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5043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docx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

(课文第58页的例4,“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

试试看

6×2=8×125=

6×20=24×125=

6×200=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8×4=25×160=

40×4=25×40=

20×4=25×10=

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

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17×12=

26×24=17×24=

26×12=17×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24=(18÷2)×(24×2)=(18×2)×(24÷2)=

105×45=(105÷5)×(45×5)=(105×3)×(45÷3)=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的1、2、3。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它的边长是多少?

五、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第59页4、5。

四年级数学上册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布张小学

何军波

 

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第70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正方形 

3.小组交流:

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

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

几个角?

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为什么?

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7.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你有几种画法?

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下面的图形中有( )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

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布张小学

何军波

 

课题: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例题5。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4、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具媒体: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

1、8个桃子分2天吃完,16个桃子分4天吃完,32个桃子分8天吃完,64个桃子分16天吃完。

(将数字板书在黑板上)

2、提问:

老猴子运用了什么知识教育了小猴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提问:

观察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方法,教师板书。

8÷2=416÷4=432÷8=464÷16=4

2、我们分别用第2、3、4式与第1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扩大)

3、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比较。

4、提问:

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讨论,并发现: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教师板书)

6、提问:

为什么说是“同时”,“相同”?

可以举例子来证明。

7、我们分别用第1、2、3式与第4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缩小)

8、通过观察,谁能再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板书课题:

商的变化规律

三、总结:

1、提问: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除法里有商的变化规律,那么谁能说说你觉得这个规律需要我们注意的有哪些?

2、你们看我这样写对吗?

为什么?

48÷12=(48×0)÷(12×0)让学生判断。

四、巩固练习:

书P94、1(填空),书P942(填空),书P943、4。

五、总结:

在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同时”,“相同”。

六、作业:

第95页5、6、思考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布张小学

何军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