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4882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docx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蚂蚁进洞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

蚂蚁进洞

一、活动背景

让孩子亲近自然、探索大自然,是幼儿认识自然的最好途径。

春天来了,随着南师大整合课程主题活动《虫虫,虫虫飞》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对昆虫的秘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认识了蚂蚁的基本特征后,我就请家长配合,利用周末陪孩子一起到户外花园、草地去寻找蚂蚁、观察蚂蚁洞穴所在地,让孩子直观地认识蚂蚁的基本外形特征,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种类、生活习性、分工等基本知识。

为了让幼儿通过实践探索蚂蚁的生活习性,到户外花园里更直观、更近距离地观察蚂蚁,利用已知的经验探索吸引蚂蚁进洞的方法,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蚂蚁进洞。

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上网了解蚂蚁喜欢吃什么,并从家中带来相应的食物、饮料等。

我还特别准备了一些食物及工具:

面包屑、糖水、糖果、吸管、放大镜、小瓶子、小铲子等,供幼儿临时选用。

此外,随着班级课题“大带小”活动的研究,孩子们与弟弟妹妹都已经比较熟悉了,每次活动都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结束,合作的默契度也慢慢在群体中漫延开来。

因此,基于前期幼儿已经对蚂蚁有了初步认识,大带小的合作关系也已建立,本次活动就邀请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参加,让幼儿能跟弟弟妹妹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从而让孩子们在“大带小”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共同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感知、大胆探索蚂蚁的秘密,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提升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早餐过后,我对大班的孩子们说:

“你们今天的任务是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到小花园里探寻蚂蚁的秘密。

注意观察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

最后一起商量怎么吸引蚂蚁进洞。

能不能成功?

”“能!

”一声响亮的回答让孩子们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一会儿小班的老师也带着孩子们过来。

大家一起手牵手来到了户外的花园里,浓密的树林、错落有致的小山坡、绿荫苍翠的草坪,孩子们“哇”地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三人组的“小蚂蚁”

老师组织好幼儿坐在草坪上说:

“大班的孩子们,通过我们这段时间对蚂蚁的观察、了解,告诉弟弟妹妹,蚂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话音刚落,安静的草坪立刻开始热闹起来。

只见翔翔对小班的小骞问道:

“妹妹,你知道蚂蚁是什么样子吗?

小骞想了想,大声说:

“是黑黑的!

翔翔点点头,说:

“对,而且它们的身体是三个部份组成的!

有点圆。

“它们的脚都长在中间的那个圆圈上,就像这样。

”彦彦大声地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起来。

分析:

老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蚂蚁的样子进行了描述。

这不仅能让大班幼儿进一步巩固认识的蚂蚁特征,发展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又能让小班幼儿在同伴学习中激发对蚂蚁的认识兴趣,同时,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表达能力和交往情感。

为下一个环节的观察起到了推动作用。

看着他们认真地介绍着蚂蚁的基本特征,我笑着说:

“你们知道蚂蚁身体的三个部分分别是哪些部位吗?

“头、胸、腹。

”孩子们争相回答。

彦彦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抱着翔翔的腰说道:

“看,他是头,我就是胸!

”翔翔回头看了看彦彦,也笑着抱住小骞的腰,说:

“不!

妹妹才是头,我是胸,你是尾巴!

”其他小朋友见状,也纷纷自由组合,开心地学着蚂蚁的走路样子。

顷刻间草坪上无数只红红绿绿的小蚂蚁穿来穿去,引得路人跓足观看。

分析:

大班孩子合作水平较高,他们玩过“蚂蚁搬豆”,就是由3名小朋友组合成一只大蚂蚁,齐心协力运送物品的游戏,能很快速地把曾经玩的游戏迁移到这里,很直观地为大家展示了蚂蚁的外部形象。

而小班幼儿喜欢模仿,见哥哥做出了蚂蚁的样子,自己也总是忍不住想要去做,这样很快地掌握到了蚂蚁是由3部分组成的这个外形特征的基本信息。

是蚁后照顾宝宝吗?

游戏过后,孩子们安静地坐下。

我引导大班的幼儿讨论蚂蚁的种类:

“你们知道蚂蚁家族有哪些成员呢?

小强脱口而出:

“蚂蚁家族分为四个种类:

兵蚁、工蚁、雄蚁和蚁后!

我接着问:

“它们家族里的成员是怎么分工的?

分别负责干什么?

请和弟弟妹妹一起讨论。

“兵蚁是负责赶走敌人;雄蚁是跟蚁后生宝宝的,跟别的蚂蚁不一样,有翅膀!

蚁后也是生宝宝的,还要负责安排蚂蚁一家的任务!

……”翔翔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起来。

“工蚁是最辛苦的,要做很多事:

要找食物、修房子、照顾宝宝。

”兰兰赶紧补充道。

“不应该是蚁后照顾宝宝吗?

就像我的妈妈一样。

”苗苗妹妹说道。

“……我妈妈说是工蚁照顾的!

”翔翔也愣住了,明显底气不足地答道,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

听着孩子们的交流、讨论、质疑,我轻声说道:

“孩子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你们对蚂蚁秘密已经了解了这么多了!

真了不起!

其实蚂蚁的宝宝主要是由工蚁来负责喂养,蚁后主要负责产卵……”

“哦,我知道了!

蚁后是生宝宝的,工蚁是照顾宝宝的!

”思思接着说。

“可是我妈妈说过,有的蚁后也会负责照顾宝宝!

”翔翔小声嘀咕道。

“你也说得没错!

当那个蚁穴里繁殖不是很繁荣的时候,蚁后也会担任起寻找食物和照顾宝宝的工作哦!

”我接着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

”大家都恍然大悟。

分析:

对于孩子来说,把自己的已知经验分享给大家时,会有一种特别自豪、得意的心情,这对于帮助大班幼儿建立充足的自信心十分关键。

而大家又在相互讨论中不断地质疑、提问,进一步加深对蚂蚁种族的认识,其他幼儿通过倾听同伴的介绍来不断地补充自己对蚂蚁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巩固的过程。

而当产生意见分歧时,老师的适时引导会帮助幼儿轻松走出问题困境。

蚂蚁喜欢吃什么?

看着孩子们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接着又抛出问题让他们继续讨论:

“可是蚂蚁到底喜欢吃什么呢,谁知道?

“菜叶!

”苗苗妹妹说,“我家里种了菜,爷爷说叶子就是被蚂蚁吃掉的!

“不对!

它们喜欢吃饭!

上次我看见蚂蚁们正在搬一粒饭回家呢!

”东东说。

“昨天妈妈给我讲故事说,秋天到了,小蚂蚁都要去田里搬粮食,所以,它们喜欢吃粮食。

”可可妹妹也说。

“还喜欢吃饼干!

”东东又说。

“蚂蚁会吃饼干吗?

”有人疑惑。

“蚂蚁可喜欢吃啦,我还喂过它呢!

”东东很自信地说道。

“可是,饼干太甜,容易坏牙!

蚂蚁不怕吗?

”思思说。

……

正当孩子们争执不休时,我提议:

“蚂蚁到底喜欢吃什么,大家可以先试试呀!

请拿出你们事先准备的工具去试试。

老师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工具和材料,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然后就可以开始啦。

分析:

老师为了帮助幼儿深入探索,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幼儿自由猜想,并学会运用工具等材料去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亲身实践,找出蚂蚁喜欢吃什么的答案。

一方面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为幼儿进一步探索提供材料上的帮助。

哥哥,我想要这个

于是,大家纷纷从自己的书包里掏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有馒头、饼干、菜叶、水果、糖果等,没有带的小朋友就选择了一些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材料。

翔翔和小蹇来到了材料堆旁,左看看右看看,小骞却拿起了一把小铁锹说:

“哥哥,我们拿这个吧,这个可以刨土,我喜欢刨土!

“不行!

我们今天是观察蚂蚁,不是刨土的!

”翔翔拒绝道。

“可是……哥哥,我想要这个!

”小骞有些委屈地小声地说道。

“我们今天是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根本不需要!

”翔翔说。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我轻轻走过去问:

“咦,你们还没有选好吗?

大家都出发了哦!

去晚了,可能就找不到蚂蚁了呢!

翔翔看了看三三两两离开工具区的小朋友们,又看了看小骞,说:

“好吧!

那就带上吧!

如果今天蚂蚁不出洞,我们还可以用它去刨蚂蚁洞啊!

“好的!

我来拿!

”他们俩愉快地达成了一致,随后又选了一个瓶子和一把放大镜。

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与小班的弟弟妹妹自由结伴,选取了自己认为可能会用上的工具,开始了探寻蚂蚁的秘密之旅。

分析:

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探索活动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主动地体验、认识、选择各种材料、容器及工具。

小班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我要玩、我想玩”,或者与其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而更少从适宜的、适合的角度出发;大班孩子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对周围活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游戏过程中他们会自己组成小组、已经能清楚地有任务意识,知道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翔翔通过老师的提示,他重新审视小妹妹的要求,考虑到妹妹的感受,最终妥协以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蚂蚁喜欢吃甜的

几个小家伙跟着东东来到了一颗树下,他把饼干屑洒在地上。

不一会儿,可可开心地大叫起来:

“快看快看,来了一只蚂蚁!

“嘘!

小声点!

别把它吓跑了!

”东东赶紧说道。

可可赶紧把嘴巴捂起来。

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蚂蚁。

只见,小蚂蚁碰了碰饼干,围着转了几圈,便又跑回洞里去了。

“咦,哥哥,它怎么走了?

”果果妹妹问。

“可能是发现我们在看它,害怕就逃了!

”小强说。

“不对!

它一定是偷懒去了!

”言言弟弟说。

“它可能不喜欢饼干!

”朵朵妹妹说道。

“不对,它可能是找别的蚂蚁帮忙去了!

”思思说。

“对啊!

老师说过蚂蚁是最会合作的!

我们再等等。

”东东肯定地说。

过了几分钟,还不见蚂蚁的身影,小朋友们开始着急了。

思思担心地说:

“饼干是不是太大了?

“那就把饼干再弄小一点?

”可可妹妹说着,就伸手准备去拿饼干。

“来了,来了,别动!

”离蚂蚁洞最近的小强小声叫着。

只见,一队蚂蚁从洞口钻了出来,第一只蚂蚁不时地停下来,用触须碰碰别的蚂蚁。

“看,它们在用触须‘说话’了!

”思思说。

“对啊,肯定是告诉其他蚂蚁饼干在哪里!

”小强也兴奋地看着几位弟弟妹妹说道。

“看吧,我就说蚂蚁肯定喜欢吃饼干嘛!

”东东得意地说道。

我安静地听着他们之间的对话,快速地记录着他们的发现:

“蚂蚁也来搬我的饭粒了!

”“馒头下面也有蚂蚁!

”“看来,小蚂蚁不喜欢吃菜叶!

”“我洒的糖水路上也有很多小蚂蚁!

”……

分析:

探索的过程是幼儿最喜欢的,也是幼儿自主思考、自主成长的最好时机。

做为老师,更多的是观察、倾听、记录,快速地根据幼儿的发现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结果,适时的总结提升,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的探索欲望。

见大家都试得差不多了,我来回穿梭在孩子们中间问:

“为什么有的食物小蚂蚁喜欢,有的不喜欢呢?

它们都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呢?

“喜欢饼干!

”“喜欢糖!

”“喜欢水果!

”“不喜欢菜叶!

”……孩子们都争着说出了刚才自己看见的那只蚂蚁喜欢的食物。

“我知道了!

它们都喜欢有甜味的食物!

”丫丫突然大声叫道,“你看,饼干、馒头、糖都是甜的味道!

“对,我的水果也是甜的!

”思思说。

“对!

”“对!

”大家都附和着。

分析:

幼儿利用各种食物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验证小蚂蚁喜欢吃的东西,老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让幼儿有意识地对食物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利用归类、推理得出结论“蚂蚁喜欢吃甜食!

人多力量大!

看着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之后,我进一步引导:

“接下来,请大家仔细看看蚂蚁是怎样搬食物回家的?

孩子们一听,各自又和弟弟妹妹继续观察了起来。

一只蚂蚁围着饼干碰了碰,又转了转,一只蚂蚁又转身离开了……“怎么又走了?

”朵朵妹妹皱着眉头道。

几个小朋友一齐看过去。

“没有,没有,它手里举着一点白白的东西,是面包!

”翔翔高兴地说道。

“真的!

这几只也开始搬了!

”思思兴奋地大叫起来。

“不对,是用嘴巴咬住搬回去的!

不是用手举起来的!

”小强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蚂蚁说。

“老师说蚂蚁是举起食物搬回去的!

”翔翔不服气地说。

“那我再仔细看看吧!

”小强不太确定地说着。

听了小强的话,另几个小朋友也趴在地上努力观察着。

“是用嘴巴咬的!

”妞妞妹妹大声说。

“我也看见了!

就像这样!

”言言弟弟一边说,一边呲着牙,头向天抬起,学起蚂蚁的样子来。

看见言言的样子,大家也学起了各自观察的那只蚂蚁的样子。

“下面有好多蚂蚁一起咬着抬起来的!

”思思也跳起来叫着。

小强若有所思地说:

“哦,可能是刚才的饼干还是有点大,所以他们要把它咬碎了搬,现在饼干变小了,就可以一起搬动了!

”。

“是啊!

它们一起合作,就可以把一大块饼干搬回家了!

”翔翔也说道。

“蚂蚁好聪明啊!

”妞妞妹妹一边拍手跳着一边大声说道。

旁边的小弟弟小妹妹也一起叫道:

“蚂蚁好棒!

”“蚂蚁好厉害!

”……

“人多力量大!

老师说过,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可以请别人帮助一起完成!

”小强说道。

“对,就像蚂蚁一样!

”……

分析:

看到孩子们都很专注地观察、讨论着,能够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

我很开心。

他们不但能结合所学知识自己思考问题,还能虚心地接受同伴甚至是弟弟妹妹的建议!

能够通过观察来对自己已知的知识表示质疑!

还会把自己平时的认知经验迁移到蚂蚁的生活现实中,从而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了人多力量大的真正含义。

蚂蚁进“洞”

看到有好几组小朋友都陆续观察到了蚂蚁搬运食物,我赶紧说:

“我们想请几只蚂蚁回幼儿园做客,好不好?

可是你们谁能想办法把蚂蚁引到瓶子里?

”大家一听,立即拿出包里的瓶子、铲子、棒子等工具,又开始寻找起来了。

很快小骞妹妹就发现了一只蚂蚁,于是大叫道:

“这里有一只蚂蚁!

”翔翔赶紧拿出一个面包,掰下一块就往蚂蚁的面前一放,蚂蚁吓得掉头跑了。

翔翔又把面包捡起来,对着正在奔跑的蚂蚁面前放过去,蚂蚁又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跑开……反复几次后,思思看看翔翔说:

“它是不是被吓到了?

言言弟弟说:

“可能它以为是天上掉下来一块石头,怕砸到它吧!

“太大了!

会压死蚂蚁的!

弄小一点吧!

”小骞对哥哥说道。

翔翔点点头,把面包用手碾成更小的碎块对着蚂蚁放了下去。

一会儿面包屑就洒满一地,蚂蚁东躲西藏,跑得更快了……

“哥哥,你要轻轻地放下去!

”朵朵提醒道。

翔翔又拿起饼干,对着蚂蚁轻轻地放了下去,一不小心蚂蚁被翔翔的手指碰到吓得转身又跑了……

小强想了想,说“蚂蚁最喜欢甜甜的东西,我们用糖水试试吧!

”说完,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瓶子,在旁边捡了几根树枝,几人便开始用树枝在地上涂起了糖水来。

涂完以后,又在糖水里洒了一些面包屑。

过了一会儿,几只蚂蚁过来了,走进了大家布置的“糖水阵”里,碰碰这里的面包屑又咬咬那里的饼干块,看着大家拿着瓶子这里放一下,那里试一下,蚂蚁就是不往瓶子里走。

大家垂头丧气地玩着自己手里的工具,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小强想了想,说:

“蚂蚁不进到瓶子里,我们就不能观察真正的蚂蚁了,一起抓一只放到瓶子里去吧!

于是,几个小家伙就开始了抓蚂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谁也不敢动手把蚂蚁抓起来放到瓶子里。

“大家都不敢抓,那怎么办?

”思思苦着脸道。

这时,我提示:

“我们用它们喜欢的食物不能吸引它们进入瓶子,也不敢用手抓它,那怎么办呢?

还有其他可行的方法吗?

有工具可以借助吗?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陷入了僵局。

“要不,我用树叶把它赶进瓶子里吧!

”翔翔说着就在地上捡了一片树叶。

小强拿着瓶子放在一只蚂蚁的面前,蚂蚁转了个身向另一个方向爬去。

只见翔翔赶紧拿起树叶准备把蚂蚁扫进瓶子,蚂蚁却从树叶下面飞快地爬走了。

思思见状,也捡起一片树叶加入了“战斗”,聪聪、翔翔捡起一根树枝,大家一起左追右堵……终于,蚂蚁进入了瓶子。

分析:

幼儿能马上运用刚才的实践认知,选用糖、面包等多种食物一起制造陷阱,吸引蚂蚁出来。

但必竟蚂蚁是会活动的小动物,不会按照人们的意愿乖乖听话时洞,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孩子们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模式来探索蚂蚁进洞的方法,尝试多种的方法,最终成功地把蚂蚁“请”进了瓶子。

蚂蚁原来是这样的

大家兴奋极了,赶紧拿出放大镜对着瓶子兴奋地看着,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蚂蚁的身体真的是三个圆圈组成的!

“也不是很圆,有些椭圆!

“屁股还有些尖!

“那它是什么蚂蚁呢?

“肯定是工蚁!

只有工蚁才出来找食物呢!

“但是它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

……

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和三三两两的关于蚂蚁的讨论,我们愉快地结束了今天的活动,看到孩子们兴奋的小脸,我由衷地为孩子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探索游戏是实践性很强的,只有通过实践探究,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现知识。

《指南》提出:

“教师要创设一个鼓励幼儿探索、尝试、发现、讨论和运用科学知识经验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科学活动材料和多种情景,重视幼儿在操作中主动地体验、理解和认识,重视活动中的互动与交流。

幼儿在大带小中合作学习。

活动中,大班的孩子能自信大方、从容有序地向弟弟妹妹展示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帮助弟弟妹妹解答一些问题,体验到作为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也让小班的弟弟妹妹很快消除了对哥哥姐姐的陌生感,不断地从哥哥姐姐那里获取新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在活动中融为一体。

采取自由分组的合作方式,已经成为了本班孩子习惯的一种学习方式,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投入。

幼儿在仔细观察中迁移经验。

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大方地把自己的工具、秘密地点分享给同伴,在发现蚂蚁搬运食物的动作不一样时,能通过仔细观察来确认事实的真相,而不是盲目地相信。

孩子们还懂得利用观察蚂蚁合作的经验,变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生活中:

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幼儿在不断探索中突破困难。

在最后的蚂蚁进洞环节,孩子们动用已学的方法和知识,却还是没能让蚂蚁进到瓶子里。

当大家都垂头丧气时,小强转换了用物品吸引蚂蚁的思维模式,建议大家用“赶”的方法再试试……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蚂蚁终于进入了瓶子,最终达到了目的。

我很高兴看到在孩子们一次次的不懈努力下,不断“突破”困难,完成任务!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依然能用这样的精神及态度来面对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幼儿在耐心等待中自由成长。

在游戏中,教师想方设法通过观察、引诱、借助工具等一系列探究体验活动,让幼儿的双手在抓蚂蚁的过程中动起来,教师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反复,不急于告知,耐心等待、鼓励幼儿创新。

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各自的活动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提高,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幼儿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中均有所收益,同时全体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教师在积极反思中提供支持。

蚂蚁的活动还在继续,孩子们探索蚂蚁的兴趣也持续高涨,我会继续帮助孩子们丰富有关蚂蚁的知识,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进行适度的解答,让孩子们对自我认同度增强,同时也对探究蚂蚁的兴趣更加浓烈。

比如:

在自然角里增设蚂蚁工坊让孩子观察蚂蚁家族里的分布,能引导孩子们对蚂蚁洞穴更深入、更直观的探究;观察不同蚂蚁的基本体型对比;了解蚂蚁洞穴的构造;了解蚂蚁是靠闻味道来辨认路,下次可用不一样的味道帮助蚂蚁找到“家”的方向;增加一些学习蚂蚁动作、姿势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合作的意义及重要性。

在探索活动里,我还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及针对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宜的材料及经验的支持,引导孩子更多有趣的、有意义的探索,体验成长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