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9579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docx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旧题新练

一、引言

(一)2012年中考语文命题依据

根本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导向。

直接依据:

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

(二)2012年中考值得注重的热点问题预测

1.从考点上看,一要注重积累。

二要重视使用。

三要重视非连续文本的阅读。

2.从主题上看,一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要注重雷锋精神的弘扬和感恩意识的强化。

三要注重读书或名著阅读,四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实践和创新水平等。

3.从技巧上看,一要注重地域特色。

二要注重课内外的联系。

(三)2012年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复习建议

古诗文阅读以专项训练为主,模拟(实战)演练为辅。

古诗文积累宜根据学生基础水准分层指导,以训练测试为主,简单识记为辅。

二、古诗(词、曲)阅读

(一)江西省近四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相关古诗词阅读的考题。

年/体

类型

题号

试题

考点归类

2008

(词)

写景

抒情

(6分)

6

这首词的上片写,下片写。

概括内容

7

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理解词句

8

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想感情

2009

(诗)

写景

抒情

(4分)

9

下列能够作为标题的一项()

A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

词句、内容

理解

10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请分析。

语言品析

2010

(诗)

思乡

(4分)

9

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

内容理解

10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

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诗歌赏析

(内容、词句、写法)

2011

(诗)

思乡

(4分)

9

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

的句子。

(2分)

感知内容,

领会情感

10

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2分)

品析语言,领悟表达作用

(二)中考古诗(词、曲)阅读题考点解读。

1.古诗(词、曲)阅读鉴赏题的考点。

从以上考题可看出,江西中考古诗阅读热门考点有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品析语言、体会思想感情。

根据古诗的特点,中考古诗阅读一般涵盖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品味语言。

(2)赏析形象。

(3)感知内容。

(4)领会情感。

(5)辨析技巧。

(6)获取教益。

2.古诗(词、曲)阅读题的题型和取材范围。

2012年中考古诗阅读题型为客观题(选择题)。

客观题提升了因解题技巧而得分的比重。

中考古诗阅读所选用的诗词曲是课外短小精悍的律诗、绝句、词,也可能是曲,重点是名家名篇,内容侧重点是写景抒情诗、思乡送别诗以及咏物言志诗。

(三)古诗(词、曲)阅读(复习)方法——旧题新练。

旧题,主要是指历年中考试题。

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实行中考复习时,有一道工序必不可少,那就是研究历年中考试题,将其归类整理。

新练,是指在梳理旧题考点的基础上,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探知新点,找寻命题和解题规律,提炼升华,练一反三。

1.品析语言。

品析古诗的语言,主要从关键词语入手,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再现词语描述的景象,体会诗歌语言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

如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数量词的使用等,去品味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品析语言,还要善于抓住诗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一句诗包含丰富的内容。

诗眼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诗眼,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意蕴。

2.赏析形象。

鉴赏古诗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尤其是要学会体味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诗中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

3.理解思想内容,把握情感态度。

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把握作品的情感态度,包括概括内容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领悟作品的情感态度,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古诗的提示入手,理解内容和情感。

②从关键句子(主旨句、抒情议论句)入手,分析概括思想内容,把握情感态度,特别是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语句来把握作品的情感主题。

③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及语言风格入手,准确理解作品的旨趣,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人生志趣。

④从具体内容、诗歌类别入手,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⑤从赏析古诗(词、曲)的表达技巧入手,分析诗(词、曲)句的含义,探究其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一)江西省近四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相关文言文阅读的考题。

年份

类型

题号

试题

考点归类

2008

写人

叙事

(12分)

9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1分)

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诵读停顿

10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缚()

(2)走()(3)善()

文言实词

11

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2分)

翻译句子

12

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2分)

概括文意

13

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

请用原文回答。

(2分)

理解句意

和内容

14

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2分)

人物评价

2009

写人

叙事

(10分)

11

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准确的朗读节奏。

(1分)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诵读停顿

12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3分)

廷已易

文言实词

13

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2分)

概括文意

14

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理解句意

和内容

15

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请简要谈谈(2分)

人物评价

2010

写人

叙事

(10分)

1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诵读停顿

12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

(1)罢()

(2)从()

文言实词

13

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

(2分)

翻译句子

14

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2分)

内容理解

15

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

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3分)

内容理解

 

2011

 

写人

叙事

(10分)

11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

敌骑数千四面集

诵读停顿

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忧()

(2)备()(3)遁()

文言实词

13

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

(2分)

翻译句子

14

《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

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2分)

写作手法

表达技巧

15

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

请用自己的话

概括。

(2分)

人物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题考点解读。

1.选文范围:

注重内容的教育性和故事的浅易性。

(1)内容的教育性。

所选文段来自课外,有一个健康而有教育意义的主旨,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受到一次真、善、美的人文教育。

(2)选文的浅易性。

主要表现在选文的故事性强,有人物有故事,写人为主的记叙类短文占绝对优势,有情节的故事(叙事文)也有潜在的命题价值,尤其是富有江西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这类作品潜在地考查着考生能否准确的理解与评价材料中的人与事,考查着考生思想理解水平、思维水平水平的高与低。

所选用的文章是课外短小的语段,阅读量少,大多在百字左右,生僻字用注解、注音,使之化难为易,变深奥为浅显。

2.考查内容:

注重朗读的完整性、字词的常见性和理解的整体性、思维的活跃性。

(1)朗读的完整性。

要求理清句子结构,不读破句,朗读流畅。

(2)字词的常见性。

被测字词常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该词语在课内文言文中曾学过;二是该词语能够根据前后文义实行推断。

(3)理解的整体性。

一般从文章主旨的理解,人物性格品质的概况,前因后果的分析,谈谈感想甚至说说看法评价等角度设题。

这种命题走向,允许考生自主,答案相对灵活。

(4)思维的活跃性。

体现在设题的跨度大、答题的思路广、答案的自主性强。

具体来说,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水准。

常见的考点有:

①准确诵读:

读音、节奏(停顿)、语气。

②掌握文言实词:

辨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③把握文言虚词:

常用文言虚词。

④翻译文言语句,注意文言句式。

⑤理解句子含意和作用。

⑥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

⑦分析人物形象(人物评价)、概括中心意思、归纳主题思想。

⑧体验感受、问题探究、水平迁移。

3.试题形式:

形式稳定、难度适中、强化基础、注重联想。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朗读停顿,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理解句意,把握文章重点,概括文章中心以及开放性试题等,主要题型是主观题(填空题、简答题、评价表述题)。

(三)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旧题新练

注意平时增强朗读方面的训练,增强重点字词的积累,只要把各方面的基本功练扎实,很容易完成文言文的考查任务。

有些题型虽然算不上什么新颖,是考功底的。

平时要多读多看多查字典,厚积薄发;多思多练,熟能生巧。

1.朗读停顿。

(1)主谓之间可停顿。

主语和谓语构成单句的结构,诵读时要停顿。

(2)谓宾之间可停顿。

宾语也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独立性较强,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也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连接可停顿。

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现代文用作状语的成分,文言文中往往后置用作补语。

如果介宾短语作补语,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分清单音和双音,单音词间可停顿。

文言文里常有两个单音词恰好在现代汉语中组成了一个双音节词,意义也有所不同,诵读时要辨认清楚。

(5)关联词语之后、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

分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在其组合中,常用到关联词语,这些关联词语之后可停顿。

(6)句首虚词、总领性词语之后可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首,总领全句乃至全段,如“夫”“盖”“若夫”“至若”等,诵读时可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2.解释字词(主要是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中考着重考查对关键实词的理解,试题选材在课外,考点却在课内,所以对课内文言词语的归类整理很有必要。

常用文言实词的积累。

常用文言实词的归类整理,主要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数量词的用法等。

常用文言虚词的积累。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灵活,而且在表情达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时,中考题中也涉及常用虚词的用法,虚词虽然很多,但是常用的不外乎“之”“其”“而”等,这就需要我们熟记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

3.翻译句子、表述句意。

▲掌握基本方法:

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

(1)留。

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2)补。

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3)换。

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4)调。

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

判断句——用于表示判断的词常有“…者,…也”、“…者”、“…也”等,其它还有“乃”“为”“非”“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被动句——被动词(于、为、为…所)等。

倒装句(语序变化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

省略句(成分句)——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等。

否定句——否定词(不、未、非、无、否)等。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何、安、焉等)疑问语气词(乎、耶、邪)等。

4.把握文章重点,概括文章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

对课外文言文来说,读通全文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做好考题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个步呢?

一是整体阅读。

先通读、浏览或跳读全文,大致了解文言选段的文体。

如果是记叙文,要弄清“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结果如何”。

这时切记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时放过它们,只在文中相对应的地方用圈点法实行标注便可。

二是读注释试题。

要善于借助试卷上的相关信息,揣摩文意。

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协助。

理解文意还能够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内容概括类的选择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种题往往有一项或三项不符原文,其他项都准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

那么通过解读这种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三是再读文段。

经过前面两个步骤,考生对文段内容已经能够理解七到八成,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差做出纠正。

如果碰到比较难的语段,还要反复通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调用各种手段,前后推导,完成解读任务。

5.体会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品评作品的形象等。

近几年,很多考题中考到“读了上文,你有什么启示、看法、感受、体会、评价”之类的题,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做到思路开阔,积极探究,善于分析,避免人云亦云,被动接受现成的观点;还要善于联系实际,紧跟时代,避免孤立地看问题,把时代的思想观点融入到我们的阅读和理解之中。

但是要注意做到恰当准确,避免牵强附会,脱离原文的所谓创新观点是不足取的。

此类题目的设置,能够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人物所思,想人物所想,与作者产生真实的共鸣。

再把自己的真切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又是体验的深化,是“语言——思维——语言”的归纳、分析与提炼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紧扣文章主题,防止偏离话题,努力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四、古诗文积累

复习应遵循的原则:

1.《课标》中规定背诵的50篇。

2.人教版和语文版教材中互通的篇目。

3.诗词曲文和作家、风格、内容、朝代兼顾。

4.名家名句且易背易错的句子。

 

附录:

江西省2008——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试题”

2008年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8题。

(6分)

菩萨蛮[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

昏暗。

②滟滟:

月光摇动的样子。

③金饼:

比喻圆月。

6.这首词的上片写,下片写。

(2分)

7.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2分)

8.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4题。

(12分)

桑怿①传(节选)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

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

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

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

粟尽乃止。

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

人名。

②襄城:

地名。

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

③京西转运使:

官职名。

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

④廪:

粮仓。

⑤里人:

同乡人。

⑥饲:

供养。

⑦铁简:

狭长的铁片。

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1分)

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缚()

(2)走()(3)善()

11.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2分)

12.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2分)

13.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

请用原文回答。

(2分)

14.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2分)

参考答案

二、(18分)

(一)(6分)

6.上片写待月的心情下片写赏月(2分,每空1分)

7.桂花西风(2分,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即给满分)

8.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2分,打到大意即可)

(二)(12分)

9.力过数人/而有谋略(1分)

10.

(1)绑,捆绑

(2)跑,逃跑(3)善于,擅长(3分,每小题1分)

11.但桑怿并没读过多少书,不过,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

(2分,答到大意即可)

12.桑怿在襄城独自杀死了几个盗贼井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所以没有盗贼了。

(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3.

(1)以舟载民

(2)聚其里人饲之(2分,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即给满分)

14.略(2分,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一个要点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

示例:

(1)有勇有谋,既健且勇;

(2)体恤民情,仗义疏财。

2009年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9-10题。

(4分)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下列能够作为标题的一项()

A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

10.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请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

(10分)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

”上问:

“谁也?

”对曰:

“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

“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

未知圣朝何如耳?

”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

“勿易!

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释】【1】匡:

辅助【2】尸位素餐:

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3】厉:

激励,此有警戒之意【4】上:

指汉成帝【5】张禹:

汉成帝的老师【6】将:

拿。

【7】龙逢、比干:

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8】辑:

连缀。

【9】旌:

表彰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准确的朗读节奏。

(1分)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3分)

廷已易

1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2分)

1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请简要谈谈(2分)

参考答案

(一)9.A

10.使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如:

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二)

11.(1分)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12.(3分)廷:

在朝廷。

已:

停止。

易:

换掉。

13.(2分)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佞臣张禹能够警戒他人;

14.(2分)辛庆忌认为朱云一向狂颠耿直,假如他的话说得对,不能够杀他;即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该宽容他。

15.(2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

2010年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

(4分)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

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

②噭:

同“叫”。

9.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

(2分)

10.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

(10分)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

穆父从旁观曰:

“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日:

“何故?

”穆父曰:

“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

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

宋哲宗赵煦年号。

②山谷: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

③绍圣:

宋哲宗赵煦年号。

④涪陵:

地名。

⑤怀素:

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

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

⑥已:

同“以”。

⑦不诬:

不假: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

(1)罢()

(2)从()

1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

(2分)

1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2分)

1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

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3分)

参考答案

(一)(4分)9.异乡孤征(意思相同酌情给分)(2分)10.D(2分)

(二)(10分)

1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1分)

12.

(1)结束(完了,停止)(1分)

(2)跟随(1分)

13.所以山谷以前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2分)

14.疑(1分)信(1分)

15.

(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

(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3)自身的努力(1分)

(答到意思即可给分)

2011年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

(22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分)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2),却话巴山夜雨时。

(3)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4),夜泊秦淮近酒家。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称“壮词”:

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6)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