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0935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docx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评单位:

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环评证书:

国环评证乙字第3804号

前言

1、项目由来

近年来,松桃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路密度、高等级路面里程、路网可达性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还不太发达、加上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等原因,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与东部地区的仍有较大差距。

本项目以提升松桃城县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使松桃县成为具有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同时,松桃苗族自治县作为武陵山协作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为松桃县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加快松桃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符合山区特点、有利接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增进民族团结和边界稳定的运输网络显得尤为迫切。

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贵州松桃与重庆秀山县之间提供了一条便捷、快速的省际出行通道,较大改善贵州松桃与重庆秀山县之间的交通出行条件,从而加强相邻两省(市)区域之间的交通经济联系。

通过大交通带动大流通,促进经济大发展,为松桃县的早日脱贫和经济腾飞提供基础保障。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项目,设计速度40km/h(回头曲线路段30),双向2车道,道路红线宽度8.5m,项目全长18.045km。

项目路基挖方80.39万m3,路基填方47.51万m3,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17.204万m3、车行道路面12.632万m2,土路肩路面2.707万m2,桥梁382m/8座,占用土地757亩,拆迁建筑物8110m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该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此,松桃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委托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配合下,对项目沿线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查,委托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环境监测站对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2、评价工作程序

评价工作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接受委托后,收集及研究相关工程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开展环境状况调查,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评价因子筛选、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

(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并同时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各环境要素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在整个工作程序中依据国家及贵州省相关要求进行公众调查工作。

3、项目特点

(1)项目为项目,项目建设将会对拟建区块现有的土地利用格局、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其影响是不可逆的。

(2)项目为道路工程,非工业生产类项目,其对外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为汽车尾气、交通噪声等影响。

4、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施工期

主要关注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噪声、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废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2)营运期

主要关注交通噪声及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兼顾废水及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工程

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项目总投资:

2.2751亿元

项目建设单位:

松桃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建设地点:

松桃县

项目起点黄板镇两河口,向东沿现有老路绕松从高速公路两侧至峥岘村,与松从高速黄板互通连接线平交,转向东北沿现有老路布线至茶树坳,与国道242(原省道201)平交,经姚家湾、田湾村,翻越垭口至瓦厂,沿现有通村公路至长兴堡镇,路线终点长兴堡镇吴家湾,接省道401(原省道304)。

道路全长18.045km,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2车道,规划红线8.5m。

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本项目研究的范围是AK0+000至AK18+045.326。

道路断面布置为:

2×3.5m(车行道)+2×0.75m(土路肩)=8.5m,平均每公里变坡3.048次。

最大纵坡7%/1处,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450 m,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450m,竖曲线最小长度35m,竖曲线总长为4877m,占路线总长的27.03%。

圆曲线最小半径60m。

本次工程包含排水、绿化及附属工程等。

建设周期:

工程建设周期为12个月,预计从2016年12月开工,2017年12月完工。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松桃县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公路运输快速增长,现有公路的技术标准和通行能力已无法满足交通量客货运量的增长需求。

二者的矛盾随着沿线经济与区域中心的经济联系不断紧密,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将会更加尖锐,原有公路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构建松桃县东北区域的公路交通干线出行通道、改善区域交通出行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本项目的建设将加强武陵山协作区的交通路网建设,有利于加快推动武陵山协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松桃县的早日脱贫和经济腾飞提供基础保障,为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贵州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意见》是至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省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对贵州省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松桃县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结合本县实际情况,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矿产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建项目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40km/h,红线宽度为8.5m。

拟建道路建设内容见表1-1、建设规模见表1-2,主要数据指标见表1-3。

 

表1-1项目组成一览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工程

路线工程

新建城市二级公路全长18.045km,起点位于松桃县与重庆梅江镇交界的黄板镇两河口村,与038乡道相连接,桩号AK0+000,终点接长兴堡镇吴家湾处省道401(原省道304),桩号AK18+045.326。

道路红线宽8.5米,设计时速为40km/h,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Ⅰ级,双向两车道,单机动车道宽3.5米

扬尘、运输车辆废气、噪声、施工废水、施工固废等;占用土地、破坏植被、水土流失、移民拆迁

噪声、汽车尾气、路面雨水、环境风险等;营运期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正面影响

路基工程

采用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路基宽为8.5m,设计时速40km/h,挖运土石方803896m3,填方475100m3

路面工程

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横断面布置形式:

3×3.5m(车行道)+2×0.75m(土路肩)

桥涵工程

项目设置了8座桥梁,分别为:

何家湾中桥,桩号:

AK0+600,桥长56米,宽8.5米,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大院子1号小桥,桩号:

AK2+400,桥长26米,桥宽8.5米,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大院子2号小桥,桩号:

AK3+300,桥长30米,桥宽8.5米,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茶叶坳1号中桥,桩号:

AK7+150,桥长76米,桥宽8.5米,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茶叶坳2号中桥,桩号:

AK7+640,桥长76米,桥宽8.5米,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洞口中桥,桩号:

AK13+460,桥长36米,桥宽8.5米,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郭家山中桥,桩号:

AK14+540,桥长56米,桥宽8.5米,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陈家坡小桥,桩号:

AK16+090,桥长26米,桥宽8.5米,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

涵洞:

全线52道涵洞,钢筋砼盖板涵的跨径分别在L《2m、L《3m、3m<L<5m

路线交叉工程

本项目采用开放式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在等级道路级通村道路均设置有平面交叉口。

全线共设置平面交叉口15处

附属工程

排水工程

一般路段路面排水原则上采用分散排水方式,即双向路拱横坡路段的路面水均以漫流的形式直接排入路段的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边坡或填方边坡骨架泄水槽后引至路基以外;设置完善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扬尘、噪声、施工

固废、开挖水土流

/

交通工程

本项目依托现有的设施进行管理和养护,而不另行设置

绿化工程

路堑边坡防护、路堤边坡防护按喷播植草灌防护处理

/

临时工程

料场

共设置3个料场区,分别位于:

AK0+000、AK11+600、AK13+000

噪声、扬尘、水土流失

/

弃土场

本工程设置4个弃土场,分别位于:

AK4、AK7、AK12+500、AK15

施工区

共设置4个施工区,分别位于:

AK4、AK7、AK12+500、AK15附近。

施工生产区共占地23334.5m2

施工便道

进场道路按5m宽计,新增进场道路共计120m,采用碎石铺垫,项目建设结束后恢复原有现状。

本方案新增施工便道区占地面积为600m2

环保工程

噪声防治

敏感点采取绿化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后期跟踪监测;规划区设置控制距离,调整建筑布局

/

降噪

生态保护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绿化工程;加强交通管制

粉尘、噪声

植被恢复、景观建设

征地拆迁安置

征地拆迁

项目占用土地757亩,拆迁建筑物8110m2,均用货币补偿

搬迁

生活质量提高

 

表1-2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1

道路工程

km

18.045

1.1

挖方工程

m3

803896

1.2

填方工程

m3

475100

1.3

特殊路基处理

km

3.53

1.4

边坡防护

1.4.1

换填石渣

m3

43920

1.4.2

片石排水沟

m3

7906

1.4.3

顺层边坡

m

420

1.4.4

普通锚杆框架梁防护

m

3990

1.4.5

风化碎落

m

490

1.4.6

主动防护网

m2

8370

1.4.7

被动防护网

m2

600

1.5

排水工程

km

17.663

1.5.1

浆砌片石

m3

9023

1.5.2

砂浆、抹面

m2

36090

1.6

路基防护

m

8126

1.6.1

衡重式挡土墙

m3

111191

1.6.1.1

C20片石砼

m3

108265

1.6.1.2

C25混凝土

m3

2926

1.6.2

边坡植草

m2

95581

1.7

车行道路面

m2

126315

1.8

沥青砼路面(扣除桥梁)

m2

138900

1.9

土路肩

m2

26494.5

1.10

涵洞工程

52

2

路面工程

km

17.663

2.1

路面底基层(填隙碎石厚30cm)

m2

153382

2.2

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5cm)

m2

138946

2.3

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6cm)

m2

138946

2.4

路缘石

km

17.663

3

桥梁工程

m

382

3.1

何家湾中桥

m2

476

3.2

大院子1号小桥

m2

221

3.3

大院子2号小桥

m2

255

3.4

茶叶坳1号中桥

m2

646

3.5

茶叶坳2号中桥

m2

646

3.6

洞口中桥

m2

306

3.7

郭家山中桥

m2

476

3.8

陈家坡小桥

m2

221

4

雨水工程

km

18.045

5

征用土地

757

6

拆迁补偿

m2

8110

7

总造价

万元

22751.69

表1-3主要技术标准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规范技术指标

本项目采用指标

1

道路等级

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

2

设计速度

km/h

80、60.、40

40

3

单机动车道宽

m

3.5

3.5

4

圆曲线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600

600

圆曲线最小半径

m

60、65

60(回头曲线30)

停车视距

m

40

40

5

凸形竖曲线半径

m

450

450

6

凹形竖曲线半径

m

450

450

7

最大纵坡

%

7

7

8

路基宽度

m

8.5

8.5

9

路面结构

稳定材料

沥青混凝土

10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公路—Ⅰ级

11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1/100

小桥、涵洞1/50

大中桥1/100

小桥、涵洞1/50

12

桥梁宽度

m

与路基同宽

1.4道路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松桃县两河口至石花(两河口至长兴段)公路改扩建工程位于松桃县城东北部,项目起点位于黄板镇两河口(与乡道038相接),向东沿现有老路绕松从高速公路两侧至峥岘村,与松从高速黄板互通连接线平交,转向东北沿现有老路布线至茶树坳,与国道242(原省道201)平交,经姚家湾、田湾村,翻越垭口至瓦厂,沿现有通村公路至长兴堡镇,路线终点长兴堡镇吴家湾,接省道401(原省道304),路线全长18.045km。

本项目主要控制点为路线起点两河口、松从高速公路交叉点、峥岘村、茶园村、上鹏村、瓦厂村、妙湾村及终点长兴堡。

1.5工程安排

根据项目可研报告可知,建设进度暂定如下:

2016年10—12月完成项目准备工作

2017年1月—2017年8月路基工程

2017年6月—2017年9月桥梁工程

2017年8月—2017年11月完成路面工程

2017年11月—2018年1月沿线设施

2018年1月投入运营

1.6资金安排

根据项目可研报告可知:

本项目资金安排如下:

表1-4项目资金安排表单位:

万元

编号

工程

投资金额(万元)

占比(%)

1

路基工程

11413.5696

50.17

2

路面工程

2109.0529

9.27

3

桥梁涵洞工程

1762.6528

7.75

4

临时工程

74.7141

0.33

5

交叉工程

202.6768

0.89

6

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

115.7789

0.51

7

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

90.225

0.4

8

办公及生活用家具购置费

8.3729

0.04

9

土地征用及迁补偿费

3906.3289

17.17

10

建设项目管理费

725.9642

3.19

11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

423.0888

1.86

12

专项评价费

32.7988

0.14

13

联合试运转费

7.8843

0.03

14

预备费

1878.5797

8.26

15

合计

22751.6877

100

 

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2.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征地影响

项目红线占地范围内现状主要为林地、旱地、耕地、荒地等,项目道路建成后将变成道路,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改变。

2、拆迁影响

本项目征占的房屋、土地均采用货币补偿。

3、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区域的交通条件、外在形象和投资环境,对区域经济和旅游的发展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同时,道路施工需要大量筑路材料,均就近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建设时需要大量施工人员,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通过参与施工和材料运输,给当地居民和农民增加了收入,增加了社会稳定因素,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2.2生态影响评价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项目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由次生植被所替代。

根据现场调查,可知该评价区植被有如下特点:

(1)喀斯特植被和酸性土植被同等重要

由于评价区广泛分布着各类碳酸盐类岩石,喀斯特发育典型。

在亚热带水热条件下,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多发育成典型的石灰土。

受地质地貌条件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区内发育了以适应喀斯特钙质土生态环境的喀斯特植被类型,如火棘、月月青、野蔷薇、悬钩子为主的灌丛在评价区域分布比较普遍。

而由于砂页岩等碎屑岩石常常与碳酸岩交错分布,典型的酸性土壤植物群落如马尾松林比较常见,它们不但分布在碎屑岩酸性土壤上,同时也分布在碳酸岩老风化壳发育形成

的厚层土壤上,反映出喀斯特植被与酸性土植被两大系列植被类型在本区并重的植被特征。

(2)现状植被的次生性强

受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评价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已破坏殆尽,现状植被均为次生性植被,如以马尾松为主的亚热带山地暖性针叶林,以火棘、月月青、野蔷薇为主的灌丛植被,以及以芒、蒿类为主的灌草丛植被等。

以芒、蒿类为主的灌草丛等。

常绿阔叶林的消失,使蕴藏其中的大部分珍稀动植物失去生存繁衍的环境,同时,植被的明显次生性,包括针叶林、灌丛及灌草丛在评价区域的广泛分布,致使区内植被的生态效应的有效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植被生物量的丰富程度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3)人工植被分布广泛

由于本评价区域地处人口稠密区,土地负荷较大,土地垦殖程度较高,人工植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57.28%,即垦殖指数达57.288%,大大超过贵州省平均垦殖水平(20.95%)。

大面积的农田植被对于解决区内人口的粮食、蔬菜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不少旱地是在丘陵山地的斜坡面上开垦出来的,这种坡耕地在人们的长期翻耕种植下,会加速土壤的侵蚀,使山区生态环境退化。

2、生态影响分析

本道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时段主要发生在施工期。

营运期间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永久占地现状为林地、荒地、耕地、旱地,沿线未发现有古树名木等重要绿化植被。

对于项目红线占地范围内现状植被,工程建设时,难以避免会遭到破坏,应在施工结束时立即加以绿化补偿。

(2)由于裸露的路面热容量小,反射率大,蒸发耗热几乎为零,下垫面温度高,升热快,粉尘和二氧化硫含量高,形成一条“热浪带”。

这些都将造成道路小环境的改变,局部小气候恶化。

减轻这种不良影响的办法是种植行道树和绿化。

绿化带具有降温、降噪、降低风速、减少土壤水份蒸发和风蚀以及减少污染物传输的作用,相应减少了道路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道路建设可促进沿线地区规划的实施,加快沿线区块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使当地土地利用形式发生较大的改变,促进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从而间接地造成城镇景观代替自然景观的变化,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变成了城市生态环境。

(4)道路建成后还将实施合理的绿化进行一定的生态补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改善道路局部小气候。

绿化补偿作为生态补偿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不同的植被生态补偿能力不同,根据冯采芹《绿化环境效应应用研究》,绿地的城市生态补偿能力情况表见表2-1。

表2-1不同类型绿地生态补偿能力一览表

绿地类型

年吸收CO2

(t/m2)

年滞降尘

(t/m2)

减噪

(dB/m2)

年吸收SO2

(t/m2)

释氧能力

(t/m2)

吸炭能力

(t/m2)

草地

1.44

0.0012

1.5-2.5

16.22

14.23

5.34

绿篱

1.20

0.0010

7.5

2.53

11.84

4.44

灌木

0.90

0.0008

7.5

2.03

8.86

3.33

乔木

0.72

0.0005

3.0-5.0

1.04

7.12

2.67

从表2-1可知,补偿能力依次为乔木>灌木>绿篱>草地,因此,道路建设应充分利用绿化用地,选择合理的绿化品种,尽可能的实行“常(绿)与落(针)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灌木与草坪相结合”,既美化环境,减噪吸尘,可以满足生态补偿的目的。

3、生态影响环保措施

(1)、施工管理措施

①注重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挖填施工尽可能安排在非雨汛期,并缩短挖填土石方的堆置时间;

②道路路基开挖的土石方需集中堆置。

建设单位应该明确道路征地红线范围及临时借地边界。

③施工单位应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的时间和强度,以便在雨季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并做好防护措施;

④施工时应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

(2)营运期生态防护措施

①按道路绿化设计的要求,继续完成拟建道路边坡等范围内的植树种草工作,以达到恢复植被、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等目的。

②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防止地表裸露。

③在路口及街道与建筑物之间的空地,适当设置雕塑、绿化小品,不但可改善城市环境,也可提高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亲和力。

④对防护工程和绿化工程进行养护。

⑤强化道路沿线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监督工作,要求运输含尘物料的汽车应加盖蓬布。

⑥按设计要求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的各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土地复垦措施。

科学合理地实行草、花类与灌木、乔木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格局。

特别是对土质边坡,在施工后期及时进行绿化,以保护路基边坡稳定,减少水土流失。

⑦道路两侧绿化,需派专业人员定期浇灌、去除病虫害,保证其正常生长。

2.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大气环境现状

根据咨询相关单位和现场踏勘,区域内其它空气污染源为来往车辆废气及居民生活废气排放。

(3)根据监测,NO2、SO2日均值、小时值及TSP、PM10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中二级标准,达标率均为100%,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影响:

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TSP和沥青烟,在未采取防尘措施的情况下,路侧150m内区域将受施工扬尘的影响,尤其在路侧50m范围内的区域,影响更为严重。

营运期影响:

(1)项目营运期空气环境污染主要源于汽车尾气中的NOx,本评价选取NO2作为代表污染因子,采用预测分析方法评价其对周边大气环境污染影响。

(2)根据预测分析,拟建项目至运营远期,评价范围内大气污染物中NO2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且占标率较低,不对空气环境造成大的不利影响。

3、大气环境影响环保措施

加强道路的清扫,保持道路的整洁,遇到路面破损应及时修补,以减少道路扬尘的发生;做好沿线绿化带的绿化工作,并做好绿化工程的维护;加强道路车辆的检查,限制车况不符合要求(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

2.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噪声环境现状

(1)拟建公路沿线敏感点均为乡村集中居民点。

(2)根据咨询相关单位和现场踏勘,区域内噪声污染源有乡村道路、松从高速公路、国道242、省道401等交通噪声及沿线村民的社会生活噪声。

(3)根据现状监测,项目区达到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影响:

根据施工现场机械噪声影响的类比调查分析,在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