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3039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 王保国版有答案.docx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汇总王保国版有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

一:

名词解释

第二章:

人体的人机学参数 

水平面作业范围:

人在台面前,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臂所形成的轨迹范围。

 垂直面作业范围:

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做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范围。

 坐姿空间作业范围:

人坐姿时手脚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

 百分位数:

工程上常以正态分布的某个百分位a处的人体尺寸数值Xa作为设计用人体尺度          的一个界值以控制设计的适应范围,该界值称为百分位数。

 方差:

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带来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

第三章:

人的生理因素及生物力学特征 

感觉阈限:

能引起感觉的一次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能被感觉器官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

 视角:

确定被观察物尺寸范围的两端光线射入眼球的相交角度。

 

视力(视敏度):

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视距:

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

 

视野:

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动视野:

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静视野(注视野):

指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明适应(亮适应):

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

 暗适应:

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

 视错觉:

人观察外界物体形象和图形所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是视觉的        正常现象。

 

掩蔽效应: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

 

听觉(掩蔽)残留:

由于人的听阈的复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掩蔽去掉以后,人耳的效应并                  不立即消除的现象。

 

听觉的辨别阈限:

在某频率下,仍能够听到的该纯音的最小声级的分贝数。

 反应时间:

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疲劳:

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

在      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功能的变化,也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      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闪光融合值:

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

觉它是连续的光源

第四章:

安全人机功能分配 

人机功能分配:

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              为人机功能分配。

 

宜人分配原则:

信息由机器的显示器传递到人,选择适宜的信息通道,避免信息通道过载而              失误。

同时,显示器的设计应符合安全人机工程的原则。

 比较分配原则:

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逻辑的分配 

经济分配原则:

对某一特定功能.由机器承担时,需要重新设计、生产和制造;由人来承担               时,则需要培训、支付费用等 

剩余分配原则:

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

第五章:

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与评价 

人机界面:

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包括显示器、控制器以          及报警系统等,是将人和机械系统联系为一个整体的纽带。

 可靠度: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量化指标,即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        的概率。

 

机器的可靠性:

假设环境因素宜人,对机械设备不造成危害,则研究机的可靠性就转化为主              要研究机型设备的可靠性的问题。

 

初期故障:

产品在使用初期,由于材质的缺陷、设计、制造、安装、调整等环节造成的缺陷          或检验疏忽等原因存在的固有缺陷陆续暴露出来。

 

随机故障:

发生的故障时随机的,是偶然原因引起应力增加,当应力超过设计规定的额定值          时,就可能发生故障。

 耗损故障(磨损故障):

产品经长期使用后,由于磨损、老化,大部分零件将接近或达到固有寿命期。

 眩光:

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       眼的强烈光线 

局部照明:

特定视觉工作用的、为照亮某个局部而设计的照明。

 

照明稳定性:

照明的稳定性是指照度保持一定值,不产生波动,光源不产生闪烁频闪效应。

 形状编码:

对各种不同用途的控制器,设计成不同形状,不仅认得视觉可以识别,有的触觉          也能辨别。

 

大小编码:

根据控制器的功能,也可使用大小编码,来区别控制器的功能与用途。

 位置编码:

利用安装位置的不同来区分控制器,称为位置编码。

 符号编码:

用符号来区分控制器。

第六章:

人因事故分析与预防 

人的失误:

人未能精确地、恰当地、充分地、可接受地完成其所规定的绩效标准范围内的任          务。

 

故障:

人因失误或设备失误不能完成预期功能或出现非预期状态。

 

第七章:

安全人机工程的实践与应用 

容膝空间:

设计坐姿工作台时,必须根据脚可达到区在工作台下部布置容膝空间,以保证作          业者在作业过程中,腿脚能有方便的姿势。

 安全距离:

一是防止人体接触及机械部位的间隔,而是使人体免受非触及机械性有害因素影          响的间隔。

 

不知道是哪一章节的:

 

可靠度:

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内和规定的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 视觉疲劳:

长时间不恰当用眼之后出现视觉模糊、干涩、流泪、眼眶酸痛的现象,甚至发展          为头痛、恶心、眩晕、乏力等全身不适应的综合症。

 作业接触空间:

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必须触及的空间。

 

作业活动空间:

人体在作业时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色彩三要素:

明度、色调、饱和度 色调:

不同波长所引起的不同感觉

彩度: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某种颜色含该色量的饱和程度 

安全防护空间:

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接触所需要的空间 

静态测量:

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动态测量:

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的测量。

 明度:

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能量代谢:

是指通常把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 储蓄利用, 

能量代谢率:

是指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能量代谢率(RMR)=劳动时总能耗量—安静时能耗量/基础代谢量 

呼吸商:

 一定时间内机体所产出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均值:

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 

光的强度效应:

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 人机系统:

是由人和机两部分形成的集合。

 

安静代谢量:

是人仅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势所消耗的能量 基础代谢量:

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基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量 感受性:

指有机体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有效温度:

有效温度是在不同温度、湿度、风速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指标 

二、填空题

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_功效___人机工程学和_安全___人机工程学。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实验____、_砌砖作业实验___、肌肉疲劳试验____。

3、人机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是指_高效___、_安全___、_经济___。

4、人机关系主要体现在_人___和_机器___的关系上。

5、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_人___、_物___、_环境___。

6、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_保存___、处理和决策____和执行功能四种。

7、人机系统按有无反馈控制作用可分为_开环___和_闭环___人机系统两类。

8、人机系统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__手动__、_半自动___和_全自动___系统三类。

9、人的视野通常用_角度___表示。

10、划分开环与闭环人机系统的依据是_有无反馈控制作用___。

11、设计中一般以_静___视野为依据。

12、__视觉__觉在人接受的信息中所占比例最大。

13、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____分贝。

14、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矢状面___、冠状面____和眼耳平面。

15、当噪声的声压级超过语音_20~25___分贝时语音全部被掩蔽。

16、大脑Ⅲ级觉醒水平是最佳觉醒状态,其维持时间约_15~30___分钟。

17、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60CM则有_95___%男性身高大于160CM。

18、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70CM则有__5__%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70CM。

19、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湿度____、空气_温度___、__空气速度__和热辐射。

20、有效温度是在不同__温度__、_湿度___、_风速___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指标。

21、人体的疲劳分为__生理__疲劳和_心理___疲劳。

22、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__人__和_机器___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__功效__的一门科学。

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本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_人的因素___”。

23、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

把_人-机-环境___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

24、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安全工程学____的观点出发,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和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提供人机工程学方面知识的科学体系。

25、具体地说,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是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体合理的理论参数____和要求。

26、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生理特性____和_心理特性___。

27、作业方法研究包括作业的姿势,体位、用力、作业顺序,合理的工位器具和工卡量具等的研究,目的是消除不必要的劳动损耗____。

28、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评价,必须贯彻“_安全第一,预防为主___”的方针,而事故的预测预防是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29、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立姿应使两足大致呈_45度___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30、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坐姿膝应使左、右大腿大致_平行___,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31、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_横轴、竖轴、垂直轴___)来决定的。

32、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矢状面___。

33、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冠状面___。

3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__。

35、静态测量____是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36、_动态测量___是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测量。

37、在人体测量中所得到的测量值都是离散的_随即变量___,可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所需群体尺寸的统计规律和特征参数。

38、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称为_平均值___。

39、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叫__方差__。

40、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5%___、第_50%___、第_95%_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41、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其中第5百分位数是代表“小____”身材,是指有95%____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

42、考虑有关人体尺寸时,必须给衣服、鞋、帽留下适应的余量,也就是在人体尺寸上增加适当的余量____。

43、一般来说,设计和确定作业空间尺寸的根据,必须保证至少_90%___的用户的适应性、兼容性、操作性和维护性,即人体主要尺寸的设计极限应根据第_5至第95%百分位数___的值确定。

44、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_95___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45、_知觉___是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46、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运动感____、_平衡感___、_内脏感觉___等。

47、人的各种感受器都有一定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____是指有机体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以感受阀限____来度量。

48、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_适应现象___。

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

49、人的知觉一般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与社会知觉等。

50、产生视觉的视网膜是由_杆体细胞、锥体细胞___两种感光细胞构皮的。

51、产生视觉的视网膜是由____两种感光细胞构皮的,起暗视作用的__杆体细胞__,只在低照度下(0.01勒克司以下)起作用,但不能感受颜色。

52、产生视觉的视网膜是由____两种感光细胞构皮的,而起明视作用的_锥体细胞___,不但能感受颜色,且有较高的视觉的敏感性。

53、人眼所能感受到的电磁波长为_380~780___毫微米,这个波长范围的光称为可见光。

54、人眼在不同颜色刺激下的色觉视野是不同的,称为色觉视野。

人眼对__白__色视野最大,对黄、蓝、红色依次减小,而对__绿__色视野最小。

55、由于生理、心理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视觉过程中,会产生_适应、眩光、视错觉___等现象。

56、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_眩光___。

57、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光线不仅使神经系统产生反应,而且会在横向产生扩大范围的影响,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__视错觉__。

58、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和精细作业的工作者,由于时间看近物或细小物体,睫状肌必须持续地收缩以增加晶状体的曲度,这将引起__视觉疲劳__,甚至导致睫状萎缩,使其节能力降低。

59、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

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__长方形__。

60、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应要求慢一些才能引起视觉注意。

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__箭头或颜色__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

或者采用__有节奏__的结构。

61、物体振动导致周围介质(如空气)的振动,而__分子__的振动最终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

62、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__波长、频率、声速__。

63、物体的振动有强有弱,所以人耳听到的声音就有大有小,可用__声压或声强__来反映声音的大小。

64、介质中的__压力与静压__之差称为声压,用p表示,单位pa(1pa=1N/m2).

65、人耳的听觉具有对___高频声_较敏感,而对_低频声___不敏感的特性。

66、在__垂直__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称为_声强___,用I表示,单位为W/m2。

67、___响度_是表示人耳对声音的强弱的主观感觉量,用N表示,单位为“宋”(sone)。

68、正常情况下,人的两耳的听力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和__时间先后__之差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

69、判断声源的距离主要依靠声压和主观经验。

一般在自由空间,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将减少__6__dB。

70、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_心理活动___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即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间的长短等)、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外向型或内向型等)。

71、在物质代谢过程的同时发生着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__能量代谢__。

72、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_劳动代谢量___。

73、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基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量叫_基础代谢量___。

74、__安静代谢量__是人仅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势所消耗的能量。

一般在工作前或后进行测定。

安静代谢率一般取为基础代谢率的___1.2_倍。

75、劳动强度可以理解为,作业中人在单位时间内__作功__和机体代谢能力之比。

76、疲劳有一定的__积累__效应,未完全恢复的疲劳可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存在到次日。

77、__环境因素__直接影响疲劳的产生、加重和减轻。

例如,噪声可加重甚至引起疲劳,而优美的音乐可以舒张血管、松弛紧张的情绪而减轻疲劳。

78、提高作业的_机械化、自动化程度___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

79、视觉显示方式中的数字显示中有_机械式,数码管式,液晶式和屏幕式___等。

它直接用数码来显示有关参数和工作状态。

80、模拟显示最常用的有_刻度盘指针式和灯光显示式___。

81、静态显示____的间隔时间较长,每次认读都有足够的时间,显示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

82、__动态显示__是处于变动状态,或显示停留时间很短或显示不停地连续变化。

83、指针式模拟显示的显示作用不仅是用来提供准确的定量信息,许多情况下还要表示_机器的稳定状态,给出供检查用的信息等___。

84、表示量的刻度显示形状有圆形____、半圆型、竖直型、水平型和开窗型等五种。

85、当显示器不是为了记录准确的读数,而是为了对机器的运行状态作出定性显示时,选用_模拟式___仪表更为有利。

86、实验表明,在数字、字母、几何形状、位置和色彩这五种常用的视觉编码方式中,_数字和颜色___编码最为有效,而_位置编码___的效率最低。

87、听觉传示装置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_音响及报警装置___,另一类是_语言传示装置___。

88、蜂鸣器____它是音响装置中声压级最低、频率也较低的装置。

88、__汽笛__声频率高,声强也高,较适合于紧急状态的音响报警装置。

89、报警装置最好采用_变频___的方法,使音调有上升和下降的变化。

90、在一定视距下,能引起人注意的信号灯,其亮度至少__2__倍于背景的亮度,同时背景以__灰暗无光__为好。

91、显示装置与_控制装置___是协调人机关系的一座“桥梁”。

人们通过这个“桥梁”来合理地使用机器。

92、一般操纵力必须控制在该施力方向的_最佳施力___范围内,而最小阻力应大于操作人员手脚的最小敏感压力。

93、控制器到位时应使阻力发生一种变化,作为反馈信息传达给操纵者,这种变化可以是操纵到位时_阻力突然变小___或阻力突然变大____两种情况。

94、由于控制器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系统的变化,因此,应尽量使控制器的操作方向与系统过程的变化方向_一致___。

95、若按钮的关系重大,为防止疏忽,可将按钮设置在一_凹槽___中。

96、显示器布局中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是选择_最佳认读区域___;二是_仪表的配置方法___。

97、刻度盘指针仪表最宜用于检查显示和_动态___显示。

98、在显示装置——人——控制装置这个链条中,_人___的能力是最关键的参数。

99、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如操纵机器、维修设备等),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或称为_作业接触空间___。

100、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即_作业活动空间___。

101、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如机械转动部位等)直接触所需要的_安全防护空间___。

102、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_人___,落实于_设备___。

103、为了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行动自如,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和身体损伤,最小工作间的地面面积不得小于_8平米___。

104、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_天然采光___、_人工采光___、_混合采光___。

105、视觉是否舒服愉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照明的_均匀性___,即在视野内大面积的亮度对比和其分布于视野的情况。

106、光源的光色包括色表和显示性,色表就是光源所呈现的_颜色___。

107、为了鉴别和分析比较色彩的变化,人们提出了_色调、明度、彩度___三要素作为鉴别色彩的标准,也可称之为三个基本特性。

108、在非彩色中,_白___色明度最高,_黑___色明度最低。

109、凡两种颜色以适当比例相混合得到白色或灰色(非彩色),这两种颜色为_互补色___。

110、通常人们把红、橙、黄等颜色称为_暖___色系。

111、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__人__、_机___、_环境___三部分。

112、人机系统设计是在环境因素适应的条件下,重点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身心健康及_人机匹配优化___的问题。

113、人机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表达了人机系统设计的对象和范围,从而建立解决_劳动主体和劳动工具___之间矛盾的理论和方法。

114、在人机系统中,_人___起着主导作用。

115、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互相作用的“面”,所有人机交流的信息都发生在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_人机界面___。

116、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__人__。

117、_操作装置和显示装置___是人机界面的典型部件。

118、就机器设备而言,可靠性是指机器、部件、零件在_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___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19、构成系统的各单元之间通常可归结为_串联___配置方式和并联配置方式两类。

120、就人、机、环境的总系统而言,_人___与环境、__机器__与环境可以作为子系统来对待。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方法

1安全科学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新兴科学,试从分支学科的角度分析一下安全科学的体系层次。

作为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并与以安全为前提、以工效为目标的工效人机工程学并驾齐驱,而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2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可概括为哪几个方面,请谈一下你对这些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P9

3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元科学,试阐述系统科学的体系可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并阐述各层次的内涵。

P2

4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它是从哪几个基础理论出发的?

着重分析哪几个要素?

历经哪几个步骤?

去实现整个系统总体性能的哪些目标?

P5

5何谓人机工程学?

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其内涵是什么?

P5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在工作、生活中则样才能够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6何谓安全人机工程学?

它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科中处于什么位置?

如何理解它所处的位置?

P9

答:

(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为基础,运用安全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与机以及人与环境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2)安全人机工程学即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一个跨门类、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分支学科

7在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高度上去研究人的特性与孤立地去研究人的特性有何区别?

请举例说明。

人—机—环境系统不是孤立的去研究这三个要素的,而是从系统的高度将它们看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复杂系统并且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使系统处于最优的工作状态。

因此,探讨如何实现人—机—环境系统处于最优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并且认为“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