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157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docx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西安(710032

作者简介:

刘彦普(1956-,河北人,副主任医师.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RESEARCHPROGRESSONBONEMARROWMATRICCELLINBONETISSUEPROJECT

刘彦普, 钱奇春, 杨维东

  中图分类号:

R3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4979(20020320229204

  种子细胞研究是骨组织工程学的重要内容。

理想的骨种子细胞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取材容易,损伤小;②易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传代繁殖力强;③适应性强,植入机体后能保持成骨活性。

目前,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有4种来源:

骨、骨外膜、骨髓、骨外组织。

这些来源各有优缺点,其中骨髓来源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BMSC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生长稳定、增殖快、定向分化力强、易于接种成活等优点,在骨组织工程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 BMSC的成骨潜能

骨髓基质是骨髓腔中为造血干细胞提供结构和功能支持的结缔组织,由基质细胞和细胞间基质构成。

骨髓成骨能力主要来源于BMSC中的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fibroblast,CFU2F,它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可转化成多种间充质细胞,如成纤维系细胞、成骨系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内皮细胞等[1]。

Mani2atopoulos[2]等首次观察到鼠BMS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具有形成钙化的骨样组织的能力,X线衍射分析表明

钙化物具有与骨组织类似的羟基磷灰石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MSC产生I型胶原,骨钙素(osteocalcin,OC与骨涎蛋白表达阴性。

Benayahu[3]等将BMSC体外培养获得具有成骨细胞特性的细胞:

具较高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只产生I型胶原、在条件培养液中可以产生矿化的胞外基质,移入微孔滤膜扩散室(milliporediffusionchamber,MDC植入体内可培养成骨。

BMSC的分化可能是非定向性的,因为已分化基质细胞仍具有转化成其它类型基质细胞的潜能[4]。

因此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数目大大增加,表明BMSC具有很强的成骨潜能[5]。

2 BMSC的来源与获取

BMSC可来源于机体各部位骨髓,人的BMSC通

常取自髂骨,不同来源的BMSC的功能状态不一。

此外,分离的BMSC功能状态还受到取材部位和织体年

龄的影响。

Milne2M[6]等发现,椎骨来源BMSC的ALP活性低于股骨来源的BMSC,而OCmRNA的水平较后者高。

DπAvis2PY[7]等观察到,随年龄增长,BMSC的成骨活性呈下降趋势,认为这是由于骨祖细胞的数目减少和/或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性降低而致。

BMSC的获取,一般采用髓腔冲洗或者穿刺抽吸的方法。

抽吸法损伤小,但每一部位每次骨髓的抽出量不应超过2ml,否则将因吸出物中血量增加而引起有核细胞数的明显下降[8]。

Solchaga[9]等,分析了241份4月龄兔BM2SC获取物,发现所获得的BMSC具有很大的变异性,

其中ALP活性变异系数高达132,因此强调制备过程的一致性,认为只有样本足够大,才能得到明确的结论。

Dobson[10]等提出离心分离方法,离心法所获得的CFU2F是冲洗法的二倍,并且具有简易、快速、变异小、可同时制备多份样品的优点。

3 BMSC的诱导分化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探讨诱导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因素,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其中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转化生长因

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2β,TGF2β、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Dex、1,25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因子。

3.1 BMP

BMP是一类能在非骨骼部位诱导骨组织形成

的特异性骨生长因子,能够诱导BMSC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

Richard等[11]研究表明,BMP22能够快速

诱导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BMP22作用8天后,ALP活性明显增强,ALP、OC、骨挢素、骨涎素的mR2NA表达水平提高,并发现BMP联合Dex的骨诱导活性明显高于单独使用BMP22,认为在骨诱导过程中可能需要激素的参与。

Akira等[12]证实,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2(rhBMP22对多能BMSC系ROBC26,同时具有促进分化和增殖的作用,而对分化较高的成骨细胞系ROB2C20则促进分化而抑制增殖,认为BMP的效应因细胞的不同分化程度而异。

Kim等[13],认为BMP能促进前体成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但不能使其向成熟的成骨细胞转化。

3.2 TGF2β

TGF2β是一族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的生长因子。

Locklin等[14]发现,TGF2β能够抑制BMSC的增殖,但能促进ALP的表达,并能抑制BMSC向脂肪细胞的转化,显示TGF2β具有促成骨分化能力。

Andrades等[15]研究表明,基因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rhTGF2β有利于小鼠BMSC中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克隆形成,能降低细胞增殖水平,但ALP表达水平和有钙化能力的克隆形成增加,表明rhTGF2β可以诱导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和成熟。

3.3 地塞米松(Dex

Maniaeopoulos等[2]发现体外培养的BMSC中,加入地塞米松才能形成矿化结节,且矿化结节形成的时间、形状、数目与Dex加入的时间和剂量是一定依赖性。

Yamaguchi等[16]发现,Dex在促进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同时,能够激活BMSC表面糖皮质激素受体,使其向脂肪细胞分化,从而减少向确定性骨祖细胞分化的比例。

Cheng[17]等表明,Dex能抑制BMSC增殖,而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同时发现,加入Dex,胰导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认为,Dex对BMSC的作用可能是通过IGF介导而实现的。

3.4 1,25(OH2D3

Kelly等[18]发现,1,25(OH2D3在促进BMSC成骨细胞分化的同时,能够降低脂肪细胞基因标志物ap2和adisin的mRNA水平,从而抑制由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脂肪细胞分化。

Faucheux等[19]研究表明,1,25(OH2D3促进BMSC中OC水平升高,同时刺激BMP23mRNA的表达,这种刺激在原代培养的HBM2SC较已分化HBMSC更强,认为BMP23启动子可能同OC基因相似,呈现维生素D受体反应。

生物力学因素在骨形成过程中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过程。

Yoshikawa等[20]特制培养器培养BM2SC,此培养可以对细胞产生周期性张力和拉力,同静态培养相比,外力作用下培养细胞的ALP活性、OC水平、DNA含量、细胞干重均明显升高。

4 BMSC的成骨作用

随着三维多孔立体结构的生物降解支架材料的研制开发,BMSC与这此材料复合形成的生物活性植骨材料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Yoshikawa[21,22]等将经Dex诱导的BMSC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后植入同基因鼠皮下,并同自体松质骨的成骨能力进行比较,植入1周,即可观察到成骨形象,ALP和OC水平达到松质骨的64%和61%,2周后则分制达到111%和92%,甚至术后20周,仍有广泛骨形成能力。

而未经Dex诱导的BMSC和新鲜骨髓者植入后ALP和OC水平都很低,且成骨时间较晚。

表明新鲜骨髓与生物材料复合成骨效率不高。

原因在于BMSC的多向分化性,植入后难以控制其成骨细胞分化,而经Dex诱导的BMSC植入后仍保持很高成骨活性。

说明,体外适宜条件下使BMSC转化扩增,可以大大提高成骨效率,即能够利用少量骨髓,在短期内得到大量的生物活性植骨材料。

Casabona等[23]设计了一种“预制工程化骨肌瓣”,将培养的BMSC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后植入裸鼠预制的带血管蒂的背阔肌瓣中,术后8周显示肌瓣中有广泛骨组织形成,血运丰富,细胞和基质材料复合体与肌瓣间界面良好,形成具有软组织覆盖的血管化的骨替代物,即工程化的带血管蒂的骨肌瓣。

这使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完成代替自体骨移植成为可能。

5 基因工程化骨髓基质细胞

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有目的的地改变细胞的性状和功能,利用基因工程将各种生长因子基因转入细胞,使细胞在增殖分化的同时表达所需生长因子,继而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进一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较理想的生长因子释放系统。

Lieberman等[24]通过腺病毒将BMP22基因导入培养的鼠BMSC中,1周后即有效表达,将此细胞与脱矿骨基质复合修复同基因鼠股骨节段性缺损,以脱矿骨复合BMP22和脱矿骨复合未转染BMSC组为对照。

植入2个月后发现,实验组缺损由粗大的骨小梁充填,呈含有骨髓的正常骨结构,而BMP22复合物组缺损由薄的编织骨充填,未转

染BMSC组骨形成少,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显示:

实验组骨形成总面积明显优于对照组。

转基因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调控转入基因,使之适时、适量表达,同时避免不良结果(如过度增殖的发生。

6 存在问题及前景

至今,BMSC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停留在实验室及动物实验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包括:

发挥多种因子的协同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反应器的利用,使BMSC快速、大量向成骨细胞转化、扩增、建立标准化、产业化的培养系统,建立合适的细胞—基质材料—新生骨组织的效关系;运用基因工程的方法,通过改变BMSC的基因型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无疑是研究的又一方向。

参考文献:

[1] BeresfordJN,BennettJH,DvlinC,etal.Evidenceforan

iverserelationshipbetweenthedifferentiationofadipocytic

andosteogeniccellinratmarrowstormalcellculture[J].J

CellSci,1992,102(2:

341.

[2] ManiatopoulosC,SodekJ,MelcherAH.Boneformationin

vitrobystromalcellobtainedfrombonemarrowofyoungad2

lutrat[J].CellTissueRes,1988,254(3:

317.

[3] BenayahuD,KletterY,ZiporiD,etal.Bonemarrowde2

rivedstromalcelllineexpressingosteoblasticphenotypein

vitroandosteogeniccapacityinvivo[J].JCellSci,1989,

140(1:

1.

[4] ParkSR,OreffoRO,TriffittJT.Interconversionpotentialof

colonedhumanmarrowadipyocytesinvitro[J].Bone,

1999,24(6:

549.

[5] ConnollyJF.Injectablebonemarrowpreparationtostimulate

osteogenicrepair[J].ClinOrthop,1995,313(4:

8.

[6] MilneM,QuailJM,BaranDT.Dexamethasonestimulates

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invertibralandfemoralbonemar2

rowcellculture:

comparisonofIGF2Igeneexpression[J].J

cellBiochem,1998,71(3:

382.

[7] DπAvisPY,FrazierCR,ShapiroJR,etal.Agerelated

changesineffectsofinsulimlikegrowthfactoronhumanos2

teoblestlikecells[J].BiochemJ,1997,324(3:

753.[8] MudchlerGF,BoehmC,EasleyK,etal.Aspirationtoob2

tainosteoblastprogenitorcellsfromhumanbonemarrow:

the

influenceofaspirationvolume[J].JBoneJointSuryAm,

1997,79(11:

1699.

[9] SolchagaLA,JohnstoneB,YooJu,etal.Highvariabilityin

rabbit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cellpreparations

[J].CellTransplant,1999,8(5:

511.[10] DobsonKR,ReadingL,HabereyM,etal.Centrifugaliso2

lationofbonemarrowfrombone:

animprovedmethodfor

therecoveryandquantitationofbonemarrowosteoprogenitor

cellsfromrattibiaeandfemurae[J].Calcif2Tissue2Int,

1999,65(5:

411.

[11] RickardDJ,SullivanTA,ShenkerBJ,etal.Inductionof

rapidosteoblastdifferentiationinratbonemarrowstromal

cellculturebydexamethasoneandBMP22[J].DevBiol,

1994,161(1:

218.

[12] AkiraY,TakenobuKTohruI,etal.Recombinanthu2

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2stimulateosteolbastic

maturationandinhibitsmyogenicdifferentiationinvitro[J].

JCellBiol,1996,113(2:

681.

[13] KimKT,ItohT,KotabeS,etal.Effectsofrecombinant

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2onhumanbonemarrow

cellsculturewithvarionsbiomaterial[J].JBiomedMater

Res,1997,35(3:

279.

[14] LocklinRM,WilliamsonMC,BeresfirdJN,etal.Invitroef2

fectsofgrowthfactorsanddexamethesoneonratmarrowstromal

cells[J].ClinOrthop,1995,313(4:

27.

[15] AndradesJA,HanB,BecerraJ,etal.Areconabinanthu2

manTGF2betalfusionproteinwithcollagen2bindingdomain

promotesmigrationgrowthanddifferentiationofbonemarrow

mesenchymalcells[J].ExpCellRes,1999,250(2:

485.

[16] YamaguchiT,ChattopadhyayN,KiforO,etal.Extracel2

lularcalcium(Ca2+(o2sensingreceptorinamurinebone

marrow2derivedstromalcellline(ST2:

potentialmediator

oftheactionofca2+(oonthefunctionofST2cells[J].

Endocrinology,1998,139(8:

3561.

[17] ChengSL,ZhangSF,MohanS,etal.Regulationofin2

sulin2likegrowthfactorsⅠandⅡandtheirbindingpro2

teinsinhumanbonemarrowstromalcellbydexamethasone

[J].JCellBiochem,1998,71(3:

449.

[18] KellyKA,GimbleJM.1,252DihydroxyvitaminDInhibits

adipocytedifferentiationandgeneexpressioninmurinebone

marrowstromalcellclonesandprimarycultures[J].En2

docrinology,1998,139(5:

2622.

[19] FaucheuxC,BareilleR,AmedeeJ,etal.Effectof1,25

(OH2D3o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3mRNAexpres2

sion[J].JCellBiochem,1999,73(1:

11.

[20] YoshikawT,PeelSA.GladstoneJR,etal.Biochemicalanal2

ysisoftheresponseinratbonemarrowcellculturetomechani2

calstimulation[J].BiomedMaterEng,1997,7:

369.[21] YoshikawaT,OhgushiH,AkahaneM,etal.Analysisof

geneexpressioninosteogenicculturedmarrow/hydroxyap2

atiteconstructimplantedatectopicsites:

Acomparisonwiththeosteogenicabilityofcancellousbone[J].JBiomedMaterRes,1998,41(4:

568.

[22] YoshikawaT,OhgushiH,TamaiS.Immediateboneforming

capabilityofprefabricatedosteogenichydroxyapatite[J].JBiomedMaterRes,1996,32:

481.

[23] CasabonaF,MartinI,MuragliaA,etal.Prefabricateden2

gineeredboneflap:

anexperimentalmodeloftissuerecon2

structioninplasticsurgery[J].PlastReconserSurg,1998,101(3:

577.

[24] LiebermanJR,DaluiskiA,StevensonS,etal.Theeffect

ofregionalgenetherapywith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2producingbone2marrowcellsontherepairofsegmentalfemoraldefectsinrat[J].JBoneJointSurgAm,1999,81(7:

905.

   本文校对:

胡丽华收稿日期:

2001-05-15

・经验交流・

  作者单位:

东莞市东华医院(523000

作者简介:

刘思灏,男,东莞市东华医院实习医生.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脑膜脑炎的诊治

DIAGNOSISANDTHERAPYOFEPIDEMICPAROTITISACCOMPANIED

BYORCHITISANDMENINGOCEPHALITIS

刘思灏, 李 东, 赵国防

  中图分类号:

R78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24979(20020320232201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脑膜脑炎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它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损害,值得注意。

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脑膜脑炎共6例,因治疗及时合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2~35岁之间,其中

22~29岁者2例,30~35岁4例。

6例中合并睾丸炎者5例,合并脑膜脑炎者1例。

本组病例均从腮腺炎开始,出现单侧和双侧腮腺肿痛,其中1例双侧腮腺,双侧颌下腺均出现肿痛,此外本组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精神欠佳,头痛,咽痛,全身不适,并且均有发热表现,口腔测温38.3~39.5℃,5例合并睾丸炎者侵犯右侧4例,侵犯左侧1例;其中合并脑膜脑炎者除出现头痛头昏耳鸣外,尚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尚缺少特效疗法,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如卧床休息,清淡饮食,注意口腔卫生,多饮水,以促进毒素的排泄等。

清热解毒疗法则采用板蓝根冲剂;同时适当应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

洛韦,病毒唑,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等;此外对合并脑膜脑炎病例,尚选用孢二磷胆碱等1.3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较好,全部治愈,住院时间5~8天,平均6.5天。

5例睾丸炎患者无性功能减退与不育症等后遗症,合并脑膜脑炎病例无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后遗症的发生。

2 讨论

本病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有延及全身各种腺体组织或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倾向,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但是若其他症状明显时,则易误诊。

如本组合并脑膜脑炎的病例由于恶心呕吐比较严重,加上腮腺肿痛不明显,以致误诊为胃肠炎,后经过综合分析才纠正错误诊断。

本组6例疗效良好,无1例发生睾丸和脑部的后遗症。

   本文校对:

胡丽华

收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