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349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docx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

§3.6--磁场定向控制原理

§3.6

上一节

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异步电动机的磁场定向控制是从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控制技术。

定义:

异步电动机的磁场定向控制是把定子电流做为具有垂直分量的空间分量来处理的,因此又称为矢量控制。

目的:

通过这种控制技术能使异步电动机得到和直流电动机相同的调速特性

一.磁场定向控制的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把交流电动机的转矩控制模拟成直流电动机的转矩控制

在任何电力拖动的控制系统,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作用在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包括电动机的空载转矩)以及惯性转矩三者之间的关系都由转矩平衡方程式决定,即:

设及J均为常数,那么在动态过程中电动机速度的变化规律完全取决于对电动机的电磁转矩的控制。

举例如下:

起动和制动的过程中,如果控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使其保持在最大允许值,就能使电动机以最大的恒加速度或恒减速度运行,从而缩短了起、制动的时间。

在突加负载时,只要能迅速地使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增加,就可以使动态速降减小,缩短速度的恢复时间。

由此可见调速系统动态性能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在动态过程中电动机的转矩是否能

磁转矩难以准确控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异步电动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方法。

在上面我们介绍了在以转子总磁链空间矢量定向的M,T同步旋转的坐标系中,定子电流空间矢量被分解为沿M轴和T轴方向上两个互相垂直的分量和,此时用及表达的转矩公式

转子磁链与之间的关系为:

由于与互相垂直,是解耦的,可以独立改变某一个而不致影响另一个变量。

其中用于产生磁链,它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相当;则用于产生电磁转矩,与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流相当。

在额定频率以下运行时保持不变而靠改变来调节转矩,这就与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转矩控制相同了。

二、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图7—20所示了在磁场定向的M,T坐标系中异步电动机的模型。

为了便于了解定子绕组与旋转的转子磁链空间矢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坐标变换把定子三项绕组等效为与同步旋转的两相绕组,即轴线与平行的M1绕组及与垂直的T1绕组。

这时M1,T1绕组中的电流、都是直流。

转子三相绕组(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也同样被变换成M,T坐标系中的M2,T2两个绕组。

图7-20M、T坐标系统异步电动机的模型

在图中给出的速度ω1,ω,转矩Te以及个电流的正方向。

电磁转矩Te可以看成转子磁链与转子电流相互作用产生。

由于产生的磁势与方向一致,所以它不产生电磁转矩,产生电磁转矩的只有的T轴分量,故有

(7-145)

转子磁链是由定子M轴绕组电流在转子侧产生的互感磁链与转子M轴绕组电流产生的磁链两者之和,即

(7-146)

T轴上转子磁链,即

(7-147)

上式说明,为了使,定子T轴绕组电流产生的转子T轴绕组的互感磁链必须抵消掉转子T轴绕组产生的总磁链,故与之间应满足下式关系

(7-148)

把上式代入式(8-145)得

(7-149)

上式对图7-20所示两极电机模型到出的,若极对数为P则上式变为

(7-150)

转子电流由转子M轴绕组电势产生。

由于M轴绕组轴线与转子磁链方向一致,所以不产生旋转电势,但当发生变化时,即产生变压器电势,即

转子电流为

(7-151)

是由,共同作用产生。

由式7-146解出

将上式代入(7-151)解出为:

(7-152)

有上式看出,在稳态下,此时转子M2绕组中的变压器电势为零,,因此完全有定子M1绕组中的电流产生。

当改变时,将发生变化,于是在转子M2绕组中立即产生电势,因而产生电流及磁链,阻碍的变化,使的变化滞后于。

这与直流电机中通过励磁电压调节主磁通相当。

所以转子磁链的控制,实质上是电流的控制。

由于T轴方向,所以在等效的转子T轴绕组中没有变压器电势。

但却有旋转电势。

因而产生转子T轴电流

(7-153)

把式(7-148),(7-152)代入上式得

(7-154)

(7-155)

式中,是定子电流空间矢量与M轴之间的夹角,如图7-21所示。

(7-153)说明,转差角频率对转矩的建立起重要作用。

因为在M,T坐标系中电磁转矩由与作用产生,而由式(7-153)可知,只有在一定的转差角频率下才能产生。

当通过给出定子电流T轴分量来控制转矩时,若保持不变则定子电流矢量的相位角即发生变化(见图7-21)。

从而使转差角频率得到改变。

可见磁场定向控制方法不仅控制了定子电流的副职有控制了它的相位。

式(7-150),(7-152)(7-154)使异步电动机磁场定向控制的基本关系式。

这些关系式说明,只要把定子电流矢量分成与磁链矢量平行和垂直的两个矢量进行控制,就可以独立地控制磁链和转矩Te。

正因为是把定子电流作为具有两个垂直分量,的矢量来控制,所以把磁场定向控制称为矢量控制。

在M,T轴系中及都是直流量,各自的控制与它励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的控制相对应。

通常称为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称为励磁分量。

各电流相互关系的矢量图7-22所示。

这里应当提及的事,当异步电动机在工频电源恒定电压情况下运行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有一最大值,但在磁场定向控制中,由于引进了转子磁链,当控制以维持恒定时,电磁转矩与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成正比,所以电磁转矩没有上限值。

此外,由于实现了和的解耦控制,因而产生了快速的动态响应,这就使控制系统能够很容易地设计成具有四象限运行的能力。

所以,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系统能满足伺服传动系统、轧钢机传动系统等高性能的用途。

图7-21及其分量,图7-22电流空间矢量图

三、磁链空间矢量的观测模型

图7-23示出了磁场定向控制时的空间矢量图。

图中α轴被定位在定子A轴上,M、T以同步角速度ω1旋转并且M轴被定位在转子磁链矢量上。

为了实现磁场定向控制,定子电流空间矢量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必须分别对准M轴和轴。

这就需要确定转子磁链的瞬时空间相角θ1。

另外,为了对M、T坐标系统运行参数的指令值的实际测量值进行数学运算和处理,又需要知道的幅值。

直接检测的相角及幅值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所以只能检测与有关的电机运行参数,如定子电压、电流、气隙、磁链、速度或转子位置等,然后根据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运算求出的空间相角θ1及幅值。

此外也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的指令值、和检测到的转子位置信号或转子速度信号,由电动机的参数通过计算求得θ1及。

图7-23磁场定向控制的矢量图

能否实现准确的磁场定向控制取决于θ1及估算值的精确程度。

因此要求观测器数学模型要准确;被检测的电机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速度等要有足够的精度;观测模型中所用到的电动机参数如定子绕组电阻r1、r2励磁电感L1M、漏感l1l、l2l等都应很准确的等于电机在该运行状态下的实际参数值。

目前常用的观测模型有如下几种:

1、根据定子电流和定子电压的检测值估算θ1及

根据α、β坐标系定子电压方程式(7-107)及磁链方程式(7-106)有

(7-156)

由上式可得转子电流

(7-157)

由式(7-106),转子磁链为

由以上三式可求得

(7-158)

式中

根据式(8-158)可构成如图(7-24)所示的运算电路框图。

求得后,通过极坐标变换即可求得θ1及。

式(7-158)中的可由检测到的定子相电压、相电流信号经过三相/两相变换求得。

在低频下由于定子电压降很难得到准确的补偿,所以这种的观测模型通常在额定频率10%以上时应用。

2、根据定子电流和速度检测信号估算

根据α、β坐标系转子磁链方程式(7-106)

可求得

(7-159)

再由α、β坐标系转子电压方程式(7-107)

把式(7-159)代入上式得

(7-160)

求得后,利用极坐标变换可得到θ1及。

根据上式可以构成观测器电路框图如图所示

图7-24根据定子电压、电流估算的运算框图图7-25根据定子电流及速度估算的运算框图

这个观测器模型即使在低频范围内也能得到较准确的θ1及。

但是应当注意,由于温度变化和趋夫效应,会使转子电阻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转子时间常数改变,因而降低了观测值的精度。

3、根据励磁电流分量和转矩电流分量的给定值、以及转子位置检测

值θ估算的相角θ1

由及,根据式(7-145)可以计算出转差角频率的给定值

(7-161)

站在M、T坐标系观察转子以转差角速度旋转,因此M轴与转子α轴的夹角,M轴与定子A轴的夹角为

(7-162)

定子电流矢量的空间相位角γ为

(7-163)

式中是定子电流矢量对M轴的相位角。

下图是求γ角及的运算电路框图。

图7-26根据、及θ估算θ1的运算框图

下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