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337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docx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资料讲解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

1.简述《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展示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

在索福克勒斯看来,俄狄浦斯为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四处奔走,力图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值得肯定和歌颂的。

然而,他的抗争却归于失败,命运使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了罪人。

因此,他对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怀疑。

这种对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的肯定和在客观上对命运合理性的怀疑,正是雅典奴隶主政治由盛及衰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

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雅典的自由民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危机感到惶惑与无能为力,表现出强烈的悲愤情绪。

2.简析《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堂·吉诃德》是一部反封建的杰作。

它以深刻的内容、典型的人物和辛辣的讽刺,抨击嘲笑了腐朽荒唐的骑士制度和流行的骑士小说,生动地表现出骑士的长矛、甲胄已进了历史陈列馆,逆时代车轮而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事实上,小说问世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就销声匿迹了。

小说为后人提供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的广阔画面,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骄奢淫逸,官僚衙门的贪污纳贿,反映了封建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

小说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借鉴。

全书中虽然只写了两个主要人物:

堂·吉诃德和桑丘,但以他们的游侠经历为线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堂·吉诃德以其脱离实际、盲目蛮干的性格特征而成为这类人物的代名词,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他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又令人感动,有值得肯定的可贵品质。

他和桑丘都不是类型化的人物。

3.简析海明威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作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海明威的思想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年时期,他怀着满腔热情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争给他的身体、心理、精神和感情留下了严重的创伤,使他感到理想的幻灭。

他厌恶战争,却又无力制止战争,看不见希望,却又不愿放弃希望。

这便是他创作“迷惘的一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就表现出他的“迷惘”。

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海明威重新焕发战斗精神奔赴反法西斯斗争第一线。

前期的忧郁、迷惘有所克服。

他分清了战争的性质,以勇敢的态度面对死亡。

《丧钟为谁而鸣》正是这种转变在文学上的反映。

在紧接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

但他看不见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信奉个人英雄主义,因而对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持悲观看法。

到50年代,海明威遭受多种疾病折磨,精神抑郁。

他把人生看做.一场孤独的、精神的决斗,认为决斗的结果虽然免不了失败,但应该勇敢地面对失败。

他的思想情绪直接反映在他晚年的杰作《老人与海》中。

4.简析《十日谈》作为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薄伽丘的《十日谈》故事来源不一,有的取材于历史事件,有的取材于民间文学,有的借鉴东方故事,有的是作家的创造。

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对这些故事进行再创造,从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其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

第一,歌颂爱情,反对禁欲主义。

作者把爱情看作是人的一种重要而自然的高尚情感,人人都有权利享受爱情。

他歌颂爱情的力量,能使愚者变得聪明;他赞美至死不渝的爱,真正的爱情能够冲破一切封建的罗网;他反对门当户对和包办婚姻,认为“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特别是《第四天故事第一》中的男女主人公纪斯卡和骑思梦达的爱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第二,讽刺、揭露和批判了教会与封建君臣的虚伪、狡诈和愚蠢。

作者以辛辣的笔调大胆地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撕破了教会神圣的外衣,把它们的种种罪恶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第三,赞美妇女才能,宣传男女平等。

作者认为妇女既不是圣母,也不是魔鬼,而是与男人一样有个性、有能力、有智慧的活人,体现了对妇女人格的尊重。

5.简述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

托尔斯泰的创作有鲜明的特征:

第一,主题思想严肃深沉。

多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

第二,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充分地挖掘了文学的真实性。

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

他在创作中摒弃一切偶然的和幻想的因素,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地、如实地反映出来。

第三,对现实主义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大大地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变化。

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第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他注意写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物,而不写单一化性格的人物。

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即使是他最喜爱的主人公,他也不美化他们,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缺点,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

第五,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注意细节描写与人物肖像的刻画;重视语言的鲜明、准确,尤其是朴素;他笔下的自然风景真实、准确、富有生命力,是影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6.简析萨特《墙》的艺术特征。

萨特的《墙》最主要的艺术特征是冷峻真实的心理描写。

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把主人公伊比埃塔从被捕到面临死亡到最后“不死”的整个心理过程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

开始是灰心丧气、万念俱灰,后来是充满恐惧,但真的面对死亡时,又充满凛然正气。

最后“我”无意中“出卖”了战友,被免除了死刑时,感到的并不是解脱,而是世界的荒谬。

整个过程如噩梦一般,细腻逼真,感染力极强。

7.简述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2)思想上崇尚理性。

(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8.简析对左拉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三大因素。

对左拉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一是巴尔扎克的“环境决定论”和反映整个时代的构思,二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是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的三要素论。

9.为什么说《套中人》充分体现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色?

《套中人》充分体现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色。

第一,小说结构精巧,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

第二,夸张和讽刺的妙用。

第三,语言简洁生动,富于个性化。

10.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思想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④18世纪文学传统;⑤对古典主义的反抗。

11.简述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

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是:

①象征性。

现代派作家为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

②荒诞性。

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

荒诞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概括力,,③意识流。

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

12.什么是哥特式小说?

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

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写其中因恋情或因财产而弓I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是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力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13、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第二时期

(1601—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

这时期的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为悲剧时期;第三时期

(1608—1613)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一般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1部。

14.简析18世纪文学的背景。

①  产业革命;②启蒙运动;③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洛克重视感觉和经验的唯物主义哲学及社会政治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的蒸汽机以及当时的光学理论等;④古希腊文学传统。

15.简述“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的主要表现。

①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②怪诞;③象征;④浓烈的自传色彩。

16.简述17世纪文学的背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③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④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

17.简述18世纪文学的特征。

(1)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启蒙文学成就最高,两种主要创作方法在该时期都有质的飞跃,直接为19世纪两种主要思潮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继英(16世纪)、法(17世纪)后,德国在1S世纪形成厂自己的民族文学。

(2)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它与17世纪古典主义同属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启蒙主义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普通情感,这在文学的人民性方面前进丁一大步。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

如正剧、哲理小说等等。

18.简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在理论上主张“破理显实”,即主张作家要排除一切理想,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按照事物原样子去描写“真实”。

第二,在实践上主张遵循绝对客观主义的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者要求作家冷静地、客观地、不带任何倾向性地去描写事物。

第三,在方式上要求作家.9我忏悔和自我暴露。

19.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②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0.为什么说《罪与罚》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现实主义小说?

《罪与罚》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现实主义作品。

作品描写细致,人物性格饱满,结构完整,感情真挚深沉,催人泪下。

首先,情节结构完整,充满戏剧性。

其次,深刻的心理描写。

这部作品被誉为“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

另外,作品的“复调小说”结构特征也极为明显。

21.《圣经》中的《旧约》和《新约》为什么叫“约”?

“约”指上帝与人类订立的盟约。

《旧约》记载,上帝与犹太民族订约三次,故犹太教将其称为“约书”。

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约书”,但认为基督从他流血受死以后在上帝与人之间又一次订下了盟约,并以此形成了新的“约书”。

为了区别,遂将前者称为“旧约”,后者称为“新约”。

22,简述《神曲》的主题思想。

《神曲》写的是诗人神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但通篇充满了象征的寓意。

黑暗的森林象征意大利的社会现实;豹、狼、狮象征当时阻碍社会前进的邪恶势力;森林迷路象征人类的迷惘;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雅特丽齐象征信仰。

但丁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意大利和人类只有在理性的指引下,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涤除各种罪恶,在道德上得到净化,再经过信仰的引导,才能走出迷惘,达到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从而得到永恒的幸福。

23.为什么席勒的《阴谋与爱情》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①剧本勇敢地把当时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历史舞台;②作者公开地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尊严,谴责达官贵人。

24.简析《安娜·卡列尼娜》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第一,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辩证过程。

托尔斯泰把安娜内心的爱与恨、信任与猜疑、绝望与期待、自尊与妥协等种种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写得惟妙惟肖。

第二,肖像描写富有

独创性。

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的肖像描写不仅展示了人物一般性格特征,而且还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

对安娜肖像的描写,贯穿安娜活动的始终。

第三,结构完整统一,拱形衔接天衣无缝,两条平行的线索互相呼应,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25.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

其主要贡献有三:

一是美学理论。

《拉奥孑L》(1766)探讨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