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2845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docx

必修1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必修1经济生活

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2014江苏,2分)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B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①正确切题;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对人民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③正确切题;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不会导致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增加,②不选;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影响货币需求量,④不选。

2.(2014山东文综,4分)下表所示为2005年和2012年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

根据表中数据,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与2005年相比,2012年(  )

单位:

1美元合本币数

  年份

货币

2005年

2012年

美元

1.00

1.00

人民币

8.19

6.31

英镑

0.55

0.63

A.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B.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

C.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

D.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

解析:

选B 依据表格数据,2012年与2005年相比,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了,说明人民币升值,A项观点错误;2012年与2005年相比,美元兑换的英镑增多了,说明英镑贬值,C项观点错误;英镑贬值,会使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不利于进口,B项观点正确;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商品的价格优势降低,不利于出口,D项观点错误。

3.(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4分)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

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

签订合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D.上升0.76%

解析:

选A 本题主要考查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效益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首先把签约时的利润率与交货时的利润率算出来。

题干告诉我们,H公司出口服装的单价为24美元,因此一件服装在汇率变化前后的价格分别为6.32×24=151.68(人民币元),6.27×24=150.48(人民币元);一件服装的成本为144人民币元,因此签约时和交货时一件服装的利润分别是151.68-144=7.68(人民币元),150.48-144=6.48(人民币元)。

用利润除以成本,可以算出签约时和交货时的利润率分别为5.33%和4.5%,用交货时的利润率减签约时的利润率得出的结果为-0.83%,所以选A。

4.(2013浙江文综,4分)2013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到5月9日跌至619.25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表明(  )

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B.我国居民更多的选择去美国旅游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由题干中汇率的变化可知,美元在贬值,人民币在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美国旅游的费用较以前降低,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B项正确。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我国居民对美国商品的需求以及我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会相应增加,但美国人购买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的支出增加了,因而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对美国的商品出口,A、C、D项说法均错误。

5.(2013四川文综,4分)2013年4月10日起,人民币与澳大利亚元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直接兑换交易,无需再通过美元这一中介实现兑换。

至此,澳大利亚元成为继美元、日元之后,第三个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兑换的西方国家主权货币。

中澳货币直接兑换能够(  )

①降低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中澳双边贸易 ②客观反映人民币供求,稳定人民币币值 ③增进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加快其国际化 ④提高人民币汇率,吸引中国人赴澳旅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货币兑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理解经济现象的能力。

人民币与澳大利亚元直接兑换,与经美元这一中介实现兑换相比,可降低贸易结算的成本,有利于扩大两国贸易,①正确;人民币可直接兑换的外币种类越多,越有利于人民币被其他国家接受,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③正确。

6.(2011广东文综,4分)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l)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

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

A.增加现期消费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D.增加储蓄

解析: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通货膨胀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物价会持续上涨,纸币会不断贬值,消费者此时持有债券、增加储蓄会使本金不断缩水贬值,而增加现期消费可以减少因纸币贬值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故本题选A,不选C、D。

物价上涨、纸币贬值会带来人们偿还债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在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急于偿还债务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消费者在通货膨胀率出现拐点的时候偿还债务是最划算的,故B也不选。

答案:

A

7.(2011江苏,2分)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

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

A.属于公共物品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解析:

 某公司之所以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是为了使用户购买该公司的其他产品与服务,那么,这种免费提供的安全和杀毒服务的价值就通过其他形式实现,故选B。

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8.(2011安徽文综,4分)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

A.价值量降低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D.价格上涨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货币流通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根据货币流通公式,该国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0÷4=2500(亿元),但实际发行了5000亿元,故该国商品的价格会上涨。

答案:

D

9.(2011浙江文综,4分)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卡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再认和再现知识的能力。

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故选D。

使用银行信用卡并没有减少现金流通量,不能缓解通货膨胀,故A不选;银行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故B不选;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故C说法不妥。

答案:

D

10.(2010·江苏,2分)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

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

这一变化表明(  )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对外汇和汇率的掌握。

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756.91元减少到682.65元说明美元汇率跌落,同样多的美元能兑换到的人民币数量减少,这意味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答案:

D

11.(2010·安徽文综,4分)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商品流通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如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自己白白付出了劳动,所需要的商品也无法买回来,所以,商品生产者应该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选A。

商品生产者卖不出商品,商品依然有使用价值,B错误。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错误。

货币参与的商品交换已不再是物物交换,同时,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而不是起决定作用,D错误。

答案:

A

12.(2010·福建文综,4分)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意在考查考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把生活语言转化为经济生活术语,动车“速度快,用时少”,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关注价格高低就是关注商品的价值,可见,人们选择商品时会关注商品的性能和价格,即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正确。

答案:

D

13.(2010·天津文综,4分)日前,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品。

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流老醋、蓟县盘山磨盘柿、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河七里海河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

这使上述土特产(  )

A.扩大了品牌效应B.增加了市场供给

C.提高了商品价值D.提升了产品质量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品牌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可以看出天津板栗被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扩大了天津板栗的知名度,能形成品牌效应,故A符合题意;天津板栗被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不一定能增加其市场供给量,故B不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天津板栗被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不能提高天津板栗的价值,也不能提高其质量,排除C、D,故选A。

答案:

A

14.(2010·北京文综,4分)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①2002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 ②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 ③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 ④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据图可知,2002至2004年,欧元处于升值的趋势,人民币相对贬值,这有利于中国发展对欧盟的出口,①正确;德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将涨价,②错误。

据图可知,2008至2009年,欧元相对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将更有利,③正确,而法国学生到中国留学的费用将增加,④错误。

答案:

A

15.(2010·上海,2分)本世纪初,国外某小镇一度出现了人们持“劵”进行买卖的景象,“劵”由小镇自行印发,在全镇范围内流通。

尽管最终没有得到国家认可,但当时,这种“劵”(  )

A.为物物交换提供了便利

B.增加了小镇的财富

C.执行着交换媒介的功能

D.具有法定的含金量

解析:

这个小镇发行的“券”执行着交换媒介的功能,但并没有增加小镇财富,由于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因此不具有法定的含金量。

而物物交换是不需要这种“券”的,故选C。

答案:

C

16.(2010·四川文综,4分)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①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①意思与此相反,不选。

纸币的发行量要遵循纸币发行规律,即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而非上一年的发行量,③错误,不当选。

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纸币贬值,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降低,生活水平下降;②④符合题意,答案为B。

答案:

B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4分)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D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可选。

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影响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决定,①不选。

价值决定价格,③错误。

2.(2014山东文综,4分)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推出了对电、水、气等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实行阶梯价格制度的改革方案,将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量划分为不同档次,各档用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

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发挥价格杠杆功能,引导资源合理利用

B.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C.坚持市场定价机制,发挥市场自发作用

D.稳定市场物价水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解析:

选A 各档用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意味着居民用电量越大,费用越高。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因此,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能够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资源合理利用,A项观点正确;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越高,其生活成本越大,B项错误;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并非坚持了市场定价机制,也不是为了稳定市场物价水平,C、D不选。

3.(2014福建文综,4分)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移(  )

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 ④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选A 图中曲线是需求曲线,S1向S2平移表明该商品价格不变,需求量减少。

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涨,会带来汽车需求量的下降,①符合题意;大米和面粉互为替代品,面粉价格下降,人们对面粉的需求量增加,对大米的需求量会下降,②符合题意;房贷利率下调,人们会增加对商品房的需求,③不选;商品供给量不变,该商品供不应求,该商品的价格会上涨,④与题意不符。

4.(2014安徽文综,4分)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C 本题的题眼是绿色消费观和开征资源税。

受绿色消费观的影响,高耗能产品需求量会减少;开征资源税导致高耗能产品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因此供给量会减少。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知,②③符合题意;①是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④是供给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5.(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4分)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

下图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考生对价格与供给、需求关系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中“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这一表述可排除C、D。

图中的①反映的是供给减少、价格上升,这与题干“丰产不丰收”的说法不符。

图中的②正确反映了“丰产不丰收”的经济现象,故选B。

6.(2013广东文综,4分)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进口化妆品征收高额税收会使人们减少对进口化妆品的需求,国产中低档化妆品是其替代品,人们对国产中低档化妆品的需求会增加,故D1向左移动,D2向右移动,排除B、C。

又因为进口高档化妆品比国产中低档化妆品的需求弹性大,故排除A,D正确。

7.(2013江苏,2分)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图的能力。

一般来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会导致粮价下跌,C、D排除;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粮价下跌不会引起粮食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不选;A符合题意。

8.(2013江苏,2分)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

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

这说明(  )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

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表明,黄金价格的波动受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等的影响,C当选。

价值的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说法错误,黄金作为一种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D说法不符合现实。

9.(2013福建文综,4分)“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这告诉我们(  )

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取更多利润

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是暂时的经济行为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讲的确实是一种经营谋略,但绝不是仅靠经营谋略就能成功的,经营活动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故A不选;B项错误,材料中商人的经营方式利用的不是求异心理;C项正确,商人夏天收藏相对便宜的皮货,以待冬日缺乏时高价出售等行为利用的是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D项错误,商人的经营策略恰恰是利用了价值规律。

10.(2012山东文综,4分)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

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

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需求与供给曲线的相交之处该商品实现供需平衡。

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会下降,价格下降会刺激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由此可见,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这种商品实现供需平衡的条件是:

该商品的价格比之前更低,但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应增大,故B正确。

A、D反映的是实现供需平衡时该商品的价格会更高,排除;C反映的是实现供需平衡时商品的价格降低,但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错误。

答案:

B

11.(2012广东文综,4分)《汉书·食货志》记载:

“籴(dí,买进谷物)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近期,“十元钱两根大葱”、“卷心菜八分一斤愁坏菜农”等报道也时有所见。

这说明(  )

A.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

B.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

C.农产品“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D.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

解析:

由材料可知,农产品价格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市场秩序和生产活动,因此农产品价格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故D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B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中农产品价格发生波动主要是由于受到了供求关系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2.(2012江苏,2分)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

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

读图不难发现,该商品的供给量从S1到S2呈现增加趋势,而价格不变。

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均可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增加,①③可选,故选B。

图中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没有变化,②错误。

图中反映的是供给增加,所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一般不会减少,④不选。

答案:

B

13.(2012安徽文综,4分)读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年份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M商品总产量

2010

4

4

10万

2011

4

2

20万

A.50% 40万B.50% 80万

C.100% 80万D.200% 160万

解析:

2010年生产M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4,2011年生产M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2,由此可见,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2)÷2×100%=100%。

2011年该企业M商品的价值总量=M商品的总产量×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20万×4=80万。

答案:

C

14.(2012福建文综,4分)右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

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解析: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即价格变动对该类商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大,故需求弹性越小的商品,其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大。

所以,当生活必需品价格大幅上涨时,国家应对低收入者进行价格补贴,以保证其正常生活,D当选。

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即价格变动对该类商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故需求弹性越大的商品,其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小。

从本题的曲线图可以看出,N曲线较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