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培训讲座稿.docx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培训讲座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培训讲座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培训讲座稿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培训讲座稿
教师业务讲座——谈教师如何备课
古人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所准备。
有无准备,准备的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
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
要上好课很难,上好有实效的课就更难。
如果课前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又没有必要的准备,上课时匆匆上阵,其效果也不言而知。
所以,做好课前准备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备课前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的过程。
1、备教材:
(1)要认真研读大纲、教科书、参考书。
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法规,要着重弄清大纲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的规定,明确是“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中的哪能一层次,避免教学离纲。
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要住址推敲书中的每句话,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主从关系,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
参考书及杂志的有关文章,是教科书的补充,要利用有关资料掌握最新的教研、科研动态,帮助自己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以及了解与本知识相关的其它参考书中的习题、学法和掌握最新信息。
(2)做题:
要把每节教材中配备的例题、练习、习题全部做一遍,研究解题的思路、方法及难易程度,精选习题,明确每道题在传授、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统筹安排。
2、备学生:
要认真、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理解掌握这节(课)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
掌握学生的疑点、难点和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规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
3、备教法:
灵活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备课中
⑴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⑵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部分,要精心设计。
宏观上,要写明一堂课要“教什么,学什么”(教学内容),还要指明“怎么教,如何学”(教学方法)。
微观上,要对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建立过程、知识的应用巩固、师生活动的安排、设计板书、各教学层次的衔接、课堂小结、作业选配等方面进行设计。
年轻教师甚至要备出课堂上精炼、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教学用语。
武侠小说中说,先由有招,无招则更高。
这是境界。
⑶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学习需要。
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在科学、合理以及符合学生实际状况下鼓励教师突破书本,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
以上这些内容都应提前1天备清、想好。
三、备课后
备课后,要理顺和简化教学思路,抓筋抓点。
⑴进行教具、学具、课件及学生学习资料的准备。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前准备好课堂教学用具。
写好小黑板、卡片、图片,准备好幻灯等教具。
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得失,并对后续教学作适当调整。
1只粉笔进课堂是不允许的。
但也不是形式上的写1块小黑板就叫有准备课。
而是以上几点的综合评价。
把不足、也许、可能尽量消灭在课前,真正向课堂要质量。
四、课堂教学
1、每堂课应依据课前设计的教案进行授课,不允许无准备、无教案上课。
2、要认真组织教学,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语言要准确生动;板书要醒目,脉络清楚,书写画图工整规范。
4、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解符合科学性,不出知识性错误。
5、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提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时间和方式(如讨论、实验、解题练习等)。
要讲练结合,每堂课应有10至15分钟的时间(低年级比高年级多)给学生进行练习,并加强对差生的指导;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有效调控教学进程。
6、要加强“过程教学”;重视展现数学概念的抽象和概括过程、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总结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以及方法规律的提炼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
以及方法规律的提炼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能力。
7、要恰当运用教具,增强教学效果。
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业务讲座稿)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信息及时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和把握前沿的教育理论,更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意义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通过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素质的提高。
大量实践证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而不对对经验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他就只能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平上。
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师生共同提高。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审视自己的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改进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成效,以达到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的统一。
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所谓经验型教师,是指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掌握了一定教学技能,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定经验,利用这些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所谓学者型教师,不仅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比较雄厚的教育理论素养,而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所谓专家型教师,应该是不仅具有相当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和引领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知识上的欠缺、教育理论的不足、教育技能的不到位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急需提高;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获得实践性的知识,使教师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并对不良的教学行为、方法进行改善和优化,扬长避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林崇德教授指出:
“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分反思与监控,就多一分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程。
”叶澜教授指出: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更是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的一条捷径。
第四,教学反思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天地。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决定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在于教师,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教师的这种能力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研究与反思中获得和提高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要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状况。
“爱生、奉献”是师德之魂,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应“千较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
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用性格培养性格,用智慧点燃指挥,用生命影响生命。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即
(4)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给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留有时间和空间。
二是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有人做出了这样的总结,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教材,而新课改则是教师用教材教,对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行为养成,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在现代课程背景下,必须重视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1)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要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3)要正确体现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教学得法,乃为至法”好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关键。
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法是要考虑以下问题,
(1)要符合教学原则和教学目标。
(2)要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特点,注重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要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师个性,突出认知获得与过程体验相结合。
(4)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
(5)要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互动。
(6)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质疑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教学环节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新课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
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关系了,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统筹安排,注意整体性。
全国优秀教师汪兆龙曾撰文指出,尽管课型千变万化,但努力追求课堂教学境界有三:
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不绝。
这正是我们设计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2)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搭建平台。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在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和谐交往中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师生和生生互动搭建平台和提供空间。
如有位教师在给学生讲不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了两个材料,
材料一:
美国有位医生曾做过一个试验,将15名大学生按性格分成三组,第一组谨慎持重,沉静安分;第二组学生举止大方,活泼开朗;第三组学生多愁善感,或妄求或拘谨。
若干年追踪调查发现,第三组的学生中有77.3%的人患了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等,而第一组的学生的患病率只有25%,第二组为26%。
材料二: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健康人处于舒适状态,用语言暗示并使之精神快时候此人的血压可下降2.66kpa,脉搏每分钟可减少8次。
这是如果用x光检查此人的胃部,会发现胃的体积会缩小了这时工作能力随之提高。
给出材料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由学生得出结论:
不健康心理有损于身体健康。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强调形式的新颖、热闹,最重要的是能否激发学生的灵感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3)灵活有序,跌宕起伏。
一堂好客的教学程序是有序的,但应是灵活开放的有序。
好的一节思想品德课,更应追求要引人入胜,教学过程应高潮迭起,变化起伏,错落有致,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
(4)教学过程的设计强调预设性,重视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决定了对教学程序要做总体的统筹安排,即做预设性的精心设计。
但课堂教学又是千变万化的,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预设性,更要考虑到生成性,因为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更能激活学生的心灵和思维的火花,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机智。
5、要反思自己的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这应该是作为教师反思的主要内容。
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教学目标应是明确的、具体的、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所谓目标明确是指学生应该装我那些知识、形成什么能力,提高那些觉悟,这是完成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所谓目标具体,是指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不是大而空的;所谓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是指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体验、态度的表现、价值观的
形成应该是协调完成的。
二是体现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的统一。
三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体现主导与主体的结合。
四是教学结构要合理、和谐优美。
作为教学中的自我反思的内容很多,一般而言,教学中的自我反思须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
哪些教学设计实现了预期效果。
哪些学生的表现有了进步。
是否你所希望的,发生了什么?
上课时改变了计划的是哪些内容?
为什么?
思考是否能从教学过程中找到新的研究课题。
三、自我反思的时机
1、教学前的反思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准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作出反思。
在整个教学计划过程中,教师可以自问(反思)下列问题:
需要教给学生那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
这节课中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什么样的深度和范围的材料对学生是合适的?
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
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达到目标?
如何组织材料给学生以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
创设怎样的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课堂教学能生成那些知识?
2、教学中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情况会不断发生,需要教师随时作出反思。
这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以及在预设中所未料到的新生成的知识,自己如何调整教学计划?
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
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有效的途径进行。
并结合以上这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3、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结合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信息,对自己前一节课或前几节课的教学行为以及效果的分析与思考,判断在教学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指导是否适宜。
教学后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问):
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
是否如我与设中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怎样用教和学的理论来解释我的课?
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上课时改变了预设(原计划)的那些内容?
为什么?
是否有另外的教学活动或方法?
下次我会尝试哪一种方法?
是否有哪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我怎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成功地完成教学目标,还是需要重新计划或试一试新的策略。
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就是一个教育研究的开始。
四、自我反思过程
一般而言,教学反思过程可以范围几个阶段:
第一步,具体检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明确问题的情境,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这便进入到反思环节。
第二步:
观察与分析阶段。
此阶段,教师应着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
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有多种,如自叙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
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是什么?
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效果是否一致等。
经过这
种分析,使反思者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这一过程可以由反思教师单独完成,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
第三步:
重新概括阶段。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此时,来自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
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的、自我定向的。
第四步:
积极验证阶段。
此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
在检验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
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以上的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反映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同其它环节结合起来才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并不分明。
五、怎样自我反思
1、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
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结果,教学过程及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并遵循认知即思维规律,这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能使教师深刻反思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就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要做好这项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要从多渠道、运用多种形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反应来收集;可以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来收集;还可以通过学校对学生的民意测验来收集等。
②要尽量获得真实的信息。
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民主,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反馈意见时打消顾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获得准确、真实的信息。
③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反馈的意见,并及时回馈与学生沟通,对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
④要辩证分析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
教师要对收集来的信息,要进行实事求是,辩证的分析,既不能不理不睬,也不能全听全信。
要做到客观分析,有效的吸纳。
2、从同行的评议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应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更应有同行群体的参与,因为同行教师从事的是相同的工作,对同类问题有大致相似的看法,所以,同行教师之间对往往具有较深刻的理解,更容易发现对方教学中的优缺点,彼此间的经验与不足更容易为对方所借鉴和改进。
因此,在教学反思中,发挥群体优势和团队精神,互相观摩、交流,切磋琢磨,就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师的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这样的反思教学应注意①端正思想,教师之间合作互助是搞好教学反思的前提。
学校间的竞争带来了学校管理的变化,在学校管理中关注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学校内部教师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教师之间的关系日益演变成单纯的竞争关系。
有些教师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进行保密,尽量避免其他教师学习到自己的长处,甚至有些教师还通过不正当手段贬低自己的竞争对手,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这种“同行是冤家”的旧职业观念和“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必然会造成学校内部教师整体配合的不协调,因此,端正思想,加强教师间的密切合作,是搞好教学反思的前提。
②明确这种反思是互动的、多向的、立体的,而不应是单向的。
在教研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在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中,都是新教师的反思,在公开课、观摩课、调讲课活动中,都是执教教师的反思,而老教师和其他听课的教师的指导,评议,往往是帮助新教师或执教者进行反思。
按理说,这是对合作反思的误解。
教学反思的过程,无论对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观摩者来说,都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在新老教师的传帮带过程中,老教师要反思自己的经验是否合理有效,体现在新教师身上的生机活力和激情、观念和思想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等;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中,评课者应反思,“如果我上这节课我来上,我会﹍﹍”,同时,执教者哪些优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哪些不足是共有的,需要共同改进的。
3、以“超越自我”的角度进行自我反思。
所谓“超越自我”就是抛弃自己过去的成见,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过去的教学行为。
这应是教师自我反思最重要的方面。
它包括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反观内省。
对自己教学反思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写教学日记、札记;同行对话;案例的收集;课堂教学录像等,。
在反思教学的实践中,我个人认为效果最好、收效最快的是教学录像反思,因为它可以是教师的反思提供更多次重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行为的教学情境。
4、以专家引领的角度进行反思。
由教育理论的学习向教育实践的转化,专家的协助与带领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教师就要寻求机会与专家交流与对话,但是由于我们受经济发展和地区等诸方面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与专家有更多的机会见面,只能通过多阅读专家们的理论著作,来接受一些新观点、掌握一些新信息,进而帮助我们用新的视角来反思自己。
5、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来进行反思。
学生家长是十分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的。
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情绪和行为表现以及在校内、校外和家中的所作所为都相当关注。
所以通过家长来了解学生,倾听家长们的意见也是教师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途径。
与家长沟通可以通过电话、家访、家长调查表、家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六、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想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就必须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
1、反思日记、札记或课后记。
课后写10分钟左右的反思日记或札记是很必要的,内容包括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教学机智的闪现、学生反馈的意见、教师自己的心得、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同行与专家的点评等。
教师对于这些内容要加强反思特别是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2、对话反思.对话反思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对话,以及课后征求学生意见的对话;教师自己做课与听课者(教研员、学校领导、相关教师等)的评议与讨论的对话,对这些对话的内容要进行认真纪录和进行反思。
这里既有教研员的引领,又有作为知悉自己教学情况领导的指导,还有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之间的评议,对这些对话的反思最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个又上进心的教师是自己专业发展的最好机会。
3、案例研究反思。
所谓案例研究反思是指对自己的在教学中的案例或对别人的教学案例进行的反思。
这种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对自己或他人在教学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反思,对成功之处发扬光大,对失败之处改进和克服,求得最佳的的教学效果。
4、利用录像进行反思。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录像可以重现教师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既可以审视别人的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这是教师重新认识自我,审查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他人优点,纠正自己不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七、教学后记(反思)的撰写
教学后记,也称为教学日记,是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之后的感悟,是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进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有力依据,是教学反思的主要组成部分。
撰写教学后记,,有利于教师养成注意搜集和积累教育教学资料、勤于思考、善于动笔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教学研究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认知联系、拓宽师生的思路,推进教学相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1、教学后记的撰写内容
要写好教学后记,首先应明确教学后记应记录那些内容。
教学后记的内容不是教师预先设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教学实践的反思、评价、总结出来的。
在内容上做到宜小不益大,宜实不宜虚,可以分点陈述,点点滴滴,也可一事一议,分析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
(4)勤于查阅
要经常翻阅写好的教学后记,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中悟出教育理论的“大道理”,并查阅和参考有关的书籍,以便更好的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4、贵在坚持
写教学后记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持之以恒。
教师业务讲座——谈教师如何备课
古人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所准备。
有无准备,准备的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
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
要上好课很难,上好有实效的课就更难。
如果课前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又没有必要的准备,上课时匆匆上阵,其效果也不言而知。
所以,做好课前准备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备课前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的过程。
1、备教材:
(1)要认真研读大纲、教科书、参考书。
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法规,要着重弄清大纲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的规定,明确是“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中的哪能一层次,避免教学离纲。
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要住址推敲书中的每句话,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主从关系,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措施。
参考书及杂志的有关文章,是教科书的补充,要利用有关资料掌握最新的教研、科研动态,帮助自己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以及了解与本知识相关的其它参考书中的习题、学法和掌握最新信息。
(2)做题:
要把每节教材中配备的例题、练习、习题全部做一遍,研究解题的思路、方法及难易程度,精选习题,明确每道题在传授、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统筹安排。
2、备学生:
要认真、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理解掌握这节(课)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
掌握学生的疑点、难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