吃自助餐时,拿取食品要适量,不能浪费。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①能。
路遇长,疾趋②揖③.长无言,退恭立。
骑④下马,乘⑤下车。
过⑥犹⑦待,百步余。
注释
①见:
通“现”,表露,表现。
②疾趋:
快步向前。
③揖:
拱手礼。
④骑:
骑马。
⑤乘:
乘车。
⑥过:
过去。
⑦犹:
仍然。
【明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一个人的名字是父母或师长起的,他们直呼子女的名字是很自然的;而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不礼貌的,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因为长辈对晚辈有养育之恩或教导之责,晚辈和长辈之间有辈分、阅历、经验、能力的区别,所以要称呼长辈的实际身份,以表示尊重,而不能直呼其名。
少年儿童在学习成长中具备了某些才能本来是好事,但不能目中无人,骄傲自大,在长辈面前炫耀逞能。
这对长辈不尊重,也不利于自己成长。
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长辈没有与你攀谈,要恭敬地等待,长辈离开要目送。
这些都是懂礼貌有教养的表现。
【导行】,
39.当你遇到长辈时,不要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要按辈份称呼。
在公共场所对非亲属要依据年龄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
40.在路上遇见长辈时,你应该迅速上前主动问好。
长辈在谈话时,如果没有和你说活,你要退在一旁恭敬站立,不要抢话、插嘴。
41.遇到长辈时,如果你正在骑车或做其他事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下车或暂停活动主动问候,待长辈走过后再活动。
长者立①,幼勿坐。
长者坐,命②乃③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④,却非宜⑤
进必趋⑥退必迟⑦。
问起对⑧,视勿移⑨。
注释
①立:
站立。
②命:
指示。
③乃:
才。
④闻:
听到。
⑤宜:
适宜。
⑥趋:
快步上前。
⑦迟:
慢。
⑧起对:
站起来回答。
⑨移:
移动。
【明理】
尊敬长辈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是有爱心的体现,是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必备品质。
而这种尊敬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言行来体现的。
长辈站着,晚辈不要先坐下,长辈坐下后让晚辈坐,晚辈才能坐下。
在长辈面前说话要声音柔和,不要含糊不清。
见长辈时,要快步上前,告退时,要慢步离开。
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谈话时注视长辈,这些都是尊敬长辈的具体体现。
一个人讲文明、懂礼貌都是从这些看似细小的事情中表现出来的,千万不要忽略和轻视。
【导行】
42.在长辈面前说话时,声音要低一些,平和一点,不要高声大叫。
43.去见长辈的时候,要快步上前问好;告退时,要道别,步子要放缓。
44.当长辈问话时,你应该起立回答,眼睛要注视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事①诸②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注释
①事:
侍奉,对待。
②诸:
众多。
【明理】
对待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姑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