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0828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盐城新模块习惯习作1

小学教师个人备课笔记格式

第课时执教日期:

201年月日

课题

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1)导入新课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

(板书课题:

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

(指名说)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

 

小结: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小结:

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

 

(1)过渡:

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1)过渡:

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

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教师讲述:

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

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过渡:

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

(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

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5)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

怎样放回去?

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

(指名说)

(6)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指名说)

(7)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

 

相互讨论与书籍有关的名言

 

学生讲述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

板书设计

读书要有选择

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

二、到图书馆借阅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题

读书要做记号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1)、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

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

要做到“四到”:

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板书课题:

读书要做记号)

(2)、训练姿势

  小结:

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

  

 

3、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

(3)、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

教师讲述:

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

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

3、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观察了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16课学习这些知识。

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四)、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

 

1、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

(指名说)

教师讲述:

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

(指名说)

 

 1、过渡:

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

 

谁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

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

 

学生讲述观察到的内容。

 

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

(同桌讨论)

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

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

 

1、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

2、交流。

板书设计

什么地方

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

什么样的记号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课题

留心观察事物

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1)、导入

 

  

(二)、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

(板书)

  1、要按一定顺序

  2、要有重点

  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4、观察以后要动笔

过渡:

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

    

 

(3)、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

聪聪的爸爸对他说:

“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板书课题)

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

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校园的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我们来看第4页下面和第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

我们一起来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

过渡:

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

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

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

 

学生讲述观察到的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教师小结。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3)评议。

 

指名说。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小结。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评议。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做记号

留心观察事物

教学反思

第一课第1课时

课题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1、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板书课题。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老师把这篇课文朗读一遍,要求:

听清读音,将生字、词语划出来。

(配乐范读)

多媒体出示词语

铺设架起崇高浸透蕴含辛劳涌起波涛真理智慧塑造

春晖朝霞编织丝线笑语盈盈甘露茁壮情不自禁祝愿

3、再读课文

 

4、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

要求:

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不准、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1)开火车朗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思考:

课文赞扬了老师哪些?

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交流。

指导书写。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谈谈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生自由交流。

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自由读课文。

 

自由读

齐读课文

 

学生自读,再交流,学生齐读。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书写。

2、哪些笔画同学样应该注意的?

3、齐读生字,进行五笔拆分。

4、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第2课时

课题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1、默读课文

 

二、指导细读课文

1、思考:

崇高是什么意思。

(是指最高尚的,最受崇敬的)

2、从哪儿看出教师的事业是至高无上的呢?

3、指导理解诗句的意思 。

4、比较句子(多媒体出示)

比较句子:

1.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2.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5、说说“昨天”指什么,“今天”指什么,“理想”指什么?

6、指导学习第二部分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4、小练笔

 

5、作业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思考:

全文哪个词语最能概括老师的职业?

(崇高)

 

 

a指名读;

b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c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d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e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分句训练。

出示 重点句子: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①指名读,指导理解比喻句

②指导感情朗读。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齐读。

 

各自起笔。

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传递知识

崇高

推动时代

塑造人才

美好

培育心灵

(感激、赞美)

教学反思

第二课第1课时

课题

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

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

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小结:

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

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

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

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4、小结

1、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①听写生字词。

②熟读课文。

③思考:

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④搜集抄录《水调歌头》全文。

⑤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

 

①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②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

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

 

要求: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

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

奔、蝉、辙

提问:

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

怎样记住它们?

、延。

提问:

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

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

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先讲了什么?

接着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尝试给课文分段。

生自由讨论与中秋节有关的活动

 

生自由读课文并划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

指名试读、齐读

 

1、小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速度适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3、组织交流。

 

生自由回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第2课时

课题

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

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

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一、回顾复习

1、听写词语,并且反馈。

2、提问

 

3、检查读书情况

2、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庆祝团圆,苏轼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

3、提问

4、默读第三小节,思考:

苏轼为什么这么思念他的弟弟?

把关键词标注出来。

5、相机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形影不离”“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并指导读出感情.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自由读第4、5自然段,思考:

苏轼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些想法?

7、相机指导理解

(1)出示句子: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

 

(2)出示语段:

他转念又想: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8、提问

 

三、小结,布置作业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

出示《水调歌头》

思考:

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思考: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①“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这儿指什么?

②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

思考:

苏轼为什么这么思念他的弟弟?

 

此时此刻,苏轼在想什么呢?

思考:

苏轼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些想法?

 

提问:

①“无情”是什么意思?

这儿苏轼为什么说月亮无情呢?

②“偏偏”表达了什么情感?

③看到月亮,苏轼可能想到了一些什么往事?

这儿的省略号表达了什么?

指导朗读。

试着背诵这段话。

 

提问:

①“转念”是什么意思?

②苏轼的这段话中有哪几个意思?

③这段话照应了诗句中的哪几句话?

④现在,呢知道诗句中的“婵娟”是指什么了吗?

①你们还搜集了哪些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②这些诗同这首《水调歌头》相比,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③这同苏轼这个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回答、讨论

 

指名读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

 

默读第三小节

把关键词标注出来。

 

自由读第4、5自然段

 

查阅相关词典

 

齐诵《水调歌头》。

板书设计

密州做官远离家乡

中秋思亲天各一方手足情深

埋怨月圆人不圆

望月怀人思绪万千

教学反思

第三课第1课时

课题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还有一个多音字“磨”要掌握。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逐字逐句理解古诗,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1、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

相互。

和:

和谐、协调。

湖光:

湖水的光。

秋月:

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

是指洞庭湖面。

未:

没有。

磨:

磨拭。

镜未磨:

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

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

白银盘和一个青螺:

你看到了什么?

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三、总结。

 

4、指导写字

 

五、作业。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师: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检查自学效果,正音:

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

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生互相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洞庭湖的资料

 

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学生完成习字册。

板书设计

《望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君山)

静(镜未磨、(一青螺)

白银盘)

(风景如画,心旷神怡)

教学反思

第三课第2课时

课题

《峨眉山月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还有一个多音字“磨”要掌握。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逐字逐句理解古诗,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导学与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

的调整

1、引入谈话

 

2、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