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4040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docx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纲要及检测题

【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能源资源的开发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

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

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特点:

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

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②分布范围广:

③煤种齐全: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二、能源基地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步伐。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主要的铁路运输线:

大秦线、神黄线、焦-兖-日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⑴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⑵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如图:

2.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山西省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还是限于初级加工阶段,工业发展水平还不高。

山西省只是一个能源大省,并不是一个工业大省,更不是经济强省,山西省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山西省输煤和输电的对比分析

(1)从价格来看,同一吨煤,输电的效益高于输煤

(2)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3)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

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损耗,运输成本较高。

(4)从水资源方面看,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废物利用技术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③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调整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

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第二部分河流的综合开发

一、背景知识

1、河流与人类的关系

①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

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

②大河两岸多是人口、城市稠密地区。

2、流域和水系:

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

3、流域的特性——特殊性、整体性。

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河流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组成部分

重要性

保护重点

山地

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应保护它的植被

河流

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河谷平原

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三、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利:

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分析水力丰富与否从两个方面分析:

河流水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

弊:

使得陆路交通不便

开发方向:

发电、河流航运、抵御洪涝灾害。

(2)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相对较少。

开发方向:

修建大坝拦水,调节水的时间分布,还用作旱季时的灌溉用水。

(3)水系——水系对航运影响,水源充足改善小气候(土地生产力和植被得到恢复)

优点: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图3.17)。

缺点:

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

②水量很不稳定。

开发方向:

航运、对土地利用的好处。

水库改善小气候促进水源涵养林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以提高水质。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⑷矿产资源

——煤、铁、铜、磷、锌、云母等,资源丰富。

金属冶炼耗能多,需要大量电力——水电、火电、核电——全国最大电力供应基地。

开发方向:

发电。

四、流域的开发早期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

人口较少,农业较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造成一个区域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掠夺式的开发方式。

列表比较:

生态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

造成后果

土地退化

老棉花带,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对地力消耗较大。

老棉花带衰落

植被破坏

扩大耕地面积;炼铜用木炭矿山开采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环境污染

炼铜排放高浓度的SO2,形成酸雨。

污染土壤、水体,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3、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最贫困地区之一

五、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

流域开发——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梯级开发——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该河流的水利资源。

首先,分河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河段水位相对平衡,利于通航;其次,可以抵御洪涝灾害,利用落差发电(冶金工业、保护森林,改善环境);第三,水源充足改善小气候(地力和植被得到恢复);第四,利用蓄水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

2.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1)防洪——修建水库来抵御洪水,提高到百年一遇的标准。

(2)航运——水坝建成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利于航运:

通航里程长;联系范围广;经济效益高。

(3)发电——水电、火电、核电——全国最大电力供应基地——工业走廊

(4)提高水质——措施:

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旅游——水库修建、环境改善、建立公园、风景区等

(6)土地利用——

措施:

①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

③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六、伏尔加河的综合利用

1、伏尔加河流域的条件

位于俄罗斯境内,多流经平原地区,干支流通航里程长;

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

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

2、伏尔加流域的开发

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

通过开通运河、清理水道、建设河港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

通过对全水系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带动了全流域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

3、伏尔加河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鱼群洄游产卵;

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沿岸法治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河水污染严重。

 

【典型例题分析】

例1图8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   。

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10分)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9阴影区域的家业生产有何危害?

(4分)

(3)图9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4)图10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

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8分)

(5)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

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6分)

 

答案:

(1)冷锋

天气特征:

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成因:

①暖空气沿锋而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

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2)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3)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

(4)E:

电力工业,F:

建材工业。

理由:

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5)主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因素:

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例2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A.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C.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D.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解析:

这道题体现了本次高考卷的一大特点“紧扣可持续发展”,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大约有150多座如大庆、金昌、攀技花等,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多以传统产业为支柱,产业结构单一、链条较短,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随着资源的减少,这些产业会逐渐萎缩。

二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凸显,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和就业压力大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出路是实施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答案:

AC

例3(2007山东卷)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5分)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6分)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6分)

 

(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10分)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

(3分)

 

【答案】

(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

(2)B支流:

开发水能;发展旅游。

C支流:

发展航运。

(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

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

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有所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

例4(2008年四川卷)材料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图8),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

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形如,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9),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

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分析图8,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0分)

 

(2)依据资料和图9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10分)

 

答案:

(1)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材炼钢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地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放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2)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

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

实现了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

【针对训练】

(2008年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完成1-3题

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

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4.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的共同点是()

A、都有铁路干线与主要工业区相通,市场广阔

B、都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发挥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C、煤炭储量都在2000亿吨以上

D、区域内有丰富的铝土矿,发展金属冶炼工业条件优越

5.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6.山西省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①山西铝土矿资源丰富②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③山西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④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7.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B、梯级开发

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8.在山西坑口电站的建成,将会()

A、变输煤为输电,减少了道路灰尘,将有助于大气环境的改善

B、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将缓解交通压力

C、使运输煤为受损,减少就业机会

D、变输煤为输电,经济效益将降低

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根治了洪灾B、经济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

C、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已超过全国水平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0.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市场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全国的煤炭都是由山西来供应

B.山西省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煤炭出口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会继续增加

D.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节能意识的增强,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会有所下降

11.关于流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核心

B.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人民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C.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为核心

D.流域的开发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13题。

12.上图反映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13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14~16题。

14.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掘业D.冶金业

15.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铁—钢⑤煤—电—钢

A.①②③D.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25%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了主体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读田纳西河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12月—次年4月

18.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耗能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疏菜生产为主

阅读文字和读图,回答19~20题。

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19.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铅锌资源D.土地资源

20.田纳西河流域目前构成了美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

A.火电B.水电

C.核电D.风力发电

 

21.读山西省(1980~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显示投资比重大,体现了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2)B图显示在煤和电之间突出,其意义在于①;②;③。

(3)C图显示有色冶金投资比重很大,其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4)D图显示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并且工业逐步超过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6)填写出晋煤外运的三条运煤干线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13.读田纳西河沿河剖面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电力工业,都优先发展水电,这是因为水电有很多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优点是、。

(2)简答该河发展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田纳西河流域建成美国最大的电力基地,其强大的电力除来源于丰富的水力资源外,还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的开发。

(4)田纳西河流域改善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矿产状况,决定了该河开发利用的方向。

流域示意图中A表示河流发源地—山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B表示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C表示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因此是保护的重点。

答案:

1.A2.B3.C

解析:

第1题:

按照能量的形成和来源,将能源分为三大类:

①来自于太阳辐射,②来自于地球内部,③来自于天体引力,风能属于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按照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风能的特点是干净、可再生、能源巨大,建成后收益大,但风能分散、不稳定,建设风能发电站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

第2题: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多大风,东部沿海地区则是夏季多大风。

第3题:

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风能比较贫乏的地区主要是因为盆地地形,四周有天山、昆仑山、喀拉昆仑山等。

4.A5.D6.D7.B8.B9.C10.D12.A13.C

【解析】12题,由图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原煤生产逐年增加,应属于扩大煤炭开采量措施。

13题,加强铁路运输建设,并辅以公路运输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及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都会缓解交通压力。

炼焦业不断向外输出焦炭,质量上有所减轻,但空间上基本不变,所以并没有减轻其对交通的压力。

14.C15.C16.B

【解析】第14题,山西省产业结构以煤炭开采业为主。

第1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16题,对图中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类工业增加值比较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7.D18.B

【解析】17题,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所以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