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557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docx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30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

  确切说来,我不知道这该算作哪本书的读后感。

只是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后才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思,才把那些幻灯片般的杂感一点点串联起来,缝成的这篇读后感。

  我决定从“正名主义”说起。

对于社会,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轨道、井然有序,“必先正其名乎”。

  两千年的历史显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这种正名主义到了后世,日渐成为一种礼教纲常。

于是才有了,项梁起义打着楚怀王的口号,而一代枭雄曹操也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时儒家,多是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这种社会背景决定了其利益群体是当权的皇族和士大夫阶层。

我们遗憾的看到,这种礼教纲常被粉饰了,不复其本来面目,成为了上层社会统治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一种政治手腕。

当权者将其略加修饰,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于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为君的,为了正君之名,要杀臣,好似在玩现代小儿过家家,轻而易举,甚至杀得天经地义,杀得“酣畅淋漓”;为臣的,为了正君之名,甚至一个“腹诽”这种莫须有的奇罪,都是大大不敬,甚至有灭族之罪。

这种反差,古人看来,是悲剧,今人视之,倒有几分滑稽。

《柏杨曰》开篇《正名主义》,笑骂司马光这类知识分子顽固、迂腐。

  然而,这仅仅知识迂腐么?

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曲解。

不禁要问,正名主义本意何在?

冯友兰先生解释说:

“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的含有一定的含义。

这类事物应该做到与他们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

”用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来讲,与其说“正名”是强调为君为父的权利,倒不如说是,无论是君、是臣、是父还是子,都要尽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义务。

“正名”并不是说,先确定你是君王,让你享受总总特权来告诉人们我是你们的王以正其名,而是说,你要通过行君之道,尧舜禹汤,从而无愧“君王”这个称号。

或许以中学老师职称为例说得更清楚,“正名”不是告诉我们,你是高级职称,所以你要领多少工资;而是说,你只有到了什么学历,发了多少论文,从教多少年,才能算一名真正的高级教师。

统治阶层人为地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为“臣臣,子子”,只享受其权利,而不尽其义务,也算是“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了。

个人认为,历代君王简直是对孔子“正名主义”的诋毁,这种盗版主义,或许称之为“正名后主义”比较适合。

  有人会说了,你说是历代君王诋毁“正名主义”,怎知不是你诋毁历代君王呢?

夏朝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以后,我国历史上每一页都不乏有君臣相残、父子相残、兄弟相残,这种事可谓罄竹难书。

君臣父子,干戈相向,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像贺岁片一样,争相上映,好不热闹。

小时候卷心菜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商纣王挖去其叔比干之心。

当然,这种尽是负面新闻的君王,我们也不稀罕说他。

汉武大帝刘彻,足够文成武德,千秋万代,万岁万岁一亿岁了吧。

七王之乱,这不用说,显而易见的以臣乱君。

而因政治需要娶其姑母刘肥之女陈娇,陈娇女士无子失宠,在宫廷斗争中败北,罢黜皇后的职称,囚禁于长门宫内,刘肥跪地相求,也无济于事,这次,长幼之序,夫妻之恩,兄妹之情,这些纲常一齐乱作一团,噼里啪啦又稀里哗啦,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

刘彻晚年建思子宫,悲思其子刘据,另一方面却又提醒人们那个民间巫蛊事件,那次父逼子反,父子反目成仇,那次事件伤亡人数足可以令梵蒂冈这种地稀人也稀的国家感到汗颜——杀这么多人,吓死你,看你还跟啊扁混,再混,屠国——总之,这次事件,父子之纲那也悲剧得很哪。

讲到这里,真相已是相昭然若揭了,后世君王和效忠君王的儒生,不过是对孔子的侵权行为罢了。

所图谋的说白了,还是自身的利益。

如果他们推行的是自己的信仰,又怎会从公元前一直杀到公元20世纪初呢?

动不动就一个个杀得“争先恐后”,杀得“废寝忘食”,杀得“风雨无阻”,杀得鸡犬不宁。

挂羊头卖狗肉,信仰孔子的“正名主义”是假,改头换面大摇大摆地搞愚民的政策是真。

现代商人贴牌销售的伎俩,我们的古人早就用得滚瓜烂熟。

  我常常又想,思考这些,又有何用呢?

  往浅处说,这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琐碎。

我们常常听说这样的事情,孩子的父母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没考好,丢了脸面,毒打孩子,甚至于打死打残,亦非骇人听闻;孩子长大了不赡养父母,还得耄耋之年的老父母蹒跚地奔走于司法机关,和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簿公堂;一些中学甚至小学老师因为嫌某位差生拖了自己所教学科的平均分,而不让学生参加考试;医生给病人开药,只开最贵,不开最好,恨不得一个伤风感冒也要病人去照ct,核磁共振……这些例子屡见不鲜,不胜枚举。

他们是父母、钱是他们赚的、他们是老师、他们是医生、他们是点点点,所以他们说了算,一个个神气活现,像古代的君王一般牛气冲天,牛得让那些穿上民进的党绿色马甲的股指汗颜。

如果领悟了“正名主义”真谛,想清所处的位子是什么职能,怎么做才能问心无愧,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所处位子可以享受的权利甚至是权力之中,也许就不会有那么些父之过,那么些子不孝,那么些毁人不倦,那么些红包天屎了。

  往深处挖掘,“正名主义”某种意义上是孔子思想的一种基础,由此根基,可以顺理成章地发展到孔子的其他思想。

  孔子对于自己灵性的修养曾说:

“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世界存在必然性,这就是“知命”。

先别望文生义,“知命”与所谓的宿命论截然不同。

宿命论告诉人们,一切命中冥冥自有天定,这种想法会使人懒惰。

而“儒家从‘义’又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

人做自己所当做的,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而不是由于道德之外的任何考虑”(《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我认为,“正名主义”中的恪尽职守的态度与“知天命”中有为的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从为人处事的态度上讲,“有为而无所求”是积极进取而又不乏庄周的豁达的。

  不过我觉得应该修改一下,应为“有为而不必有所求”。

在我看来,孔子想表达的不是无欲无求,而是笑看成败。

“无所求”是虚伪而不切实际的。

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当然是有目的。

医生固然要悬壶济世,若不追求利益,如何养家糊口呢?

齐家都做不到,又何谈治国平天下?

儒家推崇的亚圣孟子都说,只有让民衣帛食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利益虽不是奋斗的终极目标,但却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所比不可少的因素。

好比说,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呼吸氧气,但人若不进行有氧呼吸,也就一命呜呼了,人生的其他种种也无须多谈。

即便不是追求利益,一个人所做也一定有目的。

倘若做事没有目的,那也便没有了做这件事的动机,动机都没有,又何谈努力地实践“有所为”呢?

孔子周游列国,锲而不舍地四处宣讲,难道是无目的的吗?

唤醒大众,推崇礼教难道不是他的目的吗?

没有目的地的旅游只能算是流浪。

  可见,“知命”重点不在于无欲无求,而在于对过程的重视。

何为“知命”?

冯友兰先生告诉我们:

“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记。

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言败。

”我们做事,其外表的成功,要天时,地利,人和。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是说,人和与否是看我们自身努力与否。

至于天时和地利与否,外部条件是否配合,绝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

冯友兰先生在此提到了“不败”,很容易让人想到《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说的: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初中时候总是为老渔夫桑提亚哥感到惋惜,费尽千辛万苦打来的鱼,却被鲨鱼来了一个“黄雀在后”,鲨翁得利,甚至觉得那种不败不过是一种诡辩,一种阿Q的自我安慰。

现在明白,既然他在整个捕鱼过程中竭尽全力,把生命的顽强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点上讲,他的确是胜者,因为他战胜了茫茫海洋的种种威胁。

打到鱼固然更好,即便没打到鱼,那也能算不虚此行。

与先前提到的宿命论相比,不难发现,宿命论是强调结果的不可掌握,是消极的,而“知命”论则是强调过程的重要以及其可操控性,从积极的一面鼓励人积极入世。

  这种“知命”论在当今社会,我觉得,也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路遥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

“人啊,忍、韧、仁!

”他在《平凡的实界》中塑造了少安、少平等一个个自尊、自强、自信、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顽强坚韧,他们的精神在挫折与痛苦的锤炼下升华!

现实中,我一次次地想,何为幸福?

许多父母官要人们把自己当父母来孝敬,穿金戴银,三妻四妾五姨太太,面子倍足,仿佛是体面的人过着上等的生活,这是不是幸福呢?

许多人,把心灵这个所谓的累赘抛在身后,在物质的世界里跑在最前列,这算不算幸福呢?

许多这些,不禁让人迷茫而不知做人的方向。

孙少平,这个普通的劳动者,这个精神世界的巨人,教会了我“苦难的哲学”,当然这不是说苦难即是幸福,而是说贫穷或者富裕,社会地位的高低并非幸福的判定标杆。

只要我们在为自己的理想,满怀希望地去实践“有所为”,即使是在遭受苦难,也不用气馁,因为“苦难所酿出的生活之蜜是甜的”。

就我的理解,“苦难哲学”便是孔子“知命”论的产物。

  《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自序:

“小史者,非徒具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

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

”“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我也感到,此书虽名简史,却是微言大意,包罗万象,只得择其万一,略叙所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

  在工作闲暇,我见缝插针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历史浩淼,各个时期思想家数不胜数,各种思想各有所异,又有某种必然的相通。

读完后没有对某种思想的深切认同,亦没有对某种思想的强烈反对。

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奥难解,读后仍深感理解不够到位,于是记忆便逐渐恢复模糊。

闭起眼再做回味,有两点似乎和哲学本身并无大关系的特点却记忆犹新。

  首先是本书的框架。

作者几乎开门见山的将中国哲学以内容做了分类,并告诉了读者每种思想的起源,尽管借用的是汉代学者刘歆的话——-儒家者留盖出于文士,墨家者留盖者出于武士,道家者留盖出于隐者,名家者留盖出于辩者……接下来便按章节将各种思想娓娓道来。

这种分类更让人感到中国哲学的历史悠久和广博。

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形成了各个学派,并且已经比较成熟,而西方的哲学鼻祖苏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现已比我们的祖先整整晚了几百年;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争鸣”来形容,而西方哲学早期出名的无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近代哲学才可跟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百家争鸣”媲美。

但西方有学者竟声称“中国并无哲学,即使所谓的哲学也太过功利”。

真想把四库全书硬塞到这些人的脑子里,然后他们就可以闭嘴了。

  其次是作者对哲学著作被翻译的态度。

原文表明这种态度用了四个字“语言障碍”。

意思是任何哲学著作只要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就好比馒头被嚼碎后味给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无,那是语言本身的一种障碍。

我颇同意这种翻译所带来的让人痛心的后果,而这又是人类传播不同语言的文明所必须要采取的方式。

或许这四个字被说成是“语言缺陷”更准确些。

语言的确有着非常强的专一性,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文化。

任何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如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极大的错位。

尽管这是现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语言间文化的传播方式,我还是无法接受。

我以为,不光是哲学,包括其他一些领域也类似,尤其主观性较强的学科,犹如文学,宗教,同样不能被翻译,最好去读原著。

  这么多年,我所读过被翻译的外国著作极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大学时代所读的村上春树的一些作品,什么《挪威森林》《舞舞舞》《寻羊冒险记》……有些连名字现在都已忘却,还有一些晦涩的西方哲学。

读这些书时,总会觉得别扭,总怀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会有差别。

曾经尝试着去读原版的英文书籍,尽管自己英语水平还基本能胜任,但只能勉强了解表面的意思,远没有读汉语书籍的那种意味深长,淋漓酣畅。

时日已久,便慢慢丧失了对外国著作的兴趣。

这是我的一点小遗憾,西方的语言和思维一定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否则,西方人在近代也不会发展如此迅猛,也不会无论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均超越了国人。

很羡慕林语堂,钱钟书那样学贯中西的鸿儒,这些精通外语的大师在思维上的活跃和深刻,可能是我们常人所无法体会的。

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有个愿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学习德语,并精通地掌握,然后就可以去贪婪地阅读德语哲学著作了,因为在那个年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学家,尽管当时对于他们的著作,我连两成都无法读懂,越是这样,便越发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

但当时学习压力大,博大的物理学在大学四年里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个诱人的愿望也慢慢化为泡影。

  事隔多年,还有很多东西被这本书唤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结构以及作者对语言和翻译的态度,这也是我所读过所有哲学史中最难忘的一本。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

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

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

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

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

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

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孟子说:

“圣人,人伦之至也。

”(《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

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

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

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

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

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

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

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

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

“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

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

”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

  一、为什么读哲学史?

  人们常说:

读史使人明智。

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看他形成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的现在。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我今年暑假选读了一本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二、介绍冯友兰。

  冯友兰,世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哲学家。

六十多年前,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

其英文讲稿整理后写成《中国哲学简史》。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简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可以说是历久弥新。

  这本书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讲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选材精当,文笔精妙,深入浅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正如冯先生自己所说“小景之中,形神自足”。

所以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现在本书被列入北大学生应读书目,同时还被确定为“语文新课标深阅读丛书”之一。

与《傅雷家书》、《美的历程》并称为“学生三书”。

  三、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读书所得。

  

(一)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以前我们都学过,他教我们世界观方法论,让人感觉到它正确的无懈可击,很高深,也很枯燥,离我们的距离很远。

再加上现代社会专业知识日益精确化,专家们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哲学家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哲学还有用吗?

  关于哲学的功用是什么,冯友兰先生有这样的见解:

“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

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

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

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

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

”这种“无用之用”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理想的人而不是成为不得已而羁绊于某种职业的人。

  

(二)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

  1、地理环境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因此古人常说“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海上冒险的经历。

对比之下,而海洋国家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国家,漫游列岛。

其思想肯定与中国思想家有不同。

  大陆国家的人们,生活方式容易倾向于顺乎自然,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不喜欢变革。

而海洋国家的人们,情况则迥然不同。

他们有根多的机会见到语言、风俗都不同的人们。

他们习惯于变化,对新奇事物并不惧怕。

  2、经济环境

  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向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以前我们都把“耕种之术”作为国家的要务。

中国古代哲学家也都强调农业是立国之本,商业则被看作立国之末端,所以咱们国家以前一般是重农轻商。

  但海洋国家靠贸易维持繁荣,他们首先是商人。

商人要和账目的抽象数字打交道,所以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学思维,因此他们使用的语言非常明晰。

而中国哲学家则习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举例来说理,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

  3、家族制度

  农民只有靠士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这就是说,由于经济的原因,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

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得很好的制度之一。

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想化。

比如说重亲情,重血缘关系等。

  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

他们根本上是商人。

商人也就是城里人。

他们的活动需要他们在城里住在一起。

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为基础,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

由于这个原故,希腊人就围绕着城邦而组织其社会,与中国社会制度形成对照,中国社会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因为在这种制度之下,邦是用家来理解的。

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有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

但是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亲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儿子的权威。

  4、反者道之动。

  即咱们所说的“物极必反”。

中国人深信这一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既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要失望。

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时期的电影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黑暗即将过去,黎明马上来临。

”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等。

正是这种信仰形成的意志,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5、对自然的理想化。

  农民时刻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道家最后将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即主张“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冯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哲学产生的主要背景。

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了孔、孟、老、庄、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大思想家。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发展已经战胜了地理的限制,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封闭的“四海之内”。

中国的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所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除一部分具有持久的价值以外,很多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

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中国哲学史必会抛弃许多过去的意识形态,形成自己新的哲学思想。

  (三)境界说的意义

  冯先生认为人的各种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他所说的“人生境界”。

它们从低到高的层次是: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而生活。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所做的并没有什么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为了自己的好处。

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做事为义不为利的境界,他们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这种人生境界即为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与大全的境界是天地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

  在这四种人生境界中,前两种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

前两种境界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的心灵所创造的。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人生境界。

  通过境界学说的阐述,冯先生指明了中国儒家哲学主要倡导和期望的是升华人心灵的境界,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理想。

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在读这本书时,虽然很多地方反复读好几遍,也不得要领。

但我时时会有捡拾散落珍珠的感觉,处处受到启发,所以最后我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中国哲学简史》。

作文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